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同办公
    钉钉收购协同办公厂商“我来 wolai”,后者被称为Notion在国内最好的替代品 据 36 氪报道,钉钉已完成对协同办公厂商“我来 wolai”的全资收购,其产研团队将转为钉钉正式员工,客服团队将转到阿里外包团队。 对此,钉钉方面回复媒体称,我来 wolai 团队已加入钉钉,将负责智能化协作文档的研发,及个人版文档等产品的设计。 其中,个人版文档是钉钉计划面向个人用户的轻量版本。在 2022 年 12 月的钉钉产品发布会上,钉钉透露后续将推出个人版,为用户提供更轻盈的效率套件。 据了解,我来 wolai 是一家协同办公平台,成立于 2020 年 6 月。我来 wolai 的产品形态,是一个以信息块(Block)为基础的笔记产品 —— 在空白画布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组合包括文字、表格、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业内把 我来 作为notion 在国内的最像替代品。
    协同办公
    2023年03月07日
  • 协同办公
    【英国】团队沟通和参与平台OurPeople融资200万美元 编者注:我们用钉钉和企业微信之类就好了~~ 你觉得呢?   为无办公桌工作者搭建团队沟通和参与平台的英国初创公司OurPeople完成了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本轮融资的领投方是专注于数字媒体、电商和医疗领域的投资公司Alpine Meridian,企业家Robert Neveu也作为管理合伙人加入OurPeople。这使得融资总额达到300万美元。 OurPeople由Ross McCaw于2016年创立,总部位于布里斯托尔的OurPeople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移动平台,让企业与员工进行数字化沟通,确保团队能够保持联系。这家初创公司主要服务于无办公桌员工较多的行业,比如健身和休闲。目前客户包括西汉姆联基金会、英国维珍活动公司、Paulton's Park和Serco Leisure。 McCaw--他曾经是一名兼职救生员和游泳老师--之前创立了CoursePro,以改善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游泳课程管理方式。在2014年公司被Jonas Software全资收购时,已经有超过100万名游泳爱好者注册。在CoursePro成功之后,他发现了另一个机会,并推出了OurPeople。 "我亲眼看到了公司如何努力与员工沟通,"McCaw说。"特别是他们的远程,无办公桌的团队成员,他们往往无法访问公司的电子邮件,但他们是最直接接触客户的人"。 真正突出的是,很多培训人员没有参与公司新闻和公告。"这对公司和他们来说都很糟糕。我观察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这在许多无办公桌工人较多的行业中是一个更广泛的问题"。 McCaw将OurPeople解决方案描述为一个 "高度复杂而又简单易用 "的信息传递服务,以确保企业中正确的人在需要时收到他们需要的信息。他认为,正是这种目标明确、移动优先的特点,使这个通信平台与竞争对手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有两类:职场社交网络或消费者式的职场聊天群组。在我们看来,这两者都会制造太多的噪音和聊天。它们的针对性不够强。"McCaw说。 "员工希望看到与他们相关的内容,并且令人难以置信地快速阅读或观看。另一方面,雇主希望知道沟通内容已经被看到并得到认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有一个'标签'系统,只有那些绝对需要看到该信息的人才能收到。 此外,OurPeople的创始人表示,这个平台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这家初创公司并不是试图打造一个职场社交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重要的信息可能会消失在所有典型的噪音中"。 "OurPeople是关于在正确的时间提供关键的相关信息,让那些难以接触到的员工参与进来,不会让他们在履行面向客户的职责时慢下来。我们使内部沟通,特别是与远程和无办公桌的同事的沟通变得有效和高效"。
    协同办公
    2020年07月03日
  • 协同办公
