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微信广告自助平台或下周上线 开放公众号推广渠道 [摘要]该平台将帮助公众号连接广告主,按月获得广告收入。   6月20日消息,仍在内测期的微信推广平台或将于下周公开上线。该平台由微信和广点通团队联合开发,是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唯一的广告系统,可帮助公众号连接广告主,按月获得广告收入。   据了解,正式上线后的微信广告自助平台放低了流量方的准入门槛,任何企业或个人的公众账号,只要粉丝超过500人,都可以成为流量主。     申请成为流量主后,公众号运营者可在后台内看到各类广告效果数据,包括前一天的曝光量、点击量、收入金额等。此外,如果公众号想暂停广告显示或者屏蔽某广告主的广告,也都能在后台中操作完成。 内测账号图   内测账号图     广告展示位置为公众账号图文消息页底部的一条文字链,广告主可在这里投放自己设定的活动页面、商城页面、品牌页面等多种广告形式。广告收费方式按点击计算。     广点通在广告平台内测时曾提供数据称,参与内测的公众账号底部文字链广告点击率均值为3.5%,其中不少自媒体广告的点击率超过10%,最高达13%。     据微信官方此前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200万,每日新增公众号超过8000个。微信广告自助平台的开通,将为公众号实现变现需求。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06月20日
  • 资讯
    LinkedIn(领英)中国区用户达500万,将围绕中国职场精英创建经济图谱 LinkedIn中国(领英)给中国的 LinkedIn(领英)用户发了一封邮件,宣布 LinkedIn 中国会员数达到 500 万。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表示,“这是我们本土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     年初的时候,LinkedIn宣布进入中国市场,同红杉及宽带资本联手(合资)进军中国,并且针对中国地区上线 LinkedIn简体中文Beta版,中文名称“领英”。同时任命沈博阳为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曾先后担任 Google 中国商务拓展部负责人、工程部门经理、糯米创始人兼 CEO,人人网副总裁。     其实在 LinkedIn 还未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用户了,具体数量不大清楚,据公开的消息应该在百万级。例如我,以及我周围的同事都是 LinkedIn 的用户。这次收到的 LinkedIn 的邮件,不知道 LinkedIn 是否把之前中国区 LinkedIn 的用户,都默认当做了“领英”的用户。     沈博阳还在邮件中表示,“LinkedIn 的使命是连接全球职场人士,中国拥有占全球 20% 的职场人士,建立与他们的密切连接,LinkedIn 才能真正实现其使命。”     至于具体怎么连接,以及怎样创造机会,之前在 2014 GMIC 大会上沈博阳曾经有过分享,“LinkedIn 的愿景是给全球的职场人士创造商业机会,进而创建首个经济图谱。什么是经济图谱?当所有人脉、商业机会、经济资源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经济图谱,LinkedIn 想做的事是把这个经济图谱数字化,然后让它流向世界上有需求的地方和人群。”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WANGJINGYU]  
    资讯
    2014年06月20日
  • 资讯
    甲骨文第四财季净利润36.46亿美元 同比降4% [摘要]甲骨文第四财季业绩均未达到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盘后股价重挫逾6%。    6月20日消息,甲骨文今天发布了2014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13.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9.47亿美元增长3%;净利润为36.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8.07亿美元下降4%。甲骨文第四财季及2014财年业绩均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重挫逾6%。     ——第四财季业绩: 营收: 在截至5月31日的这一财季,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总营收为113.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9.47亿美元增长3%。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同比增长3%。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13.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9.61亿美元增长3%,但这一业绩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第四季度营收为114.8亿美元。     营收构成: 软件: 2014财年第四季度,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由新软件授权营收、云SaaS(软件即服务)和PaaS(平台及服务)营收、云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营收、以及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四部分组成)为89.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9%;去年同期,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85.4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8%。     甲骨文第四季度新软件授权营收为37.6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3%;去年同期,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37.6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5%。甲骨文第四季度云SaaS和PaaS营收为3.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7亿美元增长2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去年同期,甲骨文SaaS和PaaS营收为2.5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甲骨文第四季度云IaaS营收为1.