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企业微信两周岁了,它如何用“连接”讲好提高生产力的故事? 文| 邱同 来源| 爱范儿(ID:ifanr)   对职场人士来说,生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把给力的机械键盘,再配上 21 英寸的显示器,或许能让一个文字工作者空前高产;换上苹果三件套的学生党,可能会比以前更加迷恋上课和做笔记;而有了顶配版 Surface Studio 或者 iMac Pro 的加持,设计师们再也不怕加班赶稿了。 有的时候,工具对生产力的提升效果就是这么明显。只不过,它们所能提供的“超额”生产力建立在独立作业的基础之上,相对割裂;在集体作业的现代企业中,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对生产力的有效配置,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近些年,全世界已经掀起了一股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趋势。随着企业不断对包括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在内的多种新技术的引进,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个伪命题? 信息技术变革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差不多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次釜底抽薪式的改变。一切曾经割裂的、传统的、没有联网的企业,都迫不及待地跳上了这辆转型的大车。 根据德勤中国提供的数据,2017 年中国的 GDP 总量约为 70 万亿,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已经被数字化,这个成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从这场数字化的大潮中受益。根据市场咨询公司埃森哲的研究数据,目前,有八成以上的中国企业尚未能摸清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使企业变得更加高效;仅有约 4% 的中国制造企业真的释放了数字化潜力,并成功将投入转化为业务成果。 从整体来看,很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一开始并没有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目标,也没能制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策略。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还停留在“把线下的东西弄上网”的阶段,以为引入某项数字技术就万事大吉。 事实上,仅仅做出这样的努力,对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帮助并算不大。对一家企业来说,真正的数字化要实现从最底层的生产到最上层的决策之间的全链条变革:技术应用是手段,效率提升才是目的。 具体而言,亟需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主要存在着这么几种需求痛点:  内部沟通不畅  信息流转不灵  组织管理混乱 众所周知,当一家企业的内部沟通和组织管理出现问题时,它就像人类血液循环不畅,无论是上层的决策者,还是基层的执行者,都难以高效地运转。 当内部运转失效时,如果还想与外部建立高效的连接,或者进一步沉淀客户关系,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前面提到,企业数字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效率的提升,这其中最关键的即是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与互联互通。 近些年,很多企业开始引入一些办公软件系统,从普通的社交通讯功能,到各种更专业的办公应用,这个市场逐渐热了起来。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 IDC 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6 年末,中国的社交化移动办公软件市场累计注册用户已经达到 1.6 亿人,累计企业用户达到 1158.4 万家,相比前一年分别激增 92.4% 和 87.2%。 这其中,同样主打即时通讯功能的有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金蝶云之家、今目标等产品则侧重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业务管理服务;任务管理类的相关产品有明道、Worktile 等;擅长 CRM 管理的还有纷享销客、销售易……虽然市场中的产品很多,但能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却仍显不足。 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作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应用产品,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市场的关注。虽然都主打即时通讯功能,但二者又各有所长:背靠微信的企业微信从诞生起就带有浓厚的社交基因,更擅长内部沟通协作;而钉钉则继承了阿里在 B 端的一些对接和处理能力。 不过在竞争激烈的企业级应用市场中,仅仅提供最基本的连接能力,并不能带来绝对的生存优势。在经过改版和更新之后,曾经声量比钉钉要弱一些的企业微信开始变得更加全能。他们不仅对企业号进行了合并,还开始兼容 API 接口,允许接入更多轻量级的第三方办公应用。 最近,企业微信还在上线两周年以来首次开启了大规模的线下宣传,提出要用“连接成就智慧企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到这个阶段,企业微信已经从最开始的“连接人与人”,发展到了“连接人与服务”,甚至“连接企业”。 除了可以实现“用完即走”的简洁功能之外,让企业微信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是已经让大众越来越离不开的微信生态。 与微信类似的使用体验,以及继承自微信的企业号能力,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微信的市场教育成本;后来与微信的全面打通,则让企业微信的连接能力直接上了好几个台阶。 今年年初的时候,张小龙曾经在微信公开课 Pro 上透露过这一消息;3 月 30 日,企业微信正式发布了内测申请,表示即将与微信打通。届时: 企业微信用户和微信用户可以互相添加为好友,并支持单聊; 企业可以使用企业微信提供的 API 接口,对接自建 CRM 应用,用来管理微信客户关系。 这就意味着,从此之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微信和企业微信都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它将从原来定位于企业内部协作的工具,转变为连接企业内外的智慧引擎。员工以企业微信中的正式身份与客户对接,也显得更加专业、规范。 除此之外,在提供对自建 CRM 系统的对接之后,它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和沉淀。原来员工离职后,可能会出现客户资料交接的问题,如今打通的系统会自动分配相应的人员进行跟进,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资产。 而在这之外,背靠着微信乃至腾讯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企业微信还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被视为微信生态中下一匹“黑马”的小程序,如果在未来也与企业微信打通的话,将会进一步拓宽它在营销领域的商业拓展空间;公众号、微信支付、微信卡包……一旦这些活跃度足够高、流量足够大的入口接入,企业微信将有可能进一步完成自己的商业闭环。 如果再把它放到整个腾讯生态中来看,已经在互联网服务各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的腾讯,无论是最基础的社交产品矩阵,还是生态中越来越壮大的商业合作伙伴队伍,都是企业微信可以随时调用的优质资源。 归根结底,腾讯所倡导的“连接一切”,在企业微信这里已经形成了这样几个层次:连接企业内部,连接内部与外部,连接企业与客户,连接企业与市场。它从根本上解决的是企业信息流转和效率的问题,在信息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这种方式将会在腾讯商业生态中讲出更好的故事。  【完】  
    微信
    2018年04月26日
  • 微信
    微信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应用实践 编者按:本文来自InfoQ(ID:infoqchina),作者:张重阳,编辑:小智。2018 年 1 月 13-14 日,AICon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微信小程序商业技术负责人张重阳应邀担任本次大会的联席主席,发表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过程中的 4 个"in",并结合在微信的实践案例做了深入的讲解。以下为演讲全文。 图为张重阳AICon演讲现场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来自微信的张重阳,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微信的应用实践。谈起人工智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机器人这些技术,然而人工智能所涉及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却远不止此。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维护客户关系,都有销售数据需要分析,都会在生产,销售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中面对不同的决策问题,新一代的商业智能技术就是利用现在飞速发展的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给出自动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从而驱动业务快速增长。 我们来看一下智能技术在商业过程中解决问题的 4 个重要环节,我这里总结了 4 个“in”,首先我们叫 integration,就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和整合已有的数据。这里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数据以便于存储和计算,另一个是在我们实际应用中如何处理保密数据,比如财务数据,或是当我们处理用户数据的时候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有没有什么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既起到保密的作用又不影响计算机使用? 有数据后就是用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得出问题的最优解,这步我们叫 inference,不同于学术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将多个模型进行组合使用取长补短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稍后我会结合实例说明, 在有了 inference 结果之后,实际应用中不能只给一个预测结果,而是要结合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也就是 interpretation,这也是最近两年在深度学习之后比较热门的方向,因为深度学习虽然在整体的数据结果上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偶尔会在个别样本上给出令人难以理解的结果,有没有什么方法对深度学习这样的复杂模型进行解释,我将在后面介绍一种对黑盒模型进行解释的方法。 