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edin
LinkedIn第三季度营收9.60亿美元 利润856万美元
网易科技讯网易科技讯10月28日消息,LinkedIn(NYSE:LNKD)今天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6年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该季度营收为9.6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归属公司上市部分的净利润为856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742万美元,合摊薄后每股利润为0.06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36美元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公司上市部分的净利润为1.6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4742万美元,同比增长58%;合摊薄后每股利润为1.18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利润0.78美元,同比增长51%的调整。后,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EBITDA)为3.0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利润2.08亿美元,同比增长46%。(EditorAI)
来源:网易科技
-
linkedin
LinkedIn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净亏同比扩大
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天发布了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9.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2亿美元增长3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的净亏损6770万美元相比有所扩大。LinkedIn第二季度业绩和第三季度业绩展望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小幅上涨。
在截至6月30日的这一财季,LinkedIn的净亏损为1.19亿美元,每股亏损为89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5财年第二季度,LinkedIn的净亏损为677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53美分。LinkedIn第二季度净亏损的同比扩大,主要是由于计入了一项1.01亿美元的非现金支出,这项支出是认列了公司很大一部分税收资产的计价备抵所带来的结果。
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及其他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53亿美元(其中未计入1400万美元的并购相关交易成本),高于去年同期的7140万美元;每股收益为1.13美分,高于去年同期的55美分,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78美分。
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9.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2亿美元增长31%,也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8.99亿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即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前净利润)为2.9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3亿美元,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1%。
按地区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美国市场的营收为5.6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5亿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国际市场的营收为3.6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7亿美元,其中:来自于美洲其他地区的营收为476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990万美元;来自于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营收为2.3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9亿美元;来自于亚太地区的营收为777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850万美元。
按销售渠道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现场销售渠道的营收为5.9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0亿美元;来自于在线销售渠道的营收为3.4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71亿美元。
按产品部门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人才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5.9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3亿美元。其中,来自于聘用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5.3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26亿美元;来自于学习和开发业务的营收为621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760万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营销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1.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40亿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付费订阅部门的营收为1.5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
