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互联网思维提升人力资源管理,HR可以做些什么? 【文章作者:龚铭】 【转载者按】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拇指一族”、“低头一族”、“社交一族”、“自拍一族”、“分享一族”等;85后/90后成为支撑的主流骨干,更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创新思考如何更好的实现企业的人才管理,新生代“不服管教”、不“循规蹈矩”的特点更要求管理者放下管理的身段和大棒而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为人才服务。互联网的最核心特征之一是“去中介化”或信息沟通渠道的扁平化,如何打破层级的汇报关系,形成内部社交的互动协同关系,是人才管理者需要思考和创新的地方。包括社交招聘、分享式学习、绩效与目标管理、人才盘点与继任计划等,这些都是新课题。   (原文) 互联网异军突起不到20年,但已有了诸多的变化。现在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不再是简单的产品网络化,更多的是互联网思维。   我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有两个概念:一是双向或者多向互动。没有互动,就如同以前的管理信息系统,输入条件,显示结果,完全没有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和优势。例如,现在市场上很多eHR产品就仅仅停留在信息化阶段。二是UGC,即用户产生内容。用户产生内容是互联网新思维下的一大创举,有了用户提供内容,我们才有了维基百科,有了YouTube,有了百度知道,有了一大批伟大的公司和产业。   互联网思维对HR管理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先来想一想HR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套用国家主流口号,就是创造企业最和谐的工作空间。这有点儿务虚,务实地说,我理解的HR管理目标就是,在公司的有限资源下不断提升员工收入。这里的收入并不是狭义的员工经济收入,而是古氏职场收益中提到的完整工作收益,包含3个收入账户:经济账户、情感账户和发展账户。经济收入不是本题目讨论的范畴,下面我主要通过案例简单描述互联网思维是如何充实员工的情感账户和发展账户的。   首先,提高员工情感账户可以采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功能。情感是怎么产生的?除了血缘联接的天然纽带外,绝大多数人类情感是通过不断的互动产生的。所以,当员工对公司投入精力和时间,公司对员工积极回馈、激励和抚慰,最终就会让员工产生归属感,依恋感,家的感觉,并且进一步加大了为公司奉献和付出的意愿。     例如,在福州,有一家游戏公司开发了内部员工管理系统,员工的日常管理如考勤、工作日报等都在系统里体现。对于按时完成的员工,系统将发放一定的积分奖励。员工还可以提出公司管理建议,项目创新计划等,这些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奖励。公司每月底举办“员工积分竞拍物品活动”,积分可以兑换成IPAD等实物,或者兑换迟到券、休假券等。     通过这种模式设计,公司实现了管理的互动化。一方面,通过相对娱乐和轻松的方式,让HR的管理体系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这个管理系统,公司和员工可以做到频繁互动,彼此受益,合作共赢。在员工愉悦的正面情绪中,情感账户就逐渐丰盈起来了。     其次,在员工的发展账户方面,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技术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除了老式的传帮带和填鸭式培训以外,企业内部的UGC绝对是新兴发展力量,作用不容小觑。     公共UGC平台如知乎、豆瓣等话题太过分散,很难涵盖全部眼球和拥有大比例的参与率。而企业内部人员相对较少较熟悉,知识点比较集中,大家更容易创造话题和内容,也更容易建立涵盖互联网两大特性的互动式知识平台。     至于如何让用户更多地参与和创造内容,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 平台本身要有一些知识库,不能全部是用户创造;   吸引员工参与,引入点赞和评价功能,让用户先参与进来;   引入评分机制,参与多的员工或者原创多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积分,积分使用如前面的例子,可兑换各种实物等。     通过这种互动式知识平台系统,公司可以实现: 建立自主培训体系;   培养互帮互学气氛;   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认识公司员工;   发现人才、挖掘人才;   了解员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培训和管理上有所偏重等。     总之,所谓基于互联网的HR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和发挥互联网的平台功能,而不是将一个联网的软件当作一个工具交给客户。只有建立良好的交互体系,才能将日常的HR管理融入到互联网的平台上,让互联网在HR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观点
    2014年05月07日
  • 观点
    拉勾网:作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招聘网站悄然崛起 2014年,刚工作了一年的IT男马荃碰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天花板。在一系列的公司人事调整中,他被挤到了公司边缘部门,在“光杆司令”手下做一名“小兵”,前途可想而知。相信如果马斯洛还活着,也一定能够感受到当下年轻人心中关于安全的焦虑,买房、买车、结婚、生娃,越来越多的诉求,越来越高的眼界,太多人的命运被绑架在一份工作上……   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找工作也可以很“爽“ 投递简历绝对是个苦差事。浏览大多数求职网站的感觉有点像在公园门口玩套圈游戏,乱七八糟的陈列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好标的。抛出一份简历,有可能石沉大海,从此杳无音讯;也有可能被莫名的猎头拿到,推荐不相干的职位。幸运的是,马荃在拉勾网上投递了几份简历,3天内,随着“叮”、“叮”声反复响起,微信传来了“您投递A公司的简历已经被HR查看”,“您的简历已被A公司通过,对方会联系你面试”等提醒消息。马荃拿到了阿里巴巴、乐视、新浪、金山等企业的面试机会,最后顺利入职阿里巴巴。 拉勾网是一家互联网领域的垂直招聘网站,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企业入驻,累计处理了100万次简历投递,最近企业刚获得贝塔斯曼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从2013年7月产品正式上线以来,还不到8个月时间。 “我觉得做任何一件事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时代、圈子和努力。这些拉勾网都有。”拉勾网CEO马德龙说起话来语速偏快,笑起来很欢乐,是个典型的有态度、有个性的“80后”。在马德龙看来,努力不用说,20来人的拉勾团队,每天早9点到晚9点的高效工作是公司飞速发展的基础。另外,互联网领域的垂直招聘创业者还身处在一个难得的好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未来不仅互联网公司需要,传统行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也会增加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聊到拉勾网依托的平台“3W咖啡”,马德龙更是无比骄傲。2011年,咖啡馆由徐小平、沈南鹏等100名互联网业界资深影响力人士众筹建成,之后成为互联网创业者的重要交流平台。“拉勾网的宣传成本很低,凭借3W的知名度,已经足够为拉勾网热启动。” 找工作是刚性需求,根据艾瑞网最新数据,2014年招聘市场约为45亿元,增长率约为28%。而赶集网CEO杨浩涌更是大胆预测,中基层人才招聘的市场份额至少是2000亿元。 目前,找工作的综合体验很差,这为后进者提供了机会。“我们做网站想要重新确立行业规则。网站目的是要服务好每个求职者,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对企业很强势。”马德龙告诉记者,在拉勾网去年12月22日至24日推出的“极速入职”活动中,业内某知名公司因为不遵循“规则”,没在一天之内回复完所有求职者,直接被拉勾网下架。在3天活动里,10家企业HR加班加点,一共处理了5000个求职要求。活动之后,拉勾网用户数直接加倍。 除了回复迅速以外,拉勾网试图在很多细节上做到差异化。比如,页面简洁、大方,没有不停弹跳的企业广告信息;分类细致,职位按照“技术、产品、设计、运营、市场与销售”等进行陈列,“技术”类职位下的“移动开发”项下又有“HTML5”、“Android”、“iOS”和“WP”4种细分。比如严格把关,不让企业以外的任何猎头进入招聘市场。同时,加强透明度,每个招聘岗位都附注有准确的薪酬水平。和大多数试图颠覆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创业者一样,拉勾网强调将用户体验摆在第一位。   