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去年同期,甲骨文云IaaS营收为1.1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 甲骨文第四季度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6.95亿美元,同比增长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2%;去年同期,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4.0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0%。     硬件: 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由硬件系统产品业务和硬件系统支持业务组成)营收为14.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营收为14.3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     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4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8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     服务: 甲骨文第四季度服务营收为9.40亿美元,同比下滑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服务营收为9.7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9%。     支出: 甲骨文第四季度总运营支出为64.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7%。去年同期,甲骨文总运营支出为59.4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4%。     甲骨文第四季度销售和营销支出为22.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0%。去年同期,甲骨文销售和营销支出为21.2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9%。甲骨文第四季度研发支出为13.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去年同期,甲骨文研发支出为12.6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甲骨文第四季度行政和总务支出为2.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去年同期,甲骨文研发支出为2.7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     甲骨文第四季度无形资产摊销支出为5.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去年同期,甲骨文无形资产摊销支出为5.9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甲骨文第四季度并购相关及其他支出为2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0%。去年同期,甲骨文并购相关及其他支出为-2.5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甲骨文第四季度重组支出为3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0%。去年同期,甲骨文重组支出为3400万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0%。     利润: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财季净利润为36.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8.07亿美元下降4%;每股收益80美分,与去年同期持平。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甲骨文第四财季净利润同比下滑5%。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季度净利润为4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每股收益92美分,同比增长6%,但这一业绩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95美分。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财季运营利润为49.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0.00亿美元下滑2%;运营利润率为43%,去年同期为46%。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过去12个月时间里甲骨文的运营现金流为149亿美元。     ——2014财年业绩: 营收: 在截至5月31日的2014财年,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总营收为382.75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317.80亿美元增长3%。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甲骨文2014财年总营收同比增长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4财年总营收为383.06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372.53亿美元增长3%,这一业绩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2014财年营收为384.5亿美元。     营收构成:   软件: 2014财年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291.99亿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6%;2013财年,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279.2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5%。     