2016年6月11日,LinkedIn与微软达成了一项合并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微软将以每股196.00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总收购价格约为262亿美元(其中包含了LinkedIn的净现金),支付方式为全现金。
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2011年5月,LinkedIn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当日,LinkedIn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常规交易下跌0.25美元,报收于192.01美元,跌幅为0.13%。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7:04(北京时间5日5:04)为止的盘后交易中,LinkedIn股价上涨0.29美元,至192.30美元,涨幅为0.15%。过去52周,LinkedIn的最高价为258.39美元,最低价为98.25美元。
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LinkedIn股价累计上涨了54%,表现远好于标普500指数,该指数同期涨幅仅为5.5%。LinkedIn股价在这一时期的上涨主要是在微软宣布其收购计划以后发生的。(唐风)
-
linkedin
搅局者来了, Salesforce 或将以远高于微软的 262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 LinkedIn
一个多月前,微软官方博客就宣布了,微软和 LinkedIn 公司已经达成了一项最终协议,微软将以每股 196 美元,合计 262 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包括 LinkedIn 公司的全部股权和净现金。原以为大局已定,但是没有一点点防备,LinkedIn 收到了来自 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 的来信。
Marc Benioff 在邮件中表示,将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且远高于微软出的262亿美金的价格或者改变一些收购条件实现与LinkedIn 方面达成交易合作。
众所周知,之前 微软与 Salesforce 就一直在竞标 LinkedIn 的收购,不过相比于 Salesforce 不确定的股票和现金综合财务收购方案, LinkedIn 更倾向于微软的全部现金收购方式。但是现如今 Salesforce 所提出的远高于微软的262亿美金的收购方案,还是让 LinkedIn 不由得产生了动摇。据了解,LinkedIn 在7月7号就召开了紧急股东大会,对 Marc Benioff 的方案进行研讨。
在没最终完成收购法律交接之前,LinkedIn 的确有权利委身于出价更高者,不过因为之前已经与微软签订过最终协议,如果再反悔,LinkedIn 将要缴纳 7.25亿美金的违约金。据了解,LinkedIn 方面除了与 Salesforce 微软两家协商,同时感兴趣的买主还包括 Google 和 Facebook 以及其他公司。
LinkedIn 在商务社交中的地位的确首屈一指,但是LinkedIn 股价曾在今年 2 月初暴跌逾 40%,市值蒸发近半,并一度造成美股科技风向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在这样的股价环境下,低价高价值的并购怪不得吸引如此多的竞标者。
来源:36氪,作者:惜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950.html
-
linkedin
你可能不知道,微软高价收购LinkedIn背后还有这样的曲折故事
摘要: 在微软与LinkedIn为期两个月的收购谈判期间,Salesforce.com的持续竞价迫使微软将LinkedIn的收购价格提升了22%,约50亿美元。
北京时间7月4日早间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根据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提交的监管文件以及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在微软与LinkedIn为期两个月的收购谈判期间,Salesforce.com的持续竞价迫使微软将LinkedIn的收购价格提升了22%,约50亿美元。
这家软件巨头最终于上月同意斥资262亿美元(折合每股196美元),以现金形式收购LinkedIn。LinekdIn上周五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微软于5月4日提交非约束性收购意向,希望以每股160美元的价格,以现金形式收购该公司。此前9天,另外一家被LinkedIn描述为“A方”的公司也提交了非约束性收购意向,希望以每股160至165美元的价格,以现金加股票形式收购该公司。
原来不止一家公司想收购LinkedIn
《华尔街日报》以及其他媒体之前曾经报道称,Salesforce正是LinkedIn的另外一家竞购方。知情人士也证实,Salesforce的确就是所谓的“A方”。来自Salesforce的竞购迫使微软多次上调收购报价。即便是在LinkedIn决定与微软展开独家谈判后,Salesforce也坚持报价。而随着股价攀升,报价也水涨船高,导致LinkedIn的高管向微软施加更大的提价压力。
LinkedIn还披露,另外一家被其描述为“B方”的企业在密会该公司CEO杰夫·维纳(Jeff Weiner)和LinkedIn控股股东及董事长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后,也曾与之达成保密协议,考虑收购该公司。但在今年5月的第一轮报价提交后,“B方”也放弃竞价,称其只想与LinkedIn展开业务合作。
在微软和Salesforce在5月6日提交首轮报价后,LinkedIn便向这两家公司发出通知称,如果对方能将报价提升到每股200美元,他们便会与之展开独家谈判。但这两家公司均未满足LinkeIn的这一要求。随后开始的竞价大战迫使微软与Salesforce保持步调一致,并最终促成了微软的这笔天价收购。
你追我赶的报价
3天后,霍夫曼按照预定计划会见了微软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比尔·盖茨(Bill Gates)。监管文件称,他们讨论了“微软对LinkedIn的潜在收购带来的潜在利益”。他们也就霍夫曼在收购完成后的参与度展开了沟通,“包括他可能担任微软董事等各类事项。”
