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12月22日】
  • 资讯
    果壳网获2000万美元C轮融资 好未来领投 [摘要]此前,果壳网曾先后获得挚信资本和IDG两轮融资。   果壳网今日正式对外宣布完成C轮融资,获投200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好未来领投1500万美元并购得果壳网少数股东权益,果壳网原有股东IDG等投资机构跟投500万美元。   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表示,果壳未来将在教育学习方向继续发力。原有的科学内容生产和传播业务,再加上教育学习类产品,果壳正在完善知识产品的生态系统。   姬十三称,果壳看重好未来在教育领域的积累,好未来以K12优秀学生理科辅导服务见长,其覆盖人群与果壳覆盖青年知识爱好者很好衔接,双方业务在人群互补上有很多想象空间。   好未来联合创始人、好未来集团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刘亚超表示,本次与果壳网合作,好未来将借助果壳MOOC学院平台链接中国和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加速对旗下在线教育业务的拓展创新,这与之前我们投资鲨鱼公园科技课程,及投资Minerva大学的逻辑一致。   刘亚超称,在业务领域,果壳网集合了以大学生为主的科技爱好者,可以与学而思中小学数理化业务实现年龄层互补,帮助好未来完善更高层级的教育领域。“因此,注资果壳网对我们来说是面向未来打造全新教育模式、进一步扩展中小学以外潜在客户群体的极好机遇。”   据业内人士透露,果壳此次获得由好未来领投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与果壳旗下在线学习社区“MOOC学院”(mooc.guokr.com)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   据果壳官方报告显示,MOOC学院的注册用户已达80万。与果壳整体用户群体相比,MOOC学习者更年轻,以大学生和工作3年内的年轻白领为主。同时,利用MOOC提前学习大学课程的中学生人群正在快速增长。为那些有超强学习欲望的90后、95后提供机会和帮助。   果壳网曾先后获得挚信资本和IDG两轮融资。2013年初,果壳网开始进行自我拆解,围绕“用科学服务生活”的理念,从泛科学知识社区向各细分领域下沉分化。   2013年7月,“MOOC学院”正式上线,为中文MOOC学习者提供选课评价、交流讨论、笔记分享等服务;2014年,果壳原有媒体频道升级为服务深度用户的专业科学传播栏目“科学人”;热门小组“果壳性情”独立孵化为“知性”App,果壳投资参与创建的“深圳智能硬件企业小蛋科技”推出首款智能产品——“小蛋智能空气净化器”,获得广泛关注。   MOOC学院从2013年开始,与全球最大MOOC平台Coursera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联手推出了校园大使、课程推荐、社区运营等多项合作计划,MOOC学院和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国平台的深入合作正在进行中,力求为中文用户学习全球教育资源提供流畅服务。     好未来这两年也在不断投资在线教育领域: 2013年3月,好未来以现金308万美元收购第三方在线网络平台多贝网16.85%的股份; 2013年12月,好未来以8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考研网; 2014年1月,好未来宣布投资母婴网站宝宝树,投资金额1.5亿元人民币。 2014年8月,好未来投资英语备考平台LTG; 2014年10月,好未来战略投资儿童科技素质教育培训公司鲨鱼公园; 2014年10月,好未来投资1800万美元于Minerva Project; 2014年12月,好未来投资CG在线教育平台奇迹曼特,涉足职业教育。 一位好未来人士透露,好未来在教育领域的投资逻辑是:好未来做好K12的教学部分,剩下的在线教学领域愿意跟所有品类人合作。   腾讯科技 雷建平 12月22日报道
    资讯
    2014年12月22日
  • 资讯
    化繁为简,Linkedin如何用大数据来变现 对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而言,大数据分析不是什么高高在上、复杂枯燥的工作,而是一门化繁为简、高效实用的艺术。        在大数据时代,商业数据分析部门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很多公司的数据分析部门采用的都是“分析放在报表之上”的分析方法,即每天产出非常繁琐、复杂、海量、事无巨细的分析报告,但这些分析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并不强。而Linkedin作为一个典型的数据驱动的公司,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报表放在分析之上”的方法,化繁为简,以最快的速度在大数据金矿中发掘出最多的商业价值。   据悉,自2011年商业数据分析部成立以来,Linkedin的销售收入已经增长了20倍,不仅如此,整个公司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数据驱动的自动快速的商业决策。近日,钛媒体驻美记者也独家专访了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第一位员工及部门总监Simon Zhang,对Simon而言,商业数据分析不是什么高高在上、复杂枯燥的工作,而是一门化繁为简、高效实用的艺术。     数据分析结构:从金字塔到菱形到球形 Linkedin无疑是一个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公司,截至记者发稿时,其用户即将超过3.4亿人,庞大的用户规模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其中包括行为数据、身份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内容数据等,如何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痛点从而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是Linkedin商业模式的关键。   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的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的主要功能正是通过数据分析支撑公司其他关键部门进行各种决策。目前,商业数据分析部门的70名员工可以支撑服务于全公司4500名以上的员工。   “自成立以来,每天,销售、运营、客户服务、工程、市场、产品等各个部门的员工都会向我们部门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对我们的主页面是否满意?我想推销某款人力资源产品,我该推销给哪个公司?等等。最初我们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数据分析,但这样效率实在是太慢了,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改革以往的数据分析的方法。”Simon表示。   和大部分公司一样,Linkedin最初采用的是金字塔形的数据分析架构,从下到上依次是:了解相关业务与产品;有目的地采集有用的数据;深度了解数据分析工具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作出决策。   而这几个步骤中,区分出不同水准的数据分析的关键点在于中间两个步骤。“了解你所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方面,目前很多分析人员不是太重视,因为他们认为编写数据分析工具是传统IT部门的事情,但实际上,能否深度地了解分析工具的运作原理对于你能不能充分正确地使用这个工具很关键,也是区别好坏分析人员的关键。   