解释之后,该发现的问题找到原因,那么我们就要结合人工的知识和实际环境制定策略,并用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去验证效果,这步我们叫 investigation,这一步其实最复杂,因为要结合人工知识而且在各个业务场景中验证方法都不一样,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介绍一种通用的方法 ABtest,ABtest 无论是在传统行业还是在互联网公司都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产品测试方法,但是即便是这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计,比如我们在微信上使用的很多产品是社交化的不能完全独立的分成 AB 两个集合,有时在小样本测试下有效不能保障放量后继续有效,后面我会给大家介绍一种我们改进的方法 Ntest。 好,说了这么多,我们先来宏观的看一下,在微信平台上我们正在做哪些尝试,这个图我 2015 年的时候就在 InfoQ 上分享过,当时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精准拉新这部分,因为当时在做朋友圈广告,但是拉新只是商业化的第一步,有了用户后,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的方法做精细化运营降低用户流失率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产品体验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小程序是微信生态的重要一环,因为它的便携性商家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以极低的成本获取用户,下一步我们还会依靠微信的大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的能力结合我们丰富的用户画像体系逐渐提供相关的分析工具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帮助商家做好精细化运营提高用户体验。比如现在很多商家的促销展示对每个用户都是一样的,如果平台可以分析出当前用户里面哪些是最有价值的用户哪些是即将流失的用户,并提供一些自动化的测试工具验证运营效果,相信可以帮助商家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果。今天我将结合其中的用户画像,流失预测,流失分析和 ABtest 相关技术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微信在商业智能技术 4 个“in”上的技术实践。 整合 Integration 先看数据整合 integration,这里我介绍一下实际应用中最常用到的用户画像技术,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无疑是它的用户,提供个性化和自动化的服务和产品必然需要足够的了解用户,那么用户画像就是用户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这里的挑战首先就是表示的方法,将用户表示成什么样的结构才方便计算机使用,另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虽然我们对用户的敏感数据进行了脱敏,但用户的特征越多越容易反推回单个用户,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保护用户隐私又不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先看用户画像的表示方法,用户画像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任务中度量用户和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那么通用的做法是将每个用户在数据库中表示成一个向量,向量和向量之间的距离有很多种数学方法计算比如常用的欧式距离和余弦,但实际使用中会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定义相似度函数,或是在实际的数据上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去拟合这个函数,有了这种对不同用户相似度度量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做用户分类和聚类,或是提供对相似的用户推荐相同的商品这样的服务。 但是这个将用户转成向量的过程,在实际中却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都是简单的标签那么常用的 onehot 编码就可以搞定,但很多数据是有结构的,例如微信中社交关系是一个网络结构,用户和公众号的关注关系是一个二部图的结构,用户的兴趣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序列结构。 我们在实践中社交关系这种网络结构使用了 node2vec 的方法转换成向量,使用的时候有些提高效果的小技巧比如好友关系其实是有权重的,好友和好友之间相互点赞和评论的越多权重就越大。 公众号的关注关系其实是一个稀疏矩阵,我们把每个用户关注的公众号作为一个词,把一个用户作为一个文档看待,这样就可以使用通用的主题模型给每个用户打上主题标签,推荐大家使用袁老师的 lightlda,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的训练,还有短期兴趣这种序列结构,文本,图像这些数据都可以用深度学习的方法 embedding 成向量,那么最终把这些向量拼接到一起就是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用户特征向量。 上面的方法编码后,每个用户特征的维度是很高的,这意味着实际使用中需要足够多的训练样本否则就容易过拟合,但实际使用中用来训练的用户集大多数时候是非常有限的,要让算法支持较低的样本输入,必须要对初步编码后的用户特征向量做降维,现在有基于深度学习的 auto-encoder 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它的效果比传统的 PCA 好很多,降维的另一个好处是对传统的标签进行了压缩和隐藏,压缩完成的向量不影响用户相似度的计算,但维度上比原始的向量小了很多,每一维的数值并没有实际的物理含义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便于在公司内进行共享使用。 关于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这是公司内在处理用户数据时遵守的原则,文字比较多我就不念了。 推断 Inference 对数据整合和编码后,下一步我们要使用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去求解问题也就是 inference,这里我们来说 lookalike 这个模型。 lookalike 在商业化方向上有很多的应用场景,lookalike 最早是用在社交广告上的,通过商家上传的种子用户包扩展更多的相似用户用于做广告受众,广告投放中它的效果远好于标签筛选出来的用户,但是 lookalike 的本质是通过已知的一堆样本在另一个集合上去找相似的样本,同样的也可以用在流失预测上,我们知道上个月到现在已经流失的用户,在现有的用户群上做 lookalike 相似性扩展就可以找到正在流失或下一步可能流失的用户,lookalike 对线下店铺的智能运营也很有作用,我们通过已有用户在大盘全量用户上做 lookalike 就可以算出各个地方潜在的客户群体有多大,lookalike 不光用来找人还可以用在商品上,我们可以通过热门商品去商品库里面扩展找类似的商品,这就是智能选品的问题。 这是 lookalike 人群定向系统的大致流程,我们从种子包里过滤出我们自己系统里面的重合用户也就是这里的目标用户,同时从全量用户的其他用户中采样出一些用户作为对比用户,再从用户画像系统里提取出用户特征,这样我们有了一个 label 的正样本数据和一个 unlabel 的数据,可以用 PU learning 或是二分类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出模型,模型上线使用后,会有实时的反馈数据,我们会利用这部分实时数据再训练一个综合打分的算法,对线上的模型结果做出实时的调整。最终用这个最终打分对全量用户排序选出最相似的用户。 这里我们看一下 lookalike 打分算法的模型训练部分,前面说了不同于学术研究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一个模型,我多年的体会训模型和画画很像,你很难用一个笔刷完成整幅画作,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用粗的笔刷完成大的布局最后再用细的笔刷去勾勒细节。 在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模型整合方法有 ensemble 和 jointtrain,lookalike 中比较通用的方法是左图这种先用 gbdt 学习特征再传给 LR,FM 或 DNN 的方法,之后 google 用了这种对 LR 和 DNN 进行联合训练的 wide&deep 模型。如果人工特征设计得好是可以结合两者优点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我们系统实际使用的是右图这种 ensemble 的方法,因为 gbdt 是一种基于 boosting 的学习框架,那么理论上它可以 boost 任何模型,当然包括 dnn,这样就可以将这两种模型的优点结合起来了,他的训练方法是先训一个 dnn,这里不需要用太多的层数相当于用粗的笔刷去完成大致的轮廓,然后用 gbdt 进行 boosting,这相当于用更细的笔刷去刻画细节。 我们看一下 lookalike 应用的一个具体实例,lookalike 被广泛的应用于精准拉新,但我觉得相对于拉新降低用户流失率更重要,因为新用户可以通过广告或地推等方式花钱买到,但已有用户一旦流失就很难挽回,所以必须在流失之前采取措施。常用的激活策略有很多,比如促销商品,发优惠券或发红包等,假如有商家要拿出一笔钱给用户发红包,那么怎么花这笔钱呢?显然不是等用户已经流失了再发给他,因为这时用户已经不再打开应用了,等同的给每个用户发也不合理,因为预算有限。那么常用的方法是发给对平台有最有价值的用户和有可能要流失的用户,所以要做用户价值分析和流失预测。 这张图是流失预测和流失分析的流程图,我们使用刚流失的用户在当前的用户上面做 lookalike 就可以得到正在流失或即将流失的用户,在流失预测之后的流失分析是很必要的。因为流失有很多种情况,不同情况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那么怎么做这个流失分析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解释 Interpretation 我们继续上一节的话题以流失分析为例看一下第三个“in” interpretation。 模型的可解释性和精度同等重要,这是机器学习在实际使用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因为我们可以从解释的结果中发现模型本身是不是靠谱,这样的解释结果更容易说服模型的反馈对象有助于模型的推广。另外模型的使用者可以从这个结果中发现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制定策略比如我们刚说的流失分析,其实在某些领域比如医疗和金融,不可解释的模型是无法推广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同时得到比较高的精确度和可解释性呢?这其实是个鱼和熊掌的问题,因为模型的能力越强就越复杂越不容易解释,右上这个图说明了这种情况,横轴是模型的精确度,纵轴是模型的可解释性,可以看到可解释性很好的线性模型和决策树模型精度并不高,精确度很高的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解释性最差。 KDD2016 的一篇文章给出一个很新颖的方法,既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能不能用高精度的模型去解决问题,再用一个可解释的模型去解释这个高精度的模型?那么问题来了,可解释的模型一般非常简单比如线性模型,它无法去拟合像 DNN 这样一个非线性模型,例如右上图的这个分类结果,这篇论文给出了一个很新颖的算法 lime,因为无论模型多么复杂,每次也只需解释一个样本的预测结果,而非线性模型在单个的样本的局部是可以用线性模型近似的。 但是这样就有另外一个问题,要在这个样本局部进行拟合必须在这个样本周围有足够多的训练样本,lime 的做法是对样本的某些特征进行一些扰动产生一些新的样本,再用之前的高精度模型对这些样本进行预测。