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谷歌正在开发招聘APP 准备与LinkedIn竞争
北京时间4月14日消息,最新消息显示,谷歌收购的创业公司Bebop正在替谷歌开发招聘App。Bebop网站发布一些招聘消息,点击之后链接指向http://hire.withgoogle.com,页面内容显示谷歌正在开发一项名叫“Google Hire”的服务。
实际上新服务已经启用,华纳兄弟子公司DramaFever、创业公司Medisas和Poynt等机构用谷歌Hire发布职位空缺消息。
几个月前,谷歌推出了Cloud Jobs API,通过API企业可以为自己的网站添加职位搜索功能,现在谷歌又准备推出Hire服务。谷歌Hire将会与Greenhouse、Indeed、Jobvite、LinkedIn、甲骨文Taleo竞争。
Bebop是一家创业公司,其联合创始人戴安·格林(Diane Greene)也是VMware的联合创始人,2015年谷歌收购了Bebop。
2015年,谷歌CEO桑达·皮查伊(Sundar Pichai)曾经在收购消息中表示:“Bebop是一个新的开发平台,有了它开发、维护企业应用将会变得更容易。我们认为Bebop将会帮助更多企业寻找出色的应用程序,让它们从云计算中获益。”自此之后产品到底有了多大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云外)
来源:新浪科技
linkedin
LinkedIn增长揭秘:262亿美元的增长引擎是如何练成的?
编者按:本位来自微信公众号“WPS企业服务研究院”(ID: WPS-SaaS),作者 欧开磊(fieldspring)。WPS企业服务研究院是金山WPS旗下的一个专注于研究企业服务行业的平台,旨在提供更有价值的企业服务行业分析、大咖观点与前沿资讯。
2002年,号称硅谷人脉之王的Reid Hoffman聚集了他之前的一些来自SocialNet和PayPal的老部下,打算再度出山创业,这次他想打造一个让职场人士认识和连接彼此的社交平台。
Hoffman的这个创业想法主要受到了六度分割理论的启发,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在20世纪90年底晚期,有一个名为“六度商务社交网络”(SixDegrees.com)大放异彩,但这个社交网络在2000年的网络泡沫中就关门歇业了。Hoffman和他的团队想打造一个基于身份和关系的全新且持久的职业社交网络。
Hoffman披露,在LinkedIn的早期阶段,全靠他自己往里搭钱来维持公司的运营和产品开发。“之前参与创办PayPal让我赚了不少钱,所以项目早期所需的资金全是我个人提供的。如果银行账户里没有资金的话,员工就会有忧虑,他们会担心:这个项目能成吗?公司资金能够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到获得风险投资的那天吗?我个人为公司早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后,大家就不会有这些顾虑了。”Hoffman说道。
经过六个月紧锣密鼓地产品开发,LinkedIn于2003年5月5日正式上线。5个创始人是LinkedIn最早的几个用户,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扩大用户量。 当时5个人都被分派了任务,每人必须找到100个用户,因为李锡恩和Jean-LucVaillant是工程师,人际关系不如其他三人广,他们得到特许,只需要每人找50个用户。 Guericke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深厚人脉,3天之内他就找到了100人。
上线一周时间,LinkedIn获得约6000个注册用户。LinkedIn最开始的用户增长其实是非常缓慢的,有时一天只新增20个左右的用户。尽管如此,在上线后的4个月后,LinkedIn的用户数达到5万,公司也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的470万美元的首轮风险投资。在上线一年后,LinkedIn用户数突破50万。2006年,也就是产品正式上线后的3年后,LinkedIn实现了盈利。到了2011年,LinkedIn成功上市,市值达180亿美元。2016年,LinkedIn被微软以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从最早的5个用户到4.3亿用户,再到被微软以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LinkedIn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下文将为你深度揭秘。
一、LinkedIn出现的必然性
2003年LinkedIn刚推出的时候,当时市面上的一些社交网络虽然非常适合朋友间约会与联系,但却并不适合用于职场人士间的沟通与联络。
福布斯2004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有一段话非常准确得描述了LinkedIn这个网站的核心理念:“在商务世界里,无论是找工作、招人还是寻找商业合作伙伴,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获得高质量的推荐。推荐其实并非易事,因为人们通常不知道自己认识的人又都认识其他哪些人。”
LinkedIn充分利用了六度分割理论。LinkedIn自己也曾公开承认过,构成LinkedIn核心理念的六度分割理论并非Hoffman和他的团队的原创。这个理论最初被Andrew Weinrich运用在SixDegrees.com上,这是一款1997年推出的商务社交网络。Weinrich在2001年还获得了六度分割理论的专利。后来,在Six Degrees的用户数达到350万的时候,公司便被以1.25亿没有的价格卖给了Youthstream Media Networks。
然而在被收购的三个月后,Six Degrees这个网站便被关闭了。不久后,收购方Youthstream也彻底关门歇菜了。尽管如此,Six Degrees网站背后的六度分割理论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是LinkedIn在2003年以7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六度分割理论的专利的原因所在。
尽管构成LinkedIn的核心理念来自于已经关闭了的Six Degrees网站,但LinkedIn和Six Degrees及市面上其它流行的社交网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根据LinkedIn的规则,用户在LinkedIn上是无法像在Friendster等当时流行的社交网络上一样能随心所欲地与其他任何人建立联系的。LinkedIn用户被限制在仅仅与他们真正认识的可信赖的人或是在职业网络中被他人推荐的人建立联系。
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降低垃圾邀请以及未经请求的邀请的数量,让LinkedIn能成为Marc Andreessen、Jerry Yang和Pierre Omidyar这些备受追捧的行业大牛的一个安宁的港湾,免受铺天盖地的未经请求的邀请的困扰。
二、早期遭受的种种置疑与挑战
LinkedIn早期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挑战。LinkedIn是在2002年经济不景气的时间段创立的,那时也被称为硅谷“互联网的冬天”。不过Hoffman将这个挑战视为是一种机遇。“我坚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间点创办公司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让你有足够长的跑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融资虽然也会相应困难很多,但是你如果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能成功融资,这会让你拥有很大的优势。”Hoffman曾这样说道。
除了面对经济不景气方面的挑战外,最初人们对LinkedIn的核心理念其实是有抵触的。在LinkedIn 2003年推出的时候,当时线上社交网络是由Friendster定义的,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Guericke曾这样描述过外界对LinkedIn的普遍反应:“年轻人会在社交网络上交朋友、交换照片,这是肯定的。但你却想让职场成年人通过网络交朋友?这根本就行不通。”
除此之外,大家还认为LinkedIn没有先发优势。“即使LinkedIn的模式是可行的,如果Friendster在自己网站上添加一个职场社交版块,那么LinkedIn将必死无疑。”
不仅如此,正如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LinkedIn一开始的用户新增速度是比较慢的。虽然面临这这些挑战,LinkedIn依然专注于增长。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Allen Blue建议早期创业公司:“在早期增速低于预期的情况下,不要惊慌、也不要分散注意力。除非你有真正充足的理由,否则就要坚持你的战略。”
三、早期通过聚焦硅谷科技圈获取首批高质量种子用户,蓄积增长势能
LinkedIn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并实现不错的增长势头,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一开始只聚焦于硅谷科技圈。在产品刚发布之后,公司的几个合伙人就邀请他们在之前的工作中结识的一些硅谷科技圈的知名人士来使用自己的产品。“在产品最初上线的一段时间,我们推的很慢,因为我们想确保LinkedIn的模式是可行的。”