招聘市场硝烟弥漫  智联51job转型乏力 在Web1.0时代,中华英才、智联招聘、51job曾经牢牢占据中低端人才招聘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如今风光不再。2008年上市失败后,中华英才被Monster收购,之后又被爱尔兰网络招聘公司尚龙集团接盘,几经国际化模式改造后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仍然“水土不服”,市场份额急速收缩。智联招聘从2008年获得第5轮融资之后便再没有风投跟进,2010年、2011年和2013年赴美上市未果,公司随后陷入了尴尬境地。3家中活得最舒服要算51job,2004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风光一时。但从公司2013年年报来看,净利润增长率大幅下跌至6.5%,由于经济不景气、雇主盈利下降引发网络招聘服务显现出疲软状态。 业内人士王辛认为,在传统招聘网站上,公司广告和虚假信息泛滥,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更降低了匹配效率。 于是,在web2.0时代,新一批的颠覆者应运而生。猎聘网、人人猎头、拉勾网,甚至连“兼职”招聘业务的赶集网和国外著名社交求职网站LinkedIn都来搅局。 LinkedIn是美国社交求职网站中的明星,2003年成立,2011年纽交所上市,2013年全球用户超过2.7亿。今年初,公司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求职网站Bright。这对LinkedIn来说如虎添翼,未来公司除了拥有个人和公司职业重要信息外,还将增加处理这些信息的重要“利器”。Bright服务的“绝杀技”是根据个人简历与不同职位的匹配情况给予“匹配分数”,大大提高求职效率。3月6日LinkedIn中文网站“领英”正式开放注册,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似乎即将上演。 2014年,注定是互联网招聘领域“战事焦灼”的一年。为了争抢客户或争抢猎头入驻,创业者们各显其能。有的“砸”广告,去年以来,猎聘网广告充斥在一线城市各大购物中心、商务写字楼宇、地下停车场和地铁,洗脑式地向潜在顾客传输一个观点:“找猎头,上猎聘”。有的玩创意,在人人猎头网站上,突出“众包”概念,公司需求岗位信息都以明价悬赏方式呈现,只要手中有人才资源,人人都能体验一次当“猎头”的乐趣。 3月29日,拉勾网创始人之一鲍艾乐在微信圈发出消息,强烈声讨猎聘网无底线抄袭。文中说,猎聘网不仅在去年底照搬拉勾网“极速入职——24小时反馈面试”活动方式,今年以来又从品牌名称、公司注册名绑定、创始人展示设计、公司标签等UI(用户界面)内容进行全方位抄袭。要求猎聘网删除抄袭页面并公开致歉。尽管猎聘网方面并没有对此回应,旁观者还是嗅到了其中的“火药味”。 王辛表示,互联网公司间相互抄袭的“狗血”剧情已经不新鲜,公司在声讨的过程中更应认清行业壁垒不高的现状。“创意容易创新难,且行且努力。”王辛笑侃。 来源: 经济日报    记者:郭文鹃
    观点
    2014年05月06日
  • 观点
    最优秀的招聘对象就在你眼皮底下:利用社交媒体和小工具助力积极的员工推荐招聘方法 【文章来源:36氪】 很多创业公司都会采用内部员工推荐的方式招聘新员工。传统的内部员工推荐招聘方式大致是这样的:公司里的部分员工大概知道公司里有什么空缺职位,也大概知道自己的关系网中可能适合这一职位的人选,然而他们只是在工作之余才会偶尔想想在自己的关系网中为公司物色合适的岗位人选,指望他们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正事要干。这种员工推荐招聘方式虽然也能够为公司招聘员工,但员工关系网中的很多优秀的潜在招聘对象却很难从中浮现出来。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推荐招聘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公司从员工的关系网中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呢?答案是:积极主动的内部员工推荐招聘模式。什么才算是积极主动的内部员工推荐招聘模式?如何具体操作?本文将为你一一揭晓答案。   对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而言,在创业初期招聘到优秀员工至关重要,因为后招聘进的员工主要来自早期招聘进来的优秀员工的关系网。   积极的内部员工推荐招聘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位员工来专门负责内部员工推荐招聘的工作,这位专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三项,一是积极挖掘和汇总公司内部员工的关系网,二是从员工那里了解员工关系网里的朋友的一些详细情况,如能否胜任公司空缺职位和现在是否想跳槽等,三是与从员工关系网中筛选出来的潜在招聘对象沟通招聘事宜。   作为公司创始人,要想从员工的关系网中招聘到优秀的人才,你可以选择自己亲自来做这项工作,也可以指定一位专职人员来访负责这项工作。   久经考验的方法 很多公司都采用过内部员工推荐招聘的方式,包括 Pepple、Facebook 和 Chegg 等,他们采用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方式是差不多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在 TalentBin,为了招聘到最优秀的员工,我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内部员工推荐招聘方法,大概如下:   积极深入地挖掘和汇总员工的关系网 1 从中筛选出潜在的优秀招聘对象并与之沟通联系招聘事宜。 2 反复重复这一流程。 员工关系网的挖掘:找到最优秀的潜在招聘对象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为各个部门招聘优秀的员工,包括工程师、客服和设计部门等。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用这个方法来招聘销售人员,我也将以此作为案例来分享这个方法。挖掘员工的关系网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并非仅仅是让员工提供自己认识的人的名字。   “如果你的公司真的非常优秀,你的员工肯定会非常乐意去介绍自己认识的优秀朋友过来工作。” 在内部员工推荐招聘过程中,你需要设置推荐奖励政策,具体奖励多少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推荐者推荐的非工程师被成功录用,推荐者可以获得 1000 美元至 2000 美元的奖励,如果推荐的是工程师,那么推荐奖励会高一些。一定要让员工知道公司有推荐奖励这项政策。   员工向你推荐所认识的靠谱人员,同时还会在招聘时为你积极销售这一职位。如果推荐的人员被成功录用,推荐者不仅能得到一定的推荐奖励,同时还可以与优秀的人一起共事,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公司的发展。推荐者自己在推荐中其实也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这听起来是一个双赢,要确保你的员工在能认识到这一点。   在挖掘员工关系网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将目标仅仅锁定在那些正在找工作或是正打算换工作的人的身上,这样面就太窄了。你唯一需要关注的是:“这个人是否满足我们的招聘标准?”   其它很多信息都能从别处获得,唯有关于潜在招聘对象的信誉等信息只能从自己公司员工那里获知。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常常向员工重复我们的招聘标准,这样员工就能更好地按照我们的标准在自己的关系网中推荐合适的招聘候选人。在从员工的关系网中筛选招聘候选人的过程中,你可以问员工这两个问题:   “你会为能和此人共事深感自豪吗?你会为这个人在公司工作而感到激动吗?” 当我们在为 TalentBin 的销售团队招聘员工时,我们定下了这样的标准:“我们想要招聘的是拥有才智且有很强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的人。”在挖掘员工关系网的过程中,你需要以此为标准选择那些适合的人。   判别是一个人是否符合这样的标准大概需要 30 分钟。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然而却是万分值得的。因为这部分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期招聘是否有足够多的优秀招聘候选人。   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和员工一道去挖掘他们的人际关系网。   挖掘员工的关系网数据 在 TalentBin,我们开发了一些内部使用的浏览器插件来帮助员工关系网挖掘团队更方便地从个人档案中获得元数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 Google Spreadsheet 电子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包括推荐者、被推荐者的 LinkedIn 或 Facebook 链接、被推荐者的邮箱等。最好在这后面再加一列备注表格,用来记录更新的状态等信息。下图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如何筛选出合适的招聘候选人 让员工登陆 LinkedIn 搜索“一级关系网”,然后让他们将搜索结果反馈给你。