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则西
招聘行业互联网平台的7宗罪--产业层面的雷洋魏则西案
《招聘猎头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序言
猎头招聘行业,全球市场格局均极其碎片化,行业老大也不会超过0.5%的份额。这个行业,行业老大和老二老三以及众多小弟小妹们同样不易,没有任何垄断优势。在公司平均人员规模不足20人的猎头行业,猎头公司的老板们,尽管没有王健林马云的规模与财富,没有马化腾周鸿祎李彦宏的技术,但他们同样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值得尊敬。他们既是生产的组织者,承担公司最后的风险;也是工作岗位的提供者,劳动力的培训者; 同时,他们还是最辛苦的猎头顾问。
每年,一大批新猎头公司诞生,一大批猎头公司悄无声息地死亡,习惯在市场上找食的顾问们非常自然地换地方工作,风险市场意思极强的猎头公司老板们,咬咬牙,要么改行,要么从头再来。这个行业从未发生过因为公司破产倒闭要纳税人支撑的有关部门费神维稳的。
这个行业,主要为那些不愁工作的人找工作,这不是政府底限保障对象,行政力量及体制内机构无一胜出。
这个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生机勃勃!
连宝万之争漩涡里的王石在时间极其宝贵的股东大会上,都会以他独有的方式,彰显高级人才与猎头的共生价值!
这个最具有市场化基因、在调配最重要要素资源--中高端人才资源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猎头行业,本应当得到人类共有科技文明成果--互联网的有力支持和帮助,便这个行业却遭到“互联网招聘平台”的“围追堵截”。历数这些互联招聘平台的套路与劣迹,可总结为互联网招聘平台的7宗罪。
一、7宗罪
第一宗罪,违背商业伦理,勾引猎头公司在职顾问做私单
有这样的一些互联网招聘猎头平台,直接电话、短信、邮件联系其他猎头公司在职顾问,“来**网做单吧,你在公司做单,提成5%~20%,我们平台,猎头费100%全给你”。
一些没定力的猎头顾问被勾引得魂不守舍,无心当下公司工作,拿着当前雇主出的工资和提供的劳动条件,为这些平台做私单。这样的互联网招聘猎头平台,赚到钱了吗?做私单的顾问,赚钱了吗?
详见《SOHO猎头、伪SOHO能够支撑的猎头众包平台为何会导致“三输”?》
第二宗罪,恶性降价,比如降价199倍!误导客户
互联网能够革命性地降低招聘行业成本,类似通讯领域,从沟通基本靠吼进化用了电话和微信?6万猎头费能降到300元?降价199倍?
市面上互联网招聘平台降成本办法,目前有三种路线:
l阳春白雪路线: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
l转移支付路线: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来买单。
l六合彩路线:利用人选推荐者对或然性利益向往,将降低成本风险转嫁给人选推荐参与者,企图让六合彩众多的参与者,成就少数幸运者,并以幸运者吸引投机性强参与者持续玩下去。
详见《199倍降价!好诱人,招聘猎头行业有全行业、大幅度降价空间吗?》
第三宗罪,走猎头的路,让猎头无路可走
欲以系统服务的低成本、垂直服务的专业性、可选择多、给用户的是情感化的产品替代猎头服务。这种平台几经碰壁,最后自己建立了猎头队伍。
此种互联网招聘平台+猎头模式,其局限性及悖论在《假如刘强东当猎头,猎头平台的京东商城模式,靠谱吗?》已有阐述。
第四宗罪,过河拆桥,卖水还弃挖井人
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往往是从猎头公司起家。起初,有开放之眼界与技能,搭建猎头顾问的社区,大家一起交流观点、交换资源。之后,发展成为平台,除猎头之外,让用人单位与人选都入驻,利用数万猎头吸引人选与用人单位。这些猎头,每天在平台上以工代赈,辛勤劳动,帮助平台激活人选信息,推广平台,换来虚拟币,获得“免费”简历下载权限。
此类互联网招聘平台在猎头帮助下挖好了井,自个水喝不完,有水卖了,还舍弃挖井人——平台自己组建庞大的地面猎头团队,并告诉金主企业,“你们不要用那些猎头了,直接和我们签约,那些猎头用的简历库,平台对你们全部开放,而且,价格实惠,量又足”。
此类机构,往往财大气粗,多行业覆盖。此种多行业覆盖的互联网招聘平台+猎头模式,其局限性及悖论在《假如刘强东当猎头,猎头平台的京东商城模式,靠谱吗?》有论述。
第五宗罪,屏蔽优质的简历信息,宁可人选失去其职业机会,也不让猎头同行获得人选信息
这样互联网招聘平台,除了传统的广告发布和简历下载业务外,也有自己线下规模庞大的猎头团队。为了在与其他猎头同行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置人选用户职业机会于不顾,对猎头同行屏蔽优质简历资源,用劣质资源耗费猎头同行时间。
