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创企业
    金融服务公司Hiline收购外包会计财务公司Calculate,拓展面向成长型企业的外包财务运营服务 Hiline 是一家领先的财务运营即服务提供商,致力于帮助具有成长意识的企业管理风险、改善成果和做出更好的决策。公司宣布收购Calculate,这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外包会计和财务公司,致力于为新兴公司的财务流程提供支持。这项战略性收购是 Hiline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巩固了 Hiline 在市场上的地位,并扩大了其产品范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客户。 Hiline 致力于为中小型企业、初创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推动 Hiline 领先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并通过更广泛的行业和金融专业知识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Hiline 将通过整合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有意义地加强其服务组合,同时还将实质性地扩大其客户群和地域分布。 "我们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对外包财务运营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企业在利率上升和更加保守的筹资环境等挑战性逆风中茁壮成长,对外包服务和零散财务支持的需求显而易见。Hilin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tt Gardner表示:"现在,高增长企业无需花费时间和成本组建内部财务团队,就能实现高效增长。"Calculate 与 Hiline 的合并加强了我们的既定地位,我们将继续挑战传统的会计师事务所模式,为客户提供财务运营服务。通过强强联手,Hiline 现在已跻身该领域的顶级公司行列,为我们提供了扩展的服务套件和更广阔的市场覆盖范围"。 这一战略举措大大增强了 Hiline 的能力,尤其是保留了 Calculate 的优秀和长期团队,该团队由具有领先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背景的高级金融人才组成。通过利用 Calculate 的专业知识,结合 Hiline 现有的团队、技术以及涵盖会计、财务、税务、人力资源和薪资的综合服务,Hiline 将显著扩大其运营规模,并加强其首席财务官和 FP&A 主导的咨询服务。 "Calculate执行团队的Alison Cuzzolino表示:"我们将共同致力于进一步增强创始人和管理团队的洞察力和财务清晰度,以满足当今高增长公司的不同需求。"马特的领导力和远见卓识体现了我们的共同承诺,即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和人力专业知识的结合,帮助现代企业做出更好、更及时的决策。 此次收购是继 Hiline 在 9 月份获得Red Iron Group投资后的又一次强势收购。 "Calculate 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价值。我们很高兴看到 Hiline 和 Calculate 团队的合并,这是扩大 Hiline 在该市场的资源和能力的重要一步。Red Iron Group联席首席执行官Ben Bisconti表示:"我们很荣幸能与Matt和整个团队继续合作。 关于 Hiline Hiline 是一家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具有成长意识的公司、中小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可扩展的会计、人力资源、税务和薪资服务。Hiline 由业内资深人士创建,将人力指导与技术相结合,帮助数百家企业管理风险、改善成果、做出更好的决策,并最终更快地实现业务目标。 关于Red Iron Group Red Iron Group是一家私人投资公司,与热衷于建立市场领先企业的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作。公司通过投资有机增长计划和战略收购,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商业价值。红铁集团利用其在硅谷的广泛根基,帮助其投资组合公司投资和实施技术启用和采用战略,为客户关系带来更高的价值,提高运营效率,并实现更大的有机增长。红铁集团建立了一个独特的长期资本基础,其战略是专注于各行各业的中低端市场公司的盈利增长。
    初创企业
    2024年02月09日
  • 初创企业
