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科技
微软与多家中国企业签协议 切入国有企业市场
[摘要]这一系列协议是在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举办的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签署的。
美国当地时间9月23日,微软与多家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其产品在中国全面落地。
这一系列协议是在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举办的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签署的。
与中国电科:为中国政府和关键国企提供Windows 10
微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宣布,双方将展开合作,为中国的政府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国有企业专业领域用户,提供操作系统技术与服务。双方将共同合作寻求如何在专业领域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配置、部署和维护本土化的Windows 10。
作为这项合作的一部分,中国电科的相关子公司将加盟“微软合作伙伴网络(Microsoft Partner Network)”,并签署“微软开发者高级支持服务协议”。以此为基础,微软将就Windows的部署、支持和实践,向中国电科的相关子公司提供最新技术的培训与认证。
据悉,中国电科已着手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内测对Windows 10系统的支持水平。
中国电科是中国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之一。
与紫光股份:为国企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
微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互联”)共同宣布,以基于微软技术由世纪互联在华运营的Windows Azure和Office 365云服务为基础,为中国客户,特别是国有企业客户,提供按照客户需求定制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透露,紫光股份与世纪互联成立组建合资公司,提供定制云计算解决方案以满足国内客户需求。
“三方将通过合作,打造最适合中国客户尤其是国企客户的国际化云计算解决方案平台。”
根据现场签署的合作协议,微软将为合资公司提供Windows Azure和Office 365云服务相关的技术培训及支持;由世纪互联担负这两项公有云服务在华运营的基础保障;而紫光股份将发挥其深入了解国内各行业客户需求的渠道优势。
三方将共同促使合资公司成为相关云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平台,并力求使其成为符合国家信息安全要求、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核心利益的第三方平台。
百度成中国市场Windows10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
微软与百度宣布展开战略合作,百度将成为中国市场上Windows 10 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和搜索引擎。同时,百度也将通过“Windows 10直通车”提供Windows 10升级服务。
百度“Windows 10直通车”帮助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下载和安装Windows 10,为用户提供了安全和无缝升级体验。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百度平台上搜索与“Win10”相关的关键词时,将被链接到百度升级助手“Windows 10直通车”。
此项合作将为中国用户定制,适用于本地用户的浏览及搜索体验。
此外用户升级到Windows 10操作系统后,在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起始页中即可直接使用百度搜索。同时,百度将为Windows 10提供搜索、视频、云和地图的通用Windows应用。
微软Windows和设备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特里·梅尔森表示:“我们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Windows 10,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 ‘接地气‘的体验。”
腾讯科技讯(梁辰)
-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2015年中国K12在线教育投融资盘点
在线教育的这场资本盛宴中,传统教育机构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资本力量。
2014年吸引大量资本涌入的在线教育行业,在今年虽然关注度不如去年,但在线教育的巨大潜力依然吸引了大量创业者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也并未冷却。
腾讯科技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截止8月底,今年以来,共有106个在线教育项目拿到融资,其中种子轮及初创项目40个,Pre-A轮5个,A轮38个,B轮17个,C轮4个,D轮两个。其中,K12(指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及家教O2O为最火细分领域。
但资本的涌入无法掩盖行业仍处早期阶段的事实,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尚无成熟模式出现,也暂无诞生标杆性的独角兽公司。而随着资本市场遭遇动荡,充满不确定性,创投领域的投融资热度必将受到影响。
对创业者而言,讲故事、炒概念的做法愈加不可行,烧钱打仗的方法将难以持续。修炼内功、建立健康的模式是当务之急,储备了足够粮草的创业公司,才能更加从容的度过可能到来的资本寒冬。
K12及家教O2O最热门
根据腾讯科技的统计数据,O2O模式及K12为今年在线教育行业最热门的创业领域。K12与O2O模式项目各有19个,二者中,O2O模式得到了资本的更多青睐。
一个佐证是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项目中,O2O模式的创业公司数量最多。K12项目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有5个,O2O模式的创业公司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有7个。