在邀请职场人士使用LinkedIn的过程中,Hoffman只选择邀请那些有号召力的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的使用能为LinkedIn添加很多耀眼的光环,其他人也会在这些光环的吸引下去使用LinkedIn。很快,LinkedIn就成为硅谷的职场人士认识潜在投资者和顾问的必须使用的平台。有这样一句格言说得好:“你懂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LinkedIn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圈人士使用LinkedIn,网络效应开始显现,LinkedIn开始成为接近和结实所需人脉资源的一个枢纽。此外,LinkedIn也让用户能更方便地与之前在职场上认识的人保持联系,毕竟硅谷创业公司里人才跳槽是非常频繁的,跳槽之后很多就联系不上了,因为换一份工作通常也就会换一个邮箱地址和电话号码。在很多方面,LinkedIn解决了网络效应业务中非常经典“鸡和蛋”的悖论问题。LinkedIn先通过聚焦于硅谷这个本地化网络,获取首批高质量的关键用户,这些关键用户能为你吸引更多用户进来。LinkedIn的做法和后来的Facebook和Uber的做法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Facebook最开始只聚焦于一个单一的学校来实现早期网络效应增长,Uber也是一次只进驻一个城市的方式来实现突破。
对于任何社交网络而言,在早期必须达到临界规模(Critical Mass)才能让社交网络的网络效应发挥作用,形成一流的用户体验,提高活跃度并形成病毒式传播。通过挖掘硅谷当地的商业精英们使用LinkedIn,这带动了一大批硅谷职场人士跟着注册LinkedIn,早期这批高质量关键用户既提高了用户忠诚度,也帮助实现了用户间的口碑传播,这批人也成为LinkedIn下一阶段病毒式增长的关键环节。LinkedIn自己也因此硅谷职场人士必备的一个职场社交网络。在硅谷那批人通过各自人脉圈向外扩散的过程中,LinkedIn也开始慢慢走出硅谷,走向更大的世界。
四、免费增值模式
根据资料显示,LinkedIn在2004年年中就开始商业化方面的尝试了,最开始尝试的是Adbrite广告,那次广告的收益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到了2005年,LinkedIn又推出了三种收费模式:挂招聘职位、付费订阅和广告。一年后的2006年,LinkedIn便实现了盈利。
针对LinkedIn推出付费订阅模式这件事,LinkedIn联合创始人Guericke曾这样说道:“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可能不算是一个好的客观商业决策,但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有人会愿意为使用我的产品而付费的话,我会感到非常满足,因为这会让我觉得我打造了一款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如果我打造的是一款很多人会用的免费社交产品,也有人想在上面打广告,例如Gap想在上面卖T恤,这只意味着Gap知道如何从我的那些用户身上赚钱,但我作为公司合伙人却不知道,这是让人非常失落的一件事。”
Hoffman证实说LinkedIn并不是一开始就考虑通过广告盈利,但他继续解释道:“有两件事说服了我可以通过广告来盈利,一是LinkedIn的用户分布情况非常健康,二是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是可以打造一个独特的业务产品的。”
除了依靠广告业务外,LinkedIn还将广告模式和其它几个盈利模式结合起来,比如免费增值的订阅模式。“我们发现,订阅模式能够让我们更快地实现盈利。用户付费订阅后,便可以使用增强版的沟通和搜索功能。为了达成相应的目的,人们往往需要和他们之前不认识的人沟通,这也是我们今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Hoffman说道。
就这样,LinkedIn开始尝试从自己的核心资产上进行盈利,提供付费订阅功能,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与其他人建立联系。推出订阅功能后,用户依然可以免费注册LinkedIn,并可以使用大部分的基本功能,比如创建个人资料,以及通过推荐与职场人进行联系。然而,付费订阅之后,便可以使用一些更高级的增值功能。
LinkedIn针对企业老板、雇主、求职者和销售等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增值功能包,每个增值功能包里提供的高级功能是不一样的。对于订阅了标准LinkedIn增值包的用户,可以通过发ImMail消息的方式与自己认识的人之外的人进行联系。对于订阅了销售增值包的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1度、2度、3度关系网络里所有联系人的全部资料。对于订阅了求职者增值包的用户,简历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曝光。而对于购买了雇主增值包的用户,可以享受特别设置的工作流和搜索功能。
虽然听起来比较复杂,但这种分层的订阅系统确保了不同类型的用户都能够在自己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服务。
五、活跃用户的价值:专注于提升强项要比提升弱项容易和有效得多
在2012年的一场增长黑客大会上,LinkedIn的增长负责人Elliot Shmukler以“从13个用户到1.75亿用户,LinkedIn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经验”为主题做了一次分享。Shmukler分享了LinkedIn学到的这样一条经验:“专注于提升强项要比提升弱项容易得多。”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Shmukler还分享了一组数据,说明LinkedIn在2008年想重点改善的两个增长渠道的数据:邮件邀请注册和主页访客注册。
• 邮件邀请注册:
增长率: 4% → 7%
用户数:25000 → 44000
用 时: 2 年
• 主页访客注册:
增长率: 40% → 50%
用户数:50000 → 63000
用 时: 4 个 月
LinkedIn一开始的主页访客注册率高达40%,这个数据是非常漂亮的,也是LinkedIn的一大强项和优势。但邮件邀请注册率仅有4%,这显然是LinkedIn的一个弱项。LinkedIn还发现,通过邮件邀请过来的用户的粘性并没有通过自然增长获得用户的粘性高。总之,在驱动用户增长方面,邮件邀请注册并不是LinkedIn的强项。
在主页自然访客的注册率方面,LinkedIn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不过他们想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消除尽可能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各种小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表现。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通过四个月的努力,主页访客注册率从40%提升至50%,这个渠道4个月新增的注册用户相当于邮件邀请注册过去两年努力的成果。不过,经过两年的努力,邮件邀请注册率也提高了将近一倍,这本身也是一个非常的成绩。但是要想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取得大的突破的话,还是需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这能让你获得更快地增长。
专注于提升强项的另一个例子是LinkedIn的“你的个人主页被谁浏览了”的邮件。那些原本的活跃用户打开链接的率高达20%,而非活跃者的打开率仅有5%。面对这种情况,LinkedIn并没有试图去吸引那些不活跃的用户,而是选择再一次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强项优势,通过做A/B测试,看哪种邮件主题、邮件内容和排版能让邮件对那些活跃用户更具吸引力。Shmukler对这背后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总结:“相比让不活跃的用户活跃一点,让活跃的用户更活跃要容易得多。”
六、令人称奇的病毒式传播
对于职业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上的人越多,用户在网站上搜索时才会觉得这个平台越有价值。正因如此,Hoffman深知,要想让LinkedIn成为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社交网络,他们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因此LinkedIn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获得第一个100万用户,从而让用户在网站上搜索时觉得这个平台是真正有价值的。
LinkedIn的早期员工Josh Elman将公司早期的增长描述为“双重病毒传播循环”。这种病毒式传播并非偶尔间实现的,而是经过不断地测试、调整再测试才摸索出来的。在LinkedIn的病毒式传播增长路径走通之前,他们还有意延缓了与营收和用户活跃相关的功能跟的开发,而这个过程用了将近1年半的时间。
LinkedIn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才实现令人称奇的病毒式传播的呢?