    Rippling应对SVB的金融风暴:12小时筹集5亿美元的传奇逆袭 在硅谷银行突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劳动力管理公司Rippling的创始人Parker Conrad令人惊叹地在12小时内筹集到了5亿美元的资金,以确保公司和其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失。这场危机以及随后的成功融资再次强调了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选择更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2023年3月9日,硅谷银行出现了流动性危机,许多初创企业和投资者纷纷从银行撤资。这对Rippling这样的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它需要为客户支付约1300万美元的工资。在危机爆发后不久,Parker Conrad开始寻求筹集资金,以防市场进一步失控。 在这场危机中,Rippling的团队迅速行动,与JPMorgan建立了支付渠道,并开始筹备从硅谷银行转移业务。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幸运的是,Rippling在九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与JPMorgan合作,为公司的银行业务建立了一定的冗余。 这次事件表明,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至关重要。与声誉良好、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合作,可以降低潜在的风险,确保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保障。 Parker Conrad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到5亿美元,这得益于他的声誉、公司的潜力、紧迫性、投资者关系以及灵活的融资条件。这一成功案例表明,只要拥有正确的资源和战略,企业即使在危机时刻也能够实现蜕变和发展。 Rippling的经历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的今天,企业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加强公司的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才能确保在危机来临时,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也看到了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在危机中的重要性。Parker Conrad与Greenoaks的Neil Mehta在关键时刻达成了协议,双方均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最终实现了共赢。这种合作精神对于初创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启示意义。在危机时刻,相互信任、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有时候比单打独斗更能取得成功。 除此之外,这次危机也提醒了企业和投资者,不要过分依赖单一的金融机构或合作伙伴。建立多样化的业务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总之,Rippling的这次经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在危机时刻,企业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战略、筹集资金并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应对挑战。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企业家的决策能力、团队的执行力、合作伙伴的支持以及投资者的信任。在当前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选择更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这些要素,企业才能在危机中化险为夷,实现持续发展。 Rippling的故事教会我们,要勇敢面对危机,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度过难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正如Rippling在这次危机中所展现出的那样,只要拥有正确的资源和战略,企业即使在危机时刻也能够实现蜕变和发展。 附录Parker Conrad带领Rippling段时间获得5亿融资的时间线: 2023年3月9日上午10点:Parker Conrad接到朋友电话,询问有关硅谷银行(SVB)的问题。 11:30左右:问题变得明确,Rippling的团队开始考虑将业务从SVB迁移到摩根大通(JPMorgan)。 3月9日晚上:Rippling认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至少还有一周的时间迁移业务。 3月10日凌晨:Rippling的付款未能到达美联储。 3月10日早上5:30:Conrad了解到美联储未收到款项。 3月10日早上9点: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了硅谷银行,Rippling需要尽快找到资金支付工资。 3月10日晚上9点:Rippling与Greenoaks的投资人Neil Mehta达成快速筹集5亿美元资金的协议。 3月13日早上:Rippling与Greenoaks签署最终文件,完成5亿美元融资。 Parker Conrad能够迅速筹集到5亿美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良好的声誉和历史业绩:Parker Conrad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这使得投资者对他的能力和信誉有信心。 