如下图:   有了这个搜索结果后,按照之前确定的招聘标准,你和你的员工要一个一个过每一条搜索结果,从中选出符合标准的人选。再强调一遍,在筛选的过程中,你需要时刻提醒员工自己的招聘标准是什么。   在选出了符合自己的招聘标准和岗位要求的候选人后,将这些人的 LinkedIn 档案链接放入 Google Spreadsheet 电子表格里。可以先不填姓名、邮件地址等信息,只要有了链接地址,这些信息的填写工作在后期很快就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员工可能会时不时地提供有关候选人的很多其它信息。如某人非常讨厌现在的工作,现在正打算换工作等,将这些信息也记录下来,供后期招聘环节参考。   在反复地实践经历中,我发现,每一个员工在 LinkedIn 上通常会有数百个联系人,在第一次筛选中,你大概会选出其中的 5% 至 10% 的人。   “用半个小时的时间,你就可以从500个联系人中选出25-50个优秀的招聘候选人。” 在 LinkedIn 上是这样操作,在 Facebook 上类似。你可能要问了,用过 LinkedIn 这样的职业社交网站后,为何还要用 Facebook 呢?因为大部分员工的社交关系网并非全在 LinkedIn 上,上面通常只有一部分。员工的大学朋友关系网或是之前工作上积累的人际关系网通常都在员工的 Facebook 上,而不是在 LinkedIn 上。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 LinkedIn,你将会错过很多优秀的潜在招聘对象,这将会大大影响到招聘质量。   让员工汇总在 Facebook 上的联系人清单,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你需要和他一块从中筛选出合适的候选人。根据我的经验,每位员工在 Facebook 上平均有大约 250 位联系人,因此所需要的筛选时间和在 LinkedIn 上应该是差不多的。   如果你的哪位员工在 Facebook 上的联系人太多,你可能会忍不住破口而出:“操,这也太多了吧,这该如何选啊!”千万不要这样。事实上,庞大的社交关系网对你是一个恩惠。不管你的员工是在多久之前认识一个人的,他们仍能大概判断这个人是否符合你的招聘标准。   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工作后,你将会有一个你的员工认为靠谱的招聘候选人的人员名单,包括他们的社交网络链接以及其它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数据。   完善招聘候选人信息数据 现在该在 Google Spreadsheet 上完善筛选出的人员信息了,尤其是邮件地址信息。在联系潜在的招聘候选人时,邮件依然是最有效的方式。从哪里能找到这些人的邮件地址信息呢?在 LinkedIn 上,邮件地址一般在 Contact Info 里,如下图显示的那样。在 Facebook 上,要找到这些人的邮件地址有时会比较困难,不过邮件地址可能就在你的公司员工的 Gmail 邮箱里。如果实在找不到,你可以用 Facebook 发信息或用 LinkedIn InMail 询问,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个方法。   完成了对从一位员工的关系网里筛选出的招聘候选人的邮件地址信息的搜集工作后,意味着你已经完成了对一位员工的关系网的挖掘工作。同样用这种方法挖掘其他员工的关系网。如果你的员工的关系网有重叠,出现推荐同一个人的情况,这样再好不过了,这说明被同时推荐的人足够的优秀。   在完成对所有员工的关系网的挖掘工作后,你得到的招聘候选人清单就像下图这样:   挖掘员工关系网固然重要,但这还不够。在从员工关系网中筛选出招聘候选人员清单后,如何有效地开展真正的招聘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假如你的团队共有 5 个人,包括你自己。员工关系网挖掘工作完成后,你将会得到一个 250 个人的招聘候选人员清单。向这些人推荐你的公司需要发大量的邮件,同时还要向他们说明,推荐人是他们的朋友。   邮件内容模板化:应该发什么? 你应该写一个邮件模板,介绍招聘的职位,同时要强调之所以给他发邮件是因为他的朋友介绍的,而他的这个朋友也在你的公司工作。现在介绍一下我在实践中是如何具体操作的,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1. 第一次联系:简单的一句:“Hi,你好!”然后告知对方他的朋友也在你的公司工作,接着简单介绍自己的公司和需要招聘的职位。邮件里需要有招聘职位描述的链接,他们点击进去后可以了解有关这一岗位的更多信息。那些点击链接,尤其是多次点击链接的人一定是对这一职位感兴趣的。对于这些人,你应该记录下来并将他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至于如何知道对方是否点击打开了链接,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   2. 跟踪联系:以简单的一句“Hey,担心你没有收到我上次给你发的邮件”开始,然后将上次发的邮件内容重复一遍。在第一个段落需要向收件人说明这是给他发的第二封邮件。   3. 如果他们感兴趣:如果他们回复了你的邮件,要立刻回复并问对方你已提前想好的问题。如果对方努力回答你提的问题,你就知道他们的确是对这份工作感兴趣的。   4. 如果他们不感兴趣:如果对方回复邮件说:“谢谢,但我不需要这份工作。”不要因为对方的这个回复就将对方列入黑名单不再联系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回复对方,让他帮忙将推荐招聘信息转给他的朋友和同事。这样有利于招聘信息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   在我为 TalentBin 招聘市场开发和客服代表时,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邮件发送 我的所有邮件模板都保存在我的 TalentBin 里,我可以使用内置邮件系统了解链接是否打开和打开几次等。下图是邮件样式:   现在有很多工具都能帮你了解链接是否打开以及打开几次,YesWare 就是其中不错的一款工具。   在你给潜在招聘对象发送邮件后,一定要告知推荐员工。这样一来,如果推荐员工愿意的话,他们也可以自己给招聘对象发送邮件销售待聘职位,这样可以提高说服力。此外,告知推荐员工也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回答被推荐者突如其来的一些问题。   在给所有的潜在招聘对象都发送了邮件后,在 Spreadsheet 上将他们的状态标注为“正努力与之取得联系”,在受到对方回复后,你可以随时更新状态。   处理回复的邮件 如果你发的信息内容得当且推荐者靠谱的话,你会收到很多表达兴趣的回复。对于这些回复要第一时间处理。对于那些在回复中明确表达出不感兴趣的人们,不妨再给他们回一封邮件,请他们将推荐招聘信息分享给各自的好友和同事。千万不要低估了这样做的重要性。我最近为 TalentBin 招聘的一位员工最初回复的也是:“谢谢,但我不需要这份工作”。收到这个回复后,我又给他回了一封邮件,请他帮助将这个推荐招聘信息转给他认识的人。他将邮件转给了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这位教授又将邮件转给了其他一些人,最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表达兴趣的人的回复并成功从中招聘了一位员工。   在邮件发出后能及时收到回复固然很好,但在很多情况下,你发出的邮件是得不到任何回复的。如果你使用 Yesware 的话,你会发现有些人虽然已经点击打开链接了但就是不回复。对于这部分人,你可以使用“追踪联系”邮件模板,这很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复制粘贴即可,花不了多少时间。   “追踪联系”有很多的益处,它能够让你展示很多东西,包括:   你并非顺便给对方发招聘邮件的,你是真的认为对方比较适合这一岗位。 1 你持之以恒并有强烈的目标感,从这可以让对方了解你的个人品质和你背后公司的文化以及领导团队的品质。 2 你通过“追踪联系”向对方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你对他真的非常感兴趣。行动胜万言,这可以证明你并非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如果你给潜在招聘对象发送“追踪联系”邮件,要让推荐者也知道这一点,这样推荐者可以帮你证明你发的并非垃圾邮件。   能否将这份工作让别人代你完成? 可以。你可以让其他人代你完成这项工作。如果你的公司现在正在招聘销售人员或工程师,且你有一个招聘专员,确保招聘专员使用上述的方法进行招聘是第一要务。   重复使用这个方法 上面所描述的员工推荐招聘方法可以反复使用。每次招聘新员工,你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此外,我建议,要隔一段时间就对员工的关系网重新挖掘一次,一个季度一次,或是一年两次。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结识一些新的优秀的人,这些员工会将新认识的人加入自己的 Facebook 或 LinkedIn 联系人列表中。隔一段时间挖掘一次可以帮助公司与时俱进地找到合适的潜在招聘对象。   按照这个方法做吧 我在上文所谈及的员工推荐招聘方法并不复杂,不过如果能将这些流程和方法写下来将会大有益处。   从员工所有的关系网中筛选优秀的候选招聘对象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不过只要你这么做了,你便绝不会后悔。我使用这套方法已经成功招聘了 7 位优秀的市场拓展代表,另外 5 位也正处在招聘的最后阶段,相信会很快完成招录。所有新招的员工都来自公司员工的关系网。   最后的最后,一旦你获得了公司员工的关系网,一定要将其视为最宝贵的财产并好好加以利用。