1. 找到魔法数字
为实现病毒式传播,他们从一开始就做了各种测试。他们首先调研了新注册用户愿意邀请的朋友的数量,经过反复测试,最终确定了“4”是一个魔法数字。当新注册用户到达“邀请好友”页面时,如果系统默认建议用户邀请的朋友数量少于4人,则他们很可能会轻易地忽略这一步骤;如果多于4人,则可能会让用户感到焦虑和麻烦;而不偏不倚刚好4人,能实现最大程度的邀请转化率。
2.优化邀请邮件的文案
LinkedIn早期的邀请方式是向用户的好友发送邮件。最早的邮件文案客套生硬,对用户毫无吸引力。直到后来他们将邀请邮件的文案优化为:
“我在浏览人脉网络时看到了你。让我们互加为好友吧,我将很乐意满足你的请求,并提供后续可能的帮助。这将有助于我们组建更强大的人脉网络。”
这种简洁有力的叙述既阐明了邀请信发出的原因、希望对方做的事情,同时强调了给对方带来的潜在价值。让被邀请者在注册之前就能大概知道这款产品对他有什么用。这些努力带来了数量可观但低水平的病毒式传播。
3.导入邮箱联系人
LinkedIn发现,通过邮件邀请带来的用户里,只有不到25%的人会继续主动添加更多联系人,大部分人注册进来之后只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与他们各自邀请者的好友关系,而不再邀请新的联系人。
面对这个问题,LinkedIn开始尝试导入邮箱联系人的方式,这个策略在今天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在2004年却是一项创新的举动。在那时,联系人导入需要输入用户的邮箱地址和密码,让网站筛选你的邮箱通讯录。这在当时是十分新颖,当时大多数人的网页邮件客户端上并没有联系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inkedIn专门开发了适用于本地邮件收发软件Outlook的插件,用户安装后,可帮助他们自动导入存储在本地的通讯录。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过程虽然也很繁琐,但相比人工输入却有了很大提高。这一举动促使7%的新用户上传了他们的通讯录,也让邀请朋友加入的比率提升了30%以上。
4. 双重病毒传播循环
虽然LinkedIn的病毒式传播的效果在慢慢改善,但大部分用户在LinkedIn上依然只有一个联系人好友。LinkedIn发现,用户平均收到3.2封邀请邮件才会真正注册。这时,LinkedIn开始在用户个人档案上做文章,即用户目前所在的公司和职位。
当新用户注册LinkedIn时,他们都会被邀请填写目前所在的公司与职位,数据显示超过90%的人都愿意填写这项资料。于是LinkedIn很聪明地在这一环节增加了联系人推荐功能,网页上会马上呈现LinkedIn上与该新用户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事的名单清单,新用户只需要简单勾选这些名单,linkedIn就会代新用户向这些目前的同事发出站内邀请信。这个流程在LinkedIn内部被称为“Reconnect Flow”。
这一举措打破了此前基于现成邮箱联系人的单一连接维度,将存在于线下的同事关系搬到了线上。这一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于是LinkedIn很快又在新用户注册环节增加了另一项需要填写的内容:“请输入你之前所在的公司与职位”。这时LinkedIn同样会呈现出LinkedIn上与该新用户过去曾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老同事的名单清单,这样用户就能很容易与之前的老同事再次建立联系。
Reconnect Flow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让新用户在LinkedIn上快速建立起人脉网络,同时还能驱动新用户填写更详细的个人档案资料,所填的每一项信息都是工作经历的一部分。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用户发送邀请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平时不活跃的老用户也会经常收到新用户的添加好友邀请,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活跃度。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LinkedIn的病毒式传播效果获得了极大提升。LinkedIn的PV提升了41%,站内搜索量提升了33%,用户个人资料页面填写的职位信息数量提升了38%。
上述整个病毒传播流程在LinkedIn内部被称为“双重病毒传播循环(Double Viral Loop)” 新注册用户源源不断地邀请更多新用户,同时也会带动老用户时不时回来看看并处理邀请,或者主动发起好友邀请。两个循环同时发生,病毒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5. 用“背书(endorsement)”系统将活跃者与非活跃者联系起来
2012年,LinkedIn产品增长负责人Elliot Schmukler为LinkedIn带来了新的奇迹。他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成员之间的活跃程度的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那些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人使用LinkedIn更加频繁;而原本埋头肯干的默默无闻者,在网上也同样低调内敛,使用LinkedIn也没那么活跃。这一差异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每当LinkedIn发送一封通知邮件,告知用户的个人主页被浏览时,那些活跃用户点开链接的概率高达20%,而非活跃者点击链接的概率只有5%。
换做别人,可能会去想如何向不活跃用户发送更多邮件,或者干脆放弃他们。但Schmukler的策略更为巧妙,他试图将活跃用户与不活跃用户联系起来,其中联系的纽带就是“背书(endorsement)”系统。这个新上线的功能模块能够让用户为任何好友做出评价,给他们贴上擅长领域的标签,如“web前端开发”、“运营达人”、“增长黑客”。这些标签将显示在被评价者的个人主页上,并默认根据评判次数降序排列。有了这个功能,即使再内敛低调的人,也能在他人的好意背书下突显出自己不为人知的技能,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光鲜亮丽。而人们往往又是互利互惠的,一时间彼此互贴标签蔚然成风,那些原本沉寂无名的低调看客们终于也有理由加入了狂欢。背书系统上线的这一年,LinkedIn迎来了突飞猛进的一年。
6. 将用户的个人档案向搜索引擎开放
2006年,LinkedIn推出了一项备受外界称道的黑客增长策略:公开个人档案,即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职业信息在互联网世界公开,让所有人都能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和通讯录上传类似,这在今天看来非常常见,但在LinkedIn公开用户个人档案之前,人们基本是不愿意在搜索结果中公开自己的档案的。
让用户档案出现在搜索结果中这一举动为LinkedIn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用户一旦在搜索结果中点击进入LinkedIn网站查看想认识的人的信息,他们必须先注册LinkedIn,然后才能与想认识的人进行联系。
此外,那些未注册LinkedIn的人在发现他们想认识的人竟然有这样一个专属页面,并且还可以私信,他们自然也会愿意加入LinkedIn。LinkedIn在Google的搜索权重排名也迅速提升,当搜索你自己、你的潜在客户、你的同事的名字时,他们的LinkedIn公开档案总有机会出现在谷歌的首页。
LinkedIn上面的这个黑客增长举措要想取得成效的话,首先需要有足够量的早期用户做支撑才行,这也是为什么LinkedIn等自己的用户达到200万之后才开始做用户档案的搜索索引。
由于这一做法这涉及到用户隐私,所有LinkedIn的这一举动也遭受了一些指责,后来LinkedIn允许用户可以选择在搜索结果中关闭自己的个人档案,或是可以对展示的个人信息进行设置。
七、LinkedIn今天的增长引擎
1. 通过收购丰富自身业务形态
2012年2月,LinkedIn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Gmail插件Rapportive,让用户通过Gmail就能直接与他们LinkedIn通讯录上的人进行联系。