甲骨文2014财年新软件授权营收为94.16亿美元,与2013财年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5%;2013财年,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94.1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5%。甲骨文2014财年云SaaS和PaaS营收为11.21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2.57亿美元增长2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2013财年,甲骨文SaaS和PaaS营收为9.1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甲骨文2014财年云IaaS营收为4.56亿美元,与2013财年相比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013财年,甲骨文云IaaS营收为4.5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 甲骨文2014财年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182.06亿美元,同比增长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7%;2013财年,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171.4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6%。     硬件: 2014财年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营收为53.72亿美元,与2013财年相比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2013财年,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营收为53.4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     甲骨文2014财年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29.76亿美元,比2013财年下滑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2013财年,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30.3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甲骨文2014财年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23.96亿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23.1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     服务: 甲骨文2014财年服务营收为37.04亿美元,同比下滑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2013财年,甲骨文服务营收为39.1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1%。     支出: 甲骨文2014财年总运营支出为235.16亿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1%。2013财年,甲骨文总运营支出为224.9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1%。     甲骨文2014财年销售和营销支出为75.67亿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0%。2013财年,甲骨文销售和营销支出为70.6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9%。甲骨文2014财年研发支出为51.51亿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2013财年,甲骨文研发支出为48.5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甲骨文2014财年行政和总务支出为10.38亿美元,比2013财年下滑3%,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2013财年,甲骨文研发支出为10.7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     甲骨文2014财年无形资产摊销支出为23.00亿美元,比2013财年下滑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2013财年,甲骨文无形资产摊销支出为23.8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甲骨文2014财年并购相关及其他支出为4100万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10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0%。2013财年,甲骨文并购相关及其他支出为-6.0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甲骨文2014财年重组支出为1.83亿美元,比2013财年下滑4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0%。2013财年,甲骨文重组支出为3.5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     利润: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4财年净利润为109.55亿美元,与2013财年的109.25亿美元相比持平;每股收益2.38美元,比2013财年的2.26美元增长5%。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甲骨文2014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4财年净利润为13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每股收益2.87美元,同比增长7%,但这一业绩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2014财年每股收益为2.91美元。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4财年运营利润为147.59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146.84亿美元增长1%;运营利润率为39%,与2013财年相比持平。     其他: 甲骨文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计划按每股12美分的价格向普通股股东支付季度股息,将在2014年7月30日向截至2014年7月9日营业时间结束为止的在册股东发放。     股价变动: 当日,甲骨文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0.30美元,报收于42.51美元,跌幅为0.70%。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54(北京时间20日4:54)为止的盘后交易中,甲骨文股价再度下跌2.76美元,至39.75美元,跌幅为6.49%。过去52周,甲骨文的最高股价为43.19美元,最低股价为29.86美元。(瑞雪)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06月20日