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数据分析这一过程本身,在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业界一致认为,好的数据分析都是善于化繁为简的,好的数据分析人员善于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最核心的价值。”Simon告诉钛媒体。   正因如此,在人人都在讨论大数据的时代,Linkedin对数据分析的最重要的两个要求就是“速度要快并且产生价值”。   只有速度够快才能形成规模化,才能产生规模的价值,而传统的金字塔型的数据分析架构使得分析人员在金字塔的中下段部分花费了过长的时间(85%-95%的时间),因此,2010年底至2011年初,Linkedin开始考虑将金字塔结构变为菱形结构。 “变成菱形结构的主要方法就是,不断创造自动化的工具代替传统金字塔底层的工作,将金字塔所有可能的环节尤其是中下部分的工作让机器自动完成,” Simon表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金字塔变成菱形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一个变成菱形的数据分析结构,我们会将其再次变成金字塔形,然后再次优化变为菱形,如果说每一个菱形面积仅有原来的金字塔面积的一半的话,经过多次转化和迭代之后,整个数据分析的效率将被大大提升。”   据悉,在将金字塔形的数据分析结构变为菱形后,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再次对其进行了优化,将菱形结构变成球形结构,形成闭环,“目前我们商业分析部门已经开发出了几百个面向内部员工的闭环的球形产品,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实现从产品到数据收集到分析到决策的一个闭环流程,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球形产品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的分析和决策,还能形成闭环、自动升级和迭代”。   (分析决策:从三个月到一分钟) 对于大数据分析,Linkedin认为效率是第一准则,用最短的时间产生真正的价值比面面俱到的分析更加重要。而通过商业数据部门近几年开发出的几百个面向内部使用的产品,Linkedin所有部门的员工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工作效率的飞速提升。   案例一:市场和销售团队支撑产品——Merlin 对于Linkedin的每一个产品销售人员,当他接到销售某一款产品的任务时,他至少会产生以下几个主要疑问: 1.我该把这款产品卖给哪家公司? 2.我应该联系谁?谁有采购的决定权? 3.我应该怎样去联系这个人? 4.我该派谁去联系这个人?是我自己去合适还是我的某位同事去更适合? 5.到这家公司后我该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打动客户?   在传统的人工手动的数据分析模式下,对于某一款特定的产品,其销售人员想搞清楚以上几个问题并作出一个见客户时使用的销售PPT至少需要2周到2个月的时间,而今天,通过Linkedin市场和销售团队支撑产品Merlin,销售人员仅需要登陆系统,输入自己的名字以及需要销售的产品名称等基本信息,Merlin可以自动收集销售人员的背景数据和人脉网络数据,从而快速生成较为精准的销售方案,从输入基本信息到销售方案的生成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销售人员甚至可以得到系统为他量身定制的销售PPT。   “传统进行2个月的调研也未必可以得到精准的方案,而目前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我们最近还把Merlin安装到了销售人员的手机上,实时对销售人员进行支撑,目前Linkedin一共有3000多人在使用Merlin系统,”Simon表示,“销售方案的自动化生成也使得我们在招聘销售人员时变得简单,不需要过多的培训便可迅速上岗。”   案例二:产品测试团队支撑产品——A/B Testing System 对于Linkedin测试部门而言,在传统环境下,其想要完成一项测试工作起码需要3个月时间,而目前,通过A/B Testing System,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便可以从每一项测试的650个指针中抓取出几个关键指标,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以最高的效率对测试产品进行改进。   “传统环境下,十几个人3个月才能完成的测试工作,目前仅需要一分钟,目前A/B Testing System每天可以支撑2000个内部测试,每一个测试追踪650个以上的指针,通过抽取最关键指标的方式对产品提出改进意见,”Simon表示,“我们不追求尽善尽美,我们只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事实上,只要每天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步1%,一年之后的进步成果将是惊人的。”   案例三:客户服务团队支撑产品——Voices 对Linkedin客服部门而言,如何衡量用户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因为通常客服人员们只能从用户留言等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收集到一些信息,但如何将松散凌乱的非结构化数据变为可衡量改进的结构化数据一直没有得以解决。   直到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推出客户服务团队支撑产品——Voices,传统无法结构化的数据仅需要一分钟便可生成分析报告,比如,如果客服团队想知道目前Linkedin的客户对于主页是否满意,其仅需要在Voices中输入“Homepage”,便可以瞬间得到结构化的可视的用户满意度数据。当然,瞬间获得结果的背后一定是严谨而先进的算法。 (从写模型到写机器人) 事实上,如上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自成立以来一共推出了几百款这样的产品,每天都在为每一个Linkedin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而努力。不仅如此,每款上述产品还可以自动地学习员工的使用习惯,以保证员工在下次再次使用相同的软件时响应速度会更快。“对Linkedin员工而言,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都是为他们个性化打造的。”   规模自动化的结果当然是效率和效果的大幅提升,据悉,自2011年商业数据分析部成立以来,Linkedin的销售收入已经增长了20倍;其他所有环节的工作效率也大幅得以提升。   “我们不会满足于此,以前我们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写模型,从2013年,我们部门开始设计写模型的机器人,这又进一步加快了公司在数据分析时的自动化和高效率。”Simon表示。 (作者为钛媒体驻硅谷记者陈琛,本文首发钛媒体)
    资讯
    2014年12月22日
  • 观点