Rippling的商业潜力:Rippling作为一家劳动力管理公司,表现出强烈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投资者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投资。 紧迫性和需求:由于硅谷银行的问题,Rippling面临着紧急的支付需求。这种紧迫性可能激发了投资者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迅速参与。 强大的投资者关系:Parker Conrad在过去的经历中建立了良好的投资者关系,这使得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联系到潜在投资者。 灵活的融资条件:在这种非常时期,双方愿意接受快速达成的、相对较为简单的融资条款。这有助于加速整个融资过程。 总之,Parker Conrad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到5亿美元,主要归功于他的声誉、公司的潜力、紧迫性、投资者关系以及灵活的融资条件。  
    初创企业
    2023年03月18日
  • 初创企业
    重要通知:HRTechChina推出初创企业支持计划 HRTechStartup Plan第二期(北京站)强势来袭,不要错过! 错过了4月19日上海站的HRTechStartup Plan?没关系!5月22日北京站来了! 由HRTechChina推出初创企业支持计划 HRTechStartup Plan第二期强势登陆!并且,这一次主办方决定再为初创企业送惊喜,将原先的5分钟DemoShow时间扩大到了8分钟!! 参加过上一期活动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在讲台上得到完美诠释,毕竟五分钟一过,大屏幕无情关闭正在演播的内容,我们的主讲小伙伴不得不从演讲中抽身,带着懊悔、依依不舍的情绪下台...... 听到小伙伴“再给我三分钟”的呼声,这一次增加到的8分钟演示可要好好把握!当然,福利增加了,竞争自然也会提高,此次计划仅限4名!仅限4名!仅限4名! 了解我们的初创小伙伴请抓紧时间提交!还不了解这个项目的小伙伴,下面将为你继续介绍。 HRTechChina立足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的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加快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科技应用,建立HR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企业HR之间的桥梁。 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我们特别推出初创企业计划,这个支持计划不仅仅是HRTechChina利用我们的资源、品牌、活动等对刚刚起步的创业者进行的支持,更是各个亲身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的创业者们对HRTechChina的支持和信任。 支持计划将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市场宣传推广(线上及线下)如在综合性活动论坛中,开辟Startup专区和时段 -定期举办创业者活动或聚会 -资本、导师、市场对接等 哪些创业机构欢迎加入创业支持计划: -创业团队,规模在10人以下的; -融资阶段在天使轮及之前的; -有创新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可展示; “初创企业支持计划 HRTechStartup Plan”第二期市场宣传推广的机会来啦! -在2019年5月22日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未来馆(HRTechXPO2019),我们将从加入创业者支持计划的机构甄选部分项目或者产品进行线下展示和推介的机会,每个Demo Show的时间限时8分钟。 要求初创团队,规模10人以下,天使轮或之前,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可展示。 申请5月22日 8分钟创新SHOW,可以点击这里提交。 申请地址:http://umian.me/v98nN3 通过申请后,我们会与您联系。如果5月20日前没有联系,还请理解。 HRTechStartup Plan第一期项目展示:HRTechStartup最新出炉项目分享---初创企业支持计划系列之上海(详情请见:http://www.hrtechchina.com/27894.html) 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的HRTechChina.com
    初创企业
    2019年04月30日
  • 初创企业
    重要通知:HRTechChina推出初创企业支持计划 HRTechStartup Plan HRTechChina推出初创企业支持计划 HRTechStartup Plan HRTechChina立足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的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加快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科技应用,建立HR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企业HR之间的桥梁。 