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首页
资讯
投融资
HR科技云图
专栏
ChatGPT
下载
出海俱乐部
TOP人物
登录
注册
【FESCO】思维模型: 让你行动起来的“界限思维”
2024年03月14日
5229次浏览
很多人在做决定时,都会遇到难以决策、动不起来的困扰。
比如:“这份工作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我俩的关系还要继续保持下去吗?”等等。
于是,就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纠结。这种纠结,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太过浅薄,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适合什么。当然,也可能来自于总是想要一个正确/完美/不后悔决定的渴望。这时,我们的行动力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和阻滞。
怎么办?
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难以决策、动不起来的困扰,我称之为“界限思维”。
什么是“界限思维”?
它说的是:在想事情、做事情的过程中通过主动设置界限来帮自己想清楚、动起来的思维方式。
这里所说的界限包括:
1、时间界限
2、空间界限
3、因素界限
1、时间界限
什么样的时间界限能帮我们更快的想清楚、动起来呢?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了两类非常有效的“时间界限”。
■
最后期限
“这件事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这份工作我还要继续干吗?"
如果你一直沉浸在这类思考中,就会非常纠结,始终做不出决定。这时,你该怎么办呢?这时,你要做的是:
给自己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比如,一年之后,如果还未达到XXXX的标准,那么我就不做了。比如,一年后,如果转化率要还是没有达到X%,那么我就放弃这一渠道。
这种给自己设置最后期限的思考方法,能帮助我们从“要还是不要”的内耗中解脱出来,从而回到当下的行动中。
因为,当你脑子里充斥着“要还是不要”的时候,你是没法把事做好的。
而这就会导致两个你不想要的结果:持续内耗、事情做不成。
与此同时,很多人对事情的思考一直带有非常多的想象成分,于是就更是无法做出与客观事实相匹配的决策。
这时,首先需要做的是:把想象的泡沫挤出来。
怎么挤呢?
它需要我们对现实有足够的、充分的了解,而这种了解当然不能来自于我们头脑的想象,而应来自于我们真刀真枪的实干。
所以,首先要动起来,而不是继续沉浸在“要还是不要”中思索。
这时你会发现,随着行动你对事情越来越了解,这种了解远远超出了你之前头脑的想象。
然后,你发现,自己当初看到的问题可能并不是真问题,而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
随着你的行动与投入,两种可能的结果得以呈现:第一种是事做成了,那么关于“要还是不要”这个问题,你自然就有答案了。第二种是事最终没成,但是因为你投入过了,所以你也并不觉得有要遗憾和后悔的地方。
专属时间
我有一个朋友,一直苦恼于无法把100%的时间都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因为他的好奇心很强,所以总是会被别的事情吸引。他觉得自己不够专注,觉得自己注意力被吸引是有问题的,自己得专注才行,于是他来找我。
其实,如果他真这么做了才是有问题的。
因为好奇心是他的内在需要,如果刻意压制自己的好奇心,就等于是压制了自己的内在需要。
而对自己内在需要的压制,必然会带来痛苦,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反弹。
怎么办呢?
我的方法是,用界限思考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好奇心,并获得自己想要的专注。
比如:他可以每天花一个小时专门让自己跟随自己的好奇心走,去哪儿都可以。或者,每周拿出一天或两天时间专门留给自己的好奇心。然后,把其他时间都留给自己想要专注去做的事情。
注意,在这里,我所做的并不是让专注有界限,而是让好奇的需求有界限。因为,只有当他的好奇心被满足时,只有当他的内在需求被满足时,他才能够让自己回到正在做的事情上,不然他就会在心里一直惦记着。
这种设定界限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允许,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在需要的认可与满足。
对自己内在需要的满足,就像是对自己食欲的满足,只有吃饱了饭才会有力气干活。否则,就会成为一个总在责备自己怎么不干活,却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没有吃饱饭才缺乏力气的人。
2、空间界限
对于“这件事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这份工作我还要继续干吗?”这类问题。有的人,即便设置了时间界限,还是会忍不住去思考、纠结和内耗这个问题。这时,请不要批评自己,因为自我批判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相反,
你可以做的是,通过设置空间界限来应对。
比如,只有当你坐在公司楼下咖啡厅喝咖啡的时候才去思考这个问题,其他时间则不去思考它。
公司楼下的咖啡厅就是一个空间界限,允许自己去思考去纠结,只不过是让自己在专门的空间中去思考去纠结。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让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和纠结仅仅留在那个空间里,当回到办公室,回到家里时,就可以用其它的状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此外,空间界限还可以与时间界限中的“专属时间”联合在一起使用。
比如,仅仅只在中午吃饭的半个小时里,在餐厅思考“这件事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这份工作我还要继续干吗?”这类问题。
等过了这个专门的时间,过了这个专门的空间,你就可以提醒自己要停下来了。
3、因素界限
“我是选择这份工作,还是选择那份工作?”、“我是选择这个对象,还是选择那个对象?”