    那些年 在线教育隐藏的真相 虽然只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重新出来分享思考的过程,宛如过去一辈子了。2014年11月与12月两个月间,在线教育发生了许多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比如坚持2014年底会倒闭一大批在线教育企业的论调,比如下半年会是冰河期的言论,更甚者大机构不断挫低创业者信心的行为,诸如此类的乱象就不一一多说。。今天先来一个我们都未曾讲诉的真相,在线教育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的东西?   一、 似是而非,一派胡言 时间回到2013年末,互联网与资本正式撬开在线教育的大门后,随后一年时间一发不可收拾,教育行业的变革之风席转整个教育行业。诸如各大互联网企业按耐不住纷纷进军在线教育或者加大在线教育的投入,同样的许多传统教育机构亦如盲头苍蝇般寻找自救。而时间回到2014年的今天,似乎还没有看到在线教育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一大批准备好草稿的人开始冒头了,恨不得向全世界的人宣言自己正确的理论,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他们眼中突破性进展是指能够彻底颠覆传统教育,但是这是一年就能够完成的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嘉榔没有那么大的情怀,只想说说带来的变化,是否足够突破。   (1)直播与录播。 一直在教育行业“垄断”地位的录播,被直播这种模式给重构和平分天下。前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服务用户,后者却是最久;前者能够看清一位老师,后者能够隐藏很多东西;前者能够让学员注意力集中,后者仅仅依靠学员的坚持与耐心……直播模式一直在某些行业中存在,但是直到今年才开始在教育行业大幅度出现,即使如YY的教育频道也尝试走了直播间的形式。   用户不单满足学习的东西,更要所见即所得。教育行业的用户从过去信奉机构转变到信奉老师,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个体户老师能够突围,为什么那么多老师开始逃离,为什么那么多知识能够传播。教育机构无法做到知识上面垄断的时候,就是用户掌握主动的时候,以前是我的唯一,现在却是我的之一。   (2)智能化。 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等等问答的平台,让很多有疑问的人得到解答,而教育的用户同样受惠。但是我们教育行业走出不一样的东西,拍照答题、作业帮等等智能化的app,都在不断帮忙用户成长。我们可以质疑变化缓慢,但是请不要轻视这种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很多传统阵型的人里面,他们连尝试都不去尝试,就看到一年后的结果就大放厥词,很无语。不管经历是怎样的,如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学习者,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与看到这种智能带来的变化。   (3)学习的提升。 习惯是一个可怕的生物,当你还认为是自己选择的时候,其实这是就以前的习惯给出的选择,而当用户不断尝试线上学习后,那么对于线下学习就会慢慢的放松。当一个东西容易获得后,那么用户就会追逐容易的方向走,或许他们并不抗拒困难的东西,但是他们会慢慢的被淘汰。每个教育机构不走出一套在线教育的链条,总归会被淘汰的,就如职业培训与外语培训两块,今年以来就有不少线下机构悄悄退出市场。   摆在在线教育面前并非钱或者其它,而是如何做到用户心中真正的需求,笔者接触那么多教育机构,说句不好听的话,有部分的平台就是乱来的。教育行业会出现一家淘宝型的平台,但是并非以淘宝的形式,不知道你们是否了解过所谓的招生网站,这难道不就是你们理想中的淘宝型平台,但是诸如厚学网、好学校等招生平台会是什么情况,请问有真的了解过市场吗?不改变思维,不增加自己接触的信息,更是难以走一条路,当然笔者的话都是假话,都请不要相信,我不会为我的话负责。   (4)技术革新 很早之前,教育行业流传一篇关于教育行业的技术是普遍低的文章,而且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来是寻求安稳,不对其中的内容做出过多判断,只是想说教育行业的技术水平低是普遍的事情。   没有一批互联网高端人才的到来,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然而只有科技的创新才能带动行业更大的发展。当还没有弄懂在线教育,就自视甚高认为这就是把课程放在网络上卖的时候,可想而知思想有多么局限。   所谓思维的更新,笔者就不说了,谁都知道的事情。   二、 打压是为了更好收编 在线教育背后还有一股不寻常的东西,他们以不断制造坏信息为荣,而且往往你会发现最后反而有不少的获利者。他们没办法创新,没办法创造不同的平台,所以他们采用打压手段,加上一系列的善意的面目,进而获取一批创业者的心。我们看待教育是要谨慎,但是我们相信会有更高层来把握方向,其它根本无需我们担心,我们要时刻考虑用户,那么就不会轻易出现问题。任何一个产品如果偏离用户,最终必被用户所抛弃。   笔者很佩服所有创业的人士,不是因为笔者不能,而是为他们的勇气,为追逐梦想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感到幸运。我们每个行业正因为有这么多这样的人才能不断社会进步,或许不会再有第二个马云不限,但是带来的是时代的进步。   很多人其实不清楚,有一大批的教育机构在等着收编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所以他们不断引着创业者走在一条浮夸的路上,等待他们的收割而已。   三、 入口一直在,只是你的内容不够 诚然在线教育一直是以内容为主,似乎脱离了内容就难以成事,但是真的如此吗?笔者一直觉得内容只是第二位,你没有把握好入口,再优质的内容也是扯谈。对于在线教育平台而言,走好一个方向,比起怎么走,什么人走更加重要。如果内容真是重要,为什么淘宝同学成不了在线教育的淘宝巨头,上面不都是内容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在线教育外语培训机构出现,优质的内容一向不是传统教育的核心吗?那么多教育机构肯定有无数的内部项目,但是成功的有多少,别给我说没有优质的内容。   决定走那边,就看你怎么走。比如最近YY收购郑任强的团队,逼得刘洪波不得不离开YY,,而后独立创建网校,又是一副邢帅教育的翻版。内容与入口一直都是不能隔开的,有了入口,就有资源、有了用户,而有内容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口碑。难道如考试类的,就只是一种概率的东西,没有哪个考试机构敢说自己能够让学生考上,那都是夸大的宣传而已。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四、 别让你的平台变成我们的平台 项目什么最值钱?就是秘密的时候,而一个创业项目还没有上线的时候,就弄得天下皆知,最危险就是潜在竞争对手的关注,那么项目未来的走向可想而知。潜在的竞争对手会让人不断挖掘你的项目或者平台,慢慢融合到自己的平台上面。今年很多在线教育大会,笔者觉得是行业的好事,但是也是一些在线教育创业者的坏事,这些人不断跑这些会议,到头来自己的平台反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与其花着时间去做这些,还不如从网络上面看,当然有一些还是要去,无论为了资源,还是为了其它,笔者也不排斥各种会议,但是会看情况选择。   比如早前有几个活动机构找到笔者,希望可以把活动消息发布出去,笔者在不收取任何的东西情况下发布,反正也就是一件对行业有用的信息,但是通过后来了解到的信息与从不同渠道的得到的信息,显然对方想让我当傻瓜,所以现在一律拒绝发布这些东西,现在只看活动是否好,其它都不会考虑。   本来在线教育能够做的细分领域只有那么多,而如果让一些大的教育机构得到信息与想法,就容易从你的平台变成我们的平台,有些打着共同成长的,其实就是背后收割的举动,这是笔者恶意的猜想。   五、 无论说什么,就是要赚你钱 这个笔者不多说,无论任何机构说什么做什么,到头来不是在帮助你成长,而是想要赚你的钱,这就是真相,当然合理的合作就是合适,最怕就是被误导,比如现在经常出现的所谓的品牌宣传,一个新创的平台就铺天盖地的新闻稿,有什么用?除了被同行所知,还能被用户看到吗?在地铁报上打个广告都比所谓的新闻稿效果好。作为一个在线教育创业者,要做合适的事情,会有人反驳,你看哪个哪个平台不是做了吗,为什么不能做?这种情况下,还请你看下别人平台的是服务哪个群体先吧......   以上都是假,请不要相信,如果相信,笔者不负责,仅此而已!   下篇开始做点难为自己的事情,如果我是xxx在线教育创业者......我会怎么弄?   作者注:黄嘉榔