  • 资讯
    LinkedIn推出了仅保留“找工作”功能的独立App-LinkedIn Job Search 今天,LinkedIn 推出了自己的移动端职位搜索独立 App— LinkedIn Job Search,只提供了 LinkedIn 的核心功能,搜索和申请工作。这款应用跟其 Web 端以及主应用相比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保证隐私”,用户在LinkedIn Job Search上的所有操作都不会出现在LinkedIn.com上。   用户可以根据头衔、城市、公司、行业或级别搜索目标职位,据用户的搜索记录,你查看过的工作及 LinkedIn 简介,该服务会为你个性化推荐新的机会。当你关注的某个工作招聘快结束时,当某 HR 看了你的申请时,或者有跟你相匹配的工作时,LinkedIn 都会给你通知提醒。   由于这款应用主要目的是为那些求职的用户服务,所以你在LinkedIn.com上看到的那些新闻、好友信息更新将不会出现在这款应用里。目前这款应用仅支持美区用户下载使用。   LinkedIn 表示,其 3 亿用户中的 40% 通过移动端使用自己的服务,这点当然是其推出该应用的最直接动力。不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Web 端服务可以是一艘大船,但移动端应用应该是单品,LinkedIn 现在是 Job Search 和基于 LinkedIn 关系的Pulse。Facebook 也拆分出了 Instagram、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新闻阅读器Paper。   【文章整理自:36氪,pingwest】
    资讯
    2014年06月20日
  • 资讯
    每日经济新闻:传企业微信号将面世 腾讯表示不予置评 近日,有消息称微信欲打造企业应用生态圈,将面向企业和软件开发商推出企业微信号。与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性质不同,企业微信号会开放更多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审核认证体系更严格,使用者所享受的功能会更多,或主打内部员工的使用。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腾讯方面求证,但相关负责人仅表示“不予置评”。   IT独立评论员孙永杰认为,基于微信平台的海量用户,配合腾讯现有的云服务,涉足企业级市场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面向企业级用户的软件水平和解决方案供应能力不足,短期内无法冲击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厂商和相关市场。   今年5月,腾讯成立了微信事业群,负责包括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支付拓展和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同时还囊括了邮箱、通讯录等产品的开发和运营。   在打造微信大平台的背景下,网友“人称T客”近日爆料称,腾讯将面向企业和软件开发商推出企业微信号。与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性质不同,企业微信号会开放更多的API,审核认证体系更严格。   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称,QQ针对企业用户推出了企业版RTX,主要用于满足企业对内交流和对外沟通两种需求。若把平台换成微信,目前公众号的相关功能已经可以解决企业的部分营销和客户服务需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面对面的沟通仍然不可或缺,因此,微信企业号作为针对企业内部办公工具的可行性不大。   孙永杰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腾讯涉足企业级市场,基于微信的海量用户平台,配合现有的云服务,有一定的可行性。从技术层面看,腾讯提供云服务已“没有任何问题”,但其面向企业级用户的软件水平和解决方案供应能力不足,短期内对OA、ERP、CRM等厂商和相关市场冲击性不大。对腾讯来说,如想占有一定的市场率,寻求与传统的软件企业和办公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更为有效。   对于安全问题,孙永杰直言,该问题对于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来说无法避免。在承认“没有绝对的安全”的前提下,除了要丰富移动办公软件的功能,腾讯也应考虑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隐患。
    资讯
    2014年06月19日
  • 资讯
    工作时段的时间都去哪儿啦?团队协作工具推事本上线 2.0 版,让你的工作状态可量化和追踪 以任务给中心,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团队协作工具推事本近日发布了 2.0 版本。从产品正式发布到最近的 2.0 版本上线,刚刚超过半年的时间,推事本曾获得过百万美元级的融资,目前也已获得 A+ 轮投资,金额和投资方未知,据团队官网介绍,目前推事本已经有 47408 个公司或组织用户。     推事本是一款跨平台可以自己用也更适合团队协作、以任务管理为核心的产品。用户可以创建、查看同自己相关的任务,也可组建群组,完成任务分配、知识共享和效果追踪等工作。     它的亮点是:1. 可将对话内容转成任务。团队成员可以将群组或者 P2P 的对话内容转成任务、任务更新、评论、完成情况也会实时反应在 IM 对话流中。2. 语义识别。当用户创办类似 “今天下午 2 点给李峰打电话”时,推事本会基于语义识别,自动将任务放在对应的时间点,并附上相关联系人。3. 同微信打通。关注公众账号后,用户可在微信上完成任务新建、任务查看、文件下载等操作。   相较之前的版本,此次 2.0 版本,最大的特点是在原有的“个人”和“企业”工具基础之上,加重了“企业”工具的色彩。