当人们有很多选项时,往往就会落入纠结,比来比去,最终还是选不出来。
事实上,越是高层次的选择,越是事关重大的选择,就越是离不开你平日里对于自我的探索和认知
。但可惜的是,现代人都忙于工作照顾家庭,或是学知识学技能,于是便忽视了最底层、也是最重要的自我探索和认知。与此同时,需要你做出决定的时间往往非常紧迫,你需要快速做出决定和选择,因为工作邀约不等人,而对象也不等人。
那么,你又该如何在缺乏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紧急急迫的决定和选择呢?
这时,你可以使用“因素界限”的思考方法。
因素界限意味着,你不需要选择满足所有因素的那个选项,而是
选择只满足两个因素的那个选项就可以了。
比如,在选择工作时,你最看重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工资,那么满足这两点的你就选,其它什么行业发展,工作内容的因素,你就不去考虑了。
这时,你就不得不去找出对你来说最重要最核心的几项因素,并且只将思考限定在这几项之中,从而避免决策完美化的倾向,避免陷入“既要,又要,还要”的无限纠结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虽然它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它却能解决你在对自己认知不够清晰,同时又着急着想要做决定的时候。因素界限思考法,还有一种使用方法 - 在你面前的各种选项中,
如果有一个选项包含了你最想要的因素,同时又没有包含你最讨厌的因素,那你也可以考虑选它。
比如:你需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去哪个城市定居的选择。这时,你知道自己最想要的一个因素是在这个城市里能够获得很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你最不想要的是,这个城市的冬天很冷。根据这个你最想要的因素,以及最不想要的因素,你最终可能会选择深圳。
最后,如果你现在有正在纠结的决定,或者其它在纠结的问题,我建议可以用文章里教你的方法,试验一个星期看看,体会一下。当然,如果从长远计,如果从能够带来更好的决策和选择的角度来看,
我更建议你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做深入全面的自我探索与认知。
本文提供的方法,与通过自我探索与认知做出决策和选择的方法,一个是救急,一个是系统性的解决根因。
机构专栏
FESCO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近文章
【考察】HRTech & 出海俱乐部 | 2025海外考察定制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美国】面向雇主和员工的健康福利平台Remodel Health获得超1亿美元的融资,继续拓展 ICHRA 市场
2024年12月20日
一点建议:2025年HRTech机构关于AI策略的观点
2024年12月20日
智能招聘革命:AI如何重塑招聘行业?
2024年12月19日
【美国】人才平台提供商Twill获得1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改变科技行业的招聘方式
2024年12月18日
热门文章
那年今日
帮助企业在服务中增强聊天功能,SendBird获1600万美元融资
2017年12月22日
HR年底的崩溃,从商保福利“被涨价”开始
2023年12月22日
【荷兰】劳动力技术公司Bubty获得175万欧元种子轮融资,引领自由职业者行业发展
2023年12月22日
2021趋势:人力资源HR的趋势和未来预测
2020年12月22日
【新加坡】初创薪资管理公司SKUAD获得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2020年12月22日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加入我们
|
2022新版员工体验旅程图
|
ChatGPT与HR
|
2024年HRTech活动计划
|
HR出海频道
|
HR云图
|
资料下载
|
员工体验研究院
|
北美华人人力资源协会
|
马上加入出海俱乐部
|
2024版员工体验旅程图
|
2024HR机构优秀品牌发展计划
|
推动HR工作中实践负责任AI的倡议书
|
NACSHR
|
出海北美第一站
Email:
hi@hrtechchina.com
Copyright © 2024 HRTechChin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 08005049号-4.
×
登录
用户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