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
机器人将导致人类失业率超过50%,但那又怎样?
摘要: 美国莱斯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摩西·瓦迪在向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演讲时表示:2045年人类失业率将超过50%。“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未来人类可能只需要慵懒地躺着,或者打打高尔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或许是出于刻意迎合,在今日学者眼中,2045年注定将成为人与机器彼此纠缠的关键性节点。最近,美国莱斯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摩西·瓦迪在向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演讲时表示:2045年人类失业率将超过50%——鉴于那时本文读者大部分依旧健在,这个比例着实令人不悦。
当然,瓦迪教授同时指出:我们可以把一切事情交给机器——只要你荷包鼓鼓,“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未来人类可能只需要慵懒地躺着,或者打打高尔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也在不久前,牛津两位学者分析了700多种不同职业所需技能,以判断它们在未来的不同命运,结论令人沮丧:几十年之内,机器或许将取代今日47%以上的人工作业。他们还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在机器人时代,男性更容易下岗,女性相对好些。
理由其实蛮粗暴的——体力活儿多由男性操控,机器易如反掌,譬如美国有300万卡车司机,大部分为男性,无人驾驶技术取代他们是分分钟的事,即便有些男性从事脑力工作也岌岌可危,毕竟任何有关海量信息处理的文书工作都能由机器轻松胜任;女性工作则不同,有不少涉及复杂沟通,甚至还要付诸情感,譬如美国有300万秘书和行政助理,大部分为女性,这种相对“感性”的工作对机器可谓艰难。
那么问题来了,尽管没人会否认“每个人都要像奴隶一样低效地工作以便保住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拉里·佩奇语),但生活的真相却偏向罗斯福那句经验之谈:“没有哪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裕,可以承受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瓦迪教授也在演讲中表示:“典型的回答是:如果机器能从事人类工作,我们就可以自由地追求休闲活动,但我不认为未来非常光明,也不认为这种充满了休闲的生活有多少吸引力。我认为,工作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好理解,人们总想找些事情来做,以示存在感,哪怕你不喜欢工作,但那种“我们不需要你”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受,甚至将可能引发不安和混乱。
好在,历史一再证明,人类丧失工作的悲观论调并非事实,常识是:漫长的文明史上,尤其工业革命之后,那些老旧且低技能的工作,会被新鲜且需更高价值的工作取代,一般观念下,这被理解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式。
譬如,1862年,美国90%的劳动力是农民,20世纪30年代下降到21%,如今则不到2%。用《一课经济学》作者赫兹利特的话说,“当今全球人口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形成规模前的4倍,如果没有近现代机器,这个世界根本无法养活那么多人。我们当中四分之三的人能有工作可做,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要拜机器所赐。”
进一步讲,人类是一个欲求无限的物种——至少在理论上,只要欲望永无止境,经济就会阔步向前,新的技术环境总会帮助人类释放和发掘新的欲望(这也是体验经济的基石)。
举个例子,凯恩斯曾表示,当所有东西都自动化之后,人类基本就没什么物质需求了,也没必要工作了。马克·安德森就直接反驳道:“凯恩斯是在二三十年代写下这些话的,当时许多人还面临严重的食物短缺和冬季取暖问题。但他也犯了很多人所犯的‘劳动合成谬误’,假设有些需求是你一旦得到就再也不需要的了。
他们认为人类有了食物、衣服和房子就够了,不再需要SPA、心理医生、游戏、旅游,不需要人工器官和角膜移植,不需要我们所发现的数十万新事物……你可以回到凯恩斯时代,告诉他美国中产阶级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去上小提琴课程。”
嗯,更进一步讲,只有人类发明小提琴之后,才会诞生“小提琴家”这个社会分工角色,也才会诞生帕格尼尼这样的天才——同理,那些仍在暗处的天才此刻正在等待着释放他们才华的工具,但它们尚未被发明。
用凯文凯利的话说,技术演化就是一个不断增加可能性,并不断循环定义“人类可以是什么”的过程:“当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接手我们大多数基础工作后,我们的粮食,衣服和居住问题就能比较轻松解决,然后我们才有时间思考‘人类是什么?’。
工业化不仅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还让许多人意识到,人类可以是芭蕾舞演员、专业音乐家、数学家、运动员、时尚设计师、瑜伽大师、同人小说家,或者是其他名片上标注的职称。在机器的帮助下,我们胜任了这些角色。但显然,随着时光流逝,机器又会把这些工作做的更好。接着,我们又重新出发,再次思索‘人类应该做什么’,找出更多答案;而机器人又要经过几代才能回答这一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或者说2045年,人类可以是什么?