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我们特别推出初创企业计划,这个支持计划不仅仅是HRTechChina利用我们的资源、品牌、活动等对刚刚起步的创业者进行的支持,更是各个亲身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的创业者们对HRTechChina的支持和信任。 支持计划将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市场宣传推广(线上及线下)如在综合性活动论坛中,开辟Startup专区和时段 -定期举办创业者活动或聚会 -资本、导师、市场对接等 哪些创业机构欢迎加创业支持计划: -创业团队,规模在10人以下的; -融资阶段在天使轮及之前的; -有创新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可展示; “初创企业支持计划 HRTechStartup Plan“提供首个市场宣传推广的机会来啦! -4月19日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论坛中,我们将从加入创业者支持计划的机构甄选部分项目或者产品进行线下展示和推介的机会,每个Demo Show的时间限时5分钟。 要求初创团队,规模10人以下,天使轮或之前,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可展示。 申请4月19日 5分钟创新SHOW,可以点击这里提交。 申请地址:http://umian.me/v98nN3 通过申请后,我们会与您联系。如果4月12日前没有联系,还请理解。 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的HRTechChina.com 以下为本次海报,烦请多多转发。
    初创企业
    2019年04月07日
  • 初创企业
    SharpestMinds--为初创公司提供智能招聘服务——YC 2018路演项目简介 SharpestMinds 为初创企业提供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招聘服务。SharpestMinds帮助初创企业发布人才招聘需求,联系机器学习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据初创企业的招聘需求匹配合适的应聘者。 此外,SharpestMinds设计了一系列编程测试,代表初创企业面试并评估应聘者,通过面试和测试的应聘者将参与初创公司的部分项目,加深双方的了解。SharpestMinds为企业寻找性格和专业技术最匹配的员工。   https://www.sharpestminds.com   PS: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想投资可以联系我们HRTech(wechat :hrtechgeek) 来自:硅兔赛跑
    初创企业
    2018年03月20日
  • 初创企业
    CB Insights 数据库:值得关注的 9 家早期阶段企业级 AI 初创企业 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发展,其中企业 AI 的前景尤为光明。 当下,初创企业纷纷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企业内部的业务分析、预测,并实现自动化,服务对象覆盖各个领域,既有半导体界巨头企业,也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个企业组织现在收集和分析的信息量也比以前更多,它们开始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用户行为、开发新型解决方案并且实现流程的自动化。 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发展,其中企业 AI 的前景尤为光明,属于资金支持最充足的领域之一。该领域的初创企业服务内容既包括自动收集非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实时数据分析和同步。 根据的 CB Insights 数据库,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企业服务领域提取了 9 家最值得关注的早期阶段初创企业。我们选择的依据包括企业最新的融资状况、投资方质量以及 Mosaic Score(CB Insights的算法,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一些信号来预测这些私有企业的健康状况)。 以下所列 9 家企业均为自 2017 年初以来获得过融资的种子轮或 A 轮初创企业,按披露融资总额由高向低排序。 值得关注的早期阶段 AI 初创企业 1、Element AI 总部:加拿大蒙特利尔 融资额:1.02 亿美元 精选投资方:Data Collective、英特尔投资,微软风险投资、腾讯控股、500 Startups Element AI 利用人工智能研究来创建定制业务应用程序,与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来创建及孵化 AI解决方案。其量身定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无需经历长期整合阶段,可立即为用户带来收益。深度学习领域先驱 Yoshua Bengio 博士是 Element AI 的管理成员之一。 2、UIPATH 总部:纽约 融资额:300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Accel Partners、Credo Ventures、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 UiPath 专注于提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更高效、更准确地操作软件用户界面层。 