    观点
    2014年05月06日
  • 观点
    国内HCM/e-HR厂商点评(六):朗新天霁 【文章来源:张月强】 张维迎教授说过一句话:国内哪个部委精简掉,哪个行业就会蓬勃发展。很多行业因为有政府监管的缘故,小公司很难有生存空间。而在软件这个领域,有些小公司还是很容易做到有声有色的。    朗新天霁,业界习惯称之为朗新,就属于这种小公司。其实客观来说,朗新是另外一个独立的法人,只是与朗新天霁有母子关系。这种从属关系,一方面支持了朗新天霁在e-HR方面的生存,一方面也制约了其发展。一如用友、金蝶的e-HR生意,即便如其自身声称的是国内老大,仍然在其内部属于边边角角的小众群体,无法登堂入室。判断一条业务线在公司内部是否受重视,只需从是否能够吸引和输出高管或核心人才即可。   朗新科技是朗新天霁重要投资商,在电力行业的耕耘积累以及管理软件和e-HR领域的热炒,促使其投入启动了朗新天霁,但因为复杂的投资结构,对于高管团队的保留有一定的正能量,但也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挟天子”还是“病急乱投医”? 朗新背后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团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到过这个机构,更不知道这个机构干嘛的,尤其是小青年,很容易听成“劳教研究索”。没听过很正常,因为中国太多这种类似“全国牙防组”的所谓“事业单位”吃着国家的皇粮,干着蝇营狗苟的勾当的机构了。   2003年左右,这家“劳科所”曾经拉我过去谈合作,先是对产品一通外行的刨根问底,后是装模作样的谈如何推动客户合作,最后拿出朗新的安装盘包装给我们看。满腹狐疑的我们终于发现自己当了回凯子给人白摆了半天pose。   朗新在成立之初选择与这个机构合作,拉大旗做虎皮应该是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在金益康占据主流厂商头把交椅,用户仍以政府机构为主,且中国经济仍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的1996年。这种“尚方宝剑”式的营销方式,着实能够占领不少客户。毕竟,安全和乌纱帽第一位的时候,“上头”推荐的,即使用不好,至少不会犯错误(政治路线错误)。凭借着这个护法金衣,很多烟草专卖局、人事局行政事业单位纷纷采购,在用友、金蝶、东软未大规模进入的时候,朗新奠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从金益康手中分了不少优质的蛋糕。   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央企或者民营的集团企业完全失效,看到后来者的竞争对手纷纷超越自己,低成本的复制能够带来利润但带不来品牌和影响力,与用友上地办公楼一路之隔的朗新也开始谋求转型,于是集团版、行业版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但是,一个产品的推出,一方面需要明确的定位,一方面也需要渠道和销售覆盖,才能生根发芽。研发技术的局限也是一个致命的障碍,因此,集团版和行业版推出后,朗新并没有获得明显的转型效果,虽然在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等大客户上略有斩获,但架构的先天不足,也仅能够满足集团总部的需求而已。   被动的低调还是主动的示弱? 浮躁的国内厂商一向不缺乏喧嚣的声音,云计算、HCM人力资本管理等也是跟风的热炒。但是朗新却是个特例,市场上很少听到朗新在这方面的炒作声音,目前其宣传仍然是以eHR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主线。或许朗新科技在电力行业钻研日久的企业文化特色造就的,至少朗新给人的感觉是踏踏实实做客户,而不是高调的吵吵嚷嚷。或许是朗新因为自身规模、实力的限制,一直蜗居在上地,被动的低调而已。   从产品本身,朗新产品一向以灵活易用示人,我曾听到不少客户提到朗新的灵活性和界面友好性。不乏客户反映朗新产品就是个灵活的Excel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配置。这点与国内其他ERP厂商出身的e-HR产品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IT技术薄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绝对是个吸引人的亮点。   但是,一个系统的魂魄不单纯在于界面是否友好,而在于是否具备深厚的底蕴和内涵。缺乏应用架构师的朗新产品只能从基础的人事管理操作入手,被动的由客户牵引推动产品发展。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相对落后与封闭又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朗新产品陷入了国内厂商的共同尴尬处境,产品功能貌似丰富多彩,但管理理念和前瞻性的思维欠缺是其致命的硬伤。      转型:有心无力 几年前,朗新总经理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表达过下述观点:“未来三年里软件产业的一个机遇可能就是商业模式的转变给软件企业带来的挑战。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领域,我们更注重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尝试,即eHR软件从卖license到SaaS模式的转变。朗新天霁在上半年完成了两件事,一是高端产品——面向集团企业的实现集团管控功能的产品向大型央企的市场拓展,目前已经与10多家央企签单并开始实施我们的eHR系统。二是面向中小企业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应用SaaS模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开始实践SaaS模式。”但是,时间过去了几年后,市场上仍没有朗新在SaaS方面的声音和实质性动作。资本力量和公司的研发实力,以及传统生意的沉重包袱,人才不足等因素是导致有心无力转型的众多因素。   2500人的公司,在互联网公司,可以是高速发展的唯品会,也可以是被高价抢购或注资的高德、大众点评。但是在软件行业或者e-HR领域,2500人创造的利润可能仅仅在北京买套小房子而已。未上市的缘故,市场并不能拿到朗新的准确营收数字,粗略估算下来,朗新应该是“低成本、低收益、低利润”的一分子。   渠道:乱象待梳理 如果你用google以“朗新”为关键字搜索,会发现很多名为朗新的且从事e-HR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有部分是朗新的各地合作公司,也有不少以假乱真的“李鬼”。严重的有诉诸法律的广州朗新合协公司。在中国目前的商业模式下,得渠道者得天下。朗新渠道的广泛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渠道管理不善、品牌意识淡薄、股权结构复杂,直接导致品牌受损、市场混乱,最终反噬主体业务发展。        人才,还是人才 与宏景世纪、金益康、奇正等中小规模供应商不同的是,朗新背后有个朗新科技,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大股东利益导向的原则必然会左右甚至牺牲非主流业务的方向。与这些中小规模厂商相同的是,人才匮乏仍然是短期内必须面对的课题。高层的战略方向可以通过市场的竞争压力来补充,普通员工很难物色到优秀人才,直接导致中层骨干培养不足或保留不力。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仍然只能在低水平运作。  
    观点
    2014年05月06日
  • 观点
    云计算或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砝码 【文章来源:三影塔CIO之家】 云计算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在企业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采用公共云更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相比大型企业从公共云中受益更多。尽管现阶段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公共云,但未来不管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该是公共云模式的云计算。 【中小企业应用云计算的需求分析】 总体需求分析 企业要成功实施信息化首先必须制定信息化规划,而信息化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需求的分析。即使对于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信息化需求较少的中小企业而言也要进行总体的需求分析,这涉及到未来企业长远发展以及能否顺利实施云计算信息化的问题。对于云计算的信息化需求分析,中小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咨询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进行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在IT应用现状、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总体的信息化需求分析。 