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由高精度模型标注的样本,而且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生成样本和我们要解释的样本之间的距离,这时就可以用可解释的线性模型比如 lasso 对这个样本的局部进行拟合和解释了。 这是用户流失分析系统的框架,通过前面说的模型进行用户流失预测后得到了正在流失的用户和忠实用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用户特征做了 encoder,所以在解释的时候需要映射回之前可解释的特征表示并和编码器一起传给 lime,就可以对每个用户的流失预测结果进行解释了。我们会对全量用户的解释结果再用算法进行一次聚合,分析出正在流失用户和忠实用户整体的特征并将这个结果可视化的展示出来。 这是我们对一款游戏类小程序的用户流失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可以看出主要是学生用户正在流失可能是由于最近快期末考试了,我们还可以对这些用户进行聚类,右上角是在二维平面上的可视化聚类结果,使用者还可以再次下钻到各个子类中针对各个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调查 Investigation 有了分析结果后就是要结合人工知识制定策略并用自动化的方法在实际环境中验证结果我们叫 investigation,这里介绍一种 ABtest 的改进方法。 ABtest 源于医学的双盲实验,在互联网时代,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网站改版和产品升级后的效果测试。相对于观察上线前后的数据,abtest 可以有效的排除季节因素、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在 ABtest 也被用来分析不同广告或运营策略的效果。比如刚说的流失问题,我们分析问题后设计了一个降低流失的策略,要看这个策略有没有效果就要放到线上的真实环境中去测试,这是传统的 ABtest 的流程。 之所以叫 ABtest 是因为在实验时会将实验的用户分流成不使用策略的 control 和使用策略的 treatment 两组用户进行对比观察,这里有很多技术细节比如在多个实验并行进行时的正交分层模型,对 control 和 treatment 的同质校验,结果的显著性分析等,有很多论文讨论这些问题。我这里重点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在社交网络中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法。 在社交网络上要将用户分成两组完全独立的 control 和 treatment 是很困难的,因为用户和用户之间相互影响,比如我们微信上可以分享给好友的立减金,微信电商类小程序采用的拼单和组团的这种促销模式,这些红包和促销商品会在好友和好友之间传播,最终可能导致 control 和 treatment 都变好了或是都变差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灰度实验的时候,在一个小的用户量下实验有效,在放量后会不会继续有效,因为放量后投放的密度变大了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可能导致之前的策略不起作用也可能导致之前的策略的效果成指数的放大。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测试投放密度和实验效果的关系。 我们针对社交网络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策略 Ntest,和传统 ABtest 不同,Ntest 不是以单个用户作为测试单位而是以几十人到几百人的子网络作为测试单元,每次实验选择 N 个子网络作为实验组,并在各个实验组上采用不同的密度投放实验策略。最终对每个子网络计算实验指标,我们将这 N 个子网络的指标和密度的关系绘制在坐标系上,就可以分析出指标随密度变化的趋势,右图是常见的三种情况,横轴是策略在子网络上投放的密度,纵轴是当前指标的效果,上面这个图随着密度增大效果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策略和当前指标是正相关的。同理这下面是负相关和不相关的大致情况。 写在最后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机器学习方法落地实践的心得。 首先是我们要针对问题对数据进行整合和编码使其易于计算,数据整合后用多个模型组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在模型推广时非常重要,最后任何结论都要回到实际业务场景中验证效果。 作者介绍 张重阳,微信小程序 商业技术负责人。2014 年加入微信,先后负责用户画像建设,lookalike 人群定向,微信斑马系统,小程序广告系统,小程序商业化技术,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广告,机器学习,数据变现等技术方向,加入微信前曾就职于微软、科大讯飞从事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搜索推荐、计算广告等技术研究。
    微信
    2018年01月22日
  • 微信
    张小龙现场“约战”跳一跳,发布2018微信全新计划(内附演讲全文) 刚刚出现的是我打游戏的画面,被大家看到了,那个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为有点紧张,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当然我是练习了很久了,并不是我比大家更厉害,而是我有很多时间去练习,这个游戏我觉得挺好玩,我自己在游戏里面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无聊大师”,像上个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发现我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朋友的排行榜可以看到,所以很多朋友会问我,你这个分数是自己打出来的吗?是不是一个外挂或者直接修改后面的数据库得来的分数,但这个引发了我挺多思考。 跳一跳这个游戏其实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Demo来做,其实是微信新版本里为了体现微信的小程序、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的威力,所以我们其实是很匆忙做了一款特别简单的游戏。 这个游戏发布以后,其实它的效果有点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自己开玩笑说,这个游戏突然变成了有史以来可能用户规模最大的一个游戏,因为它的DAU大概到了1点几亿,但同时出现了很多外挂,我没有想到这么小的一款游戏也会有那么多外挂,我朋友圈的朋友也打出了特别高的分,但是我相信不是他自己打出来的。 1.跳一跳遭遇很多外挂,引发的两点思考第一方面,当我看到我的朋友用外挂打了一个很高的分的时候,我的意识里对他的信任度可能会降低一点点,朋友之间的信任会出现问题;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像在跳一跳这样一个小的游戏里面,如果一个用户看到里面有一堆外挂得了很高的分,对其他一些每天在练习,试图把自己的水平提高,而打一个高分的人就很不公平,他可能就没有动力继续去练习,继续超越自己个人的最高分数。所以这样一个行为,外挂行为其实会破坏整个系统的规则,并且让规则立即变得失效。 所以,我们这个小游戏发布以后,我们就开始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来打击外挂。 对于外挂来说,其实这种对抗是无止境的,你今天用这种能力对抗,可能第二天外挂又提高了一种新的办法。我们采取了一些特别的办法,这里可以泄露一点点,对于这样一个游戏来说,其实它的成长是非常艰苦的,我并不认为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经过练习就立即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水平,按照这一点,我们会判断每个人是不是有一个成长曲线,如果不符合这样一个成长曲线,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是你作弊的一种行为。所以大家应该看到了,最近朋友里面的外挂高分突然就少了。 我们也看了一下,系统里面超过3000分的大概有30个人左右,我们游戏的同事跟我说,希望通过我在这里发一个邀请,在目前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想请现在能够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户到我们的办公室,当着我们的面打一下,并且他可以获得一个很特别的礼品。当然其实我们是想看一下,人类在这样一种运动里面,最快的一个进步速度可以有多快。 顺带说一下,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我把跳一跳的分数打的这么高?它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的游戏,但是在我看来,它可以让我很放松、很平静,是一个放松的手段。可能跟大家对它的认知不一样,很多人对它的认知是这个东西让人更紧张了,心跳加速了,但是在我看来完全不会,“跳一下”、“跳一下”只是一个很平静的过程而已,所以大家如果花一点的时间,练到一定的水平以后,你也会像我一样把这个游戏当做让自己放松的一个办法。 2.对于产品的几点思考 这是我在公开课的第三个年头,其实我特别开心每年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在座的各位聊一下关于微信的一些思考。 ■ 好的产品会自己说话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但现在我认为微信到如今将近10亿用户的一个时间点,也许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把我们背后的一些理念、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更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助于用户和整个生态对我们的理解。但我还是认为“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所以大家也看到这么几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开过自己的发布会。 我记得很早以前微信有一个版本,它的启动页是一个大幕,然后它拉开了,出来一些文字,我一直认为那样的一个东西才是微信的发布会,就是每一次一个新版本,出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那就是微信的发布会,就像这次我们在启动页里面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为什么我们会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就像刚才解释的一样,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很放松的方法,我也很期待这样一个小游戏,因为它简单到让你可以有一个面对自己,一个最个人的时刻。大家在微信上的时间,因为你可能会有很多的消息要处理,朋友圈里有很多信息要你去点赞、评论,可能还有很多工作的信息也夹杂在里面。这个时候玩这样一个小游戏,反而是一个非常正经的事情,当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小游戏能像跳一跳这样,跳一跳不是我们刻意做的游戏,它只是我们小游戏平台的一个实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第三方游戏能够像跳一跳这个游戏一样得到用户的喜爱。 ■ 微信怎么做一个最好的工具?关键是做好对或错的选择 回顾一下微信到底是什么,微信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我之前我们说过微信是一个工具,到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这个目标其实挺大,也挺难,因为我们确实只是希望做一个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其实也很少谈生态,对用户来说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他并不关心。 