-
企业互联网
用友营收增长乏力 但股票为何出现七连阳?
来源:公众号“人称T客”
截止2015年1月16日下午3点上证交易闭市,用友软件涨停封在37.52人民币,市值是437亿人民币,在这之前用友股票已经是7连阳。
从上证交易所发布的财报看,用友2013年全年收入43.6亿人民币, 截止到2014年9月30日的财报, 前三季度收入是24亿人民币.虽然2014年年报还未发布,但用友的企业互联网转型到底怎么样了?难道只是名称从“用友软件”变为“用友网络”?能否成为中国首支突破千亿市值的管理软件上市企业。资本市场似乎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
企业互联网业务全新战略
据悉,用友公司的业务在战略上被划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企业互联网服务板块,二是互联网金融板块。第一个板块有两种形态的业务,一是企业应用软件,二是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金融业务,用友现在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用友的产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数据,包括财务进销存等。用友的互联网金融是以企业为中心,主要是围绕企业,后面会有更详细分析。
企业应用软件业务,除了原有软件业务向互联网转型升级外,在移动互联网上还诞生的新业务,如统一营销,与SAP的Hybris类似,但比Hybris更本地化,因为中国电商在全球是同步而且领先,没有最佳实践可以借鉴了。
互联网服务将提供“3+1”类服务,3是指财务会计服务、营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1是互联网协作服务。其中每类都包含多种服务,有的是全新的互联网服务业务,有的是将原来应用软件中可以提以互联网模式提供服务的应用升级为互联网服务。据悉,财务会计服务类下面的一个应用服务,到目前为止用户已经达到十几万。
互联网服务具体是那些服务呢,醋哥卖个关子,随后的文章给大家介绍。
管理服务的“跨界”
用友在2014年开始了两次跨界征程,拿了两个跨界的牌照,一个是金融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另一个是电信业的虚拟运营商的牌照。
那么进展如何呢?
在金融方面,一是已经开展了企业支付业务,预计在2015年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将超过一千亿人民币。二是P2P,从2014年10月开业不到三个月,P2P交易额已经超过1亿人民币;预计在2015年将要超过10亿人民币。未来用友还会推出新的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
在虚拟运营商的业务方面,这是一种改变移动应用的全新企业互联网运营模式,详细可以参看醋哥文章《企业互联网:用友通信的虚拟运营商牌照与移动应用是一种新模式》,据悉已经在不到两个月内,用户数量已经过万,将曾经的失联用户连接了起来。
连接用户的数据与征信服务
如前所述,通过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包括移动应用服务,将失联的用户连接起来后,通过激活存量用户并吸引增量用户,不断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加强粘性,未来的想象空间将更大。
与之对应,最近用友各下属公司已经开始密集招聘人才了,据悉用友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将会亲自发出人才招集令。
看到这些,相信你会理解用友在股市上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了。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真实的小插曲。在2014年12月份用友股权激励股票解禁的前几天,醋哥与一位持有用友股权激励股票的用友员工说,建议别出,用友未来能够到千亿市值,他不信,解禁当天22块多一点出的,现在以37.52计算,1万股,醋哥就不说什么了。当然,幸运的是他还有一半没有解禁。
-
企业互联网
下一个大事件:企业互联网
文| 丁辰灵
据内部消息,微信计划在订阅号、服务号后推出企业号,杀入企业服务市场。据说在账号完成认证后可以将员工微信导入、微信打卡、微信报销、微信会议等功能都可以在微信上完成,以此布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级软件行业。消息一出,一片赞誉,但丁哥本着业界良心,对不了解企业互联网市场的朋友们要浇一浇凉水。本文将全景扫描企业互联网的服务市场!