更明显的差异来自于K12与O2O模式获得融资的速度,以疯狂老师为例,这家以家教O2O为主要模式的创业公司,在今年6月11日披露获得腾讯独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紧接着在7月23日,再次宣布获得鲲翎资本和分享资本投资的2400万美元B轮融资。反观K12领域,暂无团队有此融资速度。
而随着腾讯投资疯狂老师,58同城与老师好达成战略合作,也意味着BAT等巨头开始进军家教O2O领域。
不过,K12与O2O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种模式,事实上,在当前的O2O模式中,很大一部分都瞄准K12阶段人群,老师好与疯狂老师主推的便是中小学阶段家教服务。
从行业趋势来看,K12无疑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而O2O模式则饱受质疑,对家教O2O是否是个伪命题的争论也从未间断。可以预见的是,K12仍将是创业热门领域,而通过什么方式切下K12的这块蛋糕,则有多种可能。
另外,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正成为新的热门创业方向。今年以来,已有麦淘亲子游、童游等亲子游项目拿到融资。这一寓教于乐的模式,或将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黑马。
传统教育机构投资活跃
在推动在线教育融资热的力量中,投资方是一个重要角色。而在线教育的这场资本盛宴中,传统教育机构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资本力量。
腾讯科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学而思集团已投项目6个,领域涵盖K12、O2O、出国留学、儿童早教、智能硬件等领域;新东方已投项目4个,领域涵盖K12、智能硬件、儿童早教等领域,另外俞敏洪(微博)发起成立的洪泰基金也投资了一个语言培训类项目。
从投资阶段来看,传统培训机构投资轮次覆盖天使轮到C轮,例如,新东方与学而思天使投资学习类智能硬件企业嘿哈科技,也分别参与了寓乐湾与轻轻家教的C轮融资。
新东方与学而思的在线教育投资并无特定领域,而是涵盖当前最热门的方向,在投资阶段上,从早期投资到中后期投资皆有参与。作为传统培训机构领头者的新东方与学而思通过投资构筑在线教育护城河意图明显。
在传统培训机构之外,BAT及互联网第二梯队成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支资本力量。在今年已经公开的在线教育投融资信息中,BAT三巨头、雷军(微博)旗下的顺为基金以及58同城均在此行业有所涉猎。
其中,腾讯独投家教O2O疯狂老师;百度1亿美元投资沪江网,顺为基金今年在此行业已有四笔投资;58同城则战略投资了老师好。
从金额上看,巨头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在加大。百度1亿美元投资沪江网的手笔,为今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最大比投资之一,这也是目前为止BAT在在线教育行业的最大笔投资。
在传统教育机构通过投资建立自己在线教育护城河的思路下,随着互联网巨头加大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资,在线教育行业将形成传统教育机构、互联网巨头以及创业者三股力量同台竞技的局面。
不过巨头加持未必是在线教育玩家的胜出关键,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互联网模式和优势很难全盘复制过来,有雷军、李学凌站台,声称要砸10亿,被寄予成为行业独角兽的100教育遭遇挫折便是显著案例。
尽管传统教育机构与互联网巨头都有竞逐这一行业的意图,但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仍充满悬念。
烧钱模式难持续
价格战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用竞争手段,在线教育行业也未能免俗。无论是早期的题库类应用还是目前大热的O2O模式,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资本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使得在线教育行业融资热度不退,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行业整体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而资本市场本身遭遇寒流的背景下,希冀通过烧钱烧出未来的想法,可能已无实现的土壤。
从行业本身来看,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互联网的打法无法简单复制,因此烧钱只能带来一时繁荣。
上线伊始打出免费的噱头吸引注意力的100教育已经提供了“免费模式行不通”的教训,其由免费带来的繁荣未能持续,团队内部不同思维的冲突也导致留学业务遭遇动荡。
而烧钱不是好办法也已逐渐成为创业者的共识。老师好CEO李晓滨便认为,“现有教育O2O为了拉新用户首先会全力‘圈名师’,而没有考虑过培养一流师资队伍的机制和能力,这类的短视无法带动整个平台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来看用户也会逐步失去黏性,并不利于O2O教育的长远发展。”
同时,承担输血功能的资本市场本身也在遭遇寒流。针对近期资本市场的动荡对创投的影响,一些投资人对腾讯科技分析,当前宏观环境对早期天使投资的影响不会很大, B轮和C轮的公司最危险,退出通道和估值都有影响,大量的公司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为资金的短缺出现死亡潮。尤其现金流为负的公司考验很大。
对在线教育行业而言,虽然投融资热度在今年仍然延续,但在众多项目中,走到D轮及以后的并不多,在今年,拿到D轮融资的只有猿题库和一起作业网两个项目,拿到D轮以后融资的项目则为零。
而对大批仍处在D轮之前的在线教育公司,在接下来的资本寒冬中,如何提升内功、构建合理的盈利模式、告别烧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附:2015年在线教育融资项目图表(截止8月31日,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腾讯科技无法确定具体融资金额)
-
腾讯科技
创业公司融资造假调查:80%创业者都在说谎
[摘要]夸大虚报融资金额,正成为创投圈公开的潜规则。
资本涨潮时,谎言和故事能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击鼓传花总能找到下一个“接盘侠”