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工具?我觉得除了要有最专业的能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会面临有很多很多的决策,可能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很多决策,作为一个最好的工具,我认为是经常要做出一种选择,在你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那样做可能是利益最大化的,在对和错以及利益最大化方面我们经常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对微信来说,我认为我们每天在做的选择里面都遵循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说它是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 有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微信很有情怀,但是内部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情怀”两个字,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做一个好的事情并不是克制什么,而是要判断什么样的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错,这样一系列的判断很理性的过程,而不是靠一个感觉我这样很有情怀就好了,所以大家看到微信好像每一个版本的变化不是非常大,但是包含了很多选择,更多是一种舍弃,很多事情我们做了,但是我们觉得不好,就舍弃了。 关于对错,我记得以前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大人只讲利益,小孩才谈对错,我觉得做产品也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我们的产品越走越偏,变成它里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这样我认为会失去产品更本质的东西。 ■ 尊重用户和个人,是微信必须坚持的 我觉得做好这样一个产品,可能我们需要很多专业的能力,以及对于一个事情的判断有很多,但是在产品之外,我觉得对微信来说,有一个价值点是我们所遵循的,就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在这一点上我蛮自豪的,我觉得微信在这一点上比其他很多产品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也经常用这一点提醒自己,这是我们最本质的一个东西,我们怎么样去坚持它。 之前看朋友圈,有朋友贴出来一个图,是微信新注册用户收到的微信团队发出的一段话,这段话是从QQ邮箱开始的传统。 举个例子,我们在很多产品里面都会看到“您”这个字,但是在微信我们说不能对用户称“您”,而是“你”。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这个写进我们的产品条约里面去了。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在产品中对用户过于尊敬,因为我们一旦对用户过于尊敬,那说明我们可能怀有目的,可能需要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 所以我们说尊重用户和尊重每一个个人,意味着我们可能把用户当做朋友,意味着我们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意味着别的什么——我在这里可以简单罗列一些: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从微信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它的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 我们觉得从技术的角度,大家可能会有很多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聊天记录云端的同步,换一个手机,所有的聊天都还在那里。我要感谢当时的Tony(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他说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聊天记录都没有保存其实是最好的,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坚持我们的系统设计是不保留用户的聊天记录的。当然很多用户会挑战我们,说我们居然连这样一个云端同步的能力都做不到,但是我们只有苦笑,因为我们相信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说,系统里面没有用户的聊天记录其实是最安全的。 当然我们也更加不会有其他一些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包括我们从来不会给用户发任何的骚扰信息。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大家在微信里面有没有收到过任何一条系统下发的营销信息,应该是没有的。 在尊重用户的层面来说,我觉得我们算是业绩做得最好的一个产品,当然它会体现到每一个小点里面,包括我们不发任何系统的推送,我们不去做任何诱导的行为,也包括我们不允许第三方做任何诱导用户的行为,甚至包括我们不想做太多的活动去感动你,然后带来一些流量。 举个例子,现在快到年底了,可能每个产品都会把自己换一个节日的LOGO,并且帮助你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来感动你,但我们并不想做太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整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在产品里面要保持特别高的专业度,同时我们希望真正能够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听从我们驱使的群体,这样都不是太尊重他的表现。 对于微信,从它第一批用户开始,直到现在,它已经经过了好几年,甚至到了如今将近10亿规模的时候,反而是我们自己要提醒自己更多,其实我们到现在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几年以前刚刚面市的一个产品来看待,我们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心态。 3.关于“用完即走”去年提到“用完即走”,我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词有特别多的一些误解。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家都离不开微信,所以才会说“用完即走”,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 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的效率越好。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以后,我们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个工具里。 比如说用微信,我们当然希望微信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帮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用户一直低效率地在微信里处理事情,如果他一天信息的处理要用两个小时,那我们应该帮助用户尽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处理完,而不是说一定要把两个小时的任务变成三个小时,让他在微信里花费更多的时间,我认为如果那样就不是一个用完即走的概念。 所以用完即走和用户再回来,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用得很高效,他才会下一次回过头来使用这个工具。我们现在说的小程序也是这样的,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 当小游戏发布的时候,也有人说小游戏是不是用完即走?我觉得小游戏也是小程序的一种,它跟过去的APP带给用户最大的不同是,它比过去APP使用都更为方便、更加快速。像我们在一个群里面,以前如果有人说我们斗地主吧,我发现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大家并不是下一个斗地主的APP,而是宁愿买一个扑克牌回来。 我们在小程序做了一个斗地主的小游戏,往群里一发,发现这个效果比APP好很多,因为对群里每一个人来说,只要点开这样一个小游戏,立即可以跟朋友玩一局了,这样一个体验我觉得是比APP要好很多的一个体验,并且它是一种真正的用完即走的概念,就是群里面有这样一个消息过来,点开用完了,不用再去管它。 4.关于“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概念,微信作为一个具有平台属性的工具,它肯定会有一些平台性的内容,比如订阅号、小程序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态度,即我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些平台内容的。我们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坚持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我觉得“去中心化”与其说是平台的策略,还不如说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代表着我们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大脑,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系统的健壮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只有一个大脑来驱动的系统。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说,微信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App了,所以微信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 我觉得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跟前几年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每个人可以浏览无数的网页,在各个网页之间跳来跳去;但现在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可能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头部的App里面,微信可能是这些头部APP里面用的人最多的,或者说最耗用户时间的。但即便如此,我也并不认为微信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因为微信里面可能会提供非常非常多的服务,这些服务都是由不同的公司来提供的,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地方,并且微信并不给这些服务提供一个特别中心化的流量,而是由用户自己去发现。 微信平台一直想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应该去影响各个服务的存在,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自己能够浮现出来被用户找到,而不是我们去左右,这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去尊重用户的一个体现。所以之前的公众号,我们也是这样一个思路。 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用户在微信里面,系统不会推荐他去订阅某一个公众号,将来也不会。