就在同一周,Salesforce再度将报价上调至每股171美元(现金加股票),微软则上调至172美元(现金)。这两家竞购方均表示,他们不希望参与拍卖,但都希望LinkedIn能够透露其可以接受的价格。
5月12日,LinkedIn要求微软和Salesforce在次日下午之前提交“最好的最终报价”。霍夫曼致电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称,如果LinkedIn的董事会选择微软,他本人就将支持微软给出185美元或更高的报价。
5月13日,微软给出每股182美元(现金)的报价,但同时表示,如果LinkedIn愿意,也可以提供现金加股票的报价。Salesforce也给出了每股182美元的报价,包括85美元现金,剩余部分则由股票构成。这两份报价都要求LinkedIn与之展开独家谈判。
当天晚些时候,LinkedIn董事会选择了微软。一天后,双方进入独家谈判阶段。
被迫“涨价”
但Salesforce并未就此罢休。接下来的一个月,在微软和LinkedIn规划交易细节的过程中,Salesforce也提交了新的要约,但内容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不过,Salesforce不断攀升的股价提升了该公司的整体报价。然而,由于已经进入独家谈判阶段,LinkedIn无法对Salesforce的要约作出回应。
6月5日,Salesforce再次进行尝试,将现金加股票收购总额提升到每股200美元。LinkedIn未作回应,但该公司于6月7日和8日两次对纳德拉表示,微软每股182美元的报价“已经得不到支撑”,鼓励微软将报价上调到每股200美元。
纳德拉当时对维纳表示,双方需要共同讨论“交易中的成本协同效应”,以便让微软提升报价。监管文件显示,正因如此,LinkedIn CFO史蒂芬·索德罗(Steven Sordello)向微软CFO艾米·胡德(Amy Hood)致函,对双方合并产生的潜在成本协同效应展开了分析。但监管文件并未披露具体的成本协同效应。
这最终促使微软在6月12号再次上调报价,这一次达到了每股190美元(现金)。当天晚些时候,维纳对纳德拉表示,LinkedIn董事会将会支持每股196美元(现金)的报价。6月11日,星期六,纳德拉了接受了这一条件,双方正式签署协议。
微软和LinkedIn于两天后(6月13日)在美国股市开盘前对外宣布这一消息。
(开源:新浪科技 文/鼎宏)
-
linkedin
LinkedIn最新榜单:全球21家“员工来了就不想走”的科技企业
职业社交平台 LinkedIn 近日公布了一份 “全球最受员工欢迎” 的企业名单。这份名单上赫然在列的是全球 40 家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而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们都是 “员工一旦被雇佣,就再也不想离开” 的企业。
意料之中的是,无论在公司文化、津贴福利还是企业整体目标等方面,科技公司几乎 “霸榜”——不仅占据了榜单一半以上的席位,甚至还包揽了前 10 名。
以下是所有上榜的科技类企业。为了让读者最后发现第一名到底是谁,我们从第 21 名开始倒叙介绍:
21.Yelp(美国点评网站)
Yelp 对员工很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 “不无聊”,并随时欢迎新点子。今年年 初,在 Yelp 网站的点评数量超过 1 亿条后,其广告费也随之飙升。因此,公司决定开始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雇佣员工,并为客户服务人员涨薪。
20.Cisco(思科集团)
网络系统供应商思科集团的 CEO Chuck Robbins 麾下有 7.2 万名员工。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丝毫不介意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甚至不断吸收新的人才推动业务创新。Robbins 要求员工保持快节奏工作,但他自己也在为公司不断注入新活力。
19. Leidos(安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Leidos 基于无数政府订单开发的专利技术也为其带来了众多商业用户。尽管已拥有 3.4 万名员工,但公司仍然在进行招聘,因为公司许诺要在未来五年内为 3000 名退伍军人及家属解决工作。
18. Splunk(数据搜索分析软件)
Splunk 最擅长的就是寻找数据的 “蛛丝马迹”。例如,它曾帮可口可乐公司分析大学自动售货机中可乐销量飙升与《行尸走肉》剧集之间的关系。Splunk 十分关注员工的成长,而就在去年,公司扩招了 15%的劳动岗位。
17. Box(云存储服务商)
进入 Box 的员工应该很幸福,他们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放松,比如堆满食物的厨房、现场瑜伽课以及 “办公室乒乓球比拼” 等等。公司在员工招聘方面的最大亮点是:按照均衡比例雇佣年轻人才与富有经验的老手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创新。
16.Dell
在 670 亿美元收购云存储供应商 EMC 之后,戴尔今年的营收估计将超过 800 亿美元。在员工福利方面,Dell 已效仿很多初创公司将工作时间安排得更加灵活:(根据《财富》杂志的数据)10 万员工中大概有 1/3 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工作时间,到 2020年 这一比例会上升到 1/2。
15. Tableau(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
这家西雅图企业强调办公的简约性与幸福感。据 LinkedIn 报道,Tableau 一般在非工作时间不会给员工发工作邮件;办公室分别设有私人及开放的工作空间。
14.Pandora(流媒体音乐服务供应商)
Pandora 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工作场所,特别是针对那些热爱音乐的人。公司福利包括免费的现场音乐会以及遍布办公室的音乐器材(以便员工在心情不好时使用)。此外,Pandora 最不像一家科技公司的因素在于,50%的员工是女性。
13.Workday(人力资源软件供应商)
据 LinkedIn 统计,Workday 的员工满意度竟高达 98%。这家基于云计算的 HR 软件供应商不限制员工的休息及下班时间,鼓励员工参与任何与 “家庭” 有关的娱乐活动和志愿者活动。
12.Adobe
Adobe 已经是建立超过 30年 的老企业了,但却从没有停止创新。公司发布了一项名叫 “Kickbox” 的项目,来支持员工(1.4 万名员工中任何一名都有权利申请)关于技术开发的好点子,每一个参与项目的员工都可以得到 1000 美元奖金。说不定下一个杀手级产品就出自这些人之手。
11.Netflix
Netflix 做事总是有那么点儿不同,在流媒体服务及内容创新领域独树一帜。Netflix 的 CEO Reed Hasting 认为公司文化中 “自由” 与 “责任” 并重,更喜欢雇佣独立且自信的年轻人。Netflix 给予他们的业绩奖励是无限的假期与慷慨的报酬。