云计算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系统化分析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需求构成,包括战略层、运作层和技术层三个层面的需求分析。 战略层需求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信息化建设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高效的支持环境。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己经成为公司治理和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企业战略规划中总体需求的一部分,所以云计算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从传统信息化模式迁移到云计算模式下,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尤为重要。 企业运作层需求分析 在战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需求分析。云计算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的交付实现运作方式与传统的信息化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云计算模式的应用将在便捷性、共享性等方面极大改变业务运作方式,所以有必要对企业运作层面进行需求分析。 企业技术层需求分析 企业信息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对于已经实施信息化的企业而言面临着现有信息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的转换和迁移,而对于尚未开展信息化的小型企业,则需要根据发展现状和业务需求分析使用何种技术,这些都需要进行企业技术层面的需求分析,特别是后续的系统维护、升级、整合等方面都要做系统的规划。以上三个层次的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信息化需求是信息化建设中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需要对各个层次的需求作综合的分析,才能保证信息化建测顷利进行。 需求特征分析 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因不同的企业类型而不同,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企业都适合采用云计算。按照规模大小可以大致将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从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发展状况以及对信息要求的不同来分析,中小企业更适合云计算。麦肯锡(McKinsey)认为,中小企业可受益于云端服务,但现在的云端服务对大型企业而言仍有障碍,例如云端服务对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而言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成本效益。McKinsev以Amazon云端服务为例,指出大型企业租用云端数据中心服务,每月的单位运算成本为366美元,比传统的大型企业数据中心每月成本的50美元多了144%. 那么哪些中小企业更适合采用云计算平台开展信息化建设,从中受益最大呢,这要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特征有针对性的采用云计算模式。 (1)企业信息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云计算的需求不同。对目前还处于手工管理阶段的企业是较适合采用云计算模式,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的IT建设、几乎从零起步,采用软硬件租用模式后,可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享受信息化服务。 (2)业务和销售区域的分布特点也是中小企业选择云计算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小企业的业务范围是多点分布和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数据能够在不同公司之间共享,云计算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可以低成本高效的实现异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使用。 (3)企业内部IT管理能力是影响云计算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外包就需要考虑自身的IT系统和IT管理人员的素质,结合内部系统的灵活性和完整性进行选择,而对于IT管理能力较差的企业可以采用云计算,交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统一规范管理 (4)相互协作的工作性质。如果经常需要与他人在项目组上进行协作,那么采用云计算模式比较合适。在多个用户之间实时共享和编辑文档的能力是应用的主要优势之一,如可以在项目中与工作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向公司管理人员异地汇报工作,应用云计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需求的日益增长。处于成长中具有日益增长需要的中小企业也比较适合采用云计算建设模式。随着企业业务范围的扩大和规模的增长,相对应的数据处理量也变大了,对系统功能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应用云计算的按需租赁模式可以根据软硬件的需求情况自动的增加云服务的性能,而不同于传统建设模式下重新设计构建增加新的硬件和软件。  
    观点
    2014年05月05日
  • 观点
    “猎上网”如何让猎头们高效起来?   【文章来源:pingwest】 在中高端招聘市场中,猎头作为中介这一角色仍然还未能被某些“去中介化”的互联网产品所取代。然而,被销售所主宰的传统猎头模式仍然非常低效——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名跟电话销售没什么两样的猎头看着候选人联系方式名单挨个打电话询问的场景。   对于猎头市场来说,频繁且不专业地与候选人联系既会给对方造成骚扰,也会降低自身效率。辛小蝶和他创办的猎上网就在这个恼人的场景中寻找着创业机会。   辛小蝶认为,虽然很多猎头手头拥有大量简历,但真正要从这上万封简历中快速找到跟职位非常匹配的那封简历仍然非常困难。而由于很多猎头公司的简历库的更新速度缓慢,使得一些简历因为缺乏维护而成为内容过时的“死简历”。所以,从简历工具入手的创业公司,开始提供一款名为“简历宝”的云端简历管理工具,来整合猎头现有的人脉资源,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职位推荐。     第一步,当然是解决简历获取的问题——猎头除了自己上传简历外,还可以使用猎上网提供的一个浏览器插件,从海丁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LinkedIn、猎聘等招聘网站抓取简历。简历抓取后,猎头能手动对完善它们的信息、标注标签,以方便未来进行检索。   然后,猎上网会对这些简历进行数据挖掘,了解他们简历资源中候选人的分布情况——来自哪些行业、哪些职能、哪些地域,并根据这些因子来推荐适合他做的职位——猎上网会将自己平台的职位库中的简历资源定向推送给合适的猎头,目前他们已经有5000家合作企业客户。   辛小蝶称,目前猎上网的主流客户是猎头公司,而不是“个体”猎头。它们有这样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商务拓展能力较弱的小型猎头公司而言,很难争取到大型公司的招聘邀约;另一方面,猎头公司的简历库是一个“不会流动的财产”——无法变现,也无法在全网上跟招聘职位进行匹配,只能跟公司商务拓展来的那几个职位进行匹配。所以猎上网要帮助这些小型猎头公司获得一些依靠自身难以获取的平台资源。   事实上,存在竞争关系的猎头公司互相之间也存在着合作需求。但由于猎头公司互相之间资源封闭,缺乏管道和合适的分成比例,很难在公司以外找到合适的合作渠道。例如,猎头公司A有一个职位,但候选人资源不够,于是就有意向跟其他猎头合作——猎上网将来会以一个“中介”的身份,来提供相应的功能促成此类合作。   此外,猎上网会对猎头的身份进行审核,确保实名信息和工作能力是真实的。他们还针对猎头行业专门开设了免费培训服务课程“猎上私塾”,内容涵盖了从“cold call怎么打”到“怎么做候选人背景调查”在内的整个猎头工作流程。   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把猎上网看成是一个面向招聘领域的“淘宝网”,只不过在这里,买家是HR,卖家是猎头,“货品”是人才。而面向猎头垂直领域的交易流程存在自己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面向不同分类的交易流程毕竟各不相同,而服务交易与一般的实物交易也存在差异——实物交易是更加模式化的“下单、付款、收货、物流、确认收货、打款”流程,这造成了服务交易很难做得很轻。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猎上网正在以“简历宝”为核心开始大面积铺开自己的“周边”服务——他们在线上培训、专业咨询、平台服务都有涉及。但对于企业来说,不管各自招聘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最终需要的是为有职位空缺的岗位找到合适的人——企业需要的毕竟不是被猎头吹捧出来的候选人——这也是猎上网采用按招聘结果付费的最大原因,最起码企业主在发现招募进来的候选人并不真正符合自己需求时还能够在保证期内“退货”。    