客户包括德勤、安永和普华永道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事务所采用 UiPath 服务来实现内部流程以及客户端流程的自动化。除此之外,企业制造商也会利用 UiPath 服务来实现库存管理与供应商沟通流程的自动化。 3、HYPER ANNA 总部:澳大利亚悉尼 融资额:137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AirTree Ventures、 Insurance Australia Group、Reinventure、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Hyper Anna 提供虚拟数据科学家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金融服务公司提供数据分析服务。Hyper Anna 的预测工具被用于业务开发、费用管理、收入预测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作为 2017 年澳洲 Westpac 评选出的“未来企业”(Businesses of Tomorrow)赢家,Hyper Anna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业务扩展到亚洲和美国。 4、BONSAI 总部:加州伯克利 融资额:136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微软风险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三星 NEXT 投资基金、西门子 Bonsai 通过改进 AI 模型的编程和管理,帮助企业组织创建和部署智能系统。公司技术被应用于机器人、制造、零售、物流和能源等行业。 利用 Bonsai 最新推出的功能 Gears,用户可以将 Google’s TensorFlow 等平台构建的外部 ML 算法导入 Bonsai 平台。 5、SAAGIE 总部:法国 Le Petit Quevilly 融资额:116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法国巴黎银行、CapHorn Invest Saagie 通过提供开源数据技术来提高企业组织效率,其智能数据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包括 KYC(即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合规自动化以及 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数据治理。 6、BIGSTREAM 总部:加州山景城 融资额:55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Cota Capital、英特尔投资 Bigstream Solutions 结合硬件和软件技术来加速数据的提取、集成和分析。英特尔在第四季度为Bigstream 提供了一系列的 A 轮资金,并与该公司在销售和营销方面进行合作,为广告技术和金融科技行业提供服务。 7、STREETBEES 总部:英国伦敦 融资额:510 万美元 精选投资者:LocalGlobe、Octopus Ventures Streetbees 是一个实时智能平台,通过采集网络众包信息来收集数据。公司会向用户支付一定的费用,要求他们提供反馈、回答调查问卷并上传可以与行业专业人士实时共享的可视化内容。Streetbees 会利用人工智能和移动地理定位技术来验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8、PEAK 总部:英国曼彻斯特 融资额:46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MMC Ventures Peak 是一个基于订阅的数据分析平台,它会从企业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统一处理。Peak 的数据分析即服务平台主要服务于业务开发团队,用于进行客户细分、产品需求预测和分辨销售线索是否合格等。 9、XBRAIN 总部:韩国首尔 融资额:110 万美元 精选投资方:SparkLabs XBrain 是 Daria 的开发者,Daria 是一款基于云的机器学习助手,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构建并部署机器学习模型。Daria 可以为每个数据库自动选择最佳的机器学习模型,并提供详细的对比分析,从而更快的评估模型性能。                                                                                                                编译组出品。 编辑:郝鹏程、王雅琪 本文翻译自 www.cbinsights.com
    初创企业
    2018年02月12日
  • 初创企业
    2017年度人工智能报告:7大行业应用,100个初创企业 来源:公众号“龟兔赛跑” 2017年,中美两地人工智能投资大热。中国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首次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美国发布《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经济》,敦促政府确保美国AI领先地位; 中国,百度在国内首届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提出“All in AI”愿景,美国,谷歌在I/O大会上提出“AI First”的新方向。 年末,分析了2017全年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趋势,总结了七大行业应用。 正文如下 -END- 撰写团队:王子, 王宇辰,马雅伦,陈宏伟