10.Airbnb(短租网站)
Airbnb 不仅是一家极具价值的私人公司,连公司文化都极为强调 “包容” 及 “归属感”。公司将办公环境营造出 “家” 的氛围,甚至将会议室设计成自己网站上的热门出租房屋的样式。在工福利方面,公司会发给员工一些旅游优惠券,鼓励员工亲自去租房,以便为网站用户提供更好的租赁体验。
9.Twitter
Twitter 的 CEO Jack Dorsey 为自己的行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去年秋天重新掌管公司后,Jack 就宣布将自己 1/3 的股份赠与自己的员工。除了 CEO 的慷慨,公司福利也令人瞠目结舌,比如说长达 20 周的带薪育儿假。
8.Tesla
Tesla 目前估值大约 320 亿美元,约 1.3 万名员工。目前公司正在雇佣很多高级工程师进行无人机汽车等方面的开发工作,与苹果及 Google 展开了同一领域的竞争。Elon Musk 希望公司的所有规则都建立在公司价值的基础上,因此他希望员工是能珍惜及创造企业价值的人。特斯拉有一条规则很有名,这也是 Elon 去年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如果发现会议中讲的东西毫无价值(相当于浪费时间),那么员工完全可以马上起身并迅速离场。
7. 微软
微软位于华盛顿雷蒙德市的总部周围布满了餐厅、咖啡馆、咖啡车以及零售商店,甚至还有一个大型运动场地。据 LinkedIn 报道,微软的员工也被鼓励利用公司的资源(例如咨询导师、教练以及 2000 多项培训项目)来规划自己的个人发展路线。
6.Uber
Uber 目前的估值约 625 亿美元,有超过 6700 名全职员工。作为当下最有价值的私营独角兽之一,公司有着近乎严苛的员工面试流程。但是从无人驾驶汽车到同城快递服务,其广泛的业务领域吸引着无数年轻应聘者的目光。因此,进入 Uber 的门款如今已经越来越高。
5.亚马逊
这个在不断扩大业务的科技巨头除了支付给员工较高的薪水外,也为他们提供一项名叫 “职业选择方案” 的企业内部培训项目并为此支付 95%的学费。此外,亚马逊也为女员工设立了工程师培训项目,所以对于女性科技工作者来说,亚马逊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4、苹果
很多人在苹果工作感到很幸福的原因是他们创造了无数的苹果产品。据 LinkedIn 报道,苹果的前员工也认为自己曾跟一群极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公司的时间安排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致力于发展多元化的员工队伍。根据一份媒体报告显示,去年苹果曾拿出限制性股票分给了大部分员工(目前约有 10 万人)。
3.Facebook
随着在创业公司找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像 Facebook 这样的科技巨头(不管在任何时候)成为了人才梦寐以求的聚集地。Facebook 之所以极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它充分给予员工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与自由(连实习生都可以);福利方面,公司给予所有全职员工长达 4 个月的带薪育儿假。
2.Salesforce(CRM 供应商)
Salesforce 能在这份榜单上排名前三并不让人出乎意料。从佛教僧侣身上得到一些灵感后,CEO Marc Benioff 为 Saleforce 在加州的新办公楼每一层都设立了 “冥想(静观)区域”。这种做法表明了公司在员工健康问题方面的立场:“如果员工不能首先照顾好自己,那么也就不能正确引导客户”。此外,为鼓励员工做义工,公司也为他们提供 7 天带薪 “志愿日”。
1.Google
Google 毋庸置疑成为最受员工欢迎的雇主:其 6 万名员工享有巨大的特权,包括各种各样的健康服务与内部孵化项目。为了建立一支最顶级的团队,公司的目标是 “尽可能让员工感到幸福”。此外,在绩效考核方面,为了逐渐消除性别差距,公司通过衡量工作成效来支付薪水,而不是依据他 / 她之前的薪水。
来源:36氪,作者:宇多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636.html
-
linkedin
将LinkedIn“娶”回家的微软,或许可以从这9个方面发力
微软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这样一来,微软这个全球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将得到各个行业人士的宝贵人际资源。在溢价49.5%收购之外,微软还在声明中表示,LinkedIn在收购后将保留自己的品牌、企业文化以及独立性。公司CEO 杰夫·韦勒(Jeff Weiner)仍将担任CEO。
我们当然要对微软的说法——“LinkedIn在收购后将保留自己的品牌、企业文化以及独立性”——持保留态度,对于大多数并购案,说了等于白说。那么未来这两家联姻的公司将取得什么进展?“可以做”和“应该做”是两码事,于是我们试着列举了9项微软收购LinkedIn之后可以做的事:
1. 将LinkedIn作为一项服务融入Windows
这完全说得通,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在Hotmail和Outlook里直接给自己的LinkedIn上的好友写邮件该有多方便。又比如,以后说不定只要点点鼠标,就能让你的朋友把你一键介绍到某个专业圈子里。这一整合甚至有可能颠覆电子邮件。
2. 把LinkedIn嵌入Office
Office是一套生产力工具,而人们现在比往常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注重社会化合作。LinkedIn是一个商务社交网络,说实话,它可能比你公司内部的一些员工更了解你的公司。想象一下,你打开一个Word文档,里面的部分内容需要加入一段对未来产品的预测,你用鼠标标记这一段,然后系统就能自动帮你艾特公司产品部门的某某人,让更懂行的他们来补充内容。
这种工作流以前只能在理想化的“统一对象模型”上见到。如今,Git和GitHub证明了这种工作流是可操作的的,而且可以顺便实现去中心化的工作模式。LinkedIn本来就有自己的一套信息网络和“站内信”(InMail)系统,现在多了几个亿的投资,LinkedIn完全有可能成为企业嵌入对象的大型LDAP服务器。
3. 把LinkedIn植入微软生态系统的其他应用之中,作为工作场景的专属API
LinkedIn最了解的就是人们的职业,而微软又为各种特定的繁杂用途设计出了许多专业软件,比如编程、项目管理、图表设计、数据库管理等。如果能有一种LinkedIn API,帮你解决查找公司同事资料、找到相关的咨询人员、找到解决办法的所需技术等等,那就实现了我们在大多数软件中无处可寻的一种“原力”。
至于微软最擅长的,莫过于开发Bing和Cortana时遗留下来的大型知识本体(ontology)和全球化的先进分类方法。微软完全有能力开发出训练人们解决复杂问题的应用,并在人们需要帮助时随时响应。
4. 用LinkedIn做一款手机
且慢,忘了Facebook 推出HTC First社交手机时的滑铁卢吗?