可以预见,就像瓦迪教授所言,2045年绝大多数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但三十年之后的你我并不会因“失业”而“慵懒地躺着”,相反,新秩序下的分工体系会像三百年前的农民穿越到2016年那般眼花缭乱,未来的奇思妙想非我辈能够想象,那些新增加的工种可能在现实,也可能在虚拟(毕竟2045年是传说中的奇点),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甚至,人类分工协作将越来越细。你知道,经济日趋繁荣和人类不断推动分工细化直接相关,古时的360行如今已是成千上万(春节回家不知如何向父母解释自己的工作,对不?),按此趋势,未来分工只会日趋细化,并更多以个体方式存在(短短两年司机就从组织内脱离)。换句话说,只要分工趋势不变,任何人的工作都将以其他人的工作为依存条件。
所以说,人们总会对悲观话题格外敏感(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但它很可能不是生活的真相。
【来源:钛媒体 作者介绍:李北辰;微信公众号:李北辰】
-
机器人
门槛极高却又遍地开花,机器人创业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刚刚过去的春晚,在春晚广州分会场的演出中,由广东自主研发的540个智能机器人成了晚会的一大看点之一。这批来自深圳某科技公司的机器人不仅组成小方阵大秀舞技还客串主持人,还用粤语与普通话向观众问好。由此,机器人创业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并被业界关注。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在制造业、娱乐表演、酒店、养老、医疗等行业对于代替人工的服务型机器人需求在潜滋暗长,这让不少创业者也看到机器人市场存在的巨大商机。甚至不少巨头对机器人公司的收购动作更预示着未来发展风向。比如谷歌直接买下包括波士顿动力在内的八家机器人公司,半导体巨头高通买下KMelrobotics,阿里巴巴和富士康注资软银机器人。
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园区内高新、孵化、新能源等项目纷纷涌现。过去一年更被称之为 “机器人元年”,全国性的机器人论坛,相关的研讨会更是数不胜数。企业通过不同方式涉足机器人产业。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就超过了4000家。在2015年,国内109亿元的机器人市场中,国外机器人的份额达85%,产值达到92.5亿元;国产机器人的份额为15%,产值约为16.4亿元,但这比2014年11%的份额高出了4个百分点。而而中国机器人企业两年来已猛增300多家。此外,中国还出现了机器人企业排队上市的境况。
前面提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在于各地政府基于政绩需求的盲目助推,招商、批地,上项目迅速推进。不少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减税”、“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一时间,机器人企业在各地如雨后春笋,快速涌现。有企业不讳言是奔着政府补贴去的,这导致各地大兴土木建园区,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30多家机器人产业园在筹建中,江苏、广东、辽宁、河北等地各省每个省份有3家以上。
据业界透露,北京至沧州,间隔不足200公里的京津冀走廊带,却布局了5个规模大小不一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但这种大建园区大干快上的背后,意味着很多人看到了这是个风口,大跃进式粗糙创业项目一拥而上的背后,则整个机器人产业循序渐进的健康发展模式已然遭遇破坏,与此同时,该产业也陷入了科技产业的常见误区,性价比。
当然,业内均知,机器人创业热火朝天,与中国制造2025这一规划相关,“中国制造2025”规划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50%,并将机器人行业列入十大重点推动产业之一。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机器人的被关注度正在越来越高,而创业者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产业并理性决策呢?