    观点
    2014年05月05日
  • 观点
    国内主流HCM/e-HR厂商点评(五):奇正 【文章来源:张月强  人才管理SaaS研究】 你没有看错,奇正,e-HR厂商,而不是藏药奇正。 近几年进入e-HR领域的从业者可能不会知道还有这个叫”奇正“的公司存在。奇正却在中国e-HR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第一个基于Oracle数据库的e-HR大型应用;中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B/S架构的e-HR产品;中国第一个将e-HR剥离出ERP成为独立应用的厂商……但是,辉煌过后的奇正却给人留下了落寞的身影,以至于人才流失、客户流失、战略方向茫然,沦为跟万古等小厂商为伍至市场默默无闻。 高起点 互联网上仍然能够挖出来当年介绍奇正和其创始人王辉的江湖帖子。这篇帖子是这样写的: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因素很多,“自信”也许是最基本的一条。王辉,奇正软件的创始人,对自己的事业,对奇正的行业地位,对e-HR的发展都充满了信心。 自信当然不是没有来由的,就如同客户对他的评价:技术实力雄厚,应用经验丰富,专业,敬业,负责任。早在10多年前,王辉就直接参加了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重点项目(国家只设立4个项目),负责CIMS-MIS子系统,并直接参与了CIMIS-MIS 与其他几个CIMS子系统(CAD/CAM,FMS,QC等)的数据接口与系统集成的分析和设计工作。这些经历为王辉日后针对有关大型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些内容写的都很实在,红色背景、Oracle情节、PwC(普华永道)合作确实奠定了奇正的高起点,在IT浪潮尚未普及的1993年,能够进军管理软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前瞻性极强、挑战极大的决策,同时,在企业应用规模很小SQL Server数据库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的时候,能够力排众议一步到位过渡到Oracle数据库,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同时,在其中能够的e-HR业务中,王辉扮演着总设计师的角色,负责奇正大型e-HR 产品的分析、设计和研发以及产品功能的定位。对产品和市场的深入理解让王辉认识到: e-HR绝对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来发展,它的前途,一定是跟ERP整体体系的完美结合。 在金蝶、用友、东软等后起之秀还没有意识到e-HR市场的时候,奇正就起了个大早,将e-HR作为独立应用拓展,并且从架构设计、应用设计上均向国际知名厂商看齐,适逢善于市场运作的同行浮躁的呱噪,以不菲的价格和专业应用示人的奇正获得了市场的好评,一大批重量级的客户包括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迅速被俘获,并且凭借技术的钻研,奇正也涉足了财务、ERP等领域。 曲高和寡 曾经看过一个模仿《大史记》拍摄的奇正内部年会的片子,幽默搞笑,充分体现了奇正融洽的文化和丰富的才艺。 在中国,高起点可能会栽大跟头。一方面是客户的不成熟所致,一方面是竞争环境的恶劣所致。高起点的奇正证明了自己的高起点未必能够赢得客户的掌声。 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在中国客户习惯于数据库盗版,习惯于简单操作的年代,仍然拘泥于人事管理的年代,奇正注定是曲高和寡的角色。B/S架构对于电脑都未能完全普及的企业形同虚设,基于Oracle数据库确实能够解决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但是在应用并不广泛的HR领域,基本属于高射炮打蚊子,价格不菲的license费用更让很多企业无奈的选择盗版。 致命打击的还不是应用的设计,而是Oracle收购了PeopleSoft,PwC与奇正的合作也随之终止,技术擅长的奇正无法依托国际巨头的中国本地化需求和销售覆盖来补充自身销售的缺憾,直接导致奇正仅能选择性的参与或者靠口碑营销。这种营销模式更加剧了奇正的“曲高和寡”,但也暴露了奇正的增长乏力瓶颈。创始人红色背景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起点高的基因,但也注入了“票友”的基因,对企业发展缺乏如饥似渴的发展欲望,束缚了奇正进一步壮大的动力。 落寞巨人 白富美最终要嫁人,幸运的白富美会嫁给门当户对的高富帅,不幸的白富美可能会屈尊下嫁给伪高富帅。 奇正应该输于不幸的“白富美”。2005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普利斯收购奇正软件,从此以后,奇正的业务从纯粹的软件拓展到了外包、猎头等领域。业务的多元化看似给奇正找到了新的出路,实则伤害了传统的优势领域,随着国际厂商Oralce、SAP在中国的崛起,土豪厂商用友、金蝶的大举杀入,传统的老牌e-HR厂商逐渐落寞,金益康、奇正、太平洋这些当年的弄潮儿逐渐被收购、被边缘、被落寞…… 总结 如果从产品架构设计上看,奇正绝对是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并且甩出去后来者好几条街的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用户体验、应用功能超群,更重要的是系统的从架构上规划系统平台,包括可配置平台设计、工作流设计、报表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高并发性能设计等,奇正更是超越用友、金蝶之流无数倍。 奈何市场策略、销售策略的失误,资本力量的侵蚀,让奇正走向了崩溃的便于,迅速从一个一流厂商滑落到不入流的小厂商,可惜、可叹。
    观点
    2014年05月04日
  • 观点
    BYOD趋势下企业需重视移动安全策略 【文章来源:三影塔CIO之家】 科技的发展速度总是让人始料不及,IT消费化的潮流也越来越明显。当乔布斯拿着苹果手机在发布会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当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一遍遍呐喊"碉堡了"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是时候需要改变了。而改变也正在发生着--BYOD,这个时尚的办公理念在移动计算设备日益风行的大潮中强烈地改变着办公人员的工作方式。如今,许多公司已经开始鼓励员工BYOD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同样不少员工也开始尝试自带设备用于工作。 但是,BYOD在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随着员工移动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的大幅度增长,员工越来越频繁地用它访问企业网络和数据,这就必然把企业和个人的敏感信息置于安全风险之中。 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设有PIN码或普通密码来保护企业数据,而同时,26%的企业并未使用公司企业数据加密服务或在线自助设备管理,来保障BYOD状态下移动信息的安全,将近43%的企业数据和移动设备处在不安全状态。因此,要利用好BYOD这一时尚办公方式,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予以保障。最重要的是需要制定BYOD安全政策、建立BYOD标准以及加强与用户的安全意识沟通这几个方面。 从移动终端上来看,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设备上应用的安全,以及存储在这些应用和设备上的数据的安全。针对目前移动设备平台很分散、应用众多的特点,企业首先要从内部将离散的平台、非统一标准的平台集成到一个安全管控的平台上,形成统一的安全管控。对于用户来说,在移动设备固件推出后,系统和应用程序应当及时接收更新,随时检测到漏洞、新版本,并将其尽快升级或者打补丁。 另外,对企业而言,公司需从制度和技术层面规范数据的存储,并加强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员工安全使用移动设备,教育员工如何保护这些设备的物理安全,控制或限制员工从便携设备访问敏感数据等等。 随着BYOD不断的成为主流,企业需要对BYOD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相应的策略与措施,才能规避风险,让其为企业更好地发挥"正能量"。
    观点
    2014年05月04日
  • 观点