不过虽有前人为鉴,我们仍有可能在未来见到一种外表古怪乃至丑陋、类似巨型黑莓的Windows手机。它或能通过LinkedIn账户占满你的信息内存,甚至可能兼容SharePoint噢。
5. 把LinkedIn变成Windows默认的发布平台
如果你想写一篇博客,或者跟微软分享一些想法,是该到微软收购的Yammer平台、Windows Live的服务器,还是干脆拿起Xbox好好打一场游戏?LinkedIn显然相信,自己才最应该用来分发那些狗屁不通的“策略”、“方针”类内部鸡血邮件,而且最适合营销人员用来把绞尽脑汁编造的心灵鸡汤发给懒得动脑的CIO们。
无论如何,这里面都有巨大的机遇,成为全球商界人士、商业活动的沟通平台。不过你想必还没忘记,微软和LinkedIn都早就证明了自己浪费钱的能力。
6. 挖掘LinkedIn的数据,改善产品策略
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策略。微软当然是一家软件公司,但在某种程度上,广泛的授权让它成了类似”国家”的存在。另一方面,LinkedIn拥有惊人的数据挖掘能力,掌握着关于全球经济的一手信息,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实际上LinkedIn算是垄断了这些信息。
有了LinkedIn之后,微软或能在扎克伯格跟上Facebook近况之前,就比后者掌握了更多关于Facebook的信息。微软能够发现谷歌招募的新人都多了哪些技能,也能看到全球各地的HR部门正在搜刮什么人才。利用这些信息,微软可以更好地推广自己的服务,设计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微软可以把LinkedIn作为一个全球知识库,更好地做出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在全球经济中巩固地位。LinkedIn的数据还可以和Windows、Office 365、Bing、XBox等等产品收集的数据合并,回答“谷歌员工今年有没有打更多游戏”之类的问题。
这事儿细思极恐。微软成了“老大哥”,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家公司伟大和卓越的体现,但依然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有多么可怕。
7. 用LinkedIn的数据开发新的广告产品
鉴于上述情况,微软现在已经多了一个绝佳的广告平台。这块我就不多赘述了,不然就会美化了企业打广告的事实。微软能够知道你每天打开多少次Excel,而LinkedIn则了解你在现在的岗位干了多长时间、你的上司有没有得到提拔。现在,两家公司合成一家了,可想而知,各大广告公司和买主张开了血盆大口,琢磨下一步该投放多少广告,而你被记录下来的一举一动都会是他们的决策依据。
8. 合并LinkedIn和Minecraft
别方,把这点也放进来,是为了预防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们因为忙着在游戏房间里加好友而输给了小怪。那可就太不值了。
9. 微软可以改进LinkedIn
即使收购了LinkedIn,微软的现在、将来都还会是微软。但如果你回顾微软最近的应用程序设计,就会发现微软已经完全有能力做出一流的消费级界面设计,也有了领先的产品思维。我甚至可以说,微软在这方面的许多成果已经胜过苹果了。苹果只会一遍一遍地给你洗脑,他们多么相信设计的力量、多么相信用户体验,然后你还是滚去用XCode自己动手了。
今年,微软将更可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微软本着力于解救那些被迫用电脑做无聊工作来挣钱养家的员工,因此他们的产品符合朝九晚五的工作需求。LinkedIn是为职场而生的社交网络,并且完美地诠释了何为失败的UX模式。
本文由钛媒体编译自Medium文章,作者Paul Ford为数字服务机构Postlight联合创始人,Joyce、岳恒/编译。
-
linkedin
为反击微软收购LinkedIn,Google与RingCentral合作推出一项集成式企业解决方案
尽管 “微软收购 LinkedIn” 事件已过去一周,但对于 Google 来说却是新一轮 “战斗” 的开始——在稍显劣势的当下,怎样从对方手中争夺企业用户群?36 氪之前已报道 “Google可能会通过一系列合作或收购来回应微软的大动作”,而昨日,Google 已再次出击。据科技媒体 ZDnet 报道,Google 正在与云计算移动系统服务商 RingCentral 展开合作,后者将会在 “云通讯” 及 “协同应用程序” 方面帮助 Google 正面抗击微软的企业业务。
这周三(6月22日),RingCentral宣布与 Google联手,发布了一项名叫 “RingCentral Office Google版” 的集成式企业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大中型企业将业务迁移到云端。只要每月支付 30 美元,用户就可以获得不限量的 Google Apps(企业应用套件)及无限制的存储空间;也可以得到这一集成了 Google Apps 与 GoogleHangouts(全平台聊天工具)的新版 RingCentral Office 的使用权。
RingCentral 在发布会上强调:“与 Office365 及商业版 Skype 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解决方案将提供更丰富及更强大的企业通信功能。”
作为美国著名的云计算移动系统企业,RingCentral 主要为企业用户提供 VoIP 网络电话服务。思科集团、硅谷银行与顶级风投 Sequoia Capital、KhoslaVenture s 及 DAG Ventures 都曾投资过这家企业。RingCentral 2013年 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云端移动业务遍及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目前,RingCentral 的企业用户已超过百万,这也为 Google 开拓用户市场提供了新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RingCentral 与 Google 的合作已不是第一次。早在 2015年1月,Google 的企业产品组合 Google for Work 就内置了 RingCentral 的移动服务,用户可以在不脱离 Gmail 使用环境的情况下拨打及接听电话、发送短信和传真以及设置 Web 会议。
另一方面,Google 与微软、亚马逊的企业云服务大战应该追溯到 2012年。自那时起,Google 就一直在不断加强拓展企业服务方面的业务,包括 2012年 推出针对企业的 Google Compute Engine,2014年 与普华永道达成云平台服务协议,与三星等企业在商用 Android 领域开展合作,为 Google for Work添加各类功能,以及刚刚发布的一款商用 AI 搜索工具SpringBoard……不得不说,Google 为了争取企业用户费劲了心思。
但很遗憾,与微软相比,Google 这方面的努力仍然相对滞后。今年2月,全球著名 IT 研究与咨询机构 Gartner 的一份报告显示,8.5%的公开上市公司正在使用 Office 365 的电子邮件服务,但却仅有 4.7%的企业用户正在使用 Google Apps 提供的相关服务。虽然这份调查不涉及 Windows 系统及一些硬件设备,但企业用户对云服务的选择结果却显而易见。
来源:36氪,作者:宇多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527.html
-
linkedin
LinkedIn是如何失败的?