机器人的主流类型被分为服务型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从机器人的概念来看,它就是一种能够自动适应坏境,并能够采取自主决策的设备,具备视觉、听觉等智能化的识别系统,这样一个简单概念决定机器人产业是需要相当高的技术、人才、资本能力支撑,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则走向了反面,又一次将高端产业玩成了低端廉价的路子。
目前不少科技类创业者做产品的理念是便宜与性价比,认为价格才是消费者首先考虑的东西。性价比这一概念似乎在国内科技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从O2O创业、智能硬件、手机与VR领域创业尽皆如此,如今这股歪风正在蔓延到机器人领域。甚至据一些行业爆料指出,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售价千元以下的机器人。
也有机器人创业者表示仅用两个多月就做出了机器人。甚至有创业者得意洋洋的表示,要论机器人生产速度,我们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但在国外是另一番景象,在机器人产业领域,日美欧均有精心打磨强势的品牌。日本有阿西莫、发那科、安川;瑞士有ABB、德国有库卡、意大利有柯马,美国有Jibo、Buddy,而中国有什么?有业界人士说,有的是用越来越快的速度做出了许多的廉价而又缺乏科技感甚至粗制滥造的电动玩具。
目前许多创业者的想法是,首先研发一种简单而又能干单一重复执行活动的机器人,大幅低价策略跟进并快速商业化,然后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建立生态。
说到底,机器人在目前创业者的眼中,也看成是智能硬件的一个子品类,但即便是智能硬件目前遭遇的困局也足以让创业者清醒,比如,目前智能硬件行业遭遇的困局是应用场景尚不充分,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缺乏爆款、市场需求尚有待挖掘,本身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而机器人即便是划归智能硬件品类,也是属于智能硬件领域顶尖级科技项目,其行业横跨众多领域,机械,硬件,单片机,计算机,视觉等等,资金投入与时间研发周期更长。
我们知道,机器人行业既然是代表未来,这已经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从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减速器、感应装置等核心配件,需要完善与成型的产业链与配套。
但国内的机器人产业的短板是,行业发展依然处于初期阶段,与日美欧不在同一发展层次,比如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由机器人制造厂商以开发新型机器人和批量生产优质产品,并由社会上的工程公司来设计制造各行业所需要的机器人成套系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链。
但即便如此,在底层算法、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方面,日美也在逐步探索之中,但在国内,整个零部件配套产业链并没有发展起来,高性能的机器人需要性能很强的处理器,更好的算法和交互,与各种执行零器件等,但国内机器人生产制造现阶段各种核心部件需要依赖配套进口的零部件。
那么即便如此,创业者依然有创业者的玩法,比如可以买设计方案,并沿袭手机那种打法,从国外购买处理器、减速器、感应装置等各种核心配件与执行零部件,然后按照交付工厂组装,之后就宣称造了个代表未来的机器人,之后再将机器人产品玩成白菜价,后果就是造成半成品垃圾产品泛滥。
从社会层面来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没有科技打磨沉淀的垃圾半成品无疑也是对资源的消耗,同时失败的风险也在这里。
因为要知道,机器人产品对于工艺以及品质、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从立项到推出市场,其中周期漫长,甚至不允许有试错的机会,互联网企业常说的是快速迭代,软件版本推出之前会有一个灰度测试,这是一个试错与修正的环节,待正式发布之前,bug基本已经修复。
但对于尚无前景预测的科技类硬件创业难点就在这里。因为行业配套不成熟,决定了机器人产业在设计研发、供应链、硬件设计、成本控制、库管等各核心环节往往会掉链子,因为一旦产品大规模量产,在产品质量、渠道、产品设计与缺陷等环节出现差池往往会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这些后果与损失显然也不是创业者所能承担的起。
如果涉及到生产质量环节,对整体的品牌与公司利润与成本回收都会有致命影响,产品上的失误与硬伤往往直接让一家企业关门。加之机器人领域的市场需求过于前瞻性,风投在短期内往往看不到商业化落地,收紧资本则是常有的事,如此一来,创业者容易面临融资困境,风控能力不足,资本链条断裂,就会很快死掉。可以说,诸多环节风险无处不在。
在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即便是富士康这种在制造技术相对领先而且对于机器人有着近乎渴望的需求的企业,在机器人制造上依然掉链子,比如据资料显示,几年前郭台铭甚至抛出了涉及千亿资金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在2011年富士康就生产一种名为“Foxbot”的机器人,但事实上,它根本就没有人形,只是一种机械手臂,只是抓取手机至检测线上而已,但依然事故不断,因而这个百万机器人的计划很快难产,采购机器人金额不断缩水,个中故障不断让富士康烦恼不已。
这也应对了春晚机器人创始人周剑曾向媒体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说起来很火,都是虚火,机器人行业本身需要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沉淀。这里面90%的企业都不会长久。”