三个月后的2012年5月,LinkedIn以1.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幻灯片分享网站SlideShare。当时SlideShare网站上共有900万份幻灯片,月独立访客2900万。对于这次收购,LinkedIn的CEO Jeff Weiner表示:“幻灯片是职场人士获取或分享他们的经验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这反过来也能更好地塑造他们自己的职业身份。SlideShare平台上共享的幻灯片对职场人士事业上的成功和工作中的高效有很大帮助,这与LinkedIn的使命不谋而合,能够让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2013年3月,LinkedIn又以9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闻阅读器Pulse,旨在让LinkedIn成为一个职场人生产和获取内容知识的平台。
LinkedIn之所以展开这些收购,是因为它不想仅仅作为一个用户用来找工作和招人的网站,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野心。
2. 通过内容让LinkedIn成为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
通过在内容方面进行布局,LinkedIn想成为一个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这可能会成为LinkedIn未来增长引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然了,之前说的付费订阅模式以及病毒式传播在LinkedIn未来的增长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1)LinkedIn Today新闻产品
为了让LinkedIn成为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增加用户在网站上的停留时间,LinkedIn在2011年推出了新闻服务LinkedIn Today。这是一款专门为职业人士打造的新闻产品,你可以看到根据你所在行业及人际关系圈量身打造的一份新闻大餐,新闻的行业相关性非常高。如果你对自己所处行业之外的其它行业也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添加其它行业的内容。
(2)LinkedIn意见领袖内容项目
LinkedIn Today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是一个新闻聚合器,没有原创内容。基于这个原因,LinkedIn在2012年10月份推出了意见领袖项目。这个项目的思路很简单:选择一些意见领袖原创一些优质内容,并将内容独家分享给LinkedIn平台上的用户。
LinkedIn选择的意见领袖包括维珍创始人Richard Branson、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 Jack Welch、赫芬顿邮报创始人Arianna Huffington等很多业界大佬。LinkedIn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关注这些意见领袖,并可以阅读、分享和评论他们在LinkedIn上分享的原创内容。
这个项目非常成功,意见领袖发布的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在3万,有些文章的阅读量甚至高达200万。意见领袖项目不仅对LinkedIn有益,对那些意见领袖自己也大有益处。这些意见领袖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发布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只有5000-10000,但通过LinkedIn意见领袖项目发布的文章的阅读量有10万以上。
通过推出LinkedIn Today和LinkedIn意见领袖这样的内容产品,LinkedIn很快就变成一个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
LinkedIn增长之路小结
很多人可能都将LinkedIn视为一个单纯的职业社交网站,但知道它是世界第二大企业SaaS提供商的人却是寥寥。为和说LinkedIn是世界第二大SaaS服务商?LinkedIn的主要业务是把自己的猎头服务、人才简历等卖给全球近10万个企业客户。因此,对于今天的任何一家SaaS公司而言,LinkedIn的增长史都是极具指导性和启发性。
本文它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LinkedIn从5个用户到4.3亿用户的传奇增长轨迹。很显然,LinkedIn从整个战略层面都是非常重视增长的,所以会积极主动尝试各种不同的增长战略。通过聚焦本地化获取一批高质量种子用户以达到临界规模,然后通过新用户添加老用户,让新用户促进老用户活跃,在这个社交网络具备网络效应并积累了一定规模用户后(200万),再把这个社交网络向搜索引擎开放,让主流大众追随早期用户纷纷加入LinkedIn。
为了丰富自己的业务形态,LinkedIn还积极展开收购。为让自己成为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LinkedIn还积极布局新闻和内容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可能会成为LinkedIn未来增长引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去年,LinkedIn被微软以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它未来的增长之路将走向何方?我们将继续关注。
linkedin
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加入微软董事会
LinkedIn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今日宣布加入微软董事会。
此举承接去年微软以262亿美元价格收购LinkedIn一事。交易完成时,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曾说公司的日常运营将“大体上不会改动”,同时也透露了一系列两家公司将共同合作的领域(比如将LinkedIn整合到微软Outlook和Office系列产品中)。
在LinkedIn发布的博客文章中,霍夫曼表示他的主要工作仍是Greylock合伙人,不过他“在过去九年里仍在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办公室旁边保留了自己的办公室”——所以他仍有积极参与LinkedIn的事务。(严格来说,他也曾是LinkedIn董事会主席。)
成为微软董事会成员,霍夫曼说他还是会把重心放在LinkedIn上,同时也会帮助微软在硅谷建立更多联系。
“自与微软合并后,LinkedIn如今拥有了新的资源和技术资产得以继续向前发展,”他写道,“试想一下如Cortana这样的人工智能助理帮助你决策,利用三层连接关系让你的利益最大化。或者LinkedIn的学习软件与微软的混合虚拟技术HoloLens结合为你带来更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除此之外,微软年初也任命LinkedIn的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担任首席技术官。
来源:创投时报
linkedin
从0到$6.4亿:创立BrightRoll学到的不同寻常的经验教训
0 to $640M: Non-obvious Lessons Learned at BrightRoll
Lesson #1: Overspend
Lesson #2: Don’t Innovate
Lesson #3: Focus on Edge Cases
Lesson #4: Be An A**hole
Lesson #5: Get a Low Valuation
Lesson #6: Be Tribal
Lesson #7: Love Being Last
里面小故事分享:
有一段时间公司的工程师经常被别人挖走,防不胜防,怎么办?