同样的,对于小程序、小游戏来说,我们也希望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用户自己来做。这是关于“去中心化”的思考。 5.关于公众号的一些思考我知道在座的朋友对于公众号、小程序会有很多的期待。我们最近一年在小程序里面投入了特别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公众号还是很多人特别关注的,我自己也觉得在公众号这里,我们的进展可能会比小程序慢一点,但我们还是继续在努力改进它,我也把大家对于公众号的几个期待,以及我们的行动简单的说一下。 ■ 第一件事,是关于大家很期待的App 之前,有很多朋友在期待公众号App的发布,其实我们之前是做了一个App,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发布,因为我觉得它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一个预期,当然我们也会看是不是对它的预期太高了。 大家也会看到,公众平台的发布后台其实是在PC里面的,这其实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微信是为手机而生的,我们对于PC版本很慎重,我们故意不去做重它,甚至在很早以前就说PC版本只是一个输入的地方而已,它不应该是一个特别独特的版本,但是对于公众平台的管理平台,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PC端平台,所以我认为我们很早以前就应该要出这样的手机端了,只不过后来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一直没有出,其实挺可惜的。后来,当我们想要出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想,应该把电脑的东西直接移植过来,还是我们要针对手机平台单独设计一个更好的公众号的App?在这个点上我们纠结了特别长的时间。 当然,现在这个App我们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能很快会对外发布出来。 ■ 第二件大家可能很关注事情,就是关于公众号赞赏的事情 对赞赏这方面,我们在2017年跟苹果做了一些很好的合作,可能是因为红包和赞赏这样的一些行为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所以在早期的时候,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它不一定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功能,所以它可能挺难理解这样一种中国特色的东西的。后来经过一些协调,大家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知,所以我们很快会把“赞赏”恢复回来,并且我们会做一个很大的改动,就是对于赞赏来说,我们之前的赞赏其实是对一个公众号做赞赏,但其实这里的本质应该是对作者做赞赏才对,所以这里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现在的赞赏对公众号这样一个行为,是对的吗?还是我们应该直接对公众号背后的作者赞赏?这是不是一回事。 在跟苹果这次协调里,反而让我们思考更多的东西,我们觉得要改造我们的作者体系。在之前公众号的体系里,我们并没有把作者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对待。我们新的改版中,赞赏将会是针对作者进行赞赏,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将来在公众平台里,你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每个作者我们会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历史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所以作者会被我们更加重视的重构一下。 另外一个也有很多人提出来“公众号只能写长文”,我觉得这与我们早期公众号没有做一个独立的APP有关,因为如果是一个手机里的APP,我们可能在很早以前就会想到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用户用手机做创作,而不是一定要在电脑上写长文出来,我们也会想有没有别的方式使我们在系统里面产生一些短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公众号体系里面下一步会做思考的问题。 ■ 第三件事情,有人问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 前段时间还有一个事情也让我挺惊讶,很多人在讨论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的问题,你们觉得应该做吗?其实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把订阅号作为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一个集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去改善一个用户对于订阅的所有东西的阅读效率,对用户订阅的东西怎么样才能找到它,找到重点,这个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但到最后就变成大家以为订阅号本身要做成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这个就很奇怪,这是两回事情。 如果大家一定要去看所谓的信息流,大家可以用我们的“看一看”,在里面看一些信息,但是订阅号本身是用户自己订阅的,所以我们只会去改善阅读效率,而不是胡乱变成不受掌控的信息,以上是关于订阅号的内容。 6.关于小程序自从去年,我们在这里提出小程序以后,这一年过得有点风风雨雨,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最初的预想达到了。 最初的时候我们特别害怕,有了公众号那样一个积累,我们特别害怕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被炒的很火,有一堆人过来说这是一个风口,这是一个绝对不能错失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变成一种被透支的流量,然后它就挂掉了,我们特别担心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其实看起来特别保守,说我们在小程序方面什么都没有,大家不要指望太大了,它真的只是针对线下这样一个场景做的一种应用。 ■ 小程序作为新的平台,我们宁愿“先紧后松” 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效果很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在朋友圈里面已经发生了太多次各式各样的、很奇怪的,我们预想不到的、营销性很强的行为,使得我们屡屡要跟他做一些对抗,所以在小程序这样一个新的平台,我们宁愿先紧后松,宁愿在一开始采取一些更保守的策略。我们在发布以后,大家可以在小程序这里不断更新自己,逐步提供自己的能力,让整个小程序平台的能力能够丰富起来。 一直到这个版本小游戏的发布,通过一个游戏他才明白了什么是小程序。我承认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他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是小程序,什么是游戏或者小游戏,但我特别高兴我们通过类似于跳一跳这样的例子告诉他,他不用关心什么是小程序,也不用关心什么是小游戏,对于他来说他能立即触达,并且使用它。 关于小程序我还想多说几句,对于小游戏,应该说这是我们抱以最大希望的一个项目,也是我们花了最多的时间努力做好的一个事情,我们对它有足够的耐心,可能比第三方更有耐心一些。 那是因为我觉得对一些面向未来的基础的架构性设施来说,我并不觉得说我们设计好它的功能,用户立马卷入进来就获得成功了。相反,我觉得我们需要更长的周期铺垫它,需要它慢慢成长起来,对于小程序我只能说,我们对这样一个形态耐心非常足够,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它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我们并不希望它突然变成一个被催肥的东西,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们一样,比较有耐心去看待它。 ■ 小程序是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好它?所有的概念在上一次的公开课已经讲的特别细了,在我们看来小程序还是代表了一种表达方式,我认为在未来万事万物可能都是包含信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用某一种方式被人触达,跟人沟通,小程序刚好是这样一种信息的组织方式或者说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所以小程序最终的目的不光是在线上可以玩一个游戏或者获取一个服务的信息,对于线下,对更多的一个场景它就代表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所能见到的任何事物它背后的信息以及对于它背后信息访问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作为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它就是做沟通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这是我对小程序更为抽象的一种表达。 ■ 微信拥有最好的时间和机会来做这个事情 对微信来说,我觉得我们有最好的机会来做,可能历史上很多公司也曾经尝试过要通过一种更轻量的方式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但是我认为,我们甚至可能比其他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更多平台,更有一些优势来做一种跨平台,让信息无处不在,随时可以访问到的一种信息技术的组织形式。 所以对于小程序来说,可能外界也会对它有一些误解, ■ 小程序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 比如说很多人会把我们的一些系统性、平台性的行为影射为当前的风口,但我们从来都不是为任何一个风口去做任何特定的事情,所以有些人说小程序是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承认其实会有很多的电商会用小程序这样一个形态,做了很多很有创意的一些电商的应用,对此我们特别鼓励,但是我们不会说小程序是专门为某一个领域去准备的。 就像小游戏也是一个小程序,但是我们不会说小程序是为游戏准备的,就像公众平台一样,我们更多希望小程序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我们不会专门去扶持一个平台里某一个领域的应用,我们希望把一个平台做的足够抽象,反而使得不同的行业可以在里面获得一些更好的、创新的空间。 ■ 微信不会给小程序做中心化的导流入口 大家还会有一些误解的地方,是微信会不会给小程序做一些中心化的导流措施?其实我们还是那句话,我们希望小程序是一个基于去中心化而存在的一个更大的平台。 当然,在新的版本里面会发现,很多人说微信给了一个很大的入口,就是一个下拉的窗口,可以下拉到一个小程序出来了,对不对?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个特别神奇的东西。 打开微信的第一页,使劲往下拉,你会看到底下有一行字。很多人会说上面是一个入口,它到底是不是入口呢?我不太愿意回答,我是希望你往下拉,那个回答就贴在那里了:“这不是入口”,它不是吃的,不能入口,它如果一个入口的话,那我们说了半天的“去中心化”岂不是毫无意义了吗?所以它是一个什么?它只是一个任务栏,是一个快捷方式,是我们对于小程序的一种切换快捷方式。如果大家用过Windows或者别的操作系统,你可以回想起来在不同应用间是怎么做切换的。   通过上一个版本,我们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我们通过下拉这样一个方式,使得小程序的切换更为简单了。每一个小程序的右上角有一个圆形的按钮,这个按钮是用来关闭的,当然你长按它也可以看到一个任务的切换,但是我们认为那个圆形的按钮其实跟之前大的版本圆形按钮很像,所以你一按它那个小程序就缩回去了。所以,这里并不是一个中心化的入口,它只是我们对于小程序切换更好的一个任务栏,是一种切换的方式。 ■ 小程序跟App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 还是会有人问我,小程序跟App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小程序跟App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我们并不认为小程序是要来取代App的,相反小程序是要去丰富APP的很多场景,在很多场景里面可能一个App太重了,反而变得不方便,比如说你在线下看到一个东西,你非要针对这样一个东西下载一个App的话,是一个挺难做的事情,门槛太高了。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我们希望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扫描一个二维码,甚至在更遥远的某一天,是通过一个眼镜直接可以打开一个小程序,这是真正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的事情,我们看到任何的事物可以立即打开小程序,我们希望是这样的东西,而不是去下载一个App。 对于线下来说,我们更多是希望扫描二维码,那么对于线上来说是什么样的方式呢?当然大家首先想到是通过一个入口,但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对于线上我们一直在推动一个事情,大家也看到今年的微信和去年的微信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是,里面有“搜一搜”功能,可能大家用得还不多,但是没关系,我们也特别有耐心,我们希望这个功能打磨的越来越好,有更多的人慢慢用得多起来,搜一搜里面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能够搜到小程序的数据或者搜到小程序提供的服务,如果大家现在打开手机搜一个航班号,其实你会看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关于这个航班的实时的信息,这个信息不是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小程序来提供的。我们把这个航班号的搜索直接转移给了小程序去完成,并且把小程序的结果反馈回来了。所以在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线上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搜索这样一个能力做到的。 7.关于小游戏另外,这里想提一下关于小游戏,小游戏也是特别多的人关注的东西,后面有关于小游戏介绍的专场。 跳一跳发布以后,我看到很多用户的反馈,其中有一个反馈我觉得讲的特别有意思,很多人说跳一跳有毒,想把它给卸载了,我就很开心,因为他卸载不掉它,因为他也是根本不需要去安装的。 当然这个看起来好像引起用户的困惑了,因为他不玩了,居然没有办法卸载它,但其实这才是小程序本身的定义,就是你不用它就可以了,并不存在要把它卸载这回事,它并不需要你卸载。 小游戏是我们在小程序这样一个平台很好的实验,我们希望通过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戏开发厂商进来,并且是基于小游戏所定义的这样一个平台规则。我希望它是能够让用户发现和体验到更多更好的一些游戏的存在,这次在小游戏的发布里面有一个小游戏叫做纪念碑谷,我觉得它的制作质量非常高。所以小游戏应该是我们近期最大的探索,当然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解决,这里还是挺值得我们去期待的。 我们希望在微信平台里面有很多高水平的小游戏,玩一个小游戏变成一个正经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浪费时间的事情。 8.关于企业微信最后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关于企业微信。 外界可能对企业微信也会有很多的期待,其实我们自己在用微信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体会到很不方便的一点,我们微信里被各种各样工作的信息所充满了,特别对于腾讯来说,大家也知道有网上工作的习惯。有了微信以后,我觉得大家的工作的强度更大了,并且更辛苦一些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内部也说,能不能把工作信息转移到企业微信里面去? 企业微信这里想要提的一点是,很多企业会提一个需求,我们怎么样通过企业微信接触到企业之外的客户,这些企业之外的客户目前都是在用微信?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需求,企业微信里面的员工怎么样通过企业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的客户发消息?我们最近正在做这样一个事情,就是让微信和企业微信之间的消息可以互通,也就是一个微信的用户加了一个企业微信的用户,但是在他看过来并不用区分微信的帐号到底是在微信里,还是在企业微信里,所以我们正在做这样一种消息的互通,希望通过这一点能帮助企业员工,给他们更强的能力,使得他不必再用个人微信号去添加一些微信的顾客、微信客户,而是用企业微信就可以做这样一个事情,这是关于企业微信下一步的展望。 9.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计划:探索线下生活其实说到这里,我想我讲的东西可能也差不多了。 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下微信的基本态度,以及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我们对它的一些看法,这里我们还有下一步想要探索的事情,可以跟大家聊一下。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会看到互联网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实现线上生活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我记得在最早的时候,我们上网,我们叫上网冲浪,当时你有一个电脑,有一个浏览器,有一个网线就可以上网冲浪,每个人都觉得很兴奋,因为通过一个电脑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为什么没有这个提法了?因为现在每个人拿一个手机就在冲浪,这个时候我们也不把拿手机叫上网了,我们把它叫做“沉迷于手机”。 所以这里面给人一些思考,最早的时候我们希望互联网能够帮助人们把生活搬到线上,更多的进行线上生活,包括这几年共享经济、智慧零售的发展,看起来都是把我们的生活引导到一个方向,就是线上生活。 包括我们自己,包括微信,也都是在整个互联网或者说世界互联网的领域发展的特别快,包括我们的线上支付等等,其实是比国外发展的更快一些,当然这些点都让我们特别自豪,有的时候我们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的更快一些?我觉得这也是跟中国这样一个国情有一定关系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人口特别密集,并且大城市化的环境里面,每个人都疯狂的追求效率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线上,我们可能除了工作之外,我们一有时间就拿出手机来,我们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下放到一个手机里面。 所以微信一直在给我们这样一些提示,包括很早以前我们就说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之类的东西,这些确实是我们的一些思考,包括微信在内,我们正在帮助人们越来越多实现了互联网早期的梦想,就是尽可能的线上生活,但是到现在我们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因为现在看起来每个人,甚至一个人他放假了出国旅游,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还在看手机,也就是说我们越来越被手机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时间。 这个事情如果再往下一步想,也许除了我们的大脑跟手机有一个关联,可能其他的一些体验变得都不重要了,有的时候我们会反思这一点,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线上服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是希望人们完全把生活搬在线上去,这个就跟《黑客帝国》的场景差不多了,这个也是挺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们下一步在微信里,可能会去做跟线上相反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探索线下这样一个事情。其实探索线下我们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有一个探索线下的功能,叫附近的人。这是探索人,我们其实是更多希望能够把目光放到附近各式各样的生活设施里面去,探索下面的生活,所以2018年我们希望能做一些新的尝试,我认为探索线下的精彩生活,这是我们下一步想要尝试的一个方向。 非常感谢大家,我觉得我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微信和微信团队背后的一些想法。
    微信
    2018年01月15日
  • 微信
    微信上线电子社保卡:社保查询一键搞定,目前开通26个城市 近日,由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提供技术支持的新版电子社保卡正式上线,为用户提供社保查询、社保缴费以及查看医保所在地可享受的线上服务等各种功能。 与此同时,新版电子社保卡也将加速微信医保支付落地。目前,微信医保支付已与全国27个省、市人社部门完成对接。根据试点经验显示,患者使用微信医保支付,平均可节省43.6分钟的排队等候时间。 有了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与人社部门联合打造的新版电子社保卡,用户可足不出户享受社保查询服务,个人参保类型以及每月的参保状态和个人缴费记录等信息应有尽有,最常用到的医疗保险个人消费明细、金额、个人账户余额等也十分详尽。此外,有心在住房限购城市买房的用户,也可通过新版电子社保卡查询社保连续缴费年限,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在微信上绑定新版电子社保卡呢? 用户只需依次在微信点击“我”—“钱包”—“城市服务”—“电子社保卡”,然后选择社保所在地,点击“立即添加”,按提示操作即可。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子社保卡”,依次点击“我的”—“电子社保卡”按提示绑定。 除了带来社保查询、社保缴费等“互联网+人社”体验外,新版电子社保卡还将使微信医保支付更加简单,让用户享受挂号就诊免排队、一键缴费刷医保等“互联网+医疗”服务。 目前,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已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深圳、成都、郑州、汕头、铜川、厦门、嘉兴、宁波、开封、延安、白城、永康、攀枝花、长沙、哈尔滨、沈阳、潍坊、苏州、葫芦岛、西安、宝鸡、渭南、榆林、安康、商洛、咸阳等26个城市的人社部门完成对接。 作为最先试点微信医保支付应用的城市之一,深圳现已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等24家医院上线微信医保支付,其中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微信支付比例超过50%,与现金支付相当;成都也已有8家医院上线,另有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本月上线,实现对成都大部分区域的基本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医保支付还将把医院、患者与药店连接在一起,实现药店医保移动支付,让用户在药店只需扫码即可完成支付
    微信
    2018年01月04日
  • 微信