    观点
    2014年12月22日
  • 资讯
    职业社交或成在线招聘未来趋势 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各个行业受到其影响更是广阔。传统行业在被颠覆中寻求出路,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革新,以求顺应市场发展。单从招聘行业来讲,中美两国在这个领域发展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在线招聘领域的大势所趋。     美国在线招聘:职业社交是趋势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招聘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仔细梳理一下美国在线招聘领域,大致分为三大阶段:   1、综合招聘网站:打破信息壁垒   随着电脑与网络的普及,招聘网站大量涌现,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类招聘网站,CareerBuilder和Monster这类综合招聘网站最大的意义在于解决了招聘领域媒介渠道稀缺问题(但精准性有待改善)。然而Web1.0时代信息的单向化以及用户黏性不够等缺陷局限了招聘网站的发展,其覆盖的人数正在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其业务模式的创新和突破能力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2、垂直招聘:精准时代到来 专注垂直领域的招聘平台Dice拥有由近10万个科技岗位组成的数据库;再如招聘信息搜索引擎“Indeed”聚合了来自于招聘板、新闻站点和公司招聘岗位等信息。这类网站在招聘领域找到一个细小的切口,单点突破,深挖垂直领域,让招聘领域精准化时代加速到来,但依然会受限于Web1.0模式的缺憾。     3、职业社交:不只是招聘,而是未来职场生态   Web2.0时代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招聘领域也开始迅速捕捉到全球化社交的潮流。相对于传统招聘来说,职业社交模式则更像是一个新的职场生态圈。职业社交的代表产品LinkedIn(领英)拥有3.3亿用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而且人数正在以每秒钟大约三人的速度增长。在这个生态圈中,用户通过职业社交平台建立自己的身份和品牌,并通过网络去不断拓展人脉,分享和沟通知识与经验,从而获得更多机会。   中国在线招聘:职业社交到来   两国在线招聘领域发展时间契合点不同,但都经历了相同都发展阶段,也将走向同一个终点,以下是国内在线招聘经历的三个时期:   1、成长期:“三座大山”称霸在线招聘领域   在国外, Monster、CareerBuilder、Dice.com等巨头一直牢牢把持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中国,则是“三座大山”——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常年雄霸网络招聘市场。且当美国在线招聘已经被领英这种职业社交属性的平台开始侵占的时候,中国的在线招聘领域还停留在以智联招聘为代表的传统招聘网站占据招聘市场主流的局面上。   2、洗牌期:新旧模式抢滩在线招聘市场   最近两三年,垂直互联网领域招聘的拉勾、引入职场吐槽的脉脉、专注于猎头的猎聘等应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细分领域精确性不足的问题,但仍然摆脱不了人才与需求的高度不匹配、盈利模式不清的问题。新旧招聘模式共存,国内在线招聘市场正在洗牌重组。   3、明朗期:职业社交到来,未来任重道远   2011年国内涌现出的一批领英模式的效仿产品开始进军在线招聘市场,如大街网、天极网、优士网等。然而它们由于自身产品的局限性、对市场没有足够耐心以及对高端职场市场把握能力不足,没有取得好的成绩。   依靠全球化的职场人际网络,国内的优秀企业除了可以通过领英这个国际平台走向世界,更能在领英的平台上引进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职业社交的全球化将奠定职场生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线招聘将在职场生态的大环境里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资讯
    2014年12月22日
  • 资讯
    欧洲的极简的记账应用 Toshl 让小恶魔管理你的收支状况   对于欧洲东南部的小国斯洛文尼亚来说,2010年 智能记账应用 Toshl 的诞生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这款应用已经获得了 250 万用户,这几乎超过了微信在国内的风靡程度,要知道,斯洛文尼亚的总人口也只有不到 210 万人。 和北欧普遍流行的极简风格一致,Toshl 诞生之初也在功能和页面布局上遵循简易的模式: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后,页面下方有收入、支出、预算、总计等基本选项。另外,你可以在 160 种货币单位中选择常用货币,这也消除了该款软件的国际使用壁垒。 记录收支情况是 Toshl 软件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为了使进出的钱款数额变得明晰,同时又方便计量,Toshl Finance 为用户提供了标签功能,你可以把每天都要花费的项目标注为一个固定标签,重复输入时直接点击既可以了。 不过,在记账类的软件多如牛毛的 APP Store,Toshl 是如何获得用户青睐的呢?应用风格的拟人化就是它的秘诀之一,当你在软件中进行收支预算等操作的时候,会有一个红身独眼的小恶魔拿着小喇叭一直监视着你,在你开支过大或者收入减少的时候,它还会时不时讲几句激励的话语。 该软件分为免费版与付费版,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免费版提供的基本服务已经够用了,而付费版则可以添加多种收入来源、计算投入产出比、创建多个独立预算,还可以将收支状况导出为 PDF 与 EXCEL 表格,不过你需要为此付出 1.99 美元的包月或者 19.99 美元的包年费用。 在 2012年 获得了一家名为 ThirdFrameStudios 的机构的天使轮融资后,Toshl 没有继续获得下一轮投资。目前,Toshl 的运营大部分依靠软件的增值服务。上一周,Toshl 软件更新到了 2.0 版本,开始完整适配于 ios 网页至移动端的多个版本,同时支持了指纹解锁;新的标签与目录功能;还更新了最新的货币换算单位。 —— 36 氪实习作者苏建勋 原创文章,作者:人人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1334.html
    资讯
    2015年12月22日
  • 观点