此类平台,往往也是财大气粗,多行业覆盖。此种多行业覆盖的互联网招聘平台+猎头模式,其局限性及悖论在《假如刘强东当猎头,猎头平台的京东商城模式,靠谱吗?》有阐述。
第六宗罪,歧视性价格政策
猎头同行在这类互联网招聘平台上,购买相同服务套餐,往往是普通用人单位同样服务的数倍价格。根据成本传递原则,最终是用真正用人单位买单。这提高了全社会成本,大大挤压猎头公司的生存空间。
第七宗罪,利用猎头同行在网站上的客户信息,直接抢同行的客户
这类招聘平台,在给猎头提供发布职位功能时,通常都有“招聘企业对人选用户显示名称”、“招聘企业实际名称”这两个功能。前者是猎头行业因为客户保密属性而回避真实客户的信息,通常都以“某行业知名公司”替代。后者是便于猎头用户管理受委托职位,让猎头用户注明该职位实际上是属于哪家企业。
此类平台,在获得这些客户信息后,线下猎头团队,省去了筛选庞大用人单位群体是否有猎头服务需求这个环节,按图索骥,图穷匕见,直奔同行客户而去!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商业伦理与反正当竞争法是底限。
其局限性及悖论在《假如刘强东当猎头,猎头平台的京东商城模式,靠谱吗?》已有阐述。
以上七宗罪,是根据猎头微信群里信息的真实总结。
二、招聘行业竞争,就算弱肉强食,与我何干?--产业层面的雷洋魏则西案
有人会讲,一个招聘大行业内不同细分业态的竞争,只有你们没有互联网招聘平台的猎头公司和既有互联网招聘平台又有线下猎头团队的公司才会关心这个,我是其他行业的,关我何事?
非也。雷洋案案、如家和颐弯弯、魏则西案,为何大家都关心?因为大家会推已及人,担心哪天自个儿会成为雷洋、弯弯,魏则西。所以大家持续关注,促进社会进步。
个人生活与工作,与产业、行业环境密不可分。如果出现产业行业层面雷洋案、弯弯案、魏则西案,企业营商环境会好吗?个人就业形势会好吗?个人收入会提高吗?社会个人消费能力会提高吗?经济转型目标能够达成吗?
而且,职场人士与人才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职场中人,一生换7-10次工作单位,非常正常。试问,为你提供求职服务的行业,如果戾气横行,弱肉强食,有专业能力的职业顾问得不到你的求职信息,你会找到好工作吗?
三、互联网本无罪,要化解与救赎是使用此工具的商业模式的戾气
有什么样的邪门武功,就有什么样佛法来化解。
商业领域的佛法,当是这个行业根本的社会经济价值及以及基于此价值点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
互联网本无罪,要化解与救赎是使用此工具的商业模式。判定商业模式是否持续的底限,请参考《招聘行业为何而存在—招聘行业的社会经济价值及 ‘互联网+’模式成败判定标准》。
明确了标准,再谈《招聘猎头深度匹配服务,如何互联网+?》
大佬经验可参考,《如果马云做猎头,确权,由人选决定其简历信息的受益权,不仅是其天猫模式的根本,也会推动人才服务进入3G时代》。
来自公众号:尚齐猎 作者:卢军
-
魏则西
“不作恶”:从魏则西之死,看企业责任感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2016年的劳动节,预先想到的出行拥堵、游客爆棚的场景没有成为主角。21岁青年魏则西之死成为了舆论热点,电视新闻、社交媒体,甚至街头巷尾都能听到这一事件的讨论,人们说民营医疗、说莆田系,说百度。
这个缺失信任、缺失良知的时代唯独不缺信息,通过百度搜索滑膜肉瘤治疗方法,选择了排在搜索结果首位的、斯坦福研发的,而且上过央视的武警二院的生物免疫疗法——DC-CIK疗法。花费20余万元,接受四次生物免疫疗法后,4月12日上午,魏则西在咸阳家中去世。
“早在“魏则西事件”之前,百度血友病贴吧被卖一时就曾引起民众的怒火。贴吧事件发生时,“贴吧之父”俞军在微信里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怀念我,我怀念Google。如果外部压力不够,我回百度也是独木难支。百度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价值观,然后是激励机制。”
人们怀念的不仅是那个贴吧还未明显商业化的时代,更怀念那家以“不作恶”为口号的公司。
“不作恶”的谷歌
“不作恶”是谷歌工程师保罗布赫海特和阿米特帕泰尔在公司成立不久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三个字会深刻地渗透到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重新定义公司》一书中,真实反映了谷歌如何坚定地坚持“不作恶”。
一次会议上,大家讨论对广告体制做出一项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虽然这一改变有可能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一位工程负责人却拍桌反驳道:“这是在作恶,这事我们不能做!”屋里顿时鸦雀无声,但沉默过后,是一场相持不下的讨论,最终,那个可能带来丰厚利润的提案被否决了。