这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优秀投资者、创业者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改造着各行各业,但这些精英们,却在同一个简单的谎言面前无能为力。
夸大虚报融资金额,正成为创投圈公开的潜规则,并在外界不痛不痒的批评声中愈演愈烈。
“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人民币变美元,融资金额乘以3倍5倍太平常,甚至乘以10倍的都大有人在,而把根据业绩情况分阶段到位的投资变成一次性融资更是普遍做法。”诸多接受腾讯科技采访的创业者承认。
多位投资圈人士则向腾讯科技声称,国内科技公司中实际融资额能达到1亿美元以上的少之又少,A轮融资真达到1亿人民币的公司2015年也很难超过15家——事实上,据腾讯科技统计,目前A轮对外宣称融资亿元及以上的公司至少有60家,其中的水分不言而喻。
此前业内讨论较多的争议案例,包括C轮融资1亿美元的辣妈帮的实际融资金额可能仅在3000万美元左右,B轮融资2500万美元的拉勾网实际融资金额造假等等。腾讯科技注意到,辣妈帮的C轮融资领投方唯品会,作为上市公司,并未在任何公告中披露这笔金额应在千万美元级别的交易;不过拉勾网官方向腾讯科技提供的融资文件和银行流水显示,真实融资额基本为实。
困难在于,对于外界而言,要想掌握创业公司融资造假的证据困难重重。在当下的浮夸环境和风气中,所有创业者、投资人都已裹挟其中,身不由己。很多创业者向腾讯科技坦言,自身或多或少存在虚报金额的行为,但他们显然不会愿意提供详细数据和证据,而相关投资方,也完全没有“大义灭亲”的动机。
不过,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动荡,风险蔓延或将逐渐逼出创投领域的融资泡沫。创业公司此前通过虚报融资把自己的估值拔高到夸张地步,但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如果公司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恐怕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资本冷却阶段,那些估值虚高的创业公司很可能被打回原形。
亿元融资成造假重灾区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将融资造假描述为“行业内的一种新默契”。“中国商业文明真要达到实话实说、形成人人恪守的底线,还得要若干年。”徐小平告诉腾讯科技。
今年2月,徐小平便曾发起倡议,抵制创业公司虚报融资。“虚报融资额的事件还是不断上演,甚至徐小平自己投资的某物流公司都没有遵守这个倡议。”不过,快货CEO潘先林却向腾讯科技表示。
“融资金额数字后面多加一个零,把单位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再或者直接夸大三五倍,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位要求匿名的投资人表示。
据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个性智能理财平台铜板街曾在2013年12月对外宣称完成千万美元A轮融资,但实际情况是,铜板街A轮融资额仅为200万美元,也就是说,铜板街对外宣称的融资额是在真实融资额的基础上再乘以5。
“如果一个看起来不是特别优质的项目融到了比较好的价格,基本都是有水分的。”志成资本创始人邓海韬直言。
作为主角,创业者往往离事实的真相更近一些。房司令CEO吴超告诉腾讯科技,目前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额,三五倍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很多公司会在真实融资额的基础上直接乘以10倍。
这一说法得到部分其他创业者的证实。另一悲观的结论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创业公司在公布融资时,都会或多或少地虚报。深圳创东方投资总监李享则强调,O2O市场、智能硬件领域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估值泡沫比较普遍,媒体曝出的离谱融资金额“仅供参考”。
在保密协议的保护伞下,查证创业公司造假非常困难。但是涉及上亿规模的融资额,依旧是行业的一个坎,往往可以从数据和估值惯例等方面,判断一家公司融资是否存在水分。
源码资本曹毅告诉腾讯科技,融资1亿美元的公司非常少,这意味着公司成为行业“独角兽”公司,但目前市场上很多号称融资1亿美元的公司,无论领域、业务还是规模,其实都和独角兽公司相差较远。
辣妈帮就是一个在业内颇受质疑的案例。辣妈帮号称C轮融资1亿美元,达到 10 亿美元估值,但业内人士分析称,即便是根据辣妈帮公布的数据做推断,年销售总额也不过6亿人民币,根据电商行业估值规律,再加上热门行业上浮一倍的惯例,估值也仅有24亿人民币左右。
丁香园CTO冯大辉也曾发文炮轰某互联网医疗行业公司造假,后者当时宣布获得总额超过1亿美元融资,号称该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时间和描述上指向挂号网)。
更早前,拉手网、大众点评先后宣布获得超1亿美元融资时,大众点评网CEO张涛也曾向媒体炮轰,称不久前某团购网站对外宣布获得1.1亿美元融资实为注水后的“忽悠”数字,真正的融资金额大约是5000万美元。
除了1亿美元以上的融资容易受到关注之外,A轮融资号称1亿人民币以上的融资额也是一个分界线。
梅花资本合伙人张筱燕告诉腾讯科技,创业公司A轮融资基本都在3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左右,达到1亿人民币的公司比较少见。有匿名投资人向腾讯科技声称,2015年到目前为止,A轮真实融资超过1亿人民币的公司不会超过15家左右。
而腾讯科技梳理发现,2015年,有报道称A轮融资达到1亿人民币或者2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公司,便超过60家,其中有多家甚至连投资方都没有公布。
上市文件揭穿部分造假
在创业阶段,由于融资协议的保密性,虚报融资的创业公司几乎不用担心谎言被赤裸裸地揭穿。但是发展到上市阶段,尤其是是在美股和港股上市,IPO招股书披露的真实融资数据,往往就是“国王的新衣”被揭开的时候。
比较知名的案例是窝窝团,招股书曝光的融资额是此前公布数据的1/4。此前有《铅笔道》和“X教授”等媒体通过梳理上市公司财报的方式,发现了不少虚假融资或者融资有争议的案例,涵盖了360、迅雷、京东、陌陌、唯品会 、YY等众多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企业。
上市披露文件与历史融资额数据差异(腾讯科技整理)
“不过,融资构成很复杂,除了现金投资之外,还涉及资源作价、债转股、股权激励等不同的融资条约,而且投资到账形式也有很多种,外界很难确切地知道真实融资额。即便是财报披露,也只是披露了现金而已,资源作价等其他方面依旧是未知状态。”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对腾讯科技表示。