    B2B 交易平台喜汽猫宣布关闭!创始人想跟你聊聊他们花费千万购买的“教训” 编者按:喜汽猫汽车后市场 B2B 交易平台在今天正式停止线上交易。网站服务器将在明年年初关闭。创始人徐超给36氪投来了他的总结反省文,一起来看看这个花费千万购买的 “教训”。 各位亲爱的喜汽猫平台用户、产品供应商: 我们不得不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宣布喜汽猫平台停止运营。 1、喜汽猫 B2B 网站(www.xiqimall.com)将于2015年12月20日停止线上交易。网站服务器将于2016年1月15日关闭。 2、ETP软件(汽车服务门店 ERP+CRM 系统)将不再提供程序更新服务,已有功能除 “客户管理” 中的 “短信模块” 之外,其他功能可永久免费使用。 3、喜汽猫平台用户 “账户余额” 及经销商 “应付账款” 将在2016年1月1日前由财务部门统一退款至用户或供应商。 4、ETP用户购买但未发送的短信,将在2016年1月1日前由财务部门统一退款客户。 在此我代表团队,向 12377 个实名认证的注册用户、179个上游供应商、7000多个使用 ETP 的服务门店致以深深的抱歉。由于喜汽猫平台停止运营对您产生的不便,我们深表内疚,感谢大家一路走来对喜汽猫的支持。 为了让用户了解真实情况,也给予车后创业团队一些建议,对于喜汽猫一路走来犯过的错、摔过的坑、停止运营的原因、以及我们看到车后的其他机会,我在这里向大家做客观描述。 一、喜汽猫的诞生是情理之中,但又是意料之外: 我和团队2006年进入车后市场,从一家零售店,到省级经销,到中国区总代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新的模式,来改变这个行业。服务门店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产品、技术、管理、金融方面,我们找到一条比较 “轻” 的路径,希望用 SaaS 软件直接切入门店的核心经营,最终建立自营的 B2B 平台。 2013年6月成立软件公司,半年时间研发,半年时间推广。在全国 23 个省,获取了 7000 多个付费用户,用户都是汽车服务门店,几乎做到每日8小时在线。2014年9月,我们开始策划 B2B 平台,销售车品及原厂配件。2015年3月平台上线,一个月内获得了 10000 多个注册量,全部都是经过实名认证的汽车服务门店。用户的活跃度很高,平台上线第一天就有订单。团队都很兴奋,在畅想接下来 B2B 业务的扩张以及平台与软件打通之后,大数据、物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价值。外人眼中看到的似乎也永远是那些光鲜的表象,事实上,很多严重的错误是我们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它们都一个个暴露。 二、喜汽猫犯过的错: 错误一、确定模式时缺乏深思熟虑,导致我们饶了远路、看错方向、制造伪痛点: 1、打法不够直接,通过 SaaS 切车后 B2B 绕得太远: 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SaaS 用户很难转化成为 B2B 用户,看似我们参与到了用户的核心经营过程,实际上门店用了你的管理软件,和从你平台采购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反过来,我们先做 B2B 平台,有用户群之后再植入 SaaS,是可以从数据及交互层面,对 B2B 提供很大帮助。正确的逻辑是 B2B 需要 SaaS 软件锦上添花,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走了一条弯路。 2、哪些东西未来还需要B2B,看错方向就得忍痛割爱: 最初,我们是做车品撮合交易平台,让厂家直接对门店。厂家很给力,都是知名品牌,放出了非常优势的价格,平台渐渐上量。我却开始担忧,今天的互联网已经进入深水区,标品类的东西就应该直接 to C,而我们没有办法和京东这样的平台竞争,规模化带来的边际成本优势是可怕的。车品继续跑数据,似乎没有意义,第一步就选错了方向,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 3、B2B不能够牢牢地绑住一端,我们的模式很难具备竞争优势: 汽车用品停掉之后,我们搭建了自营的零配件平台。正品低价的原厂配件,是修理厂的刚需,SKU 较少,数据容易匹配,并且我们具备较强的主机厂资源,希望拿原厂配件作为切口。事实验证了,原厂配件确是一个好的客户抓手,我们很快获取了一批用户。随之而来的问题,单纯以产品切入,比较容易获得门店10%-20%的采购份额,想要提升,就必须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这些服务每一种都是专业度要求较高的,做起来非常慢。但若是不提升采购占比,平台未来很难具备竞争优势,我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现在回头看看,对于修理厂,零配件供应是一个 “伪痛点”,不能够牢牢地绑住修理厂,而零部件上游相对集中,基本也是一些较大的企业,没有成熟的渠道和销量很难撬动,这样一来 B2B 的两端都处在完全不确定的状态之中。 错误二、没能构建与模式匹配的团队,影响项目效率,更难以规模化扩张: 1、前期团队不完整,没有互联网合伙人,导致方法论缺失: 今天的互联网环境,很多现有的方法论非常好用。经过成熟互联网公司培养的人,在产品、技术、运营层面,都掌握着成熟的方法,很多东西根本不需要你再创造。就像我们解一道数学题,老师推导一遍公式,你记住,下次直接拿公式做题,而前期的我们一直在自己创造 “公式”。ETP 软件从一开始就是我们自己设计产品,我们做的 “大而全”,经销商、用户都一致认为功能很 “完美”,是这些年他们苦苦寻找的东西。而这种大而全的 “完美” 却把我们拖下泥潭。缺少必要的方法论,使得我们一开始没能做出 “极简、极美” 的产品。团队不完整带来的问题,在后来 B2B 平台的流量、网站运营等很多方面也再次出现。 2、引入互联网团队后分工不当,错过了最好的改错时间: 我们引进了一支不错的团队,成为我们的合伙人。BAT的团队有 BAT 的特点,阿里的业务、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但是都有一个共性,这种公司大到这样一个规模,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很多时候,传统行业的人在模式判断和竞争格局上明显胜出,并不要迷信BAT,需要找到匹配项目的互联网合伙人,但谁做leader,取决于项目本身。 寻找合伙人需要慎重,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当找到了合适的团队后,却没能正确的定位与分工,让本来就问题重重的项目错过了最好的改错时机。 错误三、盲目自信让我们在试错的道路上打完了子弹,我们决定放弃: 1、从来没有失败过,是一种缺陷: 大学一年级开始,3000元创业,到毕业累计净利润 400 多万,之后几年一直赚钱也都比较容易。四位合伙人,是高中和大学的同学,我们坚信是为了创业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一路成长都是从对手嘴里夺肉,一直以来都没有失败过。记得有一次,一位投行的 VP 对我说,“你最缺的,就是好好失败一次”。然而不久,他的期盼就达成了。 2、过度自信,杀了奶牛,开始挨饿的日子,盲目冒进,我们提前出局: 2013年决定要做 B2B 平台,为了能够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我们将原本正常盈利的其他项目,一个个地砍掉。从那时开始,我们已经逐步停止造血。随着软件快速获取客户,我们决定 All in,公司的的千万现金花完,我们就卖车卖房,向亲友借钱。一直以来我们都不喜欢只赚钱的事情,总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一次,我们认为是 “离梦想最近的一次”。没失败过的我们,自信地将全部身家赌进去,但似乎手里的钱已经跟不到第五张牌。现在想想,走上一条陌生的道路,在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时候,断奶和 “All in” 确是一个过于冒险的决定。 3、半年的调整,最终我们决定放弃: 2015年的5月-12月,是我们调整模式的过程,不断地调整、小步快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最浪漫主义的创业,我们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公司的员工和我们创始人团队,一起经历了几个月没有工资、还要熬夜加班的浪漫主义创业,7月部分团队的离职、8月曾经盈利的三家公司先后破产,政府、银行、社会上的兄弟似乎没人帮忙,反倒趁火打劫。而欣慰的是,我和我的和合伙人都能平静地面对这一切。不久之后我们拿到三个投资公司的TS,准备完成一轮金额不大的融资。 经过两年的试错,我们发现喜汽猫的模式必须要做很大的改动,但不是所有错误都有机会改正,融资的金额仅能够让我们在错误的路上多走几步,理性的思考与复盘之后,最终我们决定停止喜汽猫平台的运营。 项目的停止并不伤感,并不代表结束,我和我的合伙人团队还将走上继续创业的道路。 