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圈圈
    跳槽还是跳坑?你真的能分清?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圈外”(ID:iquanwai),作者孙圈圈 。 引文: 年前给视频节目《大头圆桌会》做了一期嘉宾,讲跳槽,最近播出了。 我在视频里提到“现在的工作如果是坑,就应该迅速跳出,但很多人的问题不是是否有勇气跳出这个坑,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判断什么是坑。” 所以今天就写写:怎么判断“坑”。 所谓 “金三银四”,是找工作的最佳季节。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候刚开年,各大公司手头预算都宽裕,不像年底那么抠;而员工呢,该拿的年终奖到手了,该升的职也升了,薪资也调整过了,这时候跳槽,机会成本最低了。 但,你是跳槽还是跳坑,这就很难说了。 从10年前那个一有不爽就想离开的愤青,到后来8年多深入几十家公司内部、帮他们设计管理体系、协调各方利益,之后自己又做了多年团队管理,我对坑的认识,可以说是大逆转。 一、这些是坑吗? 快速问答:以下哪些是坑,应该迅速离开? 1.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2. 公司关系复杂 3. 老板不够民主 我的看法——以上皆不是。下面来说说。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找到自己的爱好,把它当成事业”,曾经是我的至理名言,我甚至花了整整1年来迷茫:我的爱好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觉得,这句话简直是史上最毒鸡汤。 实际上,如果你去问大多数人的爱好是什么,他们都会回答你:看电影,画画,唱歌,做手工……但是,就像喜欢喝咖啡跟开一家咖啡馆,是天差地别的两件事一样,这些爱好,跟你的工作,完全是两码事。 说说经常被树为追寻爱好和兴趣的典型人物,乔布斯。 他为什么创办苹果呢?因为他爱好电脑?好像不是,乔布斯在上学期间,对商业和电子一点热情也没有,他喜欢研究历史和舞蹈,喜欢禅修。 他辍学之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好几个月都没去上班,而是去印度禅修了。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需要赚钱,又看到了一些机会,就说服好友沃兹尼亚克(一个真正的技术迷),设计套装电脑的电路板,那个时候,两人都是在业余时间做的。 之后他在推销电路板的时候,客户说自己不需要电路板,而需要组装好的电脑。于是,苹果公司诞生了。 如果乔布斯追随自己的喜好,那他现在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禅修师。 另外,乔布斯在离开苹果期间,还创办了皮克斯动画,难道是因为他爱好动画? 所以,驱动他的,从来就不是爱好,而是改变世界的理想。 理想跟爱好是不一样的,理想是一个结果,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和追求,比如改变世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每个人都用上电脑等等。而爱好则是一种过程、一类活动,比如刚才说的画画、唱歌等等。 所以,工作从来都不是把爱好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你不得不追求结果。 我曾经做过咨询,但谁会说自己的爱好是做咨询呢?要说纯按爱好,我倒是挺喜欢弹吉他的,然而,也只能作为业余消遣。 既然工作不讲爱好,那讲什么呢?匹配。 在选择工作的时候,爱好不重要,但你需要知道,自己的天赋是否匹配这样的工作,这里的天赋包括你的性格特质、天生优势等等。 比如,一个善于逻辑思维的人,更适合做分析类的工作,而不是纯艺术类的工作。 找到匹配、而不是爱好的工作,才会让你事半功倍。 当然,很多人所谓的爱好,甚至连真正的爱好都不是,只是因为做不好当下的事情,骗自己不喜欢、给自己一个逃避和软弱的借口罢了,这样的爱好更加不值一提。 公司关系复杂刚做咨询的时候,天天跟同事们一起吐槽:这公司怎么那么复杂?关系怎么那么混乱?我们的方案明明是对的,怎么能因为内部反对声音就不实施?政治斗争成这样,以后怎么发展下去? 结果吧,人家活得好好的。 我做的是组织设计方面的咨询,几乎是最靠近高层利益的咨询领域了。在8年多服务过几十家大公司之后,回首发现:根本没有哪家大公司,内部没有任何所谓的政治斗争。 这根本不是当年刚从象牙塔出来的我,想象中的“人品问题”、“道德问题”、“价值观问题”,而是很多问题根本就没有对错。 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几乎没有非黑即白的。 比如说,我们经常诟病的关于空降老板喜欢拉来一堆老部下的问题,也未必不能理解,就好像你独自一人在国外念书,谁也不认识,大家也不爱搭理你,这时候有国内朋友过去读书,你是不是倍感亲切?道理差不多。 空降老板有自己的压力,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才能获得上级/股东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资源、进一步开展工作。 有时候,他们不得不追求短期的成功,以博得长期的信任。但是,如果团队不理解他、不支持他,或者能力跟他想要走的方向不匹配,那他当然愿意用自己曾经合作过的人,才能做成事情。 这是政治吗?在我们的定义里,是的。但这有错吗?没有。 所以,去任何一家大公司工作,这些事情你几乎都会遇到,而且几乎不可能避免:政治斗争、拉帮结派、低效内耗、不公平……如果你觉得之前没有,而现在有了,那只是因为,从前公司不够大,或者说,你之前没看到,而现在看到了。 除非你决定去一家小公司(小公司不是一定没有,只是有可能没有),否则就不要因为这些原因而离开一家大公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么跳出? 