而即便有些经过严格审计公布的财报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资金数据,但对于那些已经上市公司而言,通过虚报融资已得到甜头,在这个阶段虚报融资被曝光,对公司发展已无大的影响。
创业者虚报融资所得和所付出代价实在是不成比例,先行者尝到了甜头,却没有付出代价,自然跟随者众多,最后成为普遍现象。
造假成难逆转的行业惯性
这两三年随着投资和创业热潮的兴起,在各方作用下,虚报融资已经成长为积重难返的“怪物”,挟持了整个行业,圈内大部分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都成为了“不穿衣服的国王”。
一位匿名投资人士向腾讯科技强调,80%以上的投资机构在投了新项目后,会希望存在部分融资水分,一方面有利公司加大知名度,一方面有利于下一轮融资时获得更多利益,因此对创业公司融资虚报现象三缄其口。
融资造假成为普遍现象的政策漏洞在于,创业融资披露缺乏有效监管。媒体难以对融资额度、销售业绩进行核实,国家对创业企业的信息披露也没有规定。
此外,虚报融资难以停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其成为创业公司打击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虚报融资已经变成打压竞争对手和打乱竞争对手发展节奏的重要战略手段了。”青山资本合伙人张野认为。对此,蓝石天使创始合伙人桂曙光也表示,虚报金额并借机宣传营销,能给竞争对手市场、融资、人才等方面制造压力。
对创业者而言,报一个比较高的数字,对竞争对象来说,如果对外报的投资额比较少,就会被认为实力不够。投资方虽然知道实际投资金额,但是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表示。
“虚报融资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所以并不叫欺骗。”一位租房分期领域的创业者甚至对腾讯科技直言,创业公司根本没有必要告诉外界融资多少,宣布融资额只是对外的一种说法(包括其公司的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外界自己判断信任与否。
不过,当虚报融资发展到公开潜规则的时候,虚报融资所带来的好处已经远不如从前。按照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的说法,乘法很容易,除法也并不难。
“虚报融资在当前的环境并没有带来太多恶劣影响,又受保密协议保护,大势已成,整个行业还是会根据惯性前进。”持上述观点的投资人不在少数。
即便是今年年初,徐小平和王冉等投资人就已经倡议行业人士抵制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但挑战“行规”的难度太大,敢于揭发的人太少,以徐小平在投资圈的地位,敢做的也只是“温柔地亮出反对牌”。
但是这一情况恐怕将随着资本寒冬期的到来迎来转机。资本涨潮时,谎言和故事能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击鼓传花总能找到下一个“接盘侠”;但退潮时,裸泳者就很难找到遮掩,也很难避免退场的命运。
“现在企业经常把融资数字说得大一些,竞争对手也把数字说的大很多。走得太快、拔苗助长,往往会给这个公司发展留下阴影,留下的课需要去补,这种规律没有办法改变。”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表示。
梅花创投合伙人吴世春、金沙江创投投资副总裁罗斌、长石资本管理合伙人李侃等人此前都对腾讯科技表示,资本市场的动荡意味着融资的寒冬期到来,处于B轮和C轮融资阶段的公司最危险,很可能因为资金短缺会出现死亡潮。
创业公司通过虚报融资,把自己的估值拔高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如果公司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恐怕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资本冷却阶段,那些融资和估值虚高的创业公司很可能成为首先被挤出的泡沫。
来源:腾讯科技 《壹鸣》调查组 余一 相欣 9月1日报道
-
腾讯科技
调查显示七成高管愿用机器人取代白领
[摘要]44%的受访者称机器人可从事IT工作,28%称机器人适合从事财务工作。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视剧《真实的人类》(Humans)中的场景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从几十年前,机器人就开始取代人类工作,并在代替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很快,机器人甚至将取代白领工人的角色。B2B市场Expert Market对多个行业的200名职场经理人调查显示,70%高管愿意使用机器人代替白领工人。
调查结果显示,70%高管正考虑在团队中引入机器人,半数高管觉得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感觉并不太糟糕。尽管营销和设计等创意性工作可能不适合机器人担任,但办公室管理、财务以及IT领域的高管认为,机器人可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人觉得机器人在行政管理、接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以及书写报告方面表现可能更好。
调查人员还列举出机器人取代人类职员的诸多好处,比如机器人可执行标准化的工作,它们不会请病假,也不会离开公司。Expert Market发言人称:“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与机器人共事感觉相当轻松。很多高管并不太担心手下员工换成机器人,半数受访者表示对雇佣机器人代替人类没有内疚感。”
很多行业已经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相同的工作质量。可是7月初,一家汽车工厂的机器人杀死一名工作人员引发喧嚣。这可能是欧洲首起工业机器人造成的人类工人死亡事件,许多人担心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会上演。
在很多类似《AI》的科幻电影中,许多人类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人类有更多时间用于休闲。而在电视连续剧《真实的人类》中,机器人开始出现故障。最初这些机器人被用作家仆,但越来越难以控制。
根据Expert Market调查显示,大多数高管更希望机器人能更像机器,而非更像人。但68%的受访者称,他们很想通过引入机器人为自己解放更多时间。类似首席执行官这样的高级职位不适合机器人担任,但是52%的高管认为,他们可以使用机器人担任办公室经理,44%的人称机器人可从事IT工作,28%的人称机器人适合从事财务工作。