他们创建了一个假的LinkedIn账号对 recruiter 进行钓鱼,这份假的简历伪装成他们公司的工程师、有一个他们公司的邮箱,收到很多 recruiter 的来信、有工资范围等信息,靠这个假的LinkedIn账号,公司领导们了解到了工程师们的市场价,他们把这些信息也分享给公司里的员工,摆出一副公开透明、很开明的架势:)
linkedin
Facebook、Snap、LinkedIn等高成长公司的增长宝典
编者按:微软高管Tren Griffin总结出了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公司增长团队的经验之谈,具体谈到了为什么要关注增长?增长团队的责任是什么?初创企业的头号问题是什么?基本的增长公式是什么?客户获取模型是什么等问题。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别人经验基础上的演绎,如果感觉还不够深入,完全可以再通过文末的文章清单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的确可以说是汇聚了众家经验的增长宝典。
1、“一支增长团队有“责任去衡量、理解以及改善公司与产品用户流的进与出。这就是增长的角色。”“从定义上来说财务团队的作用是衡量、理解以及改善进出企业的资金流。这很重要,因为它对各种极其重要的商业决策都有贡献。财务利用其知识帮助企业运营。有趣的是每一家公司(当然财务团队也包括在内)最终都会意识到,发挥其最大的收入潜能的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杠杆就是用户数。”Andy Johns,Wealthfront产品副总裁(前Facebook、Twitter员工)
每一家公司都必须实现下列目标才能获得成功:
衡量财务指标
营销产品
优化产品以促进公司发展
这篇文章谈的是第三个目标,做到这一点显然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积极改变。为了说明增长团队的价值,我们可以看看截止上季度末,Facebook的日活跃用户数(DAU)为12.3亿,而月活跃用户数为18.6亿(MAU)。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令人震撼的增长。大家很容易会忘记,就在不久之前Facebook的总用户数似乎已经放缓。Facebook负责增长的副总裁Alex Schultz回忆道:
Facebook用户数发展到了5000万,再往前走的时候我们开始碰壁。当我们发展遇到障碍时,在Facebook内部提出了很多生存相关的问题,有人质疑社交网络能不能发展到超过1亿用户的规模。这个问题现在听起来似乎很蠢,但在那时候还没人能做到这个。每个人在做到5000万到1亿用户之间的规模时就停滞住了,我们担心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增长团队也就是在这时候设立的。Chamath Palihapitiya(风投机构Social Capital的创始人)把我们一堆人凑到了一起。
小小的理财经理需要发展。Twitter需要发展。上个周末我写了不管每个人再怎么疲惫也都需要成长。增长会带来问题,但那些是高品质的问题。
产品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潜力帮助企业发展。或者破坏企业发展。通过做出产品选择来创造增长的机会几乎是无穷尽的,因为产品想要技术中立根本是不可能的。必须在创造和提供产品时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会影响到增长,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2、“我所看到的初创企业的头号问题,是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匹配,但却自以为实现了。”——Alex Schultz
在谈到任何企业推动增长的关键是是什么时,Y Combinator的Jessica Livingston说得非常深刻:“我们的口号是做出别人想用的东西。如果你把东西做了出来但却没人使用的话,你就完了。如果大家不喜欢你的产品,你做任何事情都无济于事。”心理抗拒的威力可以是非常强大的。迫切需要某样东西的人往往会假装自己已经创造了一个别人想要购买的东西,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因为面对现实实在是太残酷了。比方说,处在投资者压力之下的团队如果花光了种子轮融资的话,就会说服自己说自己已经创建了一个客户想要的产品,即便10岁小孩都知道那产品是个垃圾。
“产品/市场匹配意味着有一个能令该市场满意的产品进入一个好市场。”这句话是Marc Andreessen第一个提出的。除非企业找到了产品市场匹配,否则的话,在此之前寻找产品市场匹配应该成为公司几乎所有人的全部关注点。Andy Rachleff提出:
价值假设是的尝试积累关键假设的尝试,而后者构成的是客户可能使用你产品的基础。我把识别出有吸引力的价值假设称为是产品/市场匹配。价值假设同时涉及到吸引客户购买你的产品所需的功能以及商业模式。
增长假设代表了你对如何扩充被你的产品或服务吸引的客户数方面的最好思考。获取客户成本效率最高的方式是什么?不幸的是很多人错误地在确定价值假设之前就追求自己的增长假设。
Chamath Palihapitiya认为价值假设是由核心产品价值来推动的,而核心产品价值是指:“市场对产品的渴望”。Chamath认为“核心产品价值是难以捉摸的,而且大多数产品都没有核心价值。”
3、“一旦你理解了核心产品价值,你就可以创建周而复始的反馈循环。你必须回过头来提出‘大家用它是做什么事情的?’‘他们想要的啊哈时刻是什么?’,然后尽快提供给他们。” Chamath Palihapitiya
Chamath的这段话是这三点基础上的补充:(1)找到产品市场匹配(2)识别核心产品价值(3)企业必须识别出啊哈时刻(有时候也叫做魔法时刻),这是基于产品的证明体验得出的。啊哈时刻代表着提出增长假设的一个机会。关于思考Chamath对啊哈时刻这番话的含义,现在有一个例子很应景。Snap IPO的文档提出了他们所认为的核心产品价值:“Snapchat是一款相机应用,它的创建是为了帮助大家通过短视频和相片进行沟通。”在Facebook上看到朋友在使用Snap服务然后跟他们聊天并告诉对方故事的体验就是啊哈时刻。潜在客户出现啊哈时刻越快,对于企业来说就越好,因为此前错过的每一个时刻都会增加此人不成为客户的可能性。作为反馈回环的一部分提供一系列啊哈时刻的企业可“尽早且经常地”将其核心产品价值展示给客户,而这个就会推动增长。
4、“扎克会说‘你真的以为如果没人有朋友的话,他们也会积极地上Facebook吗?你是不是疯了?’” Alex Schultz
Facebook有个做法很出名,就是直接引导员工把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到在特定时限内让用户发展一定数量的朋友上面,这就是啊哈时刻的重要性所在。别的啊哈时刻包括在Twitter上得到一个点赞或者转发,或者找到你想购买的产品。经历过啊哈时刻的人更有可能参与并保持互动。Richard Price总结了一些业界的互动指标:
Greylock的VC,曾在Twitter负责过增长方面事务的Josh Elman曾经说,Twitter互动的领先指标是一个跟Facebook类似的指标:用户关注特定数量的人,以及这些人反过来关注回对方的比例。
Ellior Schmuker曾经说过LinkedIn互动的领先指标要跟Facebook的类似:在Y天之内建立X个连接关系。不过他没说X和Y到底是多少。
领先指标的特征
各种领先指标可以归为三类:
网络密度:在一定时间窗口内交到的朋友或者关注连接的数量。
增加的内容:往Dropbox文件夹添加的文件
访问频率:第一天的留存情况
Chamath讲过他的增长团队是如何发现“10天7位朋友”的领先指标的。他说1他们会查看互动性强的用户聚类,以及互动性不强的用户聚类,结果发现,互动性强的那一组用户在注册10天内至少会连接7位朋友。
5、“知道真正的核心产品价值可以让你设计出必要的试验,从而真正把因果关系梳理出来。比方说,我们在Facebook有一件事情是可以早早确定的,那就是在特定时间内你的朋友数与流失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关键的关联。了解到这一点让我们在让新用户进入啊哈时刻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不过显然,这需要我们首先要比较肯定地知道啊哈时刻是什么。” Chamath Palihapitiya。
创新和最佳实践是那些尝试为自己的公司逐渐建立适应性的创业者发现的。作为他们试验一部分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会有更好的适应性,而适应性不那么好的产品和服务则会死掉。当创业者创办或者改变一家企业时,基本上就是在这套进化系统里面进行试验。所不同的是今天的工具和系统使得进行试验的成本比以前低了很多,速度快了许多。在过去是不可能知道那么多这方面的东西的。其诀窍是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从噪声中分离出信号。
6、“如果你能比旁边的那个家伙进行更多的试验,如果你对增长充满饥渴,如果你能为每一位新增用户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然后不断地进行那些试验,获得数据,你就会增长得更快。”“初创企业在产品内进行一个试验的机会就只有那么多,他们还要受到银行账户剩下的钱能耗多久的时间限制。也就是说你得进行重要的试验。”“当你采用更小规模样本时的试验必须经过充分的深思熟虑。” Alex Schultz。
创业者在寻找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时热衷于“演绎思维”。Eric Ries是这样描述这个过程的:“学习如何建设一家可持续的企业是遵循三步法的试验之结果。这三部曲是开发、衡量然后学习。”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Snap S1(招股说明书)里面提到了它是如何通过“开发、衡量和学习”流程进行试验以增强核心产品价值的: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人通过我们开发的Creative Tools(比如画画和标题)获得了乐趣,所以我们认为大家也许希望购买额外的手段来表达自己。为了测试这一假设,我们建立了一个Lens Store(滤镜商店),让用户在我们提供的免费滤镜基础上可以购买新的滤镜。结果令人失望。只有少量用户想要购买滤镜,并且使用滤镜的人数也开始下降。几周之后,我们干掉了滤镜商店,并且把所有的滤镜都免费开放。我们的社区几乎马上更频繁地使用起了滤镜,并且创作出更多的Snap发给自己的朋友以及添加到Story上。”
7、“基本的增长公式:漏斗顶部(A) x 魔法时刻(B) = 可持续增长(C)” Andy Johns
Greylock Partners的Chris McCann提到寻求增长的人常犯的一个常见错误是:“大多数增长专业人士进入一家新公司然后马上就开始在A)漏斗顶部上面下功夫。这种做法的问题是如果你没有真正理解B)和C),那你基本上就是往漏桶里面加人。他认为漏斗顶部与驱动流量和提高产品转化率的不同机制(SEO、付费获取、SEM、社会化等)有关。”啊哈时刻或者魔法时刻是一次“吸引人的体验,可创造出客户首次体验到的原始情绪反应。”
Chamath以及替他工作的人曾经说过客户获取流程一般有这些元素:
获取
大家希望实现什么(核心产品价值是什么)?
让大家迅速体验该服务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激活
啊哈时刻是什么?
如何才能尽快让大家达到这一时刻?
互动
企业如何才能尽可能多地把核心产品价值带给客户?
只有这三个目标都实现之后才可以试验方法来让服务更加流行起来,实现病毒式的流行,但少些套路,更加诚恳。
Andy Johns认为:“增长可分解为几个基本问题:(1)如何才能提高获取率,比如说获得更多的注册?(2)如何才能在前‘N’天之内尽快尽可能多地激活用户?(3)互动和留存的杠杆是什么,如何才能撬动这些杠杆?(4)如何才能让流失的用户回到系统,让他们从死亡中‘复活’?”
Dave McClure自己也有一个流程,他称之为AARRR:
A:获取(Acquisition)——用户的渠道是什么,来自哪里?
A:激活(Activation)——“快乐”的最初体验的百分比是多少?
R:留存(Retention)——他们会不会时不时回来再看看?
R:推荐(Referral)——他们是不是喜欢到会推荐给朋友?
R:收入(Revenue)——你能对任何行为进行货币化吗?
8、“只要能减少这过程当中的摩擦就要去做。”“减少使用摩擦和愚弄用户之间的界限很微妙。欺骗用户会伤害用户。增加使用摩擦也会伤害用户。” Alex Schultz
如果不必要的摩擦妨碍了大家进入啊哈时刻,那增长团队的工作就不到位。增长团队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消除在客户获取过程中任何不必要的摩擦。在不敢肯定的时候撤销客户必须采取的步骤以帮助他进入啊哈时刻。潜在客户如何才能在数秒钟之内以几乎无障碍的方式得到一次啊哈体验呢?LuLu Cheng写了以下这些:
你如何评估不同的注册流然后确定把时间和资源分配到哪里呢?
第一步是理解可为产品带来新用户的所有不同渠道。确定每一个渠道的转化率,然后基于以下4点确定优先次序:
基于优势要比改进劣势更容易。
类似地,让活跃用户做更多要比让不活跃用户做任何事情更容易。比方说LinkedIn发送“谁在浏览你的简历”电子邮件给网站的活跃用户(点进率CTR 20%以上)而不是不活跃的那些(CTR不到5%)。
渴望-摩擦=转化。减少摩擦比制造渴望要容易得多。
应用这个10%定律:假设你能把每个渠道的转化率都提高10%,你从每个渠道可以获得的增量用户有多少?