老板不够民主年轻的时候,恃才傲物,一直都觉得:我做的判断是对的,我的逻辑很完美,老板不乐意听我的,那是不识货。一个好的老板,应该是非常民主的,以员工为中心的。 后来自己带团队,才发现,当时的我,都没搞清楚什么是员工,以及这个角色如何不同于以下这些角色—— 公民:作为公民,你推举了自己信任的人来管理国家(姑且认为是这样),他需要对你负责任,你不满意可以不投票给他,他可能会下台(不要细究……)。 而你的老板,给你权力选了么?你的老板是他的老板任命的。所以他的首要工作不是为了让你满意,而是得让他的老板满意。 学生:作为学生,你给老师付学费,老师需要教你知识、让你成长,但学不学是你自己的事,老师根本管不着。 而你的老板呢,反过来的,老板为你付工资,你干不干可不是你自己的事,他完全管得着。 子女:作为子女,你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父母都会出来帮你、心疼你。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抛弃你,无条件地支持你。 而老板呢,即便他也对你很看重、很关心,但那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得做好事情。否则,他完全可以换一个人来关心。 所以,不要把老板当成自己的民选代表、老师甚至父母,从而要求他以你为中心来做事。 在公司里面,不会有绝对的民主。那些民主的公司,也只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提建议、上下级平等沟通而已,决定权还是在更高层。 这不是因为官大一级压死人,而是因为,官大一级,需要承担的责任就大一级,责、权、利对等,这是一切管理的基础。 所以,一个好的老板,可能会在自己可承担的风险范围内,不强制你听他的,而是让你做了最终决定,给你试错的空间以获得成长,时刻做好准备来帮你兜底。但,这是加分项,并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年之前,我曾在公众号做过一个调研,数据显示:8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具备非常棒的领导力。但实际上70%以上的员工,都不满意他们的老板。所以你看,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根本就没用同一套标准。 所以,不要因为上级不够完美,而离开一家公司,就像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另一半不够完美,就离婚再找一个一样。 二、这些真的是坑 说了那么多,好像不需要跳槽了,忍忍就过去了。不是的,在我看来,以下这些,才是真的坑: 小公司有大公司病 我们选择去小公司,多半是看重创新、灵活、上升空间大、天花板高。但现在很多小公司,人不多,大公司病却很严重: 1) 后台部门庞大:对小公司来说,人最多的应该是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而不是支持部门。如果比例失当,不仅导致低效,而且是极大的浪费。 2) 混日子搞政治的人一大堆:小公司的优势就是沟通顺畅、高效,如果像大公司那样人际复杂,就失去优势了。 3) 管理规范和流程制度厚得能出书:组织架构(包括部门、岗位等等)是最僵硬的,而人是最灵活的。小公司没有复杂的架构,正应该发挥人的灵活性,从而比组织架构复杂的大公司更能适应变化。 但是,如果小公司用一堆流程和规范把自己限死了,遇到变化还没有大公司应对得快,必死无疑。 4) 业务摊子铺得很大什么都要做:大公司讲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小公司资源少,就应该把全部资源都聚焦在一个方向上,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说白了,如果小公司都有这么些大公司病,你干嘛不直接去大公司呢? 大公司有小公司病 大公司的优势是平台好,比小公司更加规范和体系化。但现在很多大公司,却有小公司病: 1) 追求短期利益:小公司最重要的是活下来,所以考虑问题比较短期。但大公司盘子大,如果也只考虑短期,不提前布局,那长期来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反超。 2) 没有体系,靠人管理:小公司靠人管理,但大公司只能靠体系。为什么呢? 想象一下,大公司抛开规范的体系,一切靠人做决定,那么诺大的公司,只要出现几个自私、无能的人,整个公司都会被影响,这就是“烂苹果定律”(一只烂苹果如何不处理,会把整箱苹果弄烂)。 所以,大公司必须不能只靠人,也必须有识别出烂苹果的体系。 3) 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小公司靠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大公司靠培养和发展体系去循序渐进地学习。 如果大公司缺失人才培养体系,结果要么是人才水平整体低下,要么是花高价去四处挖人(可能导致文化受到冲击),而且,如果都是外招,而不是培养内部人才,那么年轻人在里面会有很大的发展瓶颈。 所以,说白了,如果大公司跟小公司一样,我为什么不去具备更多可能性的小公司呢? 老板不愿担责我曾经跟一些朋友们聊:如何辨别是不是跟对了老板? 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老板最重要的品质,如果只能保留一个的话,不是勤奋、善交际,甚至不是同理心,而是能不能扛责任。 对高层来说,最重要的是危机感;但对员工来说,重要的却是安全感。上面的老板愿不愿意扛责任,有没有能力扛责任,对一个员工的安全感来说,至关重要。 但,什么是责任?如何区分责任?说说我个人的理解。 之前工作的时候,团队一个姑娘赶着去跟男朋友约会(好像是个很重要的纪念日),走之前把做好的报告发我,然后跟我打了个招呼,我当时在开会,加上报告并不复杂、要求也很明确,就让她先走了。 结果我开完会打开报告一看,错误百出,根本没法交付出去。然后,我一个电话把她叫回来,让她在办公室改完为止。 