    微信可能再也绑定不了领英了,腾讯自己的职业身份展示要来了? 新近的事实可能更令人吃惊,新用户以及在微信内取绑了领英账户的人,在近期已经看不到那些绑定领英的老用户个人展示信息了。 据获悉,微信中展示个人领英账号的功能模块,已经无限期对新用户暂停开放了。 微信前后两版区别 在个人微信的设置-通用-功能页面可以看到,领英的模块已经被移除,此前从未启用并绑定领英的用户,将无法使用这一功能,相应地,也无法将其展示在个人详情页了。 而记者和微信官方确认的事实可能更令人吃惊,新用户以及在微信内取绑了领英账户的人,在近期已经看不到那些绑定领英的老用户个人展示信息了。 具体来说: 已经绑定了领英账户并选择展示的微信用户,在其个人详细资料页可以看到自己的领英展示信息。 自己个人页可以看到领英展示信息 但这份展示信息,对于那些未启用并绑定领英账户的微信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 新用户查看那些主动展示领英信息用户的个人页,会发现之前的领英模块已经消失 简单总结就是,现在微信内的领英已经成为存量用户的世界了,只有此前绑定过领英的人才可以看到各自的信息,而一旦老用户取绑这一功能,将大概率告别使用这个功能的机会。 记者向领英方也确认了这一事实,领英表示,“微信客户端绑定领英名片的相关功能已经停止开放了,这个变化是微信团队产品内置功能更新的一部分,我们也是在配合微信的产品升级”。 事实上,领英和微信这次合作中止的端倪,早已在今年 3 月 27 日微信 6.5.6 版本的更新中显现。据当时用户反馈,新用户关联领英时,已经显示“当前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也有用户同时反映称,在当时就看不到微信功能也的领英模块了。 而之后微信内领英信息只能由存量用户查看的变化,则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记者从领英一位在职员工处获得消息是,微信和领英是市场合作层面上的中止,而领英公关部门也表示,领英产品团队也是“被通知”,此后微信和领英的产品团队共同商量了几个时间点,而“只能由存量用户查看领英信息”这个事情就是是循序渐进中的一个过程,领英同时还称,如果用户已经在微信内绑定了领英,短期内这个模块应该不会消失。 和微信绑定,曾是领英中国获取新用户最大的红利。 早在 2014 年初,微信就在当时的内测版中加入领英模块这个隐藏功能,在个人设置页面下,用户可以绑定自己的 LinkedIn 账户,而绑定完成后,LinkedIn 就能出现在个人信息页上,点击可以跳转查看 LinkedIn 信息。 而在 2014 年 5 月微信正式推出领英模块后,领英中国的注册用户一年之间涨到 500万,从截至到 2017 年 4 月领英中国三周年时 3200 万的注册用户数据来看,微信可谓功不可没,领英也几乎是同期内唯一一家在中国大陆保持强劲增长的外国互联网公司。 职场社交是块难啃的骨头 ,一大批领英的复刻产品中几乎只有脉脉存活下来,一个老生常谈的原因是,中国人的职场文化还没有完全建立,文化传统也更习惯于酒桌文化、面对面沟通,但更现实的原因估计要归结到腾讯的社交阴影,微信作为工作场景中最主要的交流沟通方式已经成为常态,而职场社交对大部分人的吸引力也更多层面上停留在工具或者信息展示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领英当时能和微信达成合作,实属明智,也足以彰显其中国团队的本土化能力,相同的案例还有领英和芝麻信用的合作;但依赖微信并不是一个独立产品的长远之计,领英此番和微信中止合作,是从此一蹶不振步向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老路,还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仍然有待持续观察。 无论如何,领英中国要与过去做个道别了。 一个月前,领英中国创始人沈博阳宣布卸任 LinkedIn 中国(领英)总裁一职,而在长期继任者到来之前,这一职位将由领英国际工程团队负责人曾志恒代理。 新负责人曾志恒可能也需要提防着微信新的动态,此次和领英中止合作,固然有微信产品简洁化的现实诉求,但也不禁让人产生新的联想:微信会不会做自己的职业身份展示系统? 自从腾讯微博以及校友网失败之后,腾讯就再也没有一个公开化的社交网络平台了,可是,私密社交网络的市场虽大,但是要想让成为像 Facebook 那样集合了公开、半公开、私密三重社交属性的平台,没有一个面向公众的产品,终究是腾讯的遗憾所在。 当然,摆在腾讯面前的不是再做一个微博或者 Ins,更不是做一个 Snapchat,做一个更多层面上只为用户向好友展示自己职业、身份信息的平台依然是一个突破。 而这种功能早已在微信里得到验证,比如微信公众号的认证系统,其实就渊源于2012年时微信的个人明星认证。 2012年,微信邀请杨幂等明星推广其语音功能 现在,将微信公众号这套认证体系的填写权利交给用户,并经过一定的数据验证,仍然是现实刚需所在,尤其是在职场沟通以及交易场景下。 换种思路看,微信做领英其实有点对标支付宝、京东金融的信用体系,微信通过微信支付积累起来的海量用户数据,一直缺一个用武之地,如果把这些数据与领英的职业展示体系作进一步结合,无疑将会给克制多年的微信带来革新,而其想象力也会进一步拓宽。 滴滴顺风车认证体系 其实金融产品之外的互联网公司染指个人详细的认证体系是一股浪潮。像滴滴的顺风车、以及正在动态变化中的微博、知乎等社区产品都对个人职业信息或收录或引用或自己直接认证。 知乎的认证体系包含了职业信息 对于庞大的微信而言,把支付宝、滴滴顺风车、知乎这些产品的认证设计,与领英现有的功能模块结合起来做一个产品固然会遇到重重阻力,但是谁又敢说微信一定不会这么做呢?   来源:36氪,作者:闫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997.html
    微信
    2017年07月25日
  • 微信
    纽约时报:中国如何改变互联网 推荐视频   By JONAH M. KESSEL and PAUL MOZUR | Aug. 10, 2016 | 5:45 在中国,一个被控制的互联网助长了许多新兴App,引起了美国公司的注意。曾经以生产廉价商品出名的中国,如今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微信
    2016年08月13日
  • 微信
    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会诞生下一个“微信”吗? 摘要: 类比微信,To B市场的软件服务,其背后是企业场景下O2O+企业支付。今天,微信的成功,正是明天企业级软件服务的发展空间。 11月初,雷军在GGV15周年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称“未来十年,在移动互联网上做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机会非常大”。无独有偶,一年前李彦宏在百度联盟论坛上也早已做出预测,看好“新企业级软件”,认为企业软件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似乎与二位大佬“遥相呼应”,有阿里帝国“靖王”之称的钉钉,凭借短短十个月时间,已由“挂靠在来往事业部下的一个小团队,到如今独立为“钉钉事业部”,直接上升为阿里的战略级业务。而同为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的另一位玩家IMO班聊,试运营不到4个月,就已获得一众国内知名风投的1.4亿元融资,在这个被称为“资本寒冬”的季节,不得不令人羡慕。   巨头与资本,为何青睐这个市场? 先看两组数据。2014年,美国风险投资的目标企业直接ToC的占比下降为60%,而企业级服务公司获得了全美风险投资的40%。同样是2014年,中国风投把95%的钱投给ToC的企业,投给ToB企业的只有5%。   这两组数据,并不是说在软件服务市场中国和美国截然相反,而说明的是二者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市场正在遵循美国市场的轨迹而变化——早些年,美国风投同样把绝大多数钱投给ToC的企业,正如前两年的中国。   “资本寒冬”即是对这个结论最好的证明。前两年,国内资本竞相追逐ToC软件服务市场,创业成为人人必谈的话题,甚至一个未成形的团队都能融到天使投资。用一句刻薄的话说,那时的投资人才真的是“天使”。   然而,直到今年下半年,随着ToC市场的饱和、巨头之间的兼并、BAT的收割,资本开始对ToC市场失去信心。相反,与之对立的ToB软件服务市场则才刚刚开始。   “逐利是资本的第一属性”,中国和美国的投资人将嗅觉从ToC转移到ToB,这并非巧合,而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其服务属性的不断成熟。正如总理倡导的“互联网+”一样,大势才刚刚开始。   企业软件服务,发展空间在哪里? 微信的Slogan是“一个生活方式”,而有趣的是,钉钉的Slogan是“一个工作方式”。显然,钉钉的野心是想成为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的“微信”。当然,因为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刚刚开始,钉钉能否如愿我们先不下定论。只是通过这个,我们会发现,微信在ToC市场成长的轨迹,ToB市场也许也可以。   马化腾给微信定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一切,第一步就是连接人与服务。所以,你会发现,从支付到金融,从音乐到阅读,从电影到购物,从打车到旅游,我们现在能想到的生活方式,微信基本包括。   而目前来看,微信在ToC市场的连接是成功的。微信发布的《2015年微信生活白皮书》显示,其9月平均“日登陆用户”5.7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其通过微信,基本可以记录用户一天的“行为”。   显然,由于微信占据了C端沟通市场,其距离C端的“人”与“服务”也就最近,连接也就更方便。同理可得,只要能够牢牢抓住B端沟通市场,连接B端的“企业”与“服务”也就不难。而且,由于B端的服务市场更具消费力和成长性,其价值空间更具想象。   细想一下,我们通过互联网产品完成的服务,其实大多数是在工作场景下完成的,而且是刚性支出。如差旅、打车、宴请、办公用品、培训、顾问……这些都是企业的固定支出,而这些,作为大公司还好,其有一套成熟的结算和报销流程,而且其可以通过谈判拿到团购优惠或者低于市场价的协议价。   但是,作为中小企业,这些它们都很难实现,一是它们不会花钱去建一套复杂的报销系统,二是它们没有能力去与服务商谈判。所以,它们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连接自己与服务商,既缩短其内部工作流程,又能统一拿到价格优惠。   而这一模式,B端沟通工具其实就可以完成。我们想象一个场景,A公司与B聊天软件达成合作,所有员工工作沟通全部使用B软件,B软件获得所有A公司员工的信息。B软件与C打车软件合作,只要是B聊天软件的用户在工作场景下用C软件打车,则不用支付费用,C软件月底会自动从A公司扣款。如此一来,因为B软件,A公司省去了一套的报销流程,对于企业而言这就是价值。 所以,类比微信,ToB市场的软件服务,其背后是企业场景下O2O+企业支付。今天,微信的成功,正是明天企业级软件服务的发展空间。 这个市场,BAT谁最有戏? 现在互联网圈流行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BAT的,但归根结底是BAT的。这反应了一个现象,在如今的互联网江湖,任何细分行业都逃不过BAT的“收割”。所以,作为可能产生另一个“微信”的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自然也很有可能成为BAT的下一个战场。   我们先来看下BAT如今或未来可能布局这个行业的“能力值”:   腾讯:前面说过,马化腾对微信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一切。而微信所要核心连接的主要是这两个维度——人与服务、企业与服务。在人与服务这个维度上,由于微信占领了C端沟通市场,其自然而然占领了C端的服务连接市场。   但在B端,虽然腾讯很早就预见性地推出了企业QQ,后来微信又推出了企业服务号,但都未能真正形成影响力,离连接服务还相差甚远。原因很简单,人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不同的沟通工具。陌陌、淘宝旺旺、YY语音......它们你能够在微信之下生存或崛起即是证明。所以,微信显然不是为工作和企业场景而生,从其一出生,违和感就一直存在,而且微信在C端越强大,其离B端则越远。   未来,腾讯想要在B端市场同样称霸,我认为其应该需要一个新的团队和产品。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基因和渠道能力,应该会成为未来战场中的主角之一。   阿里:作为商业化最成功的的一个巨头,阿里巴巴最渴望的就是希望有一款类似微信这样的互联网产品,能够帮其连接消费端和商家端。所以,马云才会在微信刚火时强推来往,希望能够在连接人与服务这一维度与腾讯一决高下。结果大家也都看到,微信就像离弦之箭,无人能挡。   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想到了另一个连接消费端和商家端的维度——企业与服务,正式推出钉钉,迂回与微信PK。从目前来看,马云的策略是成功的。