目前一个普遍的说法是:未来随着蓝领劳动力锐减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廉价劳动力供应端也开始吃紧,对机器人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事实上,这依然是一个伪命题,也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推断,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始终是国内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需要机器人来替代人劳动力完成的工作虽然存在,但始终不会成为主流,某种程度上说,虽说部分地区的廉价劳动力面临空缺,但机器换人的需求并不明确,其高昂的成本的粗糙的产品也决定了机器人量产的需求与商业化很难落地。
因此,业内喊着机器人能抢人饭碗,能轻而易举取代制造业、办公行政人员、服务业、销售、建筑工人等诸多工种,但现实则是,国内机器人技术尚远不足以发展到这一步。有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发展中世界的许多工作是可以自动化的,但由于廉价劳动力供应充足,自动化尚不划算。
这对应到国内的现状亦成立。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也指出:“电脑取代人工虽存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但需要考虑各种职业牵涉的劳动力供需平衡等社会因素。”因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为确保制造业就业,也必然对机器人换人有着政策设计上的阻力与社会稳定因素上的考量。从各行业来说,对待机器人始终抱有谨慎的态度,其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以及配套的成熟度,显然满还满足不了各行业的需求。
可以知道,对于机器人领域而言,从稳定量产到商业化落地并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当一个门槛极高的产业开始遍地开花,往往意味着冲动性的投资过热与产业的失败危机浮现。
因此,创业者需要理性地对待机器人产业与机器人创业,它应该更适合少数在技术研发领域具备一定积累并具备带领国内机器人配套产业链往上游冲刺的科技企业来集中攻坚发展,这样的企业必须要具备技术突围与研发创新、工艺突破的能力与资本,更需要具备商业化落地的前瞻性与国际化的战略眼光,但这个产业绝对不是一个适合多数人创业的领域。
某种程度上说,国内的科技领域的部分创业者很多都沿袭传统的生意思维而不是产品思维与科技创新思维,它们早学会了如何通过看准一个风口,找寻一个时机,通过一种捷径创造一种性价比的商业模式来致富,但却没有考虑好行业属性、技术积淀基础与商业化前景。总而言之,从产业链与市场需求的成熟度与商业化前景方面来看,机器人创业显然不是一门好生意。
另一方面看,未来在创业领域,如何避免高新科技被玩坏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也是国家顶层政策设计层面需要考量的问题。大跃进式的一拥而上,喊着赶英超美,而忽略了市场需求、资源和产业配套等基本国情的万众创业,显然不会给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更好的未来。
作者:王新喜;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来源:钛媒体
-
机器人
机器人工作能力提升的时代,人类还能去做什么?
摘要: 随着自动化的崛起和3D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纷纷鼓励企业将制造业务回迁。中国、孟加拉国等国家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过早去工业化”风险。
近日,日本软银公司的机器人Pepper又受到了关注。软银公司在自家的手机商店对Pepper进行测试,让他们取代店里的员工来接待顾客。据软银介绍,这些机器人可以与消费者签订购买合同,甚至还有导购、经理、售后等具体分工。这听上去有些梦幻,但是预计三月底,我们就能真正体验到这种极具特色的机器人零售店了。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到机器人工作能力的提升,而这一消息也让很多人担心机器人真的会在未来抢走人类的饭碗。那么,这种担心是否是杞人忧天?机器人工作能力的提升又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机器人工作能力日渐增强,未来或取代人类走上更多岗位
近年来,机器人取代人类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个比较火热的话题。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因为多数机器人都只会做一些流水线上的简单工作。但是,软银的机器人Pepper竟然能够向顾客推销手机,还能提供一条龙服务。这让很多人觉得“狼真的来了”,机器人在工作中真的会取代人类了。
实际上,这种担心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据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马丁学院联合发表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自动化的崛起和3D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纷纷鼓励企业将制造业务回迁。中国、孟加拉国等国家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过早去工业化”风险。
其中,埃塞俄比亚有85%的工作岗位面临自动化的威胁,而中国和印度分别有77%和69%的工作岗位面临着被机器人剥夺的风险。
这组数据显示出了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制造业,许多公司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机器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机器人不用发工资,也不用考虑任何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节省了金钱;
机器人工作起来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不用休息,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时间;