期间,我也在公司没走,但我也没帮她,只是边做别的事情,边等她做完,审阅一遍之后,我们才先后离开,那时候早已经过了凌晨。 结果第二天去给客户讲,还是被客户看出了一个数据错误,她紧张得不行,一直看着我。 然后,我跟客户说:这是我的失误,非常抱歉,回去马上改。不耽误您时间,咱们先看完另一部分吧。 姑娘事后跟我说:之前觉得你有点凶,但是刚才你帮了我,谢谢你。 我说:我没帮你。之前交给我这份报告,是你的责任,就算你要谈恋爱,我也没理由来帮你承担责任。但是,一旦我确认完交出去,到了客户面前,就是我的责任,所以,没什么帮不帮。 责任这个事情,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如果这件事情你老板最终点头了,那么在客户、大老板面前,他还把责任推给你,那他就是不负责的。 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永远不要跟他合作,更不用说为他工作了。 跟长远发展不一致关于要不要有个人规划,很多人是存疑的。但在我看来,这是需要的。 我之前做管理咨询,所以很喜欢把个人成长类比到企业发展。对企业来说,它的战略是去思考:我是应该花资源在新功能的研发方面,还是花在给现有产品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包装方面? 对个人来说也是一样,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花在什么地方,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上周在古典老师的得到专栏里,客串了一周成长导师,里面就提到我做咨询顾问的时候,如何分析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然后从自己的天赋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客户,最后实现了快速上升(之后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分享)。 所以,任何一次跳槽,绝不是没有章法的,而是跟你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的。 当然,首先,你得有一份个人发展战略。 这样一来,你的每一次职业选择,就像开着导航走路,到哪儿都能找得着北。 但相反,如果你的选择只是考虑短期利益、跟长期战略不匹配,就会像在森林里漫无目的地行走,很可能跑了一圈又回到原地。 都说什么家世、运气、选择,但在我看来,正确的方法,永远是普通人门槛最低的逆袭之路。
    孙圈圈
    2017年03月06日
  • 孙圈圈
    未来,你可能不属于任何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圈外(iquanwai),作者:孙圈圈,虎嗅获授权发表。   最近又有几个朋友辞职做自由职业者了,咨询顾问自己单干,倒也不少见。   这次略有不同,几个先后“单飞”的朋友,联合在一起,用同一个公司的名义走法律、财务流程。一个人接到需求之后,如果不是自己的擅长领域,就拉上其他擅长的顾问,抱团儿谈项目,项目下来之后再分工合作。   要说他们是自由顾问?好像不完全是。但要说,他们是个小咨询公司?似乎也不是。这个所谓的“公司”,只有法律上的意义,没有人是老板,也没有人是员工。   如果非要给一个名字的话,它不像一个公司,倒像一个——平台。   是的,平台。   优步自己没有车,只是用车平台;阿里自己没有货,只是交易平台;微博自己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平台……   那么人才呢?是否也没必要用企业的形式组织起来,而用平台的方式呢?   实际上,追溯回去的话,“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最初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 罗纳德•科斯曾经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过解释: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劳动市场,人们可以互签合约,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时购买他人的劳动。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交易成本太高,每个人都需要去找不同的劳动力、进行选择、在个人之间达成协议、执行协议。   而企业呢,通过层级制把人们组织起来,进行管理,虽然多了管理成本,但是只要管理成本低于交易成本,企业就是有价值的。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方面的变革,也带来了协作的便利和信息的透明,这些都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在一些行业,如果交易成本降到足够低,以至于低于管理成本的时候,企业就失去了优势。而这时候,平台则会起来,因为平台的作用是促进协作、匹配供需,它不需要企业那样的高管理成本。   出现这种趋势的,不仅仅是在咨询行业,在媒体行业也是一样,众多的内容平台将媒体人与读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传统的媒体企业显得不那么有优势了。   在未来,还会有更多行业面临这样的变革。而身处这些行业的我们,未来有可能不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而只属于一个平台。 而一旦从企业到平台,最大的变化就是,个体的作用将会凸显,而组织的作用将会减弱。   实际上,即便没有咨询和媒体行业这么明显的变化,不少企业,也已经在借鉴平台化的一些做法,悄悄地进行组织变革,以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以及人才需要。 