消费互联网如火如荼,京东、聚美优品纷纷上市,阿里黄雀在后。无论是娱乐、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都是在C端消费者发力。而企业互联网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缺乏关注。风险投资不愿投钱,企业的互联网服务市场也就依旧不成熟。2014年开始,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开始有所升温,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爆发给企业互联网带来了飞跃转型的契机。
无论你是一个企业的CEO、还是人力资源经理,CIO、或者是一个普通的销售、项目经理,你都应该仔细阅读本文。文章写的是企业互联网服务的市场格局,实际上也就是帮助大家普及如何用最新的互联网工具提升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效率。
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在国外已发展成熟
我们都知道中国互联网有个Copy to China现象,就是把美国成熟的新互联网模式复制到中国。但在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这就变得很有挑战。因为相比较消费者C来,中国的B跟美国的B相差更大,市场更不成熟;而相对成熟的市场又很容易被美国公司的解决方案所服务。就拿Word这个软件来讲,WPS干了这么多年,也到不了微软的一个零头,以至于雷军最后需要通过小米来打翻身仗。美国服务餐饮企业的订座软件OpenTable,在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干成这个事情,连大众点评都干不了,可见中国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成熟度跟国外的相差程度。
既然我们说国外已经形成了成熟市场,让我们看看这个领域内都有哪些知名的玩家们。
IBM——整合硬件、软件、业务咨询和IT服务,提供完整、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其“让我们共建智慧的地球”的口号征服了各种高大上企业客户。具有传统的硬件优势,在大型服务器领域占有极高话语权。
甲骨文oracle——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甲骨文的产品包括服务器,数据库及软件工具(主要竞争对手是IBM、微软),企业应用软件(主要竞争对手是德国SAP)和Oracle职业发展力计划。
SAP——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其产品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可以为各种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黑莓BlackBerry——黑莓是加拿大的一家通讯公司,独家提供BBM/BIS的通讯服务,具有安全、稳定、可靠的特点,2001年因快速传播911事件的现场图片一举闻名,并迅速赢得美国商务人士青睐,在苹果手机问世之前是美国政商界最受欢迎和信赖的通讯工具。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黑莓开始走下坡路。
微软 MicroSoft——比尔盖茨创立的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在个人桌面操作系统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在企业服务层面一直被Oracle这样的厂商压制。微软的Office软件是全球企业使用最频繁的文字处理软件,微软甚至推出了基于云端的 Office 365 希冀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云办公服务。
Yammer——2008年推出的一个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有投票、聊天、活动……的功能,是“企业社交”类产品的先驱,开启了国内以明道为代表的一批模仿者。Yammer后被微软并购!
SalesForce——Salesforce 属于近年异军突起、是全球按需 CRM 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有另外个名词大家更熟悉SAAS,Salesforce算开创了软件即服务的先河。它拥有业界无可比拟的客户成功率。当前,全球有 29,800 多家公司和 646,000 名注册用户正使用 Salesforce 的强大功能分享客户信息,以及开发具有更高收益的客户关系。
国内企业IT服务的发展
前文叙述了国外比较成熟的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那么中国的市场又是怎么样的呢?实际上,中国企业目前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发展依旧比较缓慢。大部分企业无非是两样,第一是金蝶,用友这样的传统ERP式财务软件。我们可以简称为传统软件,也就是自己建服务器,做重型应用。其他厂商还有“办公自动化”口号而崛起的泛微、致远等,他们做的是协同办公(OA),还有王志东(新浪创始人)早年个人主导开发的国内首套商用协同软件“竞开协同之星”(GK-Star)和竞开系列协同软件。这些都属于传统软件范畴。除此之外,企业的另外一个必用的工具就是Office系列了。然后再通过QQ或者Email等方式进行沟通。可以说,大部分的企业的IT系统都是这样的。
QQ因为娱乐化的本质会很多企业老板很头疼。对于腾讯来讲,一度用RTX这样的套装软件来打企业市场,以此和个人市场进行分离。RTX最后还是被腾讯放弃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套装软件依旧属于传统软件范畴,需要安装,缺少云端能力,出了问题无法进行到位及有效的客户服务。恐怕没有读者会质疑腾讯的云端能力,但RTX确实没有在这方面发力。
实际上企业互联网是目前企业服务市场的一块蓝海。应该说从各类传统的套装软件往互联网化的转变过程中,现在正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各家已经开始兵刃相见,前年就曾发生过IMO状告腾讯的故事,缘由是以企业即时通讯切入到企业服务市场的知名厂商IMO认为腾讯抄袭了IMO的产品。为此双方甚至把产品发布会开到了同一个酒店,两边员工几乎发生肢体冲突。IMO这家公司,是金沙江投资的。金沙江合伙人丁健亲自看中的项目。丁健在这个领域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原来在中国电信做企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商务导航的乔月猛,那个时候乔带领他的团队已经在电信级企业IM市场拼杀了数年。
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的四种代表模式
重点探讨下目前国内各家厂商都是如何切入到企业互联网市场的吧!