机器人不会有情绪,就算给它们施加再大的压力,也不会像某代工厂的员工被逼到跳楼,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精力;
机器人工作起来准确度极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
机器人不存在工种局限性,只要设置好了程序,任何危险的、繁重的工作都能轻松胜任。
除了机器人拥有的种种好处之外,各家企业对机器人青睐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招人难。尽管许多珠三角制造企业给出的待遇都是“月收入5千起,高级单身公寓,配有空调、WIFI、健身房”,但是依然招不到人。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苗圃表示:“我们在两个星期之内,我们要招2000人,这是非常难的,不是一下子能招得到。还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待遇应该说不错的,无论从福利还是工资都不错”。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很多人不再背井离乡;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90后表示:“不愿意做知识含量低的重复劳动”。
对于这种现象,企业老板也看的比较透彻。唯美陶瓷董事长黄建平认为:“招工最难的工种是那些需要出体力的,比如说像搬运工,像包装工,这些工种的话,90后这些新的工人他们不太愿意从事这些重体力劳动,你给再多的钱他们也不愿意从事这一类型的工作”。
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器人逐渐成为了制造业的主力,并且有向着更加高端复杂的工作进军的趋势。机器人取代人工,到底是在消灭人类还是在解放人类?在机器人工作能力提升的时代,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二、机器人可能会抢走人类饭碗,但也会促进人类进步
其实,机器人取代人,并不是“将来”的问题,而是百年前就已经历过的历史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纺织业。
大机器的出现使得人工需求量急剧缩减至原来的2%到5%,而效率的提高导致了剩余产品量的增加,直接提升了对外倾销的需求,这也是近代史上西方对我国进行侵略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一直以来,机器人取代人的说法就甚嚣尘上。虽然人们认为这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有外媒称,最近几年的科技突破,使机器人逐渐能够模仿人的思维。因此,机器人也拥有了从事知识性和服务性工作的能力,而不再只是局限于工厂流水线和事务性质的工作。
此外,在大多数人看来,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去年,《纽约时报》、CBS新闻频道和凯泽家族基金会联合对25岁到54岁年龄段的无业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在具备求职意愿的受访者中,有37%的人认为,他们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导致的机器换人。
与美国相比,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速等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可以预见,随着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岗位的范围逐渐扩大,许多从事最底层工作或是简单的脑力劳动工作的人将会面临着失业问题,也会让工作变得更加难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机器人抢了人的饭碗”这种想法,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作用。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土地的数量有限,养羊就不能种地,因为羊会抢了人的饭碗。
到了工业时代,现实就改变了。虽然生产汽车的工业机器人会抢汽车工人的饭碗,但却带来了设计、制造、销售、组装等更多的岗位。依此类推,如今的机器人换人风潮,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岗位。这有利于把人类从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境况中解救出来。
在制造业工厂的车间流水线上工作的员工,通常都处于每天重复机械性操作十二小时以上的状态,农民工们则要在高危的工作环境下承受着风吹日晒。机器人的介入,确实会使许多这样的人失业。但是比起让生命在这种重复中浪费,机器人在这些岗位上工作则可以使他们得到解放。
例如201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K5的安保机器人,可以有效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上报给控制中心。有了它,人类就可以从保安这种简单枯燥又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岗位中解放出来了。
但问题在于,机器人所替代的岗位多数还是体力工作或流水线工作。就算有新的岗位产生,也轮不到被机器人抢了饭碗的农民工等群体。另外,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确实会产生大量的新工作,但其新产生的岗位数必然要少于被机器人取代的岗位数量。
一方面是对机器人的需求,一方面是失业问题的渐趋严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国民的基础素质。
目前,我国国民素质虽普遍提高,但文化程度仍然偏低。许多底层劳动者仍是初中文化甚至小学文化。所以,机器人的介入也促使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培养劳动者的技能,提升他们的知识层次,使他们有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新产生的岗位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在失业之后不感到恐慌。