    拼多多内测企业通讯办公平台“Knock”,或对标钉钉、飞书 编者按:HRTechChina发布未来十大趋势中,智能协同会成为关键的趋势,核心在于智能和数据,未来巨头会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协同这块!(文章末尾附录HRTech十大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作者:Stone Jin 据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消息,拼多多于1月26日推出了一款名为“Knock”的应用软件,定位于“为企业打造的企业通讯与办公工具,助力企业高效沟通与管理”。 七麦数据显示,Knock的开发者为杭州埃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拼多多的运营主体,由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兼CTO陈磊以及联合创始人达达(孙沁)代为持有所有股份;该主体的另一同开发者应用为拼好货,不过这一拼多多的“前身”已于2017年10月21日下架。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Knock的上线版本显示仅为“Alpha”版本,即仅供内部开发测试使用,一般用于寻找bug。 目前,Knock的产品介绍中表示其定位于多平台办公管理通讯工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持单人或多人参与、发送图片和文字等内容的即时通讯服务,以及待办、语音通话、与其他软件互通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财经涂鸦》翻阅用户隐私协议后发现,Knock明确表示“非企业员工用户无法使用本平台,且本平台不对外部普通用户开放。”换言之,Knock同阿里巴巴的钉钉、字节跳动的飞书(Lark)一样为2B类产品,用户仅可作为企业员工使用平台。 拼多多选择在农历正月初二的时间节点上线这样一款面向企业客户的办公通讯工具,还是颇令人有些意外。 接下来,Knock的版本迭代究竟如何变化、何时会正式对外开放、其与企业微信之间是否会存在更大的协同关系,这些问题都将值得关注。 而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字节跳动的2B类产品尤其是Lark目前正处于业务飞速发展的商业化过程中,《财经涂鸦》获悉,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已选择或正考虑使用Lark作为自己公司内部的OA系统。 钉钉、Lark、企业微信这“IM三强”在2020年的走势如何也同样令人期待。  
    协同办公
    2020年02月01日
  • 协同办公
    不解决这些问题,疫情之下的“移动办公”真成不了风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行业头条”(ID:wwwqifu),作者李晓松 随着疫情加重,很多公司都延长了假期,让员工先在家里办公。一时间,移动办公、远程办公、协作办公等名词频频出现。 「ToB行业头条」也在前天的文章《疫情之下,ToB公司如何应对获客危机?》(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中提到: 虽然疫情出现会让绝大多数行业陷入困境,可对于移动办公产业而言,这或许是个突围困境的机会。 目前,包括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华为Welink等多家协同办公SaaS厂商,都宣布在疫情期间,为用户免费提供视频会议、即时通讯、打卡、审批等产品功能。 很多人认为,疫情出现可以让之前对移动办公不感兴趣的企业,开始主动尝试协同办公SaaS。 「ToB行业头条」当然不否认这种可能,可我们更愿意相信,在不解决以下问题之前,移动办公的发展阻力并不会减小。 问题一:如何更好地管控员工? 随着网速提升、云计算发展、各类智能设备的大规模普及,移动办公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早在疫情尚未出现之前,很多公司已经尝试过移动办公。 比如经常需要外出谈单、见客户的销售人员;或是ToB君这种在地铁里都能码字的文字编辑者,完全可以省掉通勤时间,随时随地移动办公。 按理说,有着强大优势的移动办公产品应该快速普及,可事与愿违,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移动办公存在难以管控员工等问题。 虽然各家产品都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管控方法,可员工在工位上都会开小差,更不要说一天都见不到他们的影子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大家都坐在办公室,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沟通。 可如果使用移动办公产品,很多时候根本联系不到“移动”中的同事,就算是微信、打电话可能都不行。 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很多员工确实会把移动办公当成是放假。 比如,这次假期延长是到2月2日,很多企业更是进一步推迟了返工时间,要求员工在2月3日至2月7日在家办公,2月10日正式返岗上班。 可我们摸着良心问问,有多少同学默认为这个假期一直放到了 2月10日呢? 