正如前面所说,微信在C端越成功,其在B端的能力则会越弱。而钉钉作为一个天生B端的产品,自然少了很多C端的牵绊,其凭借阿里的强大资源和资金,迅速崛起。   未来,如果钉钉能够迅速积累用户,在成长阶段击败可能的强劲对手,就像当年微信战胜米聊一样,其凭借阿里强大的商业化能力,成为下一个“微信”也不是没有可能。   百度:布局O2O,这是百度近一年以来的关键词。不可否认,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制造业渐渐陷入瓶颈,服务业不断蓬勃发展。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急剧上升的显著特征,也是信息技术倒逼传统工业的大势。   百度重金布局O2O是对的,关键在于其能不能支撑百度商业系统的运转以及承受来自华尔街的压力。当下,在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虽然百度没有钉钉、微信这样的沟通工具,但其实它有百度云(公有云产品百度云加速、百度开放云)、百度直达号、百度联盟等产品,其在个人云存储、兴趣点映射以及消费者数字足迹方面已建立起强大的无形资产。   我们做一个大胆假设,如果百度现在控股或收购ToB沟通市场的一个重要玩家,凭借自己强大的流量和分发能力,然后和钉钉分庭抗礼,则不失为一步妙棋。甚至,其凭借百度联盟积淀已久的商家资源,未来在连接企业与服务的竞争中更是占据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级软件服务市场就像未被发现的北美大陆一样,其一直与东半球的亚欧大陆遥相呼应,因为一直没被发现而只是一片广阔的蛮荒之地。但是,当其被哥伦布发现后,只要文明和技术一旦进入,其就会像东方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   【作者介绍:庐陵子村,微信公众号:书客,ID:shukewenzhai】 来源:钛媒体 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76974.html
    微信
    2015年11月23日
  • 微信
    Jobot:通过微信帮你找工作 微信机器人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微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消息应用上运营的聊天机器人就有 2000 万个粉丝—— 而且它还是被狂热崇拜的对象 ——这表明消息聊天的对象不只是局限于你的朋友。   那何不如就来这里找工作或是进行面试技巧练习呢?这正是 Jobot 的目的所在——这一项目诞生于本周末的 TechCrunch Disrupt Hackathon。   该服务基于微信平台,后者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中国消息应用,拥有着超过 5 亿的月度用户。Jobot 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它会通过提问来评估出最适合用户的公司。该服务使用 IBM Watson 系统,会为每个用户制定个性化的分析模式,比如文化适应性和工作氛围。这些收集自用户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相匹配的未来雇主。   Jobot 不仅帮助求职者寻找潜在雇主,它还会帮助他们练习回答那些他们在招聘环节中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在每个回答的基础上,Jobot 会使用一个自动化的系统来管理问题,不过该服务的一名开发人员大卫·柯里尔(David Collier)表示,人们可以随时轻松插入任何一个环节。如果程式化问题问完了,而招聘人员还想要更多的详细信息,这会对应聘者有帮助。同样地,柯里尔告诉我们,由于公司本身也可能需要寻找特定类型的求职者,比如一些像实习生这样的初级职位,Jobot 也会非常适合他们。   现在,该服务还在不断完善中——首先,它还不是一款官方认证的机器人。此外,柯里尔还表示,他们计划对分析进行调整,以便让企业能够使用 Jobot 进行预先筛选。他们很有可能还会开发一个管理面板,病尝试与 Glassdoo 和领英进行集成。   柯里尔此前已经为微信开发了一个英语学习应用,并且还与其他消息应用进行合作,他表示,“微信上有 11 亿的用户,凭这一点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伟大的事情即将发生。人们已经把消息聊天融入到日常生活——我们打算将这个转化为资本。”     Jobot Helps You Get Hired Using WeChat’s Messaging App WeChat bots are huge in China. The machine-powered being that Microsoft runs on China’s most popular messaging app has 20 million followers alone — and it is a cult hero — which shows that messaging isn’t just about chatting to your friends.   Why not use it to find a job or practice your interview technique? That’s what Jobot, a creation from this weekend’s TechCrunch Disrupt Hackathon, aims to do.   The service uses WeChat, the hugely popular Chinese messaging app with over half a billion monthly users. It’s essentially a chatbot that asses the best kind of company a user should work for using questions, powered by IBM Watson, to develop personality insights like culture fit and sentiment, for each user. The idea is that information gleaned from users can help them find the right cultural match in a future employer.   Not only does it let job finders seek out potential employers, but also helps them practice responses to the kinds of questions that they’ll be asked during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Jobot uses an automated system to manage questions based on each answer, but David Collier, one of the brains behind the service, said that a human could easily step into the process at any point. That might be useful once the formulaic questions are out of the way and a recruiter wants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Likewise, Collier told TechCrunch that companies themselves could get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to seek out specific types of hires, entry-level positions like interns might be best suited.   Right now, the service is a work in progress — for one thing it isn’t an official bot. Aside from fixing that, Collier said there are plans to tweak the analytics to give companies the option to use Jobot for prescreening purposes. An admin dashboard and potential integrations with Glassdoor and LinkedIn are also on the cards.   “With 1.1 billion users on WeChat, we can safely say there are great things in store. People already have chat integrated into their daily lives — we plan to capitalize on that,” Collier, who has an English learning app for WeChat and works with other messaging apps, said.  
    微信
    2015年09月21日
  • 微信
    企业号接入微信摇一摇周边 企业号接入微信摇一摇周边服务,将企业号与iBeacon设备打通,基于企业号通讯录成员身份信息,为企业移动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入口。 使用企业号的摇周边能力,用户可以在微信里通过摇一摇方便的进入到移动应用,企业可根据以下不同的场景进行使用。 长期定点使用场景,如企业摇一摇签到打卡、门店定点巡查、门禁等。 短期定点使用场景,如大型会议签到、企业年会抽奖、高校新生报到等。 已认证的企业号可在企业号服务中心进行开通申请: 审核完成之后(3个工作日内),进入企业号服务中心,点击”摇一摇周边”即可进入摇一摇周边的管理平台,进行相关的配置使用。     应用场景举例: 让我们来看一个微信企业号+iBeacon+微信红包考勤奖励场景的案例,基于iBeacon的实现方式,将大大提高签到的准备性和稳定性。
    微信
    2015年09月21日
  • 微信
    敢不敢在上班时间关掉微信通知? 坐在办公桌前,最后一次确认朋友圈没有了更新,告诉自己正式进入工作模式。然后,你已调成静音的手机亮了一下: 立刻拿起手机,聊得忘记时间,之后带着满满负罪感回到工作; 快速处理,回复之后返回工作,重新调整思路; 不去理,继续工作。 我们的注意力在逐渐被手机分散,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会提醒自己在工作时间不去理那些信息。你以为做到“不去理,继续工作”就不会影响效率,而事实上在“被通知”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被打扰了。 弗洛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就算不理会收到的信息提醒、也不去回复,人的注意力还是会被移动设备的通知提醒分散。也就是说,不管你选择回复,还是忽略收到的通知提醒,你都会被打扰。该报告作者解释称:   虽然消息提醒本身很短,看上去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但看到通知的那一刻,随即产生的各种想法事实上已经开始占用人们的大脑。   收到通知后,人们会开始思考“是谁发的信息,对方会说些什么,我该怎么回复……”尽管表面上你没让自己受打扰,但所有这些都会让你的大脑从正在集中思考的状态抽离出来。   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被测试者在接收电话、短信或邮件通知提醒的状态下工作,犯错率是在完全没被打扰状态下的 3 倍。而且,在看到通知后不处理信息和看到后立即处理信息这两种情况下人们的被打扰程度其实是不相上下。   更严重的是,我们很容易找到足够充足的理由不去关闭这种打扰。比如,这也许是条很重要的信息,或者是个很重要的来电呢?   前段时间效率下降,于是在同事的建议下,我先是在上班时间关闭朋友圈,再后来直接将微信通知也关闭了。的确,注意力集中了很多,而且发现除了聊天群里的红包,其实并没有错过什么重要信息。   所以,假如你从事的是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比如码字、编程),团队协作沟通用的是另外的工具,敢不敢试试在今天上班时间关掉手机里的消息通知,让你的世界安静一会儿?如果效率有提高,不用谢。   来源:爱范儿
    微信
    2015年0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