模式一:Yammer模式——基于员工个人社交关系进行分享
以Yammer这样的企业社交模式切入到企业服务市场的,是国内知名的创业团队“明道”,老大是任向辉,也是梅花网的创始人!明道在企业互联网化的解决方案是通过Yammer模式来进行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和知识管理等目标。Yammer模式是什么呢?用户可以想象为企业版的Twitter,或者企业版的微博!在明道上,员工能够分享项目进度、团队协作等各种关于工作的信息流。
Yammer模式的优点可以说就是微博模式的优点,但是也有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地方。首先就是文化,在美国相对层级较少,员工和老板之间较为平等,Yammer这样的平台有生存空间。但在中国,上下级往往级别森严,特别是传统企业。明道也一直在号召用明道的协作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沟通方式,但我觉得那是一个文化问题,除非是创业公司,不然很难改变。第二个潜在问题是收费不易,Yammer也有类似问题,最后被微软收购。
明道无疑也在求变,用明道老大任向晖自己的话说:Social现在成为了底层框架,真正产生用户价值的是任务,通讯,知识沉淀。初期明道和Yammer比较像,现在的相似度更接近下文说的Asana。
模式二:Asana、trello团队协作模式
在美国,Asana、trello等团队协作工具很流行,通过简单的协作、沟通和分享,实现团队交互与任务管理的协作。包括项目、任务文档、事件、活动流、通知和日历等。在中小研发、设计等类型的团队中很受欢迎。
现在追逐这个概念的国内创业团队有不少,像是worktile、teambition、tower.im、组织力和纷享科技等等,不少团队还拿到了投资,他们在努力寻找除了yammer模式之外新路。但目前这些模式还处于探索中,用户体量还都非常小,是否会在国内水土不服还有待观察。
模式三:以即时通讯为入口切入企业协同——IM+企业协同
以IM服务切入2C市场的,腾讯可谓是一个成功典型。在PC互联网,QQ是独一无二的流量入口,而即使是在垂直领域里生存的阿里旺旺和YY语音,后者也已撑起了一个上市公司。微信出来后,腾讯又手握移动互联网的大船票,哪怕去年股价大涨,折算下来微信的价值仍在600亿美金;而流量远不如微信的陌生人聊天软件陌陌,也以15亿美金的估值刚做完新一轮的融资。
由此可见,聊天——即时通讯(IM)服务——是中国人的刚需,PC时代我们离不开QQ,移动时代我们离不开微信,这跟美国人很不一样,老外可能更喜欢电子邮件。所以,要想在中国占领企业互联网,不可能无视IM。借IM切入企业服务市场——其实也就是切入到企业经营的日常沟通执行中——实现“企业协同”。据这个模式的领先者imo的对外公开数据:企业平均每天有近乎全员的87%的使用率,使用时间超过9个小时。(可见中国基本是每个企业都加班的)目前,其客户端已经融入流程审批、在线考勤、网络存储、电子白板、远程协助、视频会议等企业协同工具,入口战略初现端倪。
imo的产品形态是一个企业版的QQ,但没有QQ的娱乐功能。Imo通过客户端的形式,能提供不逊于QQ的稳定的即时通讯、视频对话、文件传输等服务。对企业来说,imo可管可控,可以按部门来分配账号,也可以在员工离职后回收账号。Imo还开发了很多小组件,比如员工位置组件能绘制企业的员工位置图,方便找人。针对企业有多个管理系统的现状,Imo支持所有MIS系统的接入,企业都可以在Imo上一次登录,启动任何系统或软件,甚至是办公软件Word。除了强大的PC端版本,imo很早就推出了自己的手机版,支持实时语音聊天,其使用体验酷似微信。
模式四:轻量级在线OA模式
时至今日,传统的OA应用对中国各行业各规模的企业来说都不陌生,但部署、操作之繁琐也是让企业员工印象深刻。为此,免费的、在线的、而且操作简易的OA产品开始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今目标就是其间代表。
今目标,是为企业和组织打造的一套目标管理软件,不仅为企业和组织在互联网上创造一个专属的网络办公环境,而且引入协同概念协助企业管理、帮助每一个职业人自我管理与成长。
在今目标企业工作平台上,已经集成了20多种企业工作所需的工具和应用,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人员沟通、观点分享、信息发布、文档管理、知识积累、信息搜索、团队协作、工作主线、企业社交和综合办公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在今目标最近的版本中,还强化了即时通信的功能。看得出来,今目标也希望借助IM打通企业服务,往统一平台方向走。但其IM系统离电信级能支撑亿万在线的级别还有不少距离。
小结
企业服务市场很明显已经开始成为了一块肥肉,连微信都杀入开始要分一杯羹。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注定和美国不同,这是和两国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文化不同所决定的。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块市场美国企业很难做的好。其次,我们也很怀疑腾讯这样的娱乐帝国能服务好企业市场。事实上在不久之前的百度联盟论坛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提到了对企业级互联网服务市场的看好,但他也认为BAT三家都做不了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注定是属于新的血液。微信是个很好的工具,但微信的问题除了娱乐化的基因外,另外一个弱点是只有移动端,而目前几乎所有80%的企业信息系统仍然是基于PC的,而基于PC的QQ显然不适合办公。BAT可以连接一切个人服务;而一切企业服务,未来势必要由专业的企业服务巨头来接管。
在Yammer、团队协作、即时通讯+企业协同、轻量OA这四种切入模式中。未来最有可能是以企业IM为中心的软件大融合。未来企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不可能只是按人头收取的软件授权费,真正赚钱的将是未来针对企业的各种服务;无论是专业的视频通话,云存储,各种企业行业应用、乃至对接到外部的外卖送餐甚至企业采购系统,这些服务才是真正持续赚钱的商业模式!Imo等企业已经在做类似的事情,这才是未来的想象空间吧!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