“不作恶”这句话的确真诚表达了谷歌员工感同身受的企业价值观与目标。但除此之外,这句话也是给员工授权的一种方式。在做出决策时,谷歌的员工经常会把自己的道德指针作为衡量标准去看待决策。
以广告信息对用户的价值为标准进行排序
谷歌的成立,实际上是带着这样的使命的:让用户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当时,几家搜索引擎是按照网站的内容为搜索结果排序的。如果输入“大学”这个词,用户有可能搜到一所大学的网站,也有可能搜到一家书店或者自行车网站。当时的搜索公司认为这样的搜索结果是用户的搜索请求不够准确导致的,但谷歌不想做这样一家公司。
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发现,通过调查某个网页与哪些其他页面链接,可以判断出此网页的质量(即网页的内容与用户搜索请求的关联性)。一般而言,一家与其它许多网站链接的网站,内容的质更高。
在这个基础上,刚刚问世的谷歌显得不寻常,究其原因,除了网页排序的方式不同外,还有很多其它因素。比如,谷歌搜索引擎比较重视学术性网站上搜到的结果。但归根结底,利用网站的链接结构作为路径来寻找最佳匹配结果的技术洞见,才是整个搜索引擎各种优越性的源泉。
谷歌最赚钱的广告引擎AdWords背后的洞见是:在为广告排序时,应该以广告信息对用户的价值作为标准,而不是看广告商们愿意出多少广告费。
尽管有这样的价值观,谷歌仍然没能逃脱犯错。2011年,谷歌曾因为帮助加拿大的广告客户发布非法医药广告,向美国监管机构缴纳了5亿美元的罚金。
此后谷歌采取了更严格的管理措施来限制医药广告。如果你想在美国的谷歌投放处方药的广告,必须获得美国药房理事会(NABP)的网络广告认证,同时连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数据库。这意味着来自NABP与FDA的监管已经帮助搜索引擎做好了第一次过滤,同时谷歌和搜索引擎的用户也能够相信来自官方的背书。
谷歌退华,我们只能怀念?
2004年,谷歌展开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活动,那时候,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数千万,一片巨大的市场正在迅速成长。拉里和谢尔盖赴中国考察,并为亲眼所见的创新和热情啧啧称奇,他们想在这里挖掘世界上最棒的计算机工程师。尽管当时百度在中国已经难以撼动,而雅虎也已蓄势待发。
谷歌有充分的理由进入中国市场,但这条路并非那么简单。有时候,中国用户会访问谷歌的美国网站,不受限制地查询信息;但有时候,谷歌网站的中国用户访问量会跌落至零。
在遵循中国相关法规的前提下设立中国地区网,到底会给中国用户带来便利,还是意味着谷歌要违背自己的基本企业文化,默认中国政府的网络管理做法?带着种种疑问和内部分歧,最终出于商业考虑和改变中国信息流通现状的愿望,谷歌中国分公司建成了。
谷歌在中国发展得不是很顺,他们一方面要接受网络管理制度,对部分信息进行屏蔽;另一方面,会如实告知用户,让用户意识到信息被屏蔽的事实。
谷歌中国的访问量和受益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2009年11月,谷歌遭遇了不同寻常的黑客攻击,与此前以扰乱和关闭服务器的黑客不同,这一次黑客行动不仅涉及知识产权信息,还试图进入有些Gmail用户账户。谷歌中国取得的成果瞬间遭到威胁,愈演愈烈的黑客行动让谷歌除了坚定地进行黑客调查外,还留出时间,希望通过与中国政府讨论,在不违背中国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解除信息屏蔽。
不会放弃自己立场的谷歌和不会放弃自己法律的中国政府最终没有取得讨论的成果,2010年3月,谷歌关闭了Google.cn上的搜索引擎,离开了中国市场。
谷歌的离开无论还有怎样深层次的原因,但终究是离开了,这么大的市场尽在百度掌握,但是百度却一次次伤了民众的心,这时候,除了怀念,民众对谷歌多了一些期盼的情绪。
魏则西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整个医疗环境的商业利益畸形和监管体系漏洞,但百度作为引领中国商业浪潮的BAT集团之一,竞价排序的做法难咎其责,在谷歌面前输了能力,也输了责任心。
不光是百度,在创业的黄金时代,毁掉你公司的可能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忙于创新而被疏漏掉的企业的责任和良知。
作者:皮擦擦
链接: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65612.html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