    初创企业
    2017年12月11日
  • 初创企业
    扩张期的初创企业应该如何选人? 编者按:初创企业在扩张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增员。这不仅是人员规模的简单增长,而且公司壮大之后对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也在提高。那么这种能满足公司需求的人是从内部培养好还是从外部引进好呢?Zvi Band给出了他的建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看情况(囧)。 我意识到自己最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着“我在扩张初创企业时学到的事情”这个共同主题进行的,所以这一篇也适用于这一期望。 说到人才有一些常见的格言——比如招人要慢,炒人要快,不要搞砸文化,不要走捷径等等。不过,其中一个有趣的概念却是把你现有人才的水准与那一角色必要的技能水平进行匹配——包括现在和将来都要匹配。这种思路是受到了经验以及《卓越升级(Scaling Up Excellence)》这本书的启发。 我们试着用技能水平/时间的关系图来对此进行可视化。 当一家公司开始扩张的时候,角色所需的技能水平往往也会水涨船高。例子:开发者一开始接到的任务是迅速拼凑出原型来,但随后他们的任务就变成了要确保企业客户的复杂集成、安全、合规性等需求得到满足,痛死数据库也要扩充到数百万条记录。你的第一位客服代表被告知要“跟客户交流”——而你的第10个客服代表招聘则是副总裁的位置,要处理跨时区的工作分配、多级别的(客户投诉)逐步升级以及再招聘50人加入团队之类的事情。 有人也许会提出需求和技能应该呈指数发展才对,不过我们暂时还是按线性来假设。 你一开始的想法也许会让你考虑根据当前需求来填补手头的角色空缺。但除非你处于真正稳定的状态,或者那个角色非常的具体,具体到改变都是不必要的地步(这在变化不断的世界里当然是比较奇怪的)。此外,我怀疑你也不会招聘一个不懂开车或者发展自己的人进来,除非你找的是一位超级资深的高管,已经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顶峰了。 理想情况下,你会招聘技能在目前和将来都能满足公司需求的人进来。这是可以做到而且也的确发生过的,但你必须不断检查——我们对这个人的投资够不够?对于这个不断变化的角色,他们有没有变得成熟有经验?还是说这个角色或者团队因为你把自己限制在昨日的技能里而受到了削弱? 你可能还决定招个有经验的人进来。你那成立只有4年时间的初创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在靠一帮实习生来做营销,现在你想招一位副总裁来处理数百万美元的预算,管理30人以上的团队,并且推动为更晚期阶段公司准备的需求产生。如果你能吸引(且付得起)这样的人才接入,很好——但他们是那种愿意且能够撸起袖子来写一篇博客的人吗? 明日之星。你打赌某人经验虽然不足,但却是一名充满饥渴的能干之人,他比你见过的任何人都充满激情。如果有什么东西他们不懂的话,他们会先尽量不懂装懂然后回到家后马上彻夜学习完成手头工作所需的一切东西。这么做也能行,而且非常有效,但这会有风险,因为这颗星可能很快就会燃尽。 当然,我已经把事情极大地简单化。在招聘的时候,你也许会找到一位有望成为资深领导的人,但最后却没成。或者你可能招到了一个前几年表现出色的人,但随后却在成长路上遇到了天花板。总之会有各种各样的变数。关键是要意识到公司的需求以及员工的技能总是不断地变化、交叉然后偏离的。 那么你选哪一种呢?我认为自己得到的最好建议是永远都不要直接建议采用哪一种,而是应该借助一个框架或者至少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来视情况而定。我们经历过了所有这些情况,每次我们都是按照不同的因素来做出不同的响应的。但是向自己提出合适的问题往往能得出明确的结果。 本文来自翻译:zviband.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6901.html
    初创企业
    2017年03月16日
  • 初创企业
    企业协作战争给SaaS初创企业的启示 编者按:企业协作正在成为初创企业与技术巨头的主战场。原先面向消费者的一些生产力产品如Dropbox开始逐步通过增加协作功能向企业端进军,Slack等面向团队的协作工具也开始利用自底向上的策略向大企业渗透,而微软等既有者手握庞大的企业客户群,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市场。那么这场愈演愈烈的企业协作战能给SaaS型初创企业带来哪些启示呢?Boldstart ventures的Ed Sim提供了他的思考。 观察这场围绕着企业协作展开的战争以及每一家公司如何占领市场将会非常有趣!在我看来这是许多初创企业与既有者之间进行的众多战争的缩影。大型企业是想寻求成为“品种最优良”的提供商呢?还是追求“成为单一供应商(one throat to choke)”的模式?在协作方面,以下是对部分玩家的看法: Slack——自底向上,逐步增加企业功能,但尚未实现本地化部署,有很多企业的早期采用者,但能否填补与更传统客户的鸿沟呢? 微软——团队、产品没那么充实,但是由于其企业授权的关系,可以从成千上万企业客户起步,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采用呢? Box/Dropbox——从技术上商品化的文件共享和存储底层进军企业协作,试图在此基础上增加粘性,Dropbox是通过Paper,Box则有Notes。 