管控是移动办公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也是决定老板是否买单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法管控,就无法协同,移动办公产品的推广就会大打折扣。 问题二:免费功能过于简单,各家产品差异不大 不过,此时一定会有读者朋友说: “钉钉们只是在疫情出现的时候,主推移动办公、协作办公的概念。当疫情过去,它们完全可以向这波PR吸引来的客户,进行更多功能的推荐。”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简单的功能、浅薄的壁垒,到底能为协同办公SaaS留下多少新增用户呢? 钉钉、企业微信们提供的最功能就是视频会议、即时通讯等基础功能,这些功能在疫情之前也是免费的,最多有一点人数的限制。 而且,有钱的大企业早就部署了成熟的SaaS系统,完全可以解决移动办公问题。 尚未部署协作SaaS的中小企业,稍微有点互联网常识,都知道移动办公是什么,根本不需要免费科普。 这波免费宣传更像是一次PR引流,但成效能有多大,却值得打一个问号。 至少「ToB行业头条」认为,奔着免费来体验产品的客户,很难成为协作办公SaaS长期稳定的付费用户。 毕竟,这些免费功能太简单了,简单到用微信就具备这些功能。如果收费,还有多少中小企业愿意用呢? 我们认为,重点不在于免费为钉钉、企业微信们引了多少流量,倒是各家SaaS厂商在引流后的留存方法更值得讨论,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问题三:利润点太难找,多数企业是免费进、收费出 既然提到了付费问题,我们就再多说两句。 钉钉运营了这么多年,用户数量超过了2亿,都没找出合适的盈利方法。企业微信从推出以来一直免费,目前尚未有成型的盈利模式。 愿意付费的企业早就付费了,持观望态度或者完全不care这件事的企业,不是看不到协作办公SaaS的价值,只是产品提供的价值还不足以打动它们。 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免费进、收费出,它们不希望为简单的考勤、审批付费。视频会议、即时通讯用微信、企业微信这种免费产品也可以完成。 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比如销售多人的公司买CRM、会议需求复杂的公司单独买视频会议产品…… 所以,如何把更多、更复杂功能搭建到自己的生态体系中,才是钉钉、企业微信们争夺的要点。 「ToB行业头条」交流群中,曾有群友就相关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与进来哦!   (文末有   入群方式哦)   问题四:落脚点不是产品功能,而是移动办公的流程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与其琢磨产品功能的优劣,还不如多想想移动办公的流程。 当各家产品的功能大同小异,而且很多功能完全可以被微信代替的时候,流程显然是更重要的事情。 就像上文说的:临时找不到“移动”员工怎么办?员工跟家里上班,要几点起床上班,几点下班休息呢? 大多数员工会认为在家办公就是放假,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完成任务?如何设置更好的任务节点,方便监督和管理呢? 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ToB行业头条」也无法一一列举,倒是明道云创始人任向晖昨天发布的《远程工作的约定》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大家有时间可以搜索看一下。 任向晖在文中指出:“影响远程协作成效最大的因素并不在于工具有多么先进,而是来自于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协作方式的事先约定。” 所以,他从工作时间、响应要求、任务分派模式、汇报模式、检查监督方式、特情处理方式、通讯机制这7个层面,制定了一份远程移动办公的约定文本示范。 而这些步骤的实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移动”员工的监督作用。 当然,任向晖也说了,如果如果仅仅只在家工作一个星期,企业没必要想那么多。如果确实有员工很久不能来上班,早思考的企业一定会更早受益。 最后,我们写这样的文章不是在吐槽移动办公不好,也不是说协同办公SaaS不行,我们更想以“移动办公”码字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担忧。 因为解决掉这些问题后,我们也是受益者。从心底里,我们更是支持移动办公,看好协同办公SaaS发展的那批人。 我们确实看到了移动办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更希望希望协同办公SaaS厂商们,可以在产品中做更多的思考,让我们有更好的产品体验。   以上来源:「ToB行业头条」
    协同办公
    2020年01月31日