    在线教育来袭,传统教育还能淡定吗? 【文章来源:钛媒体】 在线教育会被互联网巨头们颠覆吗?过去一年间,互联网公司纷纷挤入在线教育市场,仿若在线教育将成为下一个如同互联网金融般炙手可热的点。那么,在线教育市场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管窥见豹。 在线教育市场有多大? 目前,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正在出现跨越式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24亿元,到2015年将超过1600亿元。 资本市场的投资热度也有增无减,清科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中国在线教育领域投资案例共25起,总金额约1.97亿美元。而2012年投资案例数目仅8起,涉及投资金额为1700万美元。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众多在线教育网站获得数额较大的投资。比如51Talk、沪江网、91外教网、多贝网、猿题库等,都获得了融资,数额从数百万到上千万元不等。 用户规模稳步扩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国内在线教育用户人数已经十分庞大,2013年达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线教育用户网络学习习惯的养成,用户规模还将有持续增长,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2032.6万人。 来自网易教育和有道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在线教育新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七成白领有在线教育需求,可能成为在线教育井喷点。并且,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比例达到86.1%,首次超过书籍82.9%的占比。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市场研究机构Ambient Insight发布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在线教育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速度高达17.3%,其中中国的增速排名位列全球第十位。 以上这些数据,放佛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事实——在线教育市场大有可为,分羹要趁早! 但是请STOP,不妨暂时打住——试问,互联网公司果真有颠覆在线教育的实力吗?对于在线教育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教学质量和价格,互联网公司有优势吗?再进一步讲,自古以来所强调的“百年树人”教育,被互联网猛然加速后真的能效果好吗? 互联网的推进器是不是会揠苗助长,又会不会像催肥的肉猪。且让我们先看看在线教育市场的强需求,互联网公司又是否都能满足。 在线教育的强需求 新浪教育联合尼尔森市场研究发布的《2013中国在线教育调查报告》(下简作《报告》)显示,“教学质量”是用户在选择在线课程时最看重的强需求,其次是“价格”。 将价格因素做到极致,就是免费,甚至倒贴钱。免费已经成为互联网比较成熟的模式,无容置疑。倒贴钱,如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不仅免费使用,还给用户和的哥倒贴现金。这是短期打开市场的竞争手段,但是长期来看,免费是否能有效推动行业增长才是关键。 互联网公司能为教育带来什么?在线教育突破传统教育环境的藩篱和地域阻隔,这能否使得学习人数激增?免费策略,是否能够带来的更多的学习人群? 不过,在线教育不同其他互联网领域,免费能否保证好的教育质量?免费是否只是一时的噱头,目前教育市场的很多免费,仅仅为某门课程最初免费试听几节,接下来却需要付费购买。并且,打着免费旗号,如果内容仅仅是UGC的水准,这反过来会贻误用户的学习时间和更好的学习机会。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优质的教育内容就如同名师一般,能够让用户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譬如,当一个感兴趣法语的同学,囊中羞涩,报不起昂贵的线下法语班学费,于是转而花了一个学年时间在网站上学习,可是等碰到了纯正的法国人后,才发现自己学的是比较OUT的乡下口音。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体坛里的日本名将福原爱,说着一口东北味的“普通话”。 的确,UGC和PGC,这是在线教育隐形的门槛,他们之间在内容质量上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目前,为解决互联网公司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先天缺钙”。互联网公司普遍选择与教育市场上既有的优质品牌战略合作,如阿里注资已发展十年的TutorGroup;腾讯选择联姻新东方,利用新东方成熟的授课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师资源;百度与教育机构合作免费视频直播课程,并联合教育部推教育文库,为教学内容的提供进一步保障;人人公司则与万门大学合作,主推由专业志愿者原创的、适合互联网学习和使用习惯的免费在线教育内容。 价格上,百度、人人公司、YY均发出了“免费”之声。腾讯由于与新东方合作,短期内推免费课程的可能性不大,阿里目前的在线教育战略为搭台唱戏,提供平台让课程内容提供商入职,但这些提供商大都已收费为主。 《报告》调查显示,用户对在线教育花费的承受能力不强,约八成在线教育参与者月花费在500元以内,加强市场培育,探索盈利模式势在必行。在互联网领域,免费一向最有助于培育市场。教育类型中,职业技能教育、英语培训和中小学课外辅导参与比例较高。腾讯依托新东方,在英语培训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沪江网校在网络英语培训上良好基础和品牌知名度;阿里投资的TutorGroup则在中小学课外辅导方面具有优势,新东方在此教育类型中也有一定涉足,同时人人所支持的万门大学接下来也将在中小学课外辅导方面发力投入。职业技能方面,YY教育则处于领先。 值得指出的是,教育是百年大计,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线教育公司率先满足其发展所必需的强需求,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是真正的教育却不应是功利的,而应是普惠于民的。目前,市场上的在线教育还主要以应试需要和就业技能培训,但这仅仅是教育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教育需求仍然亟待满足。 互联网公司的“教育玩法” 在线教育市场虽然很大,但是质量和价格这两个因素真心会因为互联网公司的加入,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吗?不过,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的加入,让在线教育变得更加有看头,让这个领域迎来了更多变局和颠覆的契机,即时目前仍旧胜负未定。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股“免费”潮势必将席卷整个在线教育市场,并迎来一场颠覆式创新。所谓颠覆,就是让原本昂贵的东西变得免费或价格低廉。互联网公司玩在线教育,屡试不爽的“免费玩法”不可避免。 阿里巴巴集团“坐拥平台收租子”的心态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其试水在线教育也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去年8月淘宝教育平台产品“淘宝同学”启用二级域名,主打电子课堂模式。该平台聚合线下教育O2O及在线教育视频直播等功能,全面涵盖课程辅导、职业培训在内的主流教育产品和其他非主流教育产品。今年年初,阿里领投了在线教育网站TutorGroup的B轮融资,以1亿美元的额度成为在线教育界最大的一笔融资。据悉,TutorGroup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上海,提供各种在线语言学习课程。阿里方面表示,淘宝已经开通了淘宝同学服务,TutorGroup将与淘宝同学产生协同效应,开展合作。投资TutorGroup使得阿里完善其对在线教育市场的布局。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旗下在线教育资源在2013年销售额为3.3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教材教辅,另外2亿是课程销售,已经有150家国内培训和在线教育平台入驻,包括沪江网、环球网校、优米网、学大教育等。 今年年初,百度教育频道新增了全部基于视频直播授课的模块“度学堂”,由入驻的教育机构提供“免费视频直播课程”,而早在去年就对传课网进行了B轮投资。近日,百度文库上线全新“教育文库”频道,这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百度携手合作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案例之一。 对百度而言,在线教育是不可错失的市场。因为教育培训类广告一度成为仅次于医药类的第二大广告。并且在百度移动端的收入中,教育领域搜索广告也占据着重头戏。提高百度在线教育的话语权,一方面能吸引更多教育企业的广告,并且有助于探索在线教育领域更多的盈利点。