三、创业及车后 B2B 的一些 “坑”: 坑一:创业团队,缺乏对创业的理解,感性地创业 : 1、认为努力就有结果: 我们 85 后这代人,是喝着 “马云牌鸡汤” 毕业的,我们听说 “公司前台可以成为副总”,我们相信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我们认为 “只要努力到无路可走,老天就会给你一扇窗”,真实的结果是,努力到无路可走,也就无路可走了。 今天我们所仰慕的、站在神坛上的人,他们创业的年代至少是10年以前。计划经济的中国,需求一直是被抑制的,到改革开放,生产力被解放、需求被解放,而信息依然是长期不对称。所以,在20年前的中国,选对了方向,坚持走下去,也许就走上了神坛。而今天创业的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机会依旧很大,但不能用20年前的逻辑。 能够创业的人,尤其是连续创业的人,都有着创业的基因,是一种情怀也好。但当你决定创业的时候,必须学会理性的思考。不过当哪天你成功了,就随便你怎么说,站在台上放屁大家也会陶醉。 创业是一群感性的动物,理性地去做事,从把创业当作一种信仰,到把创业变成一种生活。 2、认为 BAT 没做的行业就是你的机会: 身边有很多传统行业的团队,经常会说淘宝和京东做不了他的行业,因为他的行业太 “难” 了。其实哪个行业不 “难” 呢?真的是不是那么难呢?谎话说一百遍,自己都当真了。大公司没做,有没做的原因,公司结构、自身模式的差异等,这可能留给我们创业的机会,但是一定不要设想在你的行业复制淘宝的模式,能复制他就复制了,或者说等他复制的时候,你马上就没了。想好差异的模式,核心在于是否真的创造了价值,再行动。另外,我们应该再想一下,我们说大巨头没做的行业,是真没做,还是你认为没做? 3、很多创业者都想拯救地球: 所有人都仰慕 BAT,坐上信息革命头班车的公司自然获得这次革命的第一份大礼。我们应当理性地思考,在这样一个产能过剩、产品品质低下、中产阶级崛起的时代,各行各业曾经的发展都是分得了经济发展的红利,如今并不景气的时代,我们该做些什么。除了颠覆时代的模式,有没有适合时代而高速发展的模式? 坑二:当下的问题还没解决,却开始为下两步做准备: 我们经常都会想,下一步的模式甚至下下步的模式,我们需要什么,应该提前准备什么。创业公司的钱是不多的,先解决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领先半步、聚焦当下才是前期的创业公司最核心的任务。 坑三:光想着去中间化,不去想省去环节后,那些工作谁来做: 以汽车零部件为例,零件的流通是一个三轨制经济的市场,不光有市场经济的行为,也有计划经济体制、灰色经济的存在。以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品牌配件流通渠道来说,往往存在 3-4 级代理体制:1 级代理的品牌优势、2 级代理的类目优势、3 级代理的档次优势、4 级代理的物流优势,并且这些代理体系不是以直线形式存在,互相之间紧密的形成了一张大而复杂的网状矩阵。共同合作,解决了零配件流通过程中的万亿资金、十亿 SKU、高效物流、技术、数据、信息等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去中间化,问题是我们想干掉谁,就应该先想好,这个人被干掉之后他的活由谁来干,是不是我们可以干?如果干不了他的活,那你就干不掉他的人。 坑四:高估模式创新点对行业的影响,忽略整体链条的效率问题 “倒逼”,是另一个经常听到的词,有人要倒逼供应链、有人要倒逼产业升级、还有人要倒逼政策改革。所谓 “倒逼”,也是在我们拥有了巨大话语权的前提下,才去想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先想一想如何具备这样的话语权,不要意淫具备话语权之后的美好。目前车后 B2B 的模式,只是在有些微观的点上有了创新,没有提高多少效率,对整个链条更谈不上优化,现在去想 “倒逼”,不管你想逼逼谁,似乎都很难有这个资格。 坑五:自己觉得完美的模式,也许根本还不及格 很多创业者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项目而项目,而一旦设定这个前提,就会不断地去构建模式,最终想出 “最合理” 的模式。但是我们往往犯了这样一个错误,这种 “最合理”,是在你所想的模式之中最合理,是相对的。也许你想了几个模式都非常好,选了最好的,但还有一种可能:你想得所有模式都没及格。 坑六:传统行业的团队往往是资源思维,不是用户思维 在传统行业打拼多年的团队,往往容易根据自身资源来构建模式,高估了资源的价值,而忽略了用户的体验。所以传统行业的人做 B2B 平台,往往想做稀缺资源。 B2B 平台适用的应该是供应过剩、上下游分散或者至少有一端分散的行业。稀缺资源从本质上不需要 B2B 平台就可以做的很好,传统的团队往往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 坑七:认为互联网创业不需要考虑盈利 互联网的思维,不是不考虑盈利,而是会把盈利的周期规划得长一点,可能盈利的产品想得更加丰富一点。这不代表我们可以肆意地去烧钱,也不要去想有了流量,猪来买单。至少经过这次创业,我认为 B2B 项目前期自身能盈利是好事,尤其在零部件这种行业的 B2B,能拆成几个阶段去上市,也比8年抗战做融资靠谱。 四、我们看到车后的机会: 1、目前的模式还没有解决问题: 以汽车零部件为例,今天的模式,本质只有两种,一种是试图通过导流 C 客户来获取 B 商家,然后设想保养、保险等盈利模式。第二种是通过构建部分供应链优势,获取 B 商家,然后一家一家地去敲上游,干掉中间环节,做成最大的代理商,同时匹配供应链金融、物流,改变零部件流通行业的游戏规则。这些模式本质上还是生搬硬套,既没有明显的优化效率也没有创造其他核心价值。 2、车后市场的创新机会很多: 能不能有人将车后 “以技术为核心属性的生产能力” 识别并且标准化、产品化、明码标价? 能不能有人做出一个松散制的修车连锁,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而后做拆分组合再分配,哪些分包、哪些合包,通过 B2B 的利益驱动、WEB+APP 的工具让这种看似松散的连锁紧密起来,顺便也了解决资金、物流、技术等问题,在一个城市服务 200 家以上门店,真正干掉中间环节?太多的机会和模式值得我们思考。 今天的中国,依然没有汽车的运营商、没有 B2B 的渠道品牌、没有一个让消费者放心修车的平台,供应链金融、二手车金融、商用车及车后、车辆延保等很多领域,也都还没有让用户体验度很好的产品及服务,未来至少三分之一的修理厂产能淘汰、电动车也足以让很多模式浮想联翩。面对机会,车后的创业者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未来的趋势、以及当今问题的核心在哪里?从本质创新、创业。 我们依然坚信车后可以成就伟大公司。 最后:再次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喜汽猫的关注和支持,也以此共勉车后的其他创业团队。 三十岁生日,这样的公告,是一个总结,另作为一种开始。
    观点
    2015年12月22日
  • 资讯
    开源软件正在吃掉企业应用? 过去十年间开源软件业务(OSS)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企业软件领域的开源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更是风起云涌,竞争也愈加激烈。Lightspeed风险投资对近年来开源领域的风险投资数据进行了统计,通过下面的数字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开源软件过去五年的大提速: 开源软件投资增速Investment-pace 根据Infoworld的调查,78%的受访者都在业务中使用了开源软件,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为客户开发的应用基于开源软件。更重要的是,参与开源软件项目的受访者比例从50%增加到了64%,高达8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三年将对开源项目做出贡献。 毫无争议的一点是,开源软件已经成了企业应用开发部署的主导性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技术决策者们在支付大笔赎金后逃离了专有软件的牢笼,投入开源软件的怀抱。 开源软件自身也在不断进化,在企业应用领域,开源软件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减少软件授权费用的低成本替代品,而是将IT架构、定价的自主权重新交换到企业CTOCIO手中的战略性投资。开源生态的进步和趋势迫使那些最顽固的专有软件巨头也随风转舵,例如微软在2001年诅咒开源软件是“癌症”,但如今微软开源项目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开源软件的新闻头条中。 Blackduck的调查数据表明,开源软件正在重塑企业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安全的未来: 58%的受访者表示开源提供了最佳的可扩展性,43%的受访者表示开源软件的部署难度远低于专有软件。 55%的受访者表示开源软件比专有软件方案的安全性更好,而更具目前的趋势,未来两至三年,将会有61%的企业会将信息安全的选票投给开源软件。 当评估企业内部使用的安全技术时,45%的受访者表示将会首先考虑开源软件方案。 未来2-3三年受开源软件影响最大的三大技术领域是:云计算(39%)、大数据(35%)和操作系统(33%)。 来源:IT经理网