实际上,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从工业时代到来之初,就总有人担心因技术而造成失业的问题。不过到今天,从事现代工业以及相关岗位的人数比早期要多得多,也未出现岗位被填满的现象。
机器人能力的提升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在一些岗位上使用机器人可以促使人类接受更多的知识,从而将宝贵的时间成本投入到更高级的事业中。在机器人能力提升的时代,人类应该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能力,用有限的时间从事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更加快速地向前发展,从而使人类得到进步。
【钛媒体作者介绍:东方亦落,本文版权归“最极客”所有】
来源:钛媒体
-
机器人
调查显示七成高管愿用机器人取代白领
[摘要]44%的受访者称机器人可从事IT工作,28%称机器人适合从事财务工作。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视剧《真实的人类》(Humans)中的场景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从几十年前,机器人就开始取代人类工作,并在代替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很快,机器人甚至将取代白领工人的角色。B2B市场Expert Market对多个行业的200名职场经理人调查显示,70%高管愿意使用机器人代替白领工人。
调查结果显示,70%高管正考虑在团队中引入机器人,半数高管觉得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感觉并不太糟糕。尽管营销和设计等创意性工作可能不适合机器人担任,但办公室管理、财务以及IT领域的高管认为,机器人可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人觉得机器人在行政管理、接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以及书写报告方面表现可能更好。
调查人员还列举出机器人取代人类职员的诸多好处,比如机器人可执行标准化的工作,它们不会请病假,也不会离开公司。Expert Market发言人称:“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与机器人共事感觉相当轻松。很多高管并不太担心手下员工换成机器人,半数受访者表示对雇佣机器人代替人类没有内疚感。”
很多行业已经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相同的工作质量。可是7月初,一家汽车工厂的机器人杀死一名工作人员引发喧嚣。这可能是欧洲首起工业机器人造成的人类工人死亡事件,许多人担心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会上演。
在很多类似《AI》的科幻电影中,许多人类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人类有更多时间用于休闲。而在电视连续剧《真实的人类》中,机器人开始出现故障。最初这些机器人被用作家仆,但越来越难以控制。
根据Expert Market调查显示,大多数高管更希望机器人能更像机器,而非更像人。但68%的受访者称,他们很想通过引入机器人为自己解放更多时间。类似首席执行官这样的高级职位不适合机器人担任,但是52%的高管认为,他们可以使用机器人担任办公室经理,44%的人称机器人可从事IT工作,28%的人称机器人适合从事财务工作。
只有15%的受访者担心机器人将接管世界。近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引发许多顶级科学家警惕,他们警告这种技术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生存。(风帆)
来源:腾讯科技
-
机器人
聪明的机器人最终取代所有人力工作吗?
[编者按]有可能最终取代人类作用的尖端自动化技术,或许就在我们眼前。14年的时候,关于HR是否也能被取代,是否可以拆分人力资源部等话题一直都成为在人力资源行业人们的话题。此文说不定也会给HR们一个启发!
长久以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一直都对人们担忧自动化技术会取代人们在工作领域重要性的想法嗤之以鼻,但布林约尔松在MIT的许多同事却一直试图向外界证明这一有可能最终取代人类作用的尖端自动化技术或许就在我们眼前。
谷歌在2010年宣布,配备了许多特殊传感器的丰田普锐斯已经在美国道路上安全行驶了超过1000英里。直到这时,布林约尔松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此前的想法或许是错误的。
在此之前,无论是蒸汽发动机、自动焊接机还是无处不在的ATM,机器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能够在一定情况下取代人类的作用。而最近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可以阅读人类表情的电脑技术的问世则又一次迫使诸如布林约尔松这样的专家重新审视自动化技术会在未来对现有劳动力造成多大的冲击这一话题。
举例来说,世界第二大矿业集团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已经在澳大利亚北领地利用自动驾驶卡车和钻头在铁矿石开发地自动工作,且该公司还计划在今后利用自动驾驶火车将开采出来的铁矿石运往483公里外的加工基地;在美国洛杉矶的港口,当地政府正在安装一整套可能将所需码头工人数量减半的全自动系统;如今的计算机已经可以帮助人们完成法律调研、撰写股价走势报告、构思广造词,甚至是新闻稿件,而这些此前都是只有人类才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
盖茨入局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去年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的时候曾表示,自动化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始对所有领域的人力工作者构成了威胁,无论是司机、护士还是餐厅服务员都不例外。