  • 协同办公
    切入投资机构内部管理需求,轻投提供了募投管退环节和协同办公服务 目前,专注一级市场投资的机构有12000家,其中低于10人的机构占70%,10人~15人占25%,50人以上的机构仅占5%。与投资机构成长态势不同的是,机构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低、上下游沟通成本大,不同角色之间内部沟通不畅。此外投资领域需要捕获信息,信息也需要整理和归结,以挖掘潜藏的价值,而机构内部的传统工具效率低,知识管理混乱,无法及时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针对投资机构以上痛点,轻投开发了一个面向股权投资机构的SaaS云平台,为投资机构提供行业研究、外部新闻报道、运营数据、法人信息等服务,以及具备投前信息管理、投中流程智能提醒、投后数据管理、协同办公等功能。 CEO 马一骉曾投资并参与运作了某 FOF 基金,在与 GP(普通合伙人)的接触中,他发现自己每天很大部分的精力并不在核心业务上。很多工作都是靠通讯软件、邮箱、Excel 等完成,50%的精力都花在了沟通、会议上。虽然过去投资机构规模小,协同诉求较弱,但是随着投资机构在国内慢慢壮大,在马一骉看来,投资机构应该用合适的管理软件协调、促进工作效率,让投资经理回到业务本身。 具体来看,轻投产品在投前可以帮助投资机构捕获项目信息,包括法人信息、竞品信息等;投中驱动工作,用户可以自定义工作流引擎,将任务对接给合适人选;投后上,轻投做了一个文件系统和 LP 管理系统,有后台管理工具、报表工具和计算工具等,投资机构关联 LP 后,LP 可查看投资机构的项目数据变化情况。此外,被投企业也可通过系统填报投后数据,通过数据状况进行风险预警。 此外轻投也支持对 FA 业务的管理,比如管理机构间合作事宜、CRM 管理等。在团队协作方面,轻投将行政审批信息化,目前开发了90多个功能模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关于数据,马一骉告知,轻投现在主要有抓取工商平台公开数据,也与 FellowPlus、企名片等达成了合作。未来轻投也会给一些第三放开放 API 接口。 轻投现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专业版本,一个是轻量化的免费版本;盈利模式上,专业版本分为私有云的部署费用和公有云的年费,费用较高。这也是轻投和一些 SaaS 平台不同的地方,一般国内的厂商为了占领市场会采用比较低的价格,马一骉认为,一款产品应该有相应的定价。 其实,现在有能力进行投资的机构一共有大概1万家,从市场体量来看并不算大,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轻投的考虑是什么呢?马一骉告知,轻投看重的是信息价值和规模价值,前期通过产品切入机构管理和协同,相当于伴随机构、企业成长和升级。在连接之后轻投也可以后续提供升级服务,比如轻投由企业端进入企业服务平台,给 GP 带来业务价值等。 关于行业门槛,马一骉认为是产品和行业,当然,这两者是相连的,好的产品需要行业沉淀。一款好的产品是对用户使用场景的精准还原,所以轻投想做的是和机构建立连接的能力,以及转化率,虽然市场体量不大,但是保持用户一直有对轻投的稳定需求。 目前,产品已有100余家股权投资机构使用,其中有8家付费客户,客户类型有天使、VC、PE、FOF、Family Office、政府引导基金、企业股权投资等投资机构。 今年2月,轻投获得了松禾资本及个人天使的500万元天使投资。 来源:36氪,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0526.html
    协同办公
    2017年06月28日
  • 协同办公
    机器人办公时代已经来临?协同办公机器人 Talla 获投830万美金 近期,主推协同办公机器人的初创公司 Talla 获投830万美金,由 Glasswing Ventures 领投,PJC 跟投。上一轮投资公司 Avalon, Pillar, 和 Launch 本轮参与投资。据悉,这笔钱一部分将用于扩大销售和市场团队,另一部分用在技术团队身上,提升机器人处理 NPL 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其更好地与人对话。 办公系统的转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时代,人工办公时代,电脑办公时代,移动化办公时代。便捷性确实在一步一步提升,但,痛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大多数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大都不易使用,而且毫无效率。比如休假系统需要层层审批,报销系统更是难以驾驭,bug 和生产系统?对不起,那是一个 IT 工程师和开发者才能踏入的圣地。我相信,用久了这些操作系统的人都会有如下图一般的冲动。 请不要轻易尝试 看重此痛点,很多办公机器人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想取代如今办公软件市场。