从今年两会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的李彦宏向大会递交的提案内容,也不难看出百度对在线教育的志在必得——关注在线教育领域,希望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中小学校教案、试题等教育资源免费上网,推进教育平等。 腾讯的加入,让在线教育的火药味愈发浓烈。事实上,小马哥的智囊团早已把在线教育的钱景向其洞悉明了,腾讯对在线教育打的算盘不少——近几年,不断尝试在腾讯既有产品中营造在线教育的场景。譬如,去年从QQ2013 Beta3版起,腾讯就升级群聊和群视频,陆续加入多人视频、群应用等功能并快速迭代。去年11月,腾讯在QQ群加入教育模式,并在北京的一所小学开始试点。今年发布的QQ5.2体验版中加入PPT涂写、标记重点等功能,并使用“让远程课堂更生动”的描述,其进军在线教育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近来,腾讯又将和新东方合作,进军在线教育领域。近日,腾讯QQ群增加了群支付功能,这一举措,无疑是为QQ群在线教育授课铺平了道路。 腾讯在线教育的优势,在其覆盖的学生和年轻群体基础。这部分人多有很强的教育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费。此前业内分析微博和腾讯的用户区别时,称前者是精英群体,后者是草根群体。在线教育领域,却是草根群体的强需求。 同样做免费在线教育的还有YY,其趁着3Q大战腾讯无暇顾及的契机发展壮大,如今其将于在线教育市场与腾讯短兵相接。近日,其高调宣布成立100教育独立品牌,提供免费实时在线互动教学服务,计划在两年内投入10亿元人民币(YY目值总市值约35亿美元)。这个量级的投资额,以及“课程免费+上完课还送100块”的营销策略足够有噱头,但是免费的在线教育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前期投入大、收效微,别最后免费培育了用户,却为腾讯做了嫁衣。YY免费在校教育的盈利模式待考。 人人公司从2013年面对现实更加专注于自己大学生和年轻一代的核心用户后,这个在我看来从用户基因上更符合做在线教育的公司,也在4月中旬正式对外宣布,将通过人人网、56视频网站等资源全力支持在线教育平台“万门大学”的建设,发力在线教育。据了解,人人所支持的万门大学是是由专业志愿者原创的、适合互联网学习和使用习惯的免费在线教育平台,已经成立一年半时间,最早是建立在人人网的公共主页,由于其课程的趣味性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但万门大学的“免费高等教育平台”愿景,面临国内激烈竞争的创业环境,在发展速度和扩展性上都遭遇挑战。人人公司的的支持,让万门大学在课程设计、聘请专业老师授课以及视频剪辑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资源对接。当然,人人网所面向的学生群体也正是受教育的群体,通过对免费、适合网络使用习惯的课程的投入,有助于加强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当然免费是个故事,不是谁都愿意轻易尝试和接纳,尤其是对于投资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免费的故事也很难生动地讲下去,也难以让更广大的用户受益。 在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在线教育市场外,还有两股势力,是传统教育企业互联网化的代表。一类是沪江网、猿题库等垂直类在线教育产品,其目前部分已获得投资,并且如沪江也积极入驻到互联网公司的在线教育平台;另一类则是新东方、学而思等传统教育巨头,其中新东方通过与腾讯联姻,欲求深度试水在线教育。学而思的在线课程业务营收目前占据其总营收比大致为3%,并且占比的增速比学而思整体营收增长率还高。但是其在线教育思维或尚停留在“在线付费、按课程付费”简单网校阶段,其在线课程只是搬到网上,并未让互联网深入影响在线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恐难追赶上互联网公司在线教育的思维和玩法。综合来看,新东方和学而思等传统教育巨头,已经习惯课程售卖的收费模式,一旦免费的潮来袭,他们都会尾大难掉。 而在全球在线教育领域热点频出,除了谷歌去年上线的C2C在校教育平台Helphout,该平台拥有计算机、烹饪、兴趣爱好、健康等多个模块,且任何用户都可以申请“Create a Helpout”。近期,谷歌则投资在线教育公司Renaissance,美国在线教育公司2U和国内IT培训机构达内科技也提交了上市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2009年成立的KHANACADEMY(可汗学院),五到十分钟,称为自学工具,与线下实体教育有着明显的分工区隔,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 历来教育都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互联网大公司选择和已经成型的培训机构合作,这仅仅是线下培训生硬嫁接到互联网的初级阶段;而新兴公司抱着“爆款”和“免费噱头”的速成心态,最终也不一定能能获得口碑和信任,对于创业小团体的人才流失、持续经营能力和内容质量稳定性,都存在挑战。 盈利模式初探 据了解,目前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内容售卖收费。即直接通过售卖在线课程内容收费。对于C2C平台,则通过对平台上的付费课程视频进行抽成盈利。这对课程内容有高质量的客观要求,需要是依靠专业性极强的、有独特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而向用户收费。 其次,平台佣金收费。在线教育开放平台,通过吸引教育机构入驻开办网络课堂,进而对这些教育机构收取佣金。 再次,广告模式收费。平台积聚人气之后,通过网站广告售卖盈利。其形式繁多,从横幅、图标广告,到Flash多媒体动画等多种多样。从收费的方式来看,现在比较受欢迎的是按点击次数收费,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都是主要采取此类广告方式。 第四,增值服务收费。譬如个性化一对一辅导、一对一答疑,以及为学员提供考试服务、就业咨询等服务收取费用等。 第五,软件一次性收费或包月收费等。主要为移动终端的软件安装。 有分析报告指出,在线教育一般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其现金流情况较好。若找准合适的定位和收费模式,盈利能力将十分突出,例如韩国Megastudy的净利率一度高达30%。 综合来看,在线教育的市场潜力足够广阔,互联网公司的加入,给了这种潜力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挖掘出来的机会。但是如何摆脱将线下培训搬到线上的简单粗暴做法,让互联网对教育产生更加积极和深远的刺激和影响,是互联网公司该去思考的重点,也是在线教育大发展的机会所在。目前,互联网公司正通过与优质的教育品牌或内容提供商,进行一场跑马圈地竞速赛,谁能统筹兼顾对教学质量和价格,或能帮助其占据在线教育的先机。好在,教育本来就是要长期的事情,不妨放长线来看。
    观点
    2014年05月04日
  • 观点
    [独家】微信领英名片更新,新老版本大PK 相信HR们跟很多人都一样,手机上最常用的app就是微信,除了聊天还会经常看朋友圈。同样是一个社交网络的渠道,Linkedin也是HR们工作最常用到的。但它适合较弱的人际关系。自从微信引入linkedin名片功能后,我们网站也给大家报道过一遍文章《【HR秘籍】如何在微信上展示自己的Linkedin链接》,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多少人已经在用这个功能了呢?   近日,小编发现,微信上的linkedin名片展示有所改动。在于小编看来,这样的改动似乎更简洁,但同时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对方更多的信息资料。   如何查看您的微信好友的linkedin名片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首先,您在通讯录中找到您想要查看的好友,点击头像,就会出现这个画面(图1): (图1)   看到linkedin了么,这时您点击进去,就会出现我们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领英名片更新后的版本(图2) ( 图2)   接下去就是我们今天着重要提的。与以往的界面相比,不难看出,微信的linkedin名片夹已经有所更新和改动了。   (以往微信linkedin名片展示界面)     看出对比了么?新的界面更简洁,且更详细。在新的界面上,我们不仅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对方的简要介绍,并且还能看到其所在的公司,以及在职时间,职位等等。这在老版本上是看不到的。在老版本上,第一眼映入眼帘的,都是对方的自我介绍。这样比较下来,在信息全面度方面,新版本似乎是更胜一筹了。 尤其对于我们的HR们来说,在微信领英名片上第一时间获取的资料就更详细了。   但是,新版本对于自我介绍方面没有老版本的全面。尤其是,有些linkedin的主人没有填写目前其所在的公司,职位等情况的话,在界面上就显得特别的单调。如图:   另外,在新版本的界面上,有很明显的两个链接,分别是“加入领英”和“查看完整档案”。而老版本分得并没有那么仔细(图4),但是若要查看对方完整档案,“加入领英”却都是两个版本都有的必要前提。   (图4) HRTECHCHINA实习编辑:於丹
    观点
    2014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