“我不认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盖茨说道。
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曾预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会在十年内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同时,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在二十年内,大约有50%的工作会逐渐被自动化技术取代。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如果你说你担心科技会带来的副作用,你肯定会被视为异类,因为科技总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经济学家不应该担心自动化技术可能对人力劳动者构成的威胁,而是应该担心这一技术所带来的发展不平衡问题。”MIT经济学家大卫-奥特(David Autor)说道。
奥特的研究发现,自动化技术所取代的大多是诸如办公室文员和图书馆管理员这样的中级工作岗位,同时为市场创造出了对于低端和高端工作人员的更大需求,而这也正是劳动力市场在过去15年时间越来越两极分化的原因所在。奥特相信,自动化技术工具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人力的作用,而是希望帮助他们更加高效的展开工作。
布林约尔松曾在2011年和他人联合撰写了一本有关自动化技术的书籍,他在书中曾提及了这样一个细节:仅仅在谷歌宣布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前六年,MIT经济学家、自动化技术专家弗兰克-莱维(Frank Levy)曾在一本书中明确表示自动驾驶汽车不可能成为现实。
莱维对于布林约尔松在书中的指责并不高兴,而他直到现在也依旧认为自己在《计算机如何创造未来的就业市场》(How Computers Are Creating the Next Job Market)一书中的观点没有问题,即自动驾驶恐怕不会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快来到我们身边。
对此,MIT机器人专业教授约翰-莱昂纳德(John Leonard)还特地为他们开办了每月一次的开会讨论时间供莱维、布林约尔松以及其他一些MIT教授在此各抒己见。
未来走势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工业机器人专业主管亨利克-克里斯特纳森(Henrik Christensen)认为,如今的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向全球工厂扩张,而中国不久前刚刚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如今的大多数卡车司机或将在十年内失业,而刚刚出生的小孩未来可能根本无需学习驾车。当然,自动化技术的扩张也不一定会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迅速。举例来说,ATM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从事出纳职业的人数直到最近才开始缓慢减少。具体来说,美国各大银行在1985年总计雇佣了48.4万名出纳,2007年时的这一人数是47.2万名,直到最近这一人数才降至了36.1万。”克里斯特纳森说道。
MIT管理学院杰出教授、斯隆管理学院技术、创新、创业与战略项目主任斯科特-斯特恩(Scott Stern)同样相信,自动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自己的转折点,而现在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机器人和人类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互动技术离我们还有多远。
对此,有不少MIT学者相信如今电脑的运算能力是这一技术成为现实的唯一瓶颈。目前,全球各地都在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以及越来越多的超级电脑,而这些工具的出现则将使电脑有可能从事此前必须由人类主导的工作。然而,就连MIT机器人专业教授约翰-莱昂纳德都不认为这一自动化技术的重大突破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出现。
“机器人领域的部分进步让我们错误的认为自己已经同施瓦辛格《终结者》电影中的桥段十分接近了。”莱昂纳德说道。
对此,莱昂纳德特地在自己的车辆仪表盘上安装了一个行车记录仪来查看自动驾驶系统在日常通勤路途中有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在仔细查看了这一视频后,现年49岁的莱昂纳德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恐怕还无法在车流如梭的城市道路中完美领航。
谷歌近期为莱昂纳德提供了一次试驾旗下自动驾驶汽车的机会,莱昂纳德在试驾后将这一体验同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试验进行了比较。
“它们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但看看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和将这一技术投入商用花费了多长时间?”莱昂纳德补充道。
平衡利弊
事实上,有关自动化技术引发人们对于工作岗位不确定性的担忧最早起源于19世纪。当时的英国纺织工人担心第一代自动纺织机的问世会对自己的赖以生存的技能构成威胁,而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然后,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人们对于机器自动化威胁的担心又再次被摆上了台面,因为那时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开始首次进入美国生产企业之中。不过根据芝加哥大学针对顶尖经济学家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中有88%的人都认为美国历史上还没有因为自动化而导致了就业率的降低。