在你找到一个有效的flow之后,进行A/B测试来优化它。有一个A/B测试框架能帮助做出知情决策,而且还可以培育数据优于观点、鼓励快速迭代的文化。不过要记住,A/B测试只能让你实现局部最优,而不能取得突破性的改变。
9、“思考你的产品的啊哈时刻是什么,然后让大家尽快来到这一时刻,因为之后你就可以抬高那条渐近的蓝线,如果你能把大家连接到让他们流连忘返的东西的话,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留存率从60%提到70%。” Alex Schultz
不让客户流失也是给企业带来的增长的办法,这一手段往往为人所忽视。VC Tom Tunguz用一个例子说明了维系挽留客户的重要性:
“流失率是企业的一个限制因素。就像使用摩擦一样,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客户流失会阻止企业发展。要想维持现有客户群的订购收入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ARR(年经常性收入)为2000万美元的企业如果每年失去50%客户的话每年就必须替换价值1000万美元的客户,而增长率才是0%。假设回收期为18个月的话,那销售和营销方面的开支就是1500万美元。这意味着该企业将需要不断融资。”
10、“关注于短期优化永远都不会见效。” Chamath Palihapitiya
如果你未能发现核心产品价值,那再多的增长也救不了你。在找到产品市场匹配之前通过“黑客手段”吸引来的客户一定是会走掉的。在没有找到产品市场匹配前尝试让产品“病毒性流行”是不明智的们这一点不言而喻,因为大家口口相传的会是你的产品有多糟,这就像是自己给自己下毒。由于它对留存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长期看这绝对是不会有效的。对于这类问题Twitter最终采取了放眼长远的态度。
11、“大多数人在谈到增长时往往认为这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你想在让大家产生这些超常规行为。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这与对产品价值以及客户行为有着非常朴素而优雅的理解有关。” Chamath Palihapitiya
基于对客户行为的深刻理解而创建流程要比靠一些技巧或者黑客手法好得多,因为前者是可持续的,而后者不仅难以为继而且会毁了在客户那里的信誉。更好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好资源可以在有关行为经济学的书本里面找,比如《影响力》、《思考,快与慢》以及《Misbehaving(错误的行为)》等。如果你对互惠原则、社会认同等概念不熟悉的话,你就无法理解增长其中一些最重要的驱动力。
12、“留存是增长唯一最重要的一个东西。”“留存是我们在Facebook的头号关注。你不能对用户投机取巧。”“留存来自于有很棒的想法,有很棒的产品支撑这一想法,以及有很好的产品/市场匹配。”“我们审视产品是否有很好的留存率的办法是,看看用户是否安装了它,是否长期泡在它上面,当你在聚类的基础上进行规格化时,看看你的产品然后说‘好吧这一块的前100、1000以及10000用户会不会长期留下来不走呢?’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论。”“如果你观察那条曲线,也即是纵轴为‘月活百分比’,横轴为‘获取客户后的天数’,如果这条留存曲线逐渐逼近于与X轴平行的话,那就可以说你的业务是可行的,你在某个市场子集中已经实现了产品市场匹配。但大多数公司你看到的是爬坡的曲线,这些可能是通过病毒性营销之类的手段实现的,然后留存率就朝着轴线下滑,到最后泯没于X轴那里(用户都跑光了)。” Alex Schultz
本文来自翻译:25iq.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3835.html
linkedin
新年换一份更有前景的工作 LinkedIn选出了20个,美国地区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近日利用其网站数据,根据年薪中位数、职位空缺,以及晋升潜力,评出了2017年美国20大最具有前景的工作。
在这20大最具前景的工作中,科技领域岗位占了12席,医疗领域也有很多进入。
这12个工作岗位的平均年薪中位数为98,533美元,其中网站可靠性工程师的平均薪酬最高,达到14万美元。跟分析相关的岗位的年薪中位数为122,000美元,大大高于入围科技行业岗位的平均年薪中位数。
对销售工程师、敏捷教练(scrum master)和网站可靠性工程师等三个科技工作岗位的需求预计在年内出现最大的增长。
在最具前景的前五个科技工作岗位中,跟分析相关的岗位占据了三席。它们是数据架构师、分析经理和数据工程师。数据架构师的年薪中位数是122,000美元,分析经理为109,000美元,数据工程师为105,000美元。在这三个工作岗位中,对数据工程师的需求最旺,预计将出现85%的同比增长。
领英还统计出了人们跳槽的三大原因: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道路、追求更高的工资和争取更多的机会。在科技和软件行业,人们更换新工作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工作的挑战性、公司文化的可适应性和工作安排的灵活性。
领英对最具前景工作岗位的研究和分析证明,科技、医疗以及石油和能源行业是最吸引人才的行业。其中科技和软件公司吸引了大量来自其他行业的新员工。
下面是2017年最具前景工作岗位完整榜单:
1、医院医生(Hospitalist)
基本年薪中位数:222,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87%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
2、药剂师(Pharmacist)
基本年薪中位数:123,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45%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5.0
3、销售工程师(Sales Engineer)
基本年薪中位数:80,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159%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
4、网站可靠性工程师(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基本年薪中位数:140,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93%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5、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基本年薪中位数:97,5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11%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6、金融分析师(Financial Analyst)
基本年薪中位数:64,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27%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7、技术项目经理(Technical Program Manager)
基本年薪中位数:129,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49%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8、项目经理(Program Manager)
基本年薪中位数:97,4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17%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7.0
9、数据工程师(Data Engineer)
基本年薪中位数:105,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85%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10、敏捷教练(Scrum Master)
基本年薪中位数:100,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104%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11、软件工程师(Software Engineer)
基本年薪中位数:94,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13%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
12、临床护士(Clinical Nurse)
基本年薪中位数:75,7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77%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
13、医师助理(Physician Assistant)
基本年薪中位数:104,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37%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4.0
14、业务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
基本年薪中位数:70,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20%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15、税务经理(Tax Manager)
基本年薪中位数:103,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52%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
16、数据架构师(Data Architect)
基本年薪中位数:122,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26%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
17、麻醉师(Anesthetist)
基本年薪中位数:156,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148%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4.0
18、分析经理(Analytics Manager)
基本年薪中位数:109,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49%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8.0
19、客户成功经理(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基本年薪中位数:72,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85%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10.0
20、医疗总监(Medical Director)
基本年薪中位数:230,000美元
岗位空缺年增长率:3%
职业发展得分(总分10分):6.0(编译/翼飞)
linkedin
LinkedIn 改版了,改动幅度很大,微软收购后的新变动!
目前应该是有一部分人可以看到,ABtest中,灰度发布测试后,如果效果不佳还有可能回滚到原来的老版本~
但是据笔者使用下来还是觉得新版本挺好用的,非常扁平和易用!导航调整、颜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否因为LinkedIn搬家到阳谷县有关呢?作者有幸第一时间拜访了新的总部并和管总监进行了早餐交流。
微软收购后LinkedIn后,对于双方产品有进一步的融合,但是对于员工之前的担忧,如是否有可能改变之前的文化,餐饮等并没有发生,一切都与以前一样,甚至有些方面会更好一些~:)
回到新的版本上,我们看到电脑端浏览跟手机端浏览的感觉一样,只是感觉把一些功能集中到more中去了,另外新版本中逐渐突出了个人职业发展的趋势,如学习,工作等。特别是逐渐整合了收购的产品,如lynda.com and slideshare 等。如图所示。
新的版本的首页:
个人资料页面: 借用管总监的个人页面。
learning 的页面:
更多还需要你自己去探索!