而这些变革,对我们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我个人这些年帮各大企业做组织设计咨询的观察来看,至少有四个企业发展的趋势,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趋势1:更替 企业的存续时间越来越短,个人在一家企业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短——所以,最大化利用企业的资源来为自己增值,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动向   我刚做咨询的时候,企业做战略规划都是5年甚至10年。而现在,能够拿得出清晰的3年战略的企业,已经不多了。至于5年和10年,企业还是不是活着,也未可知。 即便仍然活着,它是否还能维持高增长、高利润,从而为你提供高物质回报,也是谁都不能保证的。   在这种趋势下,个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而只可能来源于自我价值的提升。 所以,你在进入一个企业之前,都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这个行业衰落了、企业倒闭了,我还可以去哪儿?我的价值在这里能得到多大提升?   除此以外,你还需要时刻关注自己行业的变化,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你不得不去思考下面这些问题,以洞悉行业变化:   这个行业的人才素质,相比以往如何? 这个行业出去的人,身价涨跌如何? 行业是否存在人才短缺?在哪个细分领域? 哪个细分子行业的增长最迅速? 行业有什么新技术产生?这种新技术会如何影响它? 这个行业的主要增值发生在价值链的哪一环?近期是否有变化?   趋势2:无界 企业的组织架构越来越灵活,岗位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所以,找到变化下的内部创业机会,可能会实现弯道超车。 以前做咨询项目,都是从战略梳理入手,然后设计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再梳理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要求,然后按照要求配上合适的人。 总之,先挖坑、再找适合的萝卜填。   而今这样的变革时期,僵硬的组织架构、森严的等级体系,将会使企业的决策变慢,无法应对变化。 那么,什么才能更快地应对变化呢?人。因为岗位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有人,才可能及时识别变化并快速反应。   所以,这几年的组织设计,主题都是灵活:有些企业开始去中层化,只留高层和基层;有些企业将岗位合并,避免分工过细带来对人的限制;有些企业,甚至连岗位职责描述都取消了。 总之一句话,最大化萝卜的作用,而坑的大小则可以调整。层级之间的界限、岗位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被打破。   这种“无界”的趋势,使得个人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进而会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比如,很多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O2O、社群经济这些新兴概念,往往选择同时兼顾传统业务以及新兴业务。 他们会在内部推行两种架构,一种是适应现有业务的传统架构,而对于新业务,则采用项目组这样的灵活组织形式。   我看到过一些员工,当企业有新的项目时,他们敢于冒险,进入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组,最后成了,给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而他们则实现了弯道超车,同时借助企业的资源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去注意你所在的企业正在尝试什么样的转型和新业务,在这样的业务中,你是否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是固守在原先的岗位上。 即便没有这样的机会,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将不再是好的做法。   趋势3:联盟 企业与人才、人才与人才的关系趋向于联盟——着力打造个人品牌。   “联盟”不是一个新概念了,它最初由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提出,指的是:未来的职业将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互相投资的关系。企业和员工双方,为了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互相在对方身上投资。   然而,为什么联盟、而不再是雇佣呢?除了开头所说的,互联网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之外,跟如今的行业结构也有很大关系。   过去制造业占主流,流程性和重复性的岗位需求大,体力劳动者需求多。而现在服务业逐渐步入主流,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那么与之相伴的,企业对脑力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但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难监控和管理。 比如说,你看一个包装工有没有好好干活儿,数数他一天包装了多少东西就行。但你要评估一个研发人员呢?是看他一天写了几份报告么?显然很困难。   