Talla,是一家协同办公机器人生产厂商,其主要作用是辅助 HR 和 IT 工程师办公,使用 NLP 语言,和人交流时,再将机器语言转化为正常人类语言跟人沟通。 当你回答了一个问题时,机器人会记下答案,下次再有人问时这个回答即会脱口而出。观察越多回答,机器人自然也会变得更加聪明。举个例子: 我:HI,机器人,我想在下周三调休。 机器人:先生你好,我和4月份确认一下时间在回复你 机器人对话4月:4月你好,和你确认下徐宇先生的年假还有15天,他想在下周三调休,同意吗? 4月:ok! 机器人:徐宇先生你好,您的请求已被批准! 所以你看,相比于现在繁琐,甚至还需要人与人之间低效沟通的方式,“机器人 TO 员工”这种方式无疑效率更高,更便捷,也让员工工作更开心。你想,万一碰上哪天领导不开心不给你批假期了怎么办? 我想,这在将来无疑是一个大的行业趋势,我们也许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办公机器人取代现有办公软件的景象。 来源:36氪,作者:徐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0460.html
    协同办公
    2017年06月21日
  • 协同办公
    微软推出协同办公软件Teams,依靠Office的用户资源挑战Slack 编者按:Slack是市面上功能较为完善、用户数量较多的办公协作软件,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不过,最近微软推出了免费的办公软件Teams。先不用说其功能和界面如何,就凭微软积累下来的强大的用户资源、其先天的平台优势以及品牌效应,就足以让Teams成为Slack的劲敌。以下这篇评测文章详细分析了这一产品。 花时间评估了微软新推出的试行版Teams之后,我得出了这个结论:Teams会是Slack的劲敌。Teams是微软的用户自定义、基于对话的开放办公空间的一个数字化表现,微软今天默认给使用它的商业版Office 365的客户启动了Teams,不会收取额外的费用。 而在Slack上,公司成员可以在企业内部创建或加入不同项目或不同分工的频道。 不只是Slack和微软,其他公司也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这种作为“竞争的温床”的协作空间正在迅速涌现。例如,仅在上周,谷歌就改造了环聊(Hangouts),把它分成了两部分:一个叫做Hangouts Meet的视频聊天服务,还有一个叫做Hangouts Chat的团队导向的短信服务,看起来和Slack极其相似。而且仅在上个月,亚马逊就推出了Amazon Chime——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上运行的管理服务。围绕着声音、音频以及对话建立。 就其本身而言,微软声称Office 365每月的用户有8500万,并且声称自11月推出科技预览版之后,有超过50,000家公司开始使用Teams。他们之中有埃森哲、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德勤会计师事务所、Expedia、J.B.亨特运输服务公司、汤逊广告公司、Hendrick Motorsports、Trek Bicycle 和Three UK。并且Teams可以在181个应用市场里获得,支持19种语言。 预览版之后,Teams 增加了超过100种功能。例如,团队中的成员关注了一个频道之后的通知功能得到了改善。你可以在频道内拖拽删除文件。还有一个在团队内安排会议的功能,微软能自动浮现出符合你想邀请参会的所有人的时间。 同时,Teams还增加了邮件整合和机器人支持功能,微软称其安全功能也得到了加强。 我从一个微软Surface Book电脑设置的账号上得到了Teams的预览版。我工作于一家虚拟新闻室,可以进入新闻室的编辑团队,里面有突发新闻、专题报道等等这样的频道;有一个人力资源团队,有福利与办公室搬迁这样的频道;还有一个销售团队,里面有知识分享频道及机会频道等。(而且没错,现实生活中我不可能是编辑团队或销售团队里的成员。) 在团队环境里,你可以通过文本信息或是语音、视频聊天来和你的同事交流,我在测试里和现实生活里的微软员工尝试了这些功能。你既可以召开一对一或是面向小组的谈话,也可以对整个团队开放。 成员可以分享、共同编辑文件,也可以进入会议,每一个频道都有与之相关联的邮箱地址。作为Office 365的配套软件,Teams 和微软的其他app以及服务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众多投资在微软 Office生态系统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例如,团队内的文件都被存储在在线文件分享里,你在团队内就能浏览Word、Excel和PowerPoint文件。除此之外,你无需离开团队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频道或对话里增加OneNote、Power BI(分析工具)或是微软的Planner tab,你也可以在这些标签页里工作。