Google——有Gsuite for Google Cloud,他们是会增加协作层还是干脆收购别人呢? Salesforce——有Quip,他们会不断在此之上叠加层吗? 还有很多…… 这方面CMSWire的Dom NiCastro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要指望Slack统治企业协作,现在还没有》 这篇文章里面谈到了我的看法: boldstart ventures的创始人合伙人Ed Sim质疑微软的采用数字。如果一家跟微软签订了2000万美元合约的“大型”公司包括了不使用Teams的部门,这个也算采用吗? Sim说:“这里Slack的确有机会,但它必须迅速行动并推出哪些企业需要的功能。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可能必须考虑本地托管的事情。有一大堆公司都需要在存放的地方自己控制自己的数据。” 说到SaaS和本地化,我建议去看看Enterprise Ready,看看这些不同的模式对于SaaS供应商意味着什么。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里有很多启示可借鉴: 企业的消费化是真真切切的事情,而Slack终于到达这一点了 Dropbox和Box也采用同样的自底向上的进军企业端的模式,现在已经完全聚焦在企业上面,都有很多的销售代表。 密切留意像微软这样的既有者能否利用其庞大的现有客户群来取得优势。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 融资——都从小规模的种子轮起步(Slack的是150万美元,Dropbox是120万美元,Box是150万美元A轮——这几家最后都从私募资本那里融到了5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所以有的放矢(nail it then scale it)的企业SaaS模式也是可以应用到这里的 如果要以史为鉴的话,Salesforce在自底向上进攻企业市场方面做出了现象级的成绩,现在它要追逐的是多年以后100万美元以上的单子了。Slack当然也有机会,观察他们的用户能否从企业早期采用者转移到主流企业上。不管怎样,这都是许多SaaS初创企业采用的典型模式——好看,易用、优雅,而且时间效率出奇的高,自底向上的采用然后慢慢扩张。 随着争夺企业客户采用战火的不断燃烧,另一场战争将是增加智能层,帮助公司完成事情——如阅读消息、把人员引导到企业内部合适的专家那里,创建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等等,Slack正在跟IBM Watson协作来推进这一点,微软也在利用自己的技术栈来实现这个,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   来源:36kr 出处:http://36kr.com/p/5063441.html
    初创企业
    2017年02月10日
  • 初创企业
    如何确定初创企业的员工工资? 编者按:对于初创企业的经营来说,薪酬政策是充分调动积极性的关键。薪酬政策制订是否客观、是否公平,是否考虑了当地生活水平等,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干劲。那么应该如何制订薪酬政策呢?VC基金daphni的联合创始人Willy Braun总结了一些最佳实践,供各位创始人参考。 一项薪酬政策有两个要素:工资和股权。 公式只有2个变量?那不是很简单嘛?当你讨论的是像钱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东西时,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 我们特别要记住,任何一项好的薪酬政策都应该有以下一些核心原则: 尽可能客观:这可确保公平性,也是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目标是确保公平、真实且可感知(位置相同的话,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福利条件基本应该一样)。 现金是短/中期回报,股权是长期回报。 薪酬需要适应市场实践(尤其是当地的一些做法)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初创企业薪酬政策的最佳实践: 工资 工资方面主要的权衡因素是固定工资和可变工资要分开。 经验法则是拿出固定工资的20%作为可变。美国一般是50-60%左右,有的公司甚至达到100%。 1.2.设定固定工资 设定基本工资的最好办法是看看可比公司的标杆水平。第1年左右,如果你开出足够高的配股条件的话,低于市值的工资也能吸引到好的人才。 Buffer的团队分布在全球各地,因此必须确保开出的条件在本地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要保证工资的计算方式对全体员工都公平。 最后他们设计出了这个工资计算公式,其好处是可变部分也是可读的、客观的(经验这个因素除外,因为它的自由度比较大):工资=角色*经验*忠诚度*选择 上面是Buffer的透明工资计算器 角色,由以下4个变量组成 总体基数:他们取Payscale以及 Glassdoor的美国数据作为基准,占工资基数的35% 当地基数:他们结合了Numbeo、Payscale以及Glassdoor的数据来综合考虑当地的生活成本,这部分占基数的65% 生活成本修正:每年提供0到8000美元的补贴来适配当地的生活成本。 