因为虽然自动化机械的使用大幅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但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了更大的市场需求,所以这一情况反而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具体来说,汽车的诞生虽然让铁匠这一职业濒临灭绝,但同时也创造出了诸如汽车经销商等更多的职位需求。换句话说,过时的技术迟早会被淘汰,但社会的总就业人数依旧能够保持平衡。其中,世界第二大矿业集团力拓矿业公司似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力拓创新部负责人约翰-麦格(John McGagh)表示,公司的自动化进程大约在十年前,也就是更强大的计算机芯片以及拥有更高精度的GPS问世后开始正式起步。全新自动驾驶卡车的启动会减少许多的驾驶岗位需求,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其它的岗位需求,就比如网络工程师以及近五年才出现的机电一体化工程师这一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喜达屋集团位于加州库比蒂诺的Aloft酒店在不久前启用了一款名为Botlr的机器人管家,Botlr能在晚间向客房提供食品和牙刷等物品。Botlr是一款完全自动化的机器人管家,这款机器人能记住酒店中的所有通道、电梯和客房位置,使用激光雷达来进行导航、确定道路,并通过摄像头来避免碰撞人和障碍物。
当酒店宾客致电前台需要服务时,酒店员工可以向机器人输入信息。只需按几颗按钮,机器人即可向宾客提供所需的物品。Botlr能通过酒店的WiFi网络呼叫电梯,登上电梯前往特定的楼层,而这些操作均不需要机器人接触电梯的控制面板。而且,Botlr在抵达房间外后不会敲门,而是会通过拨打室内电话的方式通知房客开门,而房客也不需要为这一服务付出小费,仅仅需要对其进行服务评分而已。
Savioke CEO史蒂夫-库辛斯(Steve Cousins)表示:“我们也曾考虑过让Botlr同房客进行交流,但一旦这样做的话对方就会默认为你能够理解他们所说的话,而我们则希望这是只有酒店员工才拥有的‘技能’。”(汤姆)
来源:腾讯科技
-
机器人
美国失业者不满:机器人把我们的工作抢走了
[摘要]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表示,机器人和新科技造成工作岗位流失,这是人类社会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机器人越来越多取代人类岗位,这已经不算是新闻。不过,在当前一系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突破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担心机器人在人类经济活动中扮演负面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失业者,担心机器人让自己饭碗不保。有民调显示,四成美国失业者认为,是机器人等新技术让自己无法找到工作。
随着谷歌等科技巨头将资源投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机器人技术正在大幅提升,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制造出了原型车,将无需司机驾驶,另外《洛杉矶时报》甚至已经采用机器人撰写的突发地震新闻。
外媒报道称,传统上,机器人取代的只是工厂里的蓝领岗位,如今,机器人已经可以取代一部分涉及到知识和服务的白领工作。
过去,人们相信新技术的问世,在消灭工作岗位的同时,可以创造新的岗位。如今,一些学者开始怀疑,新科技正在造成工作岗位绝对数的流失。
美国前任财政部长萨默斯最近表示,他已经不再相信自动化技术能够给美国带来新增的工作岗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ErikBrynjolfsson表示,机器人和新科技造成工作岗位流失,这是人类社会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许多员工感受到了机器人技术的威胁。CBS等机构推出的一项民调显示,在25岁到54岁的失业美国人中,37%的人表示是机器人等新技术让自己找不到工作岗位,46%的受访者表示,缺乏寻找新工作的技能培训。
其他的调查显示,在就业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获得上,美国正在落后于其他国家。
作为对比的是,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机器人不仅仅是执行操作员的指令,还可以智能学习,可以对人类的自然语言作出回应,做出身体移动动作。
谷歌等科技公司和汽车公司,目前均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这成为新技术影响工作岗位的典型例子。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走向成熟,大量的出租车司机和卡车司机将会失业。当然,新技术也可以让部分司机提高工作效率,赚得更多。
白领工作岗位也同样面临威胁。美国劳工部预测说,广告销售代表和客机飞行员这两种职业的岗位数量,未来十年将会下降。
今天商业客机驾驶的工作已经实现部分自动化,未来自动化程度将会更高,直至取消飞行员。
谷歌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广告公司,在公司,其依靠互联网软件系统向企业销售各种搜索广告位,对于广告销售代表的需求已经下降。
另外一类面临被软件或者机器人取代的工作,是电话营销人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继续发展,更多的职业将面临失业风险。例如,最近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现金的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可以确定对方是不是疼痛中或是存在情绪抑郁。这样复杂的技术,也将让机器人完成过去依靠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晨曦)
腾讯科技讯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