所以,对需要创新的脑力劳动者而言,企业能够控制的只是他的时间,但投入程度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企业很难监控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跟人才建立情感联系,形成精神契约,才能让他足够投入。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种联盟的形式了: 给予优秀员工股权期权等长期激励,从而将个人与企业发展捆绑到一起,这是在薪酬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一些公司雇佣自由顾问,自由顾问并非正式雇员,但会为公司服务某个客户或项目,然后按项目进行结算,这是在关系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一些大企业,内部不雇佣研发人员,而采用开放式研发,跟有研究能力的个人或团队合作,共享回报收益,这是在商业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有些企业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不光给投资,创业成功了还有可能收购回来,这是在发展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什么样的企业愿意跟人才形成联盟呢?所谓的“高端”行业?未必。   海底捞大家都听说过:店长及以上员工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就给一定金额的“嫁妆”,这就是一种联盟。   原因很简单,海底捞虽然是传统行业,但餐饮业对店长以上级别的人才需求是很旺盛的,并且他们的投入度对业绩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跟所谓的高端行业没有差别。   所以说,越依赖于人才的行业,企业越希望跟人才建立联盟关系。   倘若你希望未来与企业形成联盟,而不是雇佣关系,那么,你就需要去那些依赖人的行业,同时,着力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品牌。   倘若你不是这样的类型,而是习惯于按指令做事,那么,就去那些高度依赖资本和资源的行业,前提是,他们的优势可以维持到你的职业生涯结束。   趋势4:分化 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资源分配出现两极分化——让自己的价值服务更直接作用于产出。   这两年所服务过的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很多都提出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一个原因是经济的不确定性,另一个原因则是技术冲击,很多行业被颠覆。 当市场不利、利润下降的时候,自然就想到要降低成本。而在很多企业的成本里,人力成本是很大的一块。   现在去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以及其他高管,可能都有一个绩效指标,就是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简单来说,就是花在员工身上的每一分钱,给企业带来了多少回报。   如何最大化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呢?很多企业采取的方式是:资源重新分配。 比如,1块钱分给两个人,A员工比B员工绩效好,过去是A给6毛,B给4毛,资源重新分配之后,现在是A给7毛,B只给3毛。 企业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资源倾斜给高价值员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鞭策其他员工。   换言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将资源投给那些高价值员工。相应的,越不能产生价值的,企业越会减少投资。   所以,在这样分化的大趋势下,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的价值,你自己就将没有价值。   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总之,在企业走向平台化架构的趋势下,我们需要知道: 1)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企业将越来越平台化,表现为:更替、无界、联盟和分化; 2)我们应该不断通过提问,时刻关注自己行业的发展动向; 3)主动发现机会,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自我价值,才有可能弯道超车; 4)如果希望联盟,就去那些相对依赖人的行业; 5)最重要的是,不只是个人,企业也应当关注这些趋势,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   参考资料/延伸阅读: 1.《未来是湿的》克莱•舍基 著,胡泳/沈满琳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The Alliance, Reid Hoffman/Ben Casnocha/ChrisYe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14   (本篇插图均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孙圈圈,前外资咨询总监,现苦X创业狗,LinkedIn & 知乎 专栏作者。原创公众号:圈外;聚焦方法论:思维、沟通、学习、职场。别努力啦,你根本不是懒!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孙圈圈
    2016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