编者按:尽管 LinkedIn 有着宏大的理想,但是它却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以牺牲普通用户利益为代价成为赚钱机器,其结果是收益递减,乃至于被资本市场抛弃。对于所有人来说 LinkedIn 失败的教训是:永远都要用户优先。
大多数大型社交网络用起来很有趣但是却很难变成生意。Facebook 在掘金移动广告之前曾苦苦挣扎过;Snapchat 类电视广告业务仍然是个未决问题;Twitter 情况恶化有可能要被卖掉。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交网络(被微软以 262 亿美元收购)LinkedIn 却有着相反的问题:它是一台可靠的赚钱机器,但是却被一大堆客户嫌弃。
过去这一年,鄙视 LinkedIn 成为了一种善意的文化现象。该公司的签名用语 “我正在 LinkedIn 拓展职业人脉,希望能与您建立联系”—被拿来作为纽约客拥有悠久历史的漫画标题竞赛的完美主题。LinkedIn 还承认黑客从它的服务器窃走了 1 亿份邮件与(哈希)密码组合,导致若干 Twitter 名人账号被盗。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咄咄逼人的电子邮件推广策略不必要地让用户每天都会收到好几封邮件,导致去年花了 1200 万美元才搞定了相关诉讼。这还引出了下面这条无疑是 2015年 最佳的推特:
退订了 LinkedIn 邮件
删除了电子邮件账号
卖掉房子,退隐山林
溪中拾得一瓶
内附纸条一张
上面写着:
来自 LinkedIn
搞出这堆电子邮件似乎很妙直到突然看起来令人绝望—而这正好是 LinkedIn 本身故事的写实。2003年 推出的 LinkedIn 是仍然在线的最老的社交网络之一(比 Facebook 还早一年)。那时候的 LinkedIn 跟现在一样主打职业社交。创建简历,跟你认识和信任的人建立联系,说不定哪一天工作就会来找你。发布相当于网上简历的观念流行花了好一些时间—一些早期用户担心老板会以为自己正在寻找新工作然后为此惩罚他们。这让 LinkedIn 花了 3年 时间才做到 2000 万用户。
但是 LinkedIn 坚持自己的愿景,打造了一支聪明的团队,并且利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增长黑客技术让 LinkedIn 变得无所不在。现在它已经拥有了 4.33 亿注册用户,其中 1/4 每月都会访问 LinkedIn。据预测 LinkedIn 今年的息税折扣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达 10 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去年的整整 4 倍。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招聘方,他们必须付费才能访问你的简历并给你发送消息;以及销售方,他们要付费才能给你发消息以及销售线索。重视 LinkedIn 价值的那批人似乎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两个阵营。
LinkedIn 针对这批用户的高级订阅服务一直都很稳定且十分有利可图,但它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而且公司过去两年都在亏钱。一度可靠的赚钱机器似乎开始出问题了。所以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才开始想方设法进行扩张:开发平台让人提供各种杂乱的心灵鸡汤或者商业建议;收购在线学习网站 Lynda.com;并且还折腾了一系列动力不足、使用寥寥的 app(比方说这家公司认为你会下载一款 LinkedIn 为你量身定制的专门查看同事电话号码的 app)。所有这些努力均收效甚微:今年2月,该公司的财报显示其广告业务已经开始滞涨,这制约了公司的发展潜力。LinkedIn 股价当天就下跌了 40%。
与此同时,公司的核心产品仍然是一潭死水。LinkedIn 的最高优先级是将你与其他用户连接到一起,可一旦连接请求过来时,但愿你搞得清楚对方是谁。LinkedIn 总是提供尽可能少的请求信息—只有一个名字、头衔,或者公司名称—对方是不是曾经给你发过邮件你得靠猜。想看其中一位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没问题!你只需要输入对方名字,选中那张脸,鼠标向下滚动几公里,在长长的连接关系列表、个人完全简历、所属的 LinkedIn Group 清单以及联络人声称对方具备的未经证实技能清单之后就是他们的电子邮件地址了。
去年,LinkedIn 大肆宣传的旗舰移动 app 对用户界面进行了现代化,为的是让产品对那些不怎么积极找工作的人也更有用。结果出来了这么一个模仿 Facebook 新闻流的东西,每天它都会(a)硬塞一个人进你的社交网络,告诉你这个人的职业生涯正在取得里程碑突破并且(b)你应该想要听听他们的故事(我不想!)。在鼓励用户在桌面 web 上制作了详尽的档案之后,重新设计的移动版却投弃了它们,转而宠幸那堆没完没了每次都乞求你进行互动的卡片。给 Sal 发条消息好不好?或者帮他背书一下吧?要不看看他的活动怎样?在上一次的财报电话会上,LinkedIn 自诩新设计提升了用户参与度,但这个 app 完全是空洞无物的。
LinkedIn 现在已经用 13年 的时间来要求我们的注意力,其结果是收益递减。我不怀疑 LinkedIn 每天都在帮助大家找工作—否则的话它今年也赚不到 10 亿美元。但每一次的交互这家公司传递出来的都是绝望。我们当中跟大多数人根本就不需要这样一种每天都用职场新闻和就业前景狂轰乱炸我们的服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信赖的来源,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现身,在平时不需要的时候静静地在一边呆着就行。LinkedIn 天生就不懂怎么去静静,这也许就是我们当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它干脆消失好了。如果它的确消失了的话,有谁会想念它呢?