只有15%的受访者担心机器人将接管世界。近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引发许多顶级科学家警惕,他们警告这种技术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生存。(风帆)
来源:腾讯科技
-
腾讯科技
浪潮集团宣布投资100亿元建设全国云中心
浪潮集团近日宣布将投资100亿元完成全国运中心布局,将建设全国7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50个地市云计算中心;并计划为全国200个区域政府、40个行业部委、200个大型企业提供云服务。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表示,信息化建设正在从以应用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云计算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根本,浪潮将以数据为中心构建云海战略。
浪潮在发布会上解释称,目前中国云市场已经无法用单一的产品属性或服务模式划分去解决复杂多样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用户需求打造中国特色的云服务。其新战略为凭借安全的云、行业的云及服务的云,为区域政府、行业部委及大型企业提供一体化整体云服务。
目前,北京、济南在内的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建成落地,位于上海、华南、西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其他五大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
浪潮认为,上述100亿元战略布局将有助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安全、自主、可控的平台。浪潮宣布,其数据中心建设将通过自建、合作共建等多种模式。
来源:腾讯科技
-
腾讯科技
赶集网杨浩涌:即将完成O2O招聘闭环
[摘要]赶集此次创建O2O招聘联盟的目的,要促进传统服务业从业者拥抱互联网,助力O2O公司快速发展壮大。
6月30下午赶集网宣布成立“赶集O2O招聘联盟”并召开首次线下论坛,赶集网CEO杨浩涌在会上宣布,将重点投资赶集招聘,并表示赶集的O2O招聘闭环即将完成。
杨浩涌认为,“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O2O 行业已成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O2O公司而言,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关键点是规模化,而决定O2O公司能否快速规模化的核心就是招聘。赶集此次创建O2O招聘联盟的目的,就是要连接海量O2O创新公司和‘手艺人’,促进传统服务业从业者拥抱互联网,助力O2O公司快速发展壮大。”
他同时披露,打造中基层连接器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以赶集招聘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赶集正在中基层金融服务(赶集预支工资计划、赶集江湖救急)、社交产品(赶集群组)、租房服务(赶集租呗)和人员培训(整合培训供应商)、中基层信用系统(与芝麻信用合作)等几大方向进行产品布局。
在杨浩涌看来,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论调难以经得起推敲。目前已有的互联网服务类产品主要针对网民的共性需求,缺乏针对中基层群体的优质互联网服务产品,这部分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赶集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基层员工总人数为3.3亿人,未来五年预计将增长到3.7亿人,中基层求职人群占了全国就业市场的80%。据测算,中基层招聘市场规模过万亿元,通过招聘连接的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据了解,从今年7月开始,赶集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线下招聘中心,完成招聘业务形态的O2O闭环,定制化满足企业规模化扩张的用工需求。
腾讯科技讯(孙宏超)
-
腾讯科技
企业号能用微信支付了 未来可发工资
[摘要]开通微信支付功能后企业号将拥有两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能力——收款和付款。
微信团队表示,已认证的企业号可以在企业号管理平台的“服务中心”-“微信支付”入口里申请开通微信支付功能。
开通微信支付功能后企业号将拥有两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能力——收款和付款。
微信用户可以对企业进行付款,所付款项将进入企业号所关联的商户号中。
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微信红包或微信转账的形式,使用企业号对成员进行付款。转账不需要成员领取,直接发到用户微信零钱包。大小节假日,企业还可以通过微信红包来发福利。
微信团队表示,企业号旨在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而微信支付功能的接入能让企业号与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系统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未来还会有新的应用场景,比如通过企业号用红包来发奖金,用微信转账支付工资等。
腾讯科技讯(余一)6月24日
-
腾讯科技
新旧势力冲突:美国薪酬福利管理领域的争夺
美国薪酬福利管理服务提供商ADP和该领域的初创公司Zenefits最近“掐”了起来,前者指责后者获取用户数据存在安全隐患,后者称前者害怕竞争,此次争端从打“嘴仗”最终升级到ADP向法院起诉Zenefits诽谤。
这样“新老”之间的争端屡见不鲜,尤其在近年,随着科技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颠覆者”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的业务模式,向过去的行业巨头公然发起挑战,与此同时,行业中的“老大”也在极力通过各种手段保全自己的地位。
但这起事件却稍有不同,被“挑战”的ADP,本身也曾是一名行业领先的“创新者”,而“搅局”的Zenefits也并非一开始便冲着抢占ADP的市场而来,但最终有合作关系的双方在利益上的冲突还是令矛盾未能避免。