欢迎关注HRTECHCHINA微信:hrtechchina
linkedin
LinkedIn的童鞋们,以后就是微软的同事了!微软正式完成收购LinkedIn交易
北京时间12月8日晚间消息,微软今日宣布,已正式完成收购LinkedIn交易。
微软今年6月宣布,将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LinkedIn。本周二,欧盟有条件批准了这笔交易。
欧盟要求在合并交易完成后的五年时间里,微软要允许其他职业社交网站使用其Office程序,并给予PC厂商不在台式机上预装LinkedIn应用的选择权。
微软将继续保留LinkedIn品牌、文化和独立性,杰夫·韦纳尔(Jeff Weiner)将继续担任LinkedIn CEO,向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汇报工作。LinkedIn创始人 霍夫曼完全退出.
领英中国因为是LinkedIn 与其他几家机构的合资公司,应该暂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领英中国总裁沈博阳谈到:“就在刚刚,Jeff宣布了微软对领英的收购正式完成。在微软的帮助下,领英会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使命:连接全球职场人士,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感谢大家过去三年对领英中国的支持;感谢团队过去三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成为了连接中国和美国最好的平台。拥抱变化,纵情向前,迎接Next Play!”
附录
Jeff Weiner 的邮件
CEO at LinkedIn
As we closed LinkedIn's acquisition by Microsoft today, I sent the following to our team. Publishing it here on the network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where we'll be focusing our integration efforts. For additional context, here is a link to my original post at the time of the initial announcement.
Team,
Six months ago, we announced our intention to be acquired by Microsoft. At the time, Satya and I shar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al and our joint vision for changing the way the world works. Today I’m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we’ve just officially closed the acquisition. I’m more confident than ever that our move to join forces with Microsoft will accelerate our mission to connect the world’s professionals to make them more productive and successful, and ultimately help create economic opportunity for every member of the global workforce.
Over the past few months, the LinkedIn and Microsoft leadership teams have been meeting to understand and prioritize the opportunities ahead. We’ve been able to see first-hand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being driven at scale --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learning, the cloud, devices, and more. We’ve also had the chance to build a deeper relationship with Satya and the Microsoft leadership team, and to witness the strategic and cultural shifts they are driving, and the impressive traction they are seeing as a result.
As we move forward, our day-to-day operations will essentially remain unchanged: We’ll continue to have the same mission and vision, the same culture and values, the same brand, and the same leadership team.
Our members still come first. Our commitment to privacy and security will not change. And our partners are still core to our business. We’ll continue to remain focused on growing LinkedIn and creating value for our members and customers. Over the coming months we’ll start sharing more about how we’re integrating products, especially in areas where we can leverage Microsoft’s scale, e.g.,
LinkedIn identity and network in Microsoft Outlook and the Office suite
LinkedIn notifications within the Windows action center
Enabling members drafting résumés in Word to update their profiles, and discover and apply to jobs on LinkedIn
Extending the reach of Sponsored Content across Microsoft properties
Enterprise LinkedIn Lookup powered by Active Directory and Office 365
LinkedIn Learning available across the Office 365 and Windows ecosystem
Developing a business news desk across our content ecosystem and MSN.com
Redefining social selling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ales Navigator and Dynamics 365
Getting to this point wouldn’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 teams who have been working tirelessly on the close since we announced the deal in June. I’d like to thank them for all they’ve done to set us up for success as we begin our next chapter.
In so many ways we’re just getting started, and I couldn’t be more excited about the future.
Next play.
Jeff
linkedin
微软天价收购Linkedin交易获欧盟批准 交易未来几天内完成
据最新消息显示,欧盟终于在近期通过了微软添加收购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的交易申请,并提出了一系列反垄断要求。
在今年6月,微软宣布将以260亿美元(约合190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但是出于反垄断的考虑,欧盟方面需要对这起交易进行审核评估。
对于这次收购,欧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以减轻微软垄断的可能性。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批准该交易的条件是在合并交易完成以后的五年时间里,微软必须允许其他职业社交网站使用其Office程序,并必须给予PC厂商以不在台式机上预装LinkedIn应用快捷方式的选择权等等。
对此,微软方面表示接受,同时也同意允许Linkedin的竞争对手可继续使用Office应用程序界面,也允许来自于Linkedin以外的其他网站的用户个人资料显示在会议日历上。
微软首席法务官Brad Smith表示:“我们现已获得完成这项并购交易的所有监管批准,交易将在未来几天中完成。”
这是微软近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项收购计划,收购Linkedin将帮助微软在企业级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而微软固有的办公系统和云服务也将跟上,一同形成新的产品阵列。
linkedin
不想把数据存在本地 LinkedIn在俄罗斯被禁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家俄罗斯法院维持在俄罗斯境内禁止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的裁定。这是“数据本地化”法律执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案例。
Roskomnadzor是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督局的称谓。LinkedIn是第一家同Roskomnadzor公开叫板的外国公司。自2015年9月起Roskomnadzor要求凡在俄开展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需将俄罗斯用户的资料储存在俄罗斯境内。
今年八月初,俄罗斯下级法院作出支持Roskomnadzor的判决,称LinkedIn在两个方面没有遵循俄罗斯法律:没有将俄罗斯用户的数据储存在俄罗斯境内,以及处理未经注册且未签署使用协议条款的第三方信息。
LinkedIn在本周四发表声明称:“俄罗斯法院的判决有可能影响到俄罗斯百万用户的使用,那些基于LinkedIn来发展业务的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并称希望同Roskomnadzor展开对话,讨论其数据本地化的请求。
以数据本地化为矛盾点,俄罗斯此前已经禁止了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在内的多家外国互联网公司。
本周早些时候,Roskomnadzor领导人Alexander Zharov表示其行动并非有意刁难LinkedIn 。
“我们原本只是将LinkedIn作为普通情况处理。不过在LinkedIn多次无视关于数据本地化的信函之后,事情不得不在法庭解决。”
自要求数据本地化的法律出台以来,Roskomnadzor已悉数检查了1500家公司以确保后者遵守该法律。
“处于涉及到商业信息,我不方便点出这些公司的名字。不过几家互联网巨头都在遵守着这一法规。”Zharov说,暗示主要的互联网公司是时候服从监管。
“这看起来像是Roskomnadzor要强力实施(数据本地化法律)的信号。”英国博闻律师事务所(BLP)俄罗斯业务部的律师Evgeny Oreshin于本周二接受采访时如说道。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