Office 365里的声音、视频和会议由Skype驱动,包括微软的 Teams。 你可以给编辑团队加入其他服务(通过连接器)——例如,增加 Asana、Facebook页面、Twitter、 Yammer、Google Analytics、Zendesk或是RSS推送。 Teams的主要用户界面被分成了三个版块,经过简短的学习曲线之后很容易就能掌握,但如果想要找到特定的人的话,你要花费长一点的时间。 最左边的是应用程序栏,你可以在这里感受产品里不同的体验:从你收到“@”提醒的活动推送界面跳转到聊天部门、团队部门、会议部门以及获得文件的部门。你可以通过点击中间栏的项目进一步浏览,也可以在右边的第三个栏里浏览自己的对话及其他内容。 你还能够得到“T-Bot”的帮助。因此你可以问它这样的问题,例如“提到了我或是@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或者是“我怎么收藏一个频道?” Teams app可以在iOS手机上获得,我简单地尝试了一下,安卓系统也可以,而且正如你可能会期望的那样,在Windows手机上也可以获得。但是还需要做一些工作。例如,虽然你可以通过手机 app在Teams上输入语音,但是视频电话目前只能在安卓设备上加载出来,iOS和Windows手机将很快推出这个功能,微软说。目前也不能通过app来创建团队或是频道。 Team所推出的体验中,还有一个叫做“来客访问”的功能,这一功能使你能够邀请一个不在你们公司工作的客户、自由职业者或是潜在客户来访问常规业务,参观某个特定的团队或是频道。微软说他们正在积极地研究这个功能,并且希望能在第二季度推出第一波。 Teams很显然瞄准了企业的客户群体,但是微软同时也准备好了推出教育版本。但是,对于那些想要在当地足球俱乐部、宗教团体甚至是表亲聚乐部这样的地方创造出团队体验的人来说,却没有类似的消费者版本。 显然,哪怕是团队合作也有它的局限性。 但是大体上来说, Teams是一个智能的、免费的、精致的办公软件。 参考阅读 刚成立一年的Slack凭什么估值30亿美元?因为它是最好的SaaS公司 翻译来源:虫洞翻翻   译者ID:谢怀锋  编辑:郝鹏程 本文来自翻译:www.usatoday.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7915.html
    协同办公
    2017年03月24日
  • 协同办公
    Slack 和谷歌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服务整合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协同办公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协同办公的鼻祖,Slack 宣布与 Google Cloud 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其团队的协作平台带来一些新功能,包括更深入的与Google服务整合,比如新的机器人通知,以及支持谷歌最近推出的团队驱动、文档预览、许可等功能。 最近, Slack正面临着来自微软和Facebook的新的竞争压力,微软和Facebook都在最近几周推出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产品。 Microsoft团队基本上是一个Microsoft Slack克隆,但是额外具有能够绑定到Microsoft的服务套件(包括Skype和Office 365)的附加优势。 Slack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不具有相同的本地化能力,紧密地连接到企业可能使用的其他产品和服务——相反,它依赖于第三方集成。 虽然未正式宣布合作,但谷歌和Slack已经在这方面有过诸多协作。 据 Slack 所述, Google云端硬盘是最早的Slack集成之一,并且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Google Drive文件在每个工作日大约导入60,000次。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每1.4秒共享一个文件。 如今,Slack将与Google开发人员合作,为他们的重叠客户群构建进一步的整合服务。在未来,服务将会扩展到其他功能。比如,Google云端硬盘将发布评论和访问Slack的请求。 然后,收件人可以批准或拒绝Slack的请求,或者进行评论,也可以启动Google文档直接处理文件。Slack还将允许用户在应用程序本身预览Google文档文件,此外共享文件时,Slack将检查文件的权限。 如果你要与目前没有访问权限的人共享,Slack会提示更新共享设置。如果公司使用的是较新的服务,Slack也将与Google Team Drives配合使用。 在Slack中共享的文件会自动上传到团队驱动器,并且团队驱动器更新也会共享回Slack。最后,管理员可以通过与G套件(以前称为Google Apps for Work)信息中心的集成为其公司配置Slack。 这将同时与新的和现有的团队工作。 “Google和Slack对未来的工作抱有同样的愿景:智能软件可以将团队聚集在一起,使所有的工作和对话无缝地在一个地方实现”,Google Cloud全球技术合作伙伴主管Nan Boden在博客中说道。 “这一合作的结果是,团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运行。”Boden同时补充说,谷歌还将帮助Slack利用谷歌的技术来扩大业务。新的整合将在今天宣布,可以看作是谷歌和Slack的客户资源的图景,但整合将于2017年上半年推出。 本文来自翻译:techcrunch.com