官司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通过这起事件,我们却可以看到,类似Zenefits这样的初创企业的应运而生,恰恰反映了美国在薪酬福利管理服务这一专业细分市场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Zenefits成立至今的飞速发展,也印证了解决这些“痛点”需求切实存在。
从“嘴仗”到法庭:维护安全还是畏惧竞争?
在了解这起事件之前,首先需要对一些背景做一些交代:ADP是美国薪酬福利第三方管理服务行业的绝对“龙头老大”,服务客户超过60万,覆盖小型企业(1-49人)、中型企业(50-999人),大型企业(1000人以上)以及跨国公司(公司规模不限),ADP提供的服务包括人力资源、薪酬、人才管理、税务及福利管理等。
该公司成立于1949年,目前市值已达400亿美元,去年全年净利润超过15亿美元。
与之相比,Zenefits是这个行业新出现的一名“搅局者”,这家成立刚刚两年的公司,正在经历高速发展期,目前是硅谷地区最炙手可热的初创公司之一。
截至今年初,Zenefits已经获取超过1万个公司客户,涵盖10万名员工,该公司预计今年底将实现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Zenefits完成了C轮5亿美元的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Zenefits估值45亿美元。
在两家公司发生正面冲突之前,Zenefits实际上和ADP是合作关系,Zenefits通过获取ADP的客户数据提供相应服务。
ADP于上周突然中断了这一获取数据的渠道,使得Zenefits无法再向ADP的客户提供服务,ADP方面的理由是Zenefits获取数据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但Zenefits一方则坚决否认这一说法,称ADP在其用户并不知情的请款下强行中断数据连接,并一针见血地直指ADP是因为害怕竞争而做出上述行为,Zenefits措辞强硬地在其官方博客上发布了以下内容:
“ADP的商业模式是向用户提供绑定的打包服务方案,他们不愿意小企业使用Zenefits提供的人力资源和福利部分的服务。我们认为ADP一直在使用这样的策略:任何时候一个新的创新公司进入市场,这个‘在位者’便试图传播关于这个新进入者的恐惧、不确定和怀疑的消息,这一惯常的手段可以用缩略词FUD来代表(F代表恐惧(Fear)、U代表不确定(Uncertainty)、D代表怀疑(Doubt))。”
Zenefits还在Twitter上发起了关键词为“ADPeeved”的活动,以一副挑战巨头的弱者形象,获得了很多的支持,连好莱坞著名演员、风险投资人艾什顿• 库切都发出推文力挺Zenefits,称“小企业不应成为某些巨型企业的棋子。”(艾什顿• 库切的Sound Venture参与了Zenefits最新一轮的融资)。
行业“老大哥”ADP显然无法容忍来自一个小弟的公然挑衅,便一纸诉状将Zenefits告上了法庭,起诉后者诽谤。
“小弟”如何挑战“大哥”:应运而生的业务模式创新
这场官司最终到底谁输谁赢其实并不重要,从行业变化的角度来看,新进入者如何挑战巨头,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更为灵活的商业手段和迅速的业务拓展,改变行业模式甚至格局,才是最值得细究的内容。
作为如今的行业巨头,ADP过去也曾是一名创新者,2006年,该公司在信息周刊杂志评选的250个创新公司中高居第二位。
ADP创立之初提供薪酬支付人工处理服务,随后逐步使用机器、电脑等设备替代人工来进行自动化处理,这也是该公司的名称“自动数据处理”(“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的由来。
ADP在1961年上市时,仅有125名员工,300个客户,年收入约为40万美元。随后,ADP便开始了国际化的尝试,1965年在英国建立了分公司。
到了1985年,ADP的年收入便已超过10亿美元,处理的工资单占到全美工人的20%。目前ADP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6万,服务客户超过60万。
实际上,ADP是最早运用“云”概念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早在“SaaS”(“软件即服务”)这样的字眼被创造出来之前,早在Salesforce和 亚马逊 等以“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被人们熟知之前,ADP的业务模式实际上和如今的“云服务”如出一辙:ADP的公司客户将薪酬福利处理等工作“外包”给ADP来完成,ADP通过自动化服务来提高这些繁杂工作的效率,并向客户收取服务费。凭借着服务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内容的不断拓展,ADP的收入和利润近年来的增长依然稳健,税前利润率也能持续稳定在近20%的水平。
然而这块利润丰厚的市场迟早被人盯上,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创业公司层出不穷,新模式颠覆老模式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三方薪酬专业化服务市场也未能幸免,Zenefits便是“颠覆者”之一,这家初创公司以风格迅猛彪悍而著称,曾被评为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SaaS”类公司。
2014年,该公司称其收入增长了20倍达到2000万美元,预计到今年底,Zenefits收入有望达到1亿美元。与之相比,Salesforce营收达到2000万美元花了4年时间,达到1亿美元则花费了6年时间,可见Zenefits的业务增速十分惊人。
该公司同时也是估值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之一,2014年年初和年中,Zenefits分别完成了A轮和B轮的两轮融资,融资额分别为1500万美元和6650万美元,投资人中有包括VC Andereessen Horowitz、著名的从老虎基金“毕业”的小马基金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投资机构,B轮融资完成后,Zenefits的估值达到5亿美元,但在今年最新的C轮融资完成后,其估值已超过45亿美元,不到一年的时间估值增长了近10倍。
福布斯专栏作者Brian Solomon甚至在2014年最火热创业公司排行榜中,将Zenefits排在Airbnb和Uber之前。
和ADP提供全面服务、客户囊括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企业所不同的是,Zenefits专注于中小企业市场,并且专长于员工福利管理领域。和ADP的业务模式所不同的是,Zenefits所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向其客户收费,而是向福利提供方,如保险公司收费。这一模式被认为对ADP甚至保险中介商行业形成了冲击甚至颠覆,因为Zenefits的商业模式本质上类似于撮合保险需求方和保险提供方的中介。