角色价值:这是最后乘子,用来调整总体工资,因为他们并不是“总是对市场的工资数据表示认同(比方说客户服务角色),所以他们基于自己对什么才是公平的感觉建立了自己的‘角色价值调整系数’” 经验:他们给角色基数添加了一个经验乘数: 新手:1倍乘数 中级:1.1倍乘数 高级:1.2倍乘数 大师:1.3倍乘数 忠诚度:每年每人增长5% 选项:他们为每个成员都提供了两个选项,额外拿10000美元,或者大概多拿30%的优先股; 这里举他们一个生活在开普敦的高级工程师的公式例子,他的选择是更多股权:$60,662 x 1.20 + $9,000 + $0 = $81,794 这里有一篇关于Buffer工资公式的关键文章。 便条1:与经济理论相反的是,工资与员工的实际边际生产力并没有直接关联。首先,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真正的边际生产力是很难确定的。比方说,有时候一名似乎表现不好的员工离开了公司,整体生产力却出现了下降。一个活体组织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的反馈回环。 其次,因为工作市场有一个默认的协议:计算工资时需要考虑生活成本。通常而言,你年纪越大,生活方式就越高级,这最终体现为年龄的溢价。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相关性往往更多体现在年龄和工资之间,而不是编辑生产力于工资之间。 但这并不会导致人才管理政策无效:大家需要有一个框架,框架制订得越好,表现和薪酬挂钩就能越紧密。比方说,你可以用可变薪酬(生产力奖励)来管理年轻人和老员工在实际边际生产力和薪酬之间的差距。此外,这种分歧未必总是问题。公司确保员工的实际需要是很重要的:从长期来看这关系到经济方面的原因(满意度、留存率、吸引力等等)但也是因为公司应该响应公平以及社会公正等更广泛的原则要求。 1.2设定可变工资 奖金部分的确定稍微要困难一点。 首先,你必须确定奖金要不要封顶。当目标大部分是个人以及/或者可变公式直接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关联时,最佳解决方案是奖金不封顶。有时候你可能想控制OPEX(营业成本),而不管增长有多少。 其次,你需要确定可变部分的发放频率。发放频率越高,其吸引力就越大(奖励从不会过时)。你甚至可以在业绩赶上时追加奖励(比方说,Q1目标完成90%但Q2完成了130%),尤其是在选择奖金封顶的时候。 第三,也许这一点甚至还要重要,你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每一位员工的奖金归属。把一半奖金根据总体结果情况来进行分配(比方说,公司层面达到一定的总毛利以及/或者EBITDA,对于团队来说,设法开发出新功能或者制订并推出新的集客营销策略),另一半用来奖励特定功能性目标的实现(比如获得1000名新用户)。 注意不要掉进把一切都量化的陷阱里面。一些任务/活动是只能定性的,奖金归属也只能自由决定。只要决策过程是透明、公开的就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识别并明确解释期望以及会被用来评估表现的东西总是很好的主意。 一项好的可变工资策略是一个管理杠杆,可以将个人贡献与公司的整体战略关联起来。 2.3 工资应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Fred Wilson说“要找出你公司所有岗位的‘市场工资’并且永远要确保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达到或者理想情况下超出市场水平。要定期评估你的团队的薪酬水平,定期提工资。这个东西很管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财务因素的激励,如果你不表现出对团队的薪酬感兴趣,他们也不会对你的上心(而这又是跟公司的成功捆绑在一起的)”。 感谢他们出色的文化展示(95到111页),Netflix的薪酬哲学现在很出名:付市场水平的顶薪,因为一名出色的员工完成的工作比两位平庸的员工还要多,而且成本还要低。 他们有三项测试,分别在招聘以及招聘次年进行,因为市场实践需要一直更新来保持效率: 测试1:这个人跑到其他地方能得到什么? 基本原则1:支付给他们的薪水高到任何其他人都不大可能给出来 测试2:我们愿意支付多少给替代者? 基本原则:如果对方拿到了更高的offer的话,我们能给多少就给多少以便留住人 测试3:为了留住那个人我们要付多少钱? 基本原则:找替代者要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 2.4 VC资助的初创企业创始人工资怎么定? 创始人工资的确定永远都不容易。他们是弹性非常大的一群人,而且对于创始人来说,真正的激励应该是股权,而不是工资。一般的原则是这样:根据股份情况从长期来看如果公司成功的话是可以挣更多的钱的,但现时相对于他们在既有公司能拿到的钱来说要打个折扣。因此,对于特定一群创始人来说,给他们的工资应该是低于市场做法的,所以需要考虑创始人的需求是什么。正如Fred Wilson所写那样,“你不可能拿股权去支付租金/抵押,送小孩上学,或者假期跟家人去度假。”的确,在年轻创始人、卖掉公司的CEO,以及有小孩住在大城市的创始人之间的薪水是不会一样的。此外,你还必须在总收入流与实际生活成本之间进行平衡(比如说:在法国有很多创始人可以享受到失业办公室的好处)。 总之,对于创始人来说,工资永远都不应该成为新的压力来源,也要尊重股权应该是激励的主要驱动力这个一般原则。法国的市场实践:种子轮阶段创始人的工资(年总收入)在0到8万欧元之间(多少遵循高斯分布,中值为5万欧元),A轮则是在6万欧元到10万欧元之间(或多或少遵循以7万欧元为中值的高斯分布)。 好了,工资方面的介绍暂时就到这里了!你应该对如何设计自己的薪酬政策有了一个很好的大概了解。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会看到如何确定提供给候选者什么水平的股权分配。敬请留意!   来源:投资人说
    初创企业
    2017年01月20日
  •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