我觉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LinkedIn 作为一家独立公司是失败的。它赫然耸现但从未变得不可或缺,它专注于服务自己的付费客户,牺牲的却是当初赋予它价值的那批客户。这家公司信誓旦旦称创造了经济机会—CEO Jeff Weiner 说LinkedI 将会成为因为机器人而丢掉工作的工人的答案。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白领工人填写一下招聘者偶尔为之的调查的一种手段以及供应商花大价钱先拿到答案的一种特权罢了。或者从收购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块用到别处会更好的数据宝藏。LinkedIn 的基本愿景也许要宏大得多,但如果该公司不能想出把电话号码放在用户简历的什么地方的话,我对它击败天网(抢人类工作的机器人)的计划是不乐观的。
对于我们,也包括 LinkedIn 来说,幸运的是微软的愿景要比它实际很多。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在备忘录中给 LinkedIn 安排的计划如果实现的话会让 LinkedIn 的服务有价值得多。它会让 Office 365 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交图谱,让大范围的跨产品(尤其是邮件)协作更容易。同样地,它可以替微软的商业套件 Dynamics 扮演类似的角色,让微软成为 Salesforce 真正的竞争对手。随着时间转移,它还会导致新的订阅型及广告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还有其他人很快想到了其他一些好想法,比如 Paul Ford 就列举了一些,首当其冲的是把 LinkedIn 嵌入到 Windows 作为服务,这样 Hotmail、Outlook 通过二级 LinkedIn 连接发送邮件会容易很多。
在这次收购的消息发布中,Nadella 和 Weiner 都谈到了 LinkedIn 在微软这颗大树下将保持独立性。但其实 LinkedIn 的独立性越少越好:Nadella 的微软正在拼命控制未来的工作;而他刚刚捡到了 4.33 亿的工人。
通常这种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都是列举收购会失败的种种理由。但这次收购却很罕见,即对被收购公司的任何改变似乎都要比维持现状更好。Weiner 在致员工内部信中差不多也承认了这一点:“想象一下这么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我们将不再被迫对长远投资做出妥协,不再犹豫害怕颠覆自己,我们留住好员工吸引新人才也不再会被拖后腿。” 这样的世界已经到来,现在 LinkedIn 可以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了。也许它永远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景,但是对微软实现自己的愿景却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编译自:theverge.com
-
linkedin
突发: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
北京时间6月13日晚间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科技巨头公司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收购全球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据悉,目前LinkedIn市值在150亿美元左右。
对此,linkedln中国区CEO沈博阳在朋友圈予以确认,“是的,这是真的。这是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领英中国会继续保持独立发展,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向着连接全球职场人士的使命努力。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根据协议,微软将为每股LinkedIn股票支付196美元,较该股上周五收盘价溢价50%。 截至发稿,盘前微软股价跌0.35%报51.3美元;领英(LNKD)盘前大涨48.71%报194.89美元。
微软表示,计划发行新债券为此项交易融资,并预计此项交易将使其2017财年剩余时间的每股盈利减少约1%。
此项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LinkedIn现任CEO杰夫·韦纳将继续领导该公司,并向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曾多次尝试收购LinkedIn,但遗憾地是,最终都错失了机会。
微软方面表示,杰夫·韦纳仍然将担任LinkedIn CEO ,LinkedIn的品牌、文化及独立性将得到保留。 据悉,微软以及LinkedIn董事会一致批准这一交易,杰夫·韦纳以及LinkedIn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Hoffman也都支持这一交易。
几年前,LinkedIn CEO杰夫·韦纳(Jeff Weiner)险些将公司以20亿美元出售给微软,幸亏微软临阵退缩。
BI曾报道称,在LinkedIn于2011年IPO(首次公开招股)之前的几年,微软曾多次试图收购LinkedIn。
最初,微软报价5亿美元收购LinkedIn,虽然接近达成协议,但最终还是告吹。在LinkedIn IPO之前的数月,微软又给出了最后的报价:近20亿美元。
但是,当时负责微软战略与合作的副总裁汉克·维吉尔(Hank Vigil)却临阵退缩,认为报价太高,最终放弃收购LinkedIn。维吉尔已于2011年离开微软。
LinkedIn创建于2002年,2003年5月5日网站正式上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 3 亿。
来源:腾讯科技(王潘)
-
linkedin
LinkedIn 模仿 Facebook 这步棋走得对吗?