    协同办公
    2016年12月09日
  • 协同办公
    网络环境收紧,协同办公文档遇到“风险问题”? 中秋小长假,协同办公文档石墨过的不太如意,假期第一天(9月15日)就公告“停止网络服务”,停网至21号共计7天。 这份公告是今天(9月18日)下午两点前打开开官网后出现的唯一画面,让人有些不能接受的是,停服来得太突然而且并未告知用户具体原因,虽然石墨为了弥补用户赶紧开通了一个“紧急通道”以供用户正常编辑,但由于“网络净化”不能分享链接,所谓的“协同”就只能靠在文档内添加写作者这种比较麻烦的方式来进行了,估计这件事后石墨会刷刷往下掉粉。 截图来自“石墨文档种子用户群” 今天下午两点,石墨公号发消息说自己“回来了”,记者点进官网发现多了项手机号验证,但功能和“紧急通道”一个样,石墨大概是想以此来安抚用户,只可惜依旧无法分享链接。   到底为啥停服了? 技术问题大概是停服后人们最先猜测的原因,毕竟在之前使用石墨的过程中,的确常出现页面崩溃、自动刷新却保存不上的问题,但能有多大的问题需要7天的修改时间?   症结在哪儿呢?有不愿具名人士爆料:有人恶意上传政治敏感信息,于是石墨被约谈了(HRTechChina不为此说法背书)。根据石墨内部人士在QQ群里的说法(下图),石墨的确是遇到了整改,可见敏感信息或许真的存在,但是否为“恶意上传”并未提及,也没人能证明。 记者就此次停服事件询问了石墨市场部人员,她告诉记者,石墨官网的公告已经是全部可以告知外界的内容了,她强调石墨并不想借此炒作,更多的信息不便透露,之前的公告如下: 网络环境收紧,协同办公文档遇到“风险问题”? 石墨一直被誉为小而美的创业公司,今年8月,石墨文档正式对外公布获得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跟投的数千万Pre A轮融资。而“中国没有Google docs,填充市场空白”、“美国云计算CRM巨头Salesforce7.5亿美元收购在线文字处理应用Quip”……诸如此类的消息似乎意味着石墨正迎来更好的发展局面。   然而,不管是否会成为一款明星产品,做在线文档处理业务的石墨,共享文档的功能相当于内容的传播,如果对这些内容审核、监管不力,“引火烧身”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是所有协同办公文档的共同难题,把控风险的前提是在各种网络环境下做好自我审视,SaaS工具并不能对内容免责,所以石墨这次不管为什么被“抓”到,本质上或许都与其监管不到位有关。   石墨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在慢慢恢复,用户可以直接从官网进入编辑、协作,但这很难让已经习惯分享石墨链接的用户感到舒服,用户或许还在等待9月21号,石墨能够有全线功能回归。可惜,据石墨透露,他们暂时不会开通分享功能。   另,一个看起来很像的域名   还有个小事儿值得一提。   如果你点开shimo.io,链接将会跳转至https://yiqixie.com/(一起写),不过,石墨的域名并非shimo.io,而是shimo.im,乍看之下很容易被混淆。   不过,买下shimo.io这个域名的人的人不一定就是跳转至的对象,可以随意设置跳转地址,我们也无法确定“一起写”和这次跳转的链接到底有什么关系。   不管怎么说,石墨此次突然地、长时间的停服,可能会耗尽很多用户的耐心,安全性和信任感都大打折扣,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一丢丢“明星项目”的感觉,估计也消失吧。   本文作者: 杨继云 来源: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64103.html
    协同办公
    2016年09月19日
  • 协同办公
    VC SaaS:从VC日常工作流程切入,想要打造创投圈的协同办公平台 VC们都在寻找行业中的下一个颠覆性的创新企业,而风投行业本身也需要进行创新。几年前一篇著名的文章中,Marc Andreessen写道“软件正在松动传统工业的根基”。然而,除了AngelList和其他少数平台受到了软件的影响,传统的风投模式依旧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绝大多数风投公司采用的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就是邮箱。蓝志豪是一位最近开始创业的传统VC机构投资人,在他眼里,大部分VC还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工作。   “大部分的VC圈内的投资经理还在用excel来进行项目管理、用邮件来进行文件传输等。最可怕的是他们还觉得这样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墨守成规,他们还是每天开不完的会,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是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的工作当中有太多地方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BP管理、邮件管理、项目管理、投后管理、尽调数据、信息跟踪、协同合作等。”VC SaaS创始人蓝志豪告诉拓扑社。   据蓝志豪介绍,传统投资机构的内部的IT系统,一般都是找像金蝶这样的大型定制商企业进行定制,其问题是系统过于繁琐,没有扩展性,造价高,且用户体验差。内部员工觉得使用系统是增加个人工作量,且没有提高工作效率。   市场上也有VC800、Data Driver等公司为投资机构提供系统服务,但在蓝志豪看来,他们虽然有线上的系统,但是并没有按照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去设计产品,而是按照传统CRM、ERP集成的思维在开发产品。真正目的是想要VC购买自己的订制化私有化部署的服务,并且核心业务都在线下的私有化部署里面。   从VC日常工作流程切入   VC SaaS定位于创投圈的云服务平台,是一个垂直于创投圈的协同办公平台。“我们是想要把大家聚拢在这个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去提高他们的效率,而不是每个人都是线下的系统,这样大家永远都是一个信息孤岛,没有办法把真正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沉淀。”   VC SaaS 1.0版本8月上线。从投资管理、投后管理、工作流程切入到VC的日常工作流程当中。针对投资机构的共性需求,VC SaaS目前提供工作任务协作、项目数据管理、投后方面,平台围绕基金和项目做了一个文件系统和LP管理系统。投资机构关联LP后,LP可查看投资机构的项目,购买相应资产。也可查看项目估值信息变化情况,后续运营状态。   此外VC SaaS还推出一键尽调工具,帮助投资人查询项目基础数据,整合了工商平台、IT桔子、36Kr、第三方统计平台等平台的数据,未来会加入更多收费数据。   整合各类工具,拒绝定制化   针对投资人的对外业务需求,VC SaaS主要通过合作的方式以插件的形式进行整合,类似Worktile和Teambition的思路,让投资人不用在各种工具和平台之间进行穿梭。未来可能会进行整合的方向包括邮件服务,BP管理服务,视频会议等。   “每一个机构他的一个工作流程是不一样的,项目投完了之后管理流程也不一样,VC SaaS通过整合更多的工具,然后让投资人自己去选择模块化的工具,会比你做一套固定的系统,更容易吸引大家去使用。“蓝志豪明确表示VC SaaS不会做定制化开发和本地部署,但可以提供线上的独立存储服务和线上的私有化部署的服务。   商业模式方面,蓝志豪希望通过VC SaaS把机构和投资人聚合在平台上,以SaaS平台作为整体架构支撑,添加和开放不同的应用,形成创投圈的工作平台,并提供相关服务,前期是SaaS服务,后期是数据服务和商业智能相关的服务,以及围绕机构的深度服务。   从To VC到To 投资经理   目前VC SaaS的目标用户主要是没有集成线下系统的小型投资机构,上线1个月时间,已经有超过140家机构在试用,预计2.0版本将在9月底上线。未来将拓展SaaS的品类,比如孵化器的SaaS、投资经理的SaaS。   “To VC机构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因为如果你想机构使用VC SaaS,就要去打动他的老板,但是老板一般都不会接触到前端业务,不是我们的核心用户。但是如果你是去To投资经理的话,只要打动他一个人就OK了,而当他两三个人聚合在一起就会变成群组。在当我们把To VC的底层架构搭建好后,再去将这个底层铺展到投资经理、孵化器、甚至个人创业者这一端时,实施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蓝志豪解释说。   团队方面,VC SaaS核心团队四人,此前利用兼职时间开发产品,目前已经开始全职创业。CEO蓝志豪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共筹网CEO,从事过游戏主策划、产品总监、销售总监、高级项目经理、也曾在勤智资本担任投资经理,在机构内部负责TMT相关的项目、技术尽调、机构内部IT化、新媒体。战略顾问原深创投的副总裁汤大杰,技术顾问华兴资本产品总监郑焕德。   VC SaaS计划天使轮融资300万人民币,估值3000万,目前勤智资本已经确认100万额度。   来源:拓扑社
    协同办公
    2016年09月08日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