    资讯
    2015年12月22日
  • 观点
    当你新颖的想法被别人“盗用”时,应该怎么做? 编者按: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成果越来越重视,但是侵权事件还是频频发生。本文作者 Nir Eyal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当别人盗用了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 我的编辑人 Jane 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标题栏写着“你看到这个了吗?”。她在信息里写到:“Nir,我看到这篇文章的大标题以为是你写的,但我想错了,我觉得非常奇怪。”我立刻点开了她给我发送的链接。 简直不可思议,《纽约时报》的克里斯多夫•米勒写的一篇文章,和我写的一篇尚未发布的贴子异常相似。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可能不慎将链接推送到了我的草稿上或是无意间发布了我的贴子,就像是有人黑进了我的电脑或者说看透了我的想法一样。米勒的文章举了同样的例子,引用了同样的调查,甚至还链接了同样的资源。我非常吃惊,给米勒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尽管我之前从没与他联系过),询问他是否以某种方式阅读过我的草稿。 与此同时,我急忙发布了我所写的贴子,想着这样至少能证明在米勒的文章出现以前我就已经写好贴子了。就在那时,米勒回复了我的邮件,说他从未听说过我的贴子。 他当然没有听说过我的作品,再进一步反思过后,我觉得我好愚蠢。我到底在向谁证明什么呢?谁又会真正在乎呢? 我非常生气,觉得有人盗用了我的想法,以至于让偏执冲昏了头脑,于是我陷入了一个认知困境。 一个新手的标志 人们更倾向于认为想法是非常稀有的东西,像可以收集和贮藏的宝石一样。但事实上,创造性作品的实质,无论是企业创新、学术研究还是艺术努力,都告诉我们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一种很新颖的见解涌入你的脑海,那么很可能别人的脑海中也存在着这一想法。 在我所居住的硅谷,那些初入科技社群的新手几乎都有这么一个特征:他们要求我替他们的想法保密。有些企业家让我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显然他们都是刚来这儿没多久。有极少数的特例,比如有些工厂退休人士也会签署保密协议。这都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事实,那就是不同的人往往会几乎同时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 这被称为“多元发现理论”,与“发明的英雄理论”相反,它假定发现常常由很多人来实现,而不是由单独的“天才”来完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微积分公式的形成,维生素A的发现,电话、灯泡、喷气发动机以及原子弹的发展。 数学家法卡斯•波尔约曾说:“当某些事物出现的时机成熟,它们就会像早春紫罗兰迎光绽放一样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发现是必然的,因为创新是现行环境的结果,和通过心理上准备好的灵感一样。 正如凯文•凯利在他的书《科技想要什么》中所解释的那样:“世界各地的每一种技术的进步都遵循着一个非常相似的近似过程。石片逐渐屈服于火、刀和枪炮……结果是始终如一的,有了火以后才有刀剑,有了刀剑以后才有人类土葬,拱形出现在焊接之前。”历代总是为下一次发现奠定了基础,发掘我们一定会发现的更进一步的东西。 在一个充满必然、同步发现的世界里,对很多东西保密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持有接近自己归属的想法带来了不可预见的成本。例如,如果你不频繁、广泛地分享你的分析见解,就意味着错失反馈意见。我听到的大多数糟糕的创业想法都不是因为他们受到某人窃取这个想法的威胁,而是因为创始人不知道他或她不清楚什么。 分享想法意味着别人可以指出你的盲点,此外,被高估的想法会使我们更有可能坚持它们,这反过来会使我们对新鲜事物和可能会指引我们向不同的方向深入的潜在矛盾性等在查找证据上更加严格。最后,盲目迷恋想法会使得我们忘却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真正地把想法具体应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想法很容易,执行却很难。 琐碎法则 英国作家C.诺斯科特•帕金森以他的“琐碎法则”而闻名,这一法则首次在1957年发表的一篇讽刺性文章中得到阐述。帕金森记述了一个委员会批准一个核电厂的计划,但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争论一个自行车棚。虚构的委员会在自行车棚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人们更容易对他们熟悉的事情提出意见。虽然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有资格谈论核电,但每个人都可以就自行车棚问题发言。 琐事也能以其他方式发挥其力量。某一时刻或另一时间,我们所有人都会因为取走我们某物的人而感到委屈。像一个孩子因为另一个孩子偷走了他的蜡笔而放声大哭,我们有时也会条件反射地产生强烈的情绪,然后才认识到情况的微不足道。 当谈到我的文章,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生气的。米勒(《纽约时报》的作者)和我都引用其他人的想法来表达我们的观点,而我的反应看起来更可笑。 我本该因为写了一篇《纽约时报》也认为很重要的出版物而感到高兴。思想领袖也可能会做出最糟糕的孩子般的反应。然而营业业绩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作为一种更难以量化的财产,对想法信誉的争取可能会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最糟糕的影响。我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人毁谤一个学术或行业同事是一个黑客、一个骗子,或一个盗用别人想法的小偷。正如政治学家瓦莱雅·赛义尔所说:“在任何争议中,感情的强度与所关注问题的价值成反比。”因此,我们所争论的东西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当我在发布我的贴子后查看Twitter,我发现米勒的一条推文提到了我,并说道:“今天的博客和贴子非常酷。很抱歉让你觉得你的想法被窃取了,但并没减少你要传达的信息。” 在生活中,创造事物的方法有很多,智者总会恰当地找到新方法去创造某些新颖的事物。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译者ID:杨国义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