编者按:做过理财顾问,当过证券经纪人,本文作者 Jamal Carnette 对 “企业竞争优势” 这一话题有自己深入的看法。对于 LinkedIn 产品的一系列模仿性改革,他并不认为是件难以启齿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LinkedIn 的目标市场较为狭窄,这对它而言既是一种福气,又是一种诅咒。从一方面来看,公司的特殊性质(LinkedIn 是一家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交媒体网站)将其定位与传统社交媒体区分开来,避免了与社交巨头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正面对决,而是作为一种补充体存在。
但其所处环境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社交媒体网站除了要看一些传统的股票价值指标(譬如年收入与公司利润)外,也会关注网站用户的增减量与活跃度。但对于 LinkedIn 来说,广告商一般只对目标用户感兴趣,其市场定位也决定了潜在的用户群十分有限。举个例子,任何一个年龄达到 13 岁的人都可以在 Facebook 及 Twitter 上开设账户、在产品中寻找价值,但 LinkedIn 呢?只是为上班族们量身定做的。
为了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与参与度,LinkedIn 正在持续增加对 “社交互动” 类功能产品的开发与关注。其实这能够证明,LinkedIn 早就看到了自己与传统社交媒体之间的差异。
近几年来你会发现,在界面布局及用户体验上,LinkedIn 已经开始在模仿 Facebook。举个例子,LinkedIn 添加的一个动态新闻列表,增加的点赞(like)及评论(更新的消息)等功能,以及 “内部消息传递(站内信)” 服务……都有 Facebook 的影子。按照新媒体网站 BuzzFeed 的说法就是:LinkedIn 一直在思考怎样学习 Facebook 的下一个 Idea。
LinkedIn 建立 Instant Articles 是件好事儿?
BuzzFeed 曾这样报道:“在 Facebook 推出 Instant Articles(该服务能够加速加载文章,大大增加了 Facebook 的访问量)一年后,LinkedIn 也开始考虑与内容发行商进行合作,创建一个类似于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 的服务。” 的确, Facebook 这项新业务的一个亮点就在于,用户不用点开链接进入文章来源地,而是直接为 Facebook 自己的页面贡献访问量。从增加用户粘度的角度来讲,建立这个系统对 LinkedIn 是件好事儿。
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内容发行商其实面临着 “权衡取舍” 的问题。大多数媒体网站都依赖于广告收入,而网站访问量是设置广告费率的重要指标。将内容授权给社交媒体网站登载,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与 “提高访问量” 这个目的背道而驰。
然而,Facebook 这个案例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面对着 Facebook 近 17 亿活跃用户和 200 多万个广告商,内容发行商们其实很难说 no,毕竟这将大大提高自己的品牌曝光度。从根本上来讲,这对他们自己的网站流量是有好处的。此外,Instant Articles 有更快的加载速度,这也意味着用户不会因为一篇文章缓慢的加载速度而直接选择关闭,减少文章的转载及曝光机会。
在广告方面,Facebook 很明智地建立了一套 “广告收入共享模式”:如果内容发行商在自己文章的页面上投放广告,广告收入全部归内容发行商所有;如果交由 Facebook 来出售广告位,那么 Facebook 只分得收入的 30%,其余 70%归内容发行商所有。但作为等价交换,内容发行商需要遵守 Facebook 制定的广告限制条例。在 Instant Articles 推出早期,很多内容发行商都曾抱怨过,Facebook 的广告限制过于严格,以至于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收入。在经过若干轮谈判及条例修改之后,内容商们似乎对 Facebook 的规定变得顺从起来。
流量 VS内容之争
逐渐地,很多注重流量的网站开始寻找能够掌控用户体验的方法。除了 Facebook,Twitter 也推出一项新产品——Moments,其主要内容主要由经过编辑整理的重要 “推文” 组成。
当然,这种事儿肯定也少不了 Google。早在去年,Google 就发布了移动网页加载项目——AMP(Accelerated Mobile Pages)。由于广告通常是阻碍网页加载的重要部分,AMP 允许用户屏蔽某些内容的广告,并限制内容发行商文章中的广告数量,从而使内容能够以更友好的方式、更短的时间到达用户。当然,AMP 也不会亏待内容发行商,将会回馈给他们更多的搜索流量。
这些尝试的结果就是,拥有庞大流量的网站以 “用户” 为 “要挟点”,最终获得内容发行商们的让步。所以,LinkedIn 没有理由不照葫芦画瓢。总的来说,LinkedIn 模仿 Facebook 做一个可以为自己增加流量的 Instant Articles 是明智的。特别是在广告分享协议这一方面,将是一个获得未来收益的强大推动力。
本文编译自:fool.com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