同时,Zenefits的诞生也与美国医疗保险市场出现的变化密不可分,两年前,其创始人。。。。意识到奥巴马推出的医改法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医保市场,中小企业对于医疗保险的需求将增加,同时企业需要对新法案有“合规”的需求,当时这一过程复杂、低效且不透明,这些现存的问题让他看到了机会,更重要的是,这块市场巨大:当时全美医疗保险中介市场约为180亿美元。
投资Zenefits的硅谷著名VC Anderseen Horowitz创始人Ben Horowitz评价说,Zenefits提供了终极的“企业家工具”,他认为,企业并不想花时间研究新的奥巴马医改法案,只希望能通过简单的步骤完成“合规”,Zenefits的出现帮助解决了这样的难题。
Zenefits成立至今的高速发展,也同时印证了这一具体市场中存在的“痛点”正在被Zenefits所提供的方案切实解决。
尽管从具体业务领域来看,Zenefits仅仅动了ADP的“一小块奶酪”,但从ADP在该事件中的强烈反应不难看出,新进入者已经让巨头开始坐立不安了。
腾讯科技 纪振宇 6月23日硅谷报道
-
腾讯科技
领英中国发布本土职场社交APP“赤兔”
[摘要]“赤兔”安卓版已在小范围内开放邀请码注册,以收集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调整,iOS版也将很快问市。
6月23日,领英中国宣布,由本土团队独立研发的基于真实身份的职场社交App —“赤兔”于今日上线,并开放邀请码注册。在核心业务上,为中国市场开发独立于全球平台之外的新产品,并采用双品牌策略运营,这在跨国互联网公司在华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领英的新产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命名为“赤兔”,因为人们常常把优秀人才比喻做千里马,而赤兔马即千里马。取名“赤兔”喻意着领英希望更多的中国职场年轻人成为驰骋职场的千里马,成就更优秀的自我。
领英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表示:“过去大家都认为职场应该是严肃的、理性的、专业的,但是基于对中国职场年轻人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希望把赤兔打造成一款有温度、有趣、年轻和鲜活的职场社交App。通过产品功能、UI和LOGO设计等等,让人们感觉到,职场社交也可以很有趣,职场社交也可以有温度。”
全球化平台的网络效应,是领英的长板。但是,全球化平台更能吸引的是那些有海外或者外企背景,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用户。中国职场存在显著的层级分化,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英语好、外企背景的只占少数,而更加广泛的则是刚步入职场和处于职场上升期的20-35岁的年轻人。他们分布在中国的一线到三四线城市,对于工作、资讯、人脉和机会非常渴望,愿意结实陌生人,愿意从线上走到线下进行更真实和充分的沟通交流。
同时,2014年初领英入华,但是领英创立在十多年前,产品是围绕PC和电子邮箱设计的,向无线互联网迁移的速度还不够快。而中国是一个无线为先的市场,领英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做好无线产品至关重要。
这些主客观因素都促使领英结合中国市场特色推出新产品。
沈博阳表示,“无论从中国互联网无线为先的特性,中国职场人群的层级分化以及产品开发运营的独立性出发,我们都需要推出独立于全球平台之外、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端产品。于是,赤兔横空出世。这是跨国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在中国采取双品牌策略。”
产品层面,领英中文版(包括PC和移动端)将持续深入本土化,增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功能、开展本土合作,将领英的品牌和价值传递给更广泛的中国用户。而赤兔采取的是无线为先的策略,着重开发移动客户端,纯中文语境,帮助中国用户以真实的职场身份,在职业场景下发现人脉、在线沟通、并把线上和线下的职场活动和行为连接起来。赤兔支持领英账号登录,可以导入领英的人脉关系,并会有独立的社交图谱。
目前,“赤兔”安卓版已在小范围内开放邀请码注册(可在www.chitu.cn申请邀请码),以收集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调整,iOS版也将很快问市。
LinkedIn创建于 2003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LinkedIn于2011年5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市值约300亿美金。2014年1月,领英宣布正式进入中国,2月25日,简体中文测试版上线,并正式启用中文名称 – “领英”。
腾讯科技(刘亚澜)
-
腾讯科技
甲骨文第四财季净利润28亿美元 同比下降24%
[摘要]甲骨文第四财季业绩未达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盘后股价大幅下跌逾7%。
甲骨文今天发布了2015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7.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3.20亿美元下滑5%;净利润为27.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6.46亿美元下滑24%。甲骨文第四财季业绩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导致其盘后股价大幅下跌逾7%。
在截至5月31日的这一财季,甲骨文的总营收为107.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3.20亿美元下滑5%,但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比去年同期增长3%,这一业绩表现未能达到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甲骨文第四财季营收为109.2亿美元。
按业务划分:
2015财年第四财季,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由新软件授权营收、云SaaS(软件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营收、云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营收、以及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四部分组成)为84.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8%;去年同期,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89.1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9%。
甲骨文第四财季新软件授权营收为31.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9%;去年同期,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37.6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3%。甲骨文第四财季云SaaS和PaaS营收为4.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去年同期,甲骨文SaaS和PaaS营收为3.2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甲骨文第四财季云IaaS营收为1.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去年同期,甲骨文云IaaS营收为1.28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甲骨文第四财季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6.8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4%;去年同期,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6.9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2%。
甲骨文第四财季硬件系统营收(由硬件系统产品营收和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两部分组成)为14.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营收为14.6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甲骨文第四财季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7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甲骨文第四财季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9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
甲骨文第四财季服务营收为8.99亿美元,同比下滑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服务营收为9.4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
按地域划分:
甲骨文第四财季来自美洲的营收为61.33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8.57亿美元;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营收为30.67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7.68亿美元;来自亚太地区的营收为15.06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6.95亿美元。
盈利:
甲骨文第四财季净利润为27.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6.46亿美元下滑24%;每股收益62美分,比去年同期的80美分下滑23%,但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比去年同期下滑12%。不计入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财季调整后净利润为3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78美分,比去年同期下滑14%,但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比去年同期下滑5%,同样未能达到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甲骨文第四财季每股收益为86美分。
甲骨文第四财季运营利润为39.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9.09亿美元下滑19%。甲骨文第四财季运营利润率为37%,低于去年同期的43%。
在整个2015财年,甲骨文的总营收为382亿美元,与2014财年相比基本持平,但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同比增长4%。全年净利润为99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为125亿美元。全年每股收益为2.21美元,同比下降7%,但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同比持平;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每股收益为2.77美元,同比下降3%,但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同比增长2%。全年运营利润为139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36%。
甲骨文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计划按每股15美分的价格向普通股股东支付季度现金股息,将在2015年7月29日向截至2015年7月8日收盘为止的在册股东发放。
当日,甲骨文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27美元,报收于44.91美元,涨幅为0.60%。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47(北京时间18日4:47)的盘后交易中,甲骨文股价下跌3.33美元,至41.58美元,跌幅为7.41%。过去52周,甲骨文的最高股价为46.71美元,最低股价为35.82美元。(瑞雪)
来源:腾讯科技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