    观点
    2016年12月22日
  • 硅谷
    与同事共进午餐,Never Eat Alone获1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编译:万川 在一家大公司里工作意味着你身边每天围绕着上千人,你可能会感到很孤单。那么你又该如何找到那些和你志趣相投的人呢? Marie Schneegans曾在瑞士联合银行(UBS)工作过数年,她对此深有体会。也正是这种感受让她和她的联合创始人Paul Dupuy共同创立了巴黎创企Never Eat Alone,这款App能让员工们在午餐时进行彼此间的联系。 “对于如今的大公司而言,其内部的确存在社交方面的问题,一个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往往很难有机会去认识另一个他的同事。”Schneegans说道。 这种基于订阅的服务在法国收到了广大的好评,这家公司宣称在法国已经签订了30家大公司的合同。同时它还宣布获得了1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法国食品联合企业Elior Group所投。这轮资金将帮助Never Eat Alone扩张到海外的市场,并探索其能否在人力资源部门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这轮资金还会用于员工招募,毕竟这家公司目前只有12人。 Elior的董事长兼首席执政官Philippe Salle表示:“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对午餐间的应用进行投资了,人们乐于在午餐期间进行交流,这多亏了数字化的普及,当然Never Eat Alone这样有才华的创企同样也功不可没。” 一家公司的人力部门订阅了这款App后,员工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电子邮箱登陆这个网络,当然这个网络只包含了这家公司内部的人员。 员工们要根据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职业兴趣进行个人资料填写。他们也可以浏览别人的资料,这款App会自动帮忙进行匹配。如果你们彼此之间有共同的爱好,那么你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信息,并约定共进午餐。 Schneegans最初打算在美国推出这项服务,因此她在旧金山建立了这家公司。但这项服务却优先在法国取得了成功,于是她又将公司搬迁到法国。现在Never Eat Alone已经与许多法国大公司签订了合同,并计划进军国际市场,这包括在美国建立分部。 Dupuy表示,他们会充分利用Never Eat Alone去改善其它HR服务。 他说:“我们正在HR领域寻找新的机会。总体上而言,我们发现大公司想要向员工介绍新服务会非常麻烦。”  
    硅谷
    2016年12月22日
  • 观点
    谷歌:优秀管理者的8项特质,你占了几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倍智人才talebase”(ID:talebase),作者甄锋泉、卢云玑。 Google是少数几家将分析应用在新方法上的公司。从2009年就开始,Google就推行“氧气计划”,用科学算法归纳出高效领导人的运作法则。 “氧气计划”中,Google交叉分析收集来的10,000项资料,包含考绩评量、团队表现、员工访谈和意见调查等,从中归纳出400页报告以及“Google高效主管的八个习惯”。 以下是氧气计划中总结出的优秀管理者的八种特质(以及谷歌员工的解释): 1. 成为一个好教练 “他会通过指导和反馈来迎合你的专长和性格特征,让你感到被全力支持的同时督促你成长。” 2. 避免微管理,并且进行充分的授权 “我喜欢经理给予我和我们团队的信任……这里没有微管理……但我们知道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都会解答我们的问题或指引我们。” 3. 对团队成员的成就和心情保持着高度的兴趣 “他非常可靠,可信赖并体贴,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并保证我们团队成员达到他们的目标,且团队的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4. 关注生产力,结果导向 “他坚持不懈地为团队排除万难。他创造了“急速”的概念,所有要下的决定都能迅速定下来。会议总是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5. 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者 “我的经理鼓励极其开放的对话,让我们分享问题和顾虑,这在大部分组织都是不会公开讨论的。” 6. 帮助团队成员发展职业生涯 “我告诉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不仅是升职,而是成长,获取并分享经验。” 7. 为团队设置一个明确的愿景 “她的团队是我在谷歌呆过唯一可以给我们时间和其他相关团队一起设想愿景,分享并为此愿景行动的团队。我感到自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 用你的技术能力给出建议 “他对我们的基础架构有深入的了解。他是那种亲力亲为的人,并且愿意卷起袖子到最基层的问题上帮忙。” 那么,以上八种特质,它们重要性的先后顺序究竟如何呢? 为了更好的安排管理人员,谷歌就像数据公司那样仔细研究了绩效检查、反馈调查和获奖提名、相关的单词和短语。以下是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后的google高效主管的八种习惯,以及一些容易犯的管理错误。 八种良好习惯的排序: 1、成为一个好的教练 提供具体、有建设性的反馈,平衡消极和积极 定期进行一对一面谈,根据员工的具体长处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2、避免微管理,并且进行充分的授权 在提供建议的同时,给员工自由。制定弹性任务来帮助团队解决重大问题 3、经理人对团队成员的成就和心情保持着高度的兴趣 了解员工工作以外的生活 让团队的新成员感到受欢迎,并且帮助他们度过过渡期 4、关注生产力,结果导向 关注员工想要团队收获什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做些什么 帮助团队优先解决一些工作,并且使用经验排除障碍 5、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者,倾听你的团队 沟通是双向的:你既要倾听,也要提供信息 举办全体会议,并且对有关团体目标的信息保持直接。帮助团队连接各点 鼓励开放谈话,倾听并且关心你的员工 6、帮助团队成员发展职业生涯 7、为团队设置一个明确的愿景和策略 在混乱中也要保持团队集中在目标和战略上 参与团队愿景的制定,并且不断向着愿景进发 8、用你的技术能力给出建议 在需要的时候与你的团队一起工作 明白当前工作的挑战 管理者的三个缺陷: 1、很难转型到团队工作 有时候一些表现极其优秀、作出贡献的个人无需必要的领导技巧就能被提升为管理者。 从组织外部聘请的人不能完全理解谷歌管理的独特部分。 2、缺少绩效管理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致方法 没有帮助员工理解谷歌的绩效管理和职业生涯发展是怎样的,并且没有为他们发展和延伸的选择提供指导。 不够积极主动,等待员工来找他们。 3、在管理和沟通上花很少时间 总而言之,员工需要管理者“指点”,但不需要管理者“指指点点”。 在员工的心中,好的管理者会帮助员工理清问题,也更关心员工的生活和职业,而不是一个命令式、教训式的老板。 Google的这项研究相当有意义,它让经理人意识到,什么工作是有意义的,什么不是。或许,其他企业同样可以使用Google获得的管理智慧,将蹩脚的经理人打造成“更好的老板”。
    观点
    2016年12月22日
  •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