新 2.0 版本新增了公司组织架构功能,过去在推事本中创建的小组,都是平级了,类似微信群,现在,公司或者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部门以及部门下的项目组,而与组织架构相匹配的,是权限分级。比如销售部主管可以查看销售部所有成员的情况,平级的一组与二组之间,则只能查看所属组队的任务情况。     同时,针对不少员工头疼的“工作时间都去哪儿啦”的问题,推事本 2.0 也新增了团队成员“工作日志”的功能,以类似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量化个人健康数据的概念,完成从记录“事件或者任务”到记录“员工工作状态”的转变。简单来说,“工作日志” 会记录员工工作时段内的所有表现,比如完成某项任务花了多长时间、休息了多长时间等等。以此量化团队 / 个人的时间分配和执行力,方便管理者及员工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团队整体的效率。     盈利方面,推事本并没有像同类产品,走团队规模和功能并重的路子,推事本的收费方式只按团队规模做区分,5 人及以下免费,6 人及以上根据不同的规模收费,类似管理权限、小组数量等功能并不做区分。     企业协作市场尽管已经有诸多类似 Worktile、Teambition、Tower.im、V部落、Moxtra 等竞争者,同时还有腾讯 Ezone、网易有道云笔记最近新推的协作功能、以及传言微信未来会以企业应用入口身份推出的新公众账号“企业号”等巨头加入,在李峰看来竞争和巨头加入是利大于弊的。     一方面企业服务过于多样化,大家都在根据自身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还未到一片红海此消彼长的程度,同行和巨头加入会加速企业协作市场,提升整个企业协作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腾讯等巨头的加入,会加速教育企业用户的速度,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此类工具的存在。     未来,李峰表示,推事本目前的产品会以面向企业用户为中心发展,针对有 GTD 工具需求的个人用户,推事本会推出 2C 类的独立产品,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据悉该产品已在开发之中,预计一个月之后上线。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果子]  
    资讯
    2014年06月19日
  • 资讯
    SaaS管理软件选型须知 SaaS,近几年似乎被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概念给覆盖了。然而,随着yammer被微软收购,国内又掀起了一股SaaS热潮,再一次唤起人们对于SaaS管理软件的记忆。   单单2013一年国内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的SaaS厂商。他们有的主打企业社交化概念,有的强调任务看板管理,还有的则关注CRM领域。在宣传自己产品的时候,往往都强调部署简单,使用费用低,随时随地访问等特点。面对层出不穷的 SaaS 管理工具,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当做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应当慎重,需仔细考虑自己团队大小、业务规模、发展前景等因素,选择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管理工具。   首先,工具不是说越简单越好,也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工具应当和管理的对象互相匹配。如果一个公司团队人数很少,做的事情也相对简单,主要是日常的一些任务管理,那么选择SaaS类的管理工具还是非常合适的。但如果团队规模超过了10人,做得事情也涉及到多部门、多环节的协同,SaaS类的工具功能单一、扩展性差的缺点就比较突出了。   其次,管理工具应当引导团队提升管理水平,而非刻意迎合团队现状。一款好的管理工具除了能够满足团队日常的工作跟踪记录之外,还应当能够逐步帮助团队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但遗憾的是很多工具为了迎合用户录入的方便,刻意的简化一些必备的信息,比如任务的估算、排序等。这样表面上来看,大家做眼下的事情很快,很方便。但宏观统筹和长期计划就弱了,很容易导致团队埋头做事而不能抬头看路。    第三,选择管理工具不能只考虑眼下,应当考虑团队的长期发展。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发展壮大,人越来越多,事越来越复杂。这时候使用SaaS管理工具就会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是企业需要更多的管理工具来支撑内部的流程,比如项目管理,比如CRM,比如工作流等等。但市面上鲜有一家SaaS厂商能够满足企业的全方面需求。如果同时使用多家SaaS服务商的系统,不同厂商之间的系统势必成为一个个的孤岛,难以整合。二来SaaS类的工具定制性一般都较差,企业无法针对自身的业务和流程做深度的定制,只能在平台内部做一些局部的修改。重新换工具吧,之前积累的数据脱离了SaaS厂商就是死数据,迁移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最后,选择管理工具不能贪图眼下便宜,还应考虑长期成本。采用 SaaS管理工具企业前期投入的成本不高,很多企业为了宣传,也会有免费的套餐。但如果我们仔细算一笔账的话,就会发现使用SaaS系统的长期成本价格不菲。以国内某任务管理厂商为例,一年的成本高达七八千,几年下来费用高达数万元。     综上所述,应当综合考虑自己团队大小、业务规模、发展前景等因素,才能选择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   【文章作者:王丹丹】  
    资讯
    2014年06月19日
  • 资讯
    蚂蚁招聘:要解决1000万小微企业的招聘问题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小微企业1000多万户(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数据),平均人员不超过10人,百度“小微企业+招聘”,你会发现这些小微企业一直面临着招人难的问题。 目前有一家自己都还是小微企业——蚂蚁招聘,上海的创业公司,今年2月刚上线却有此雄心想来解决小微企业一直以来的这个问题,他们是怎么做的? 服务10人以内的小微企业 问及这个话题,蚂蚁招聘的CEO黎阳先介绍了大型招聘网站的现状,他以51job、智联招聘为例,二者市场定位是服务大中型企业,产品打包定价都是适合大企业的,一般都是推荐套餐,比如年套餐3000元可以发布100个职位,58同城和赶集网等也存在相似的问题。而100个职位,对小微企业来说,完全不需要。 黎阳称,51job、智联招聘并不是说不想为小微企业服务;以智联为例,早在5年前就推出99元一个职位的做法,但这个项目在企业内部一直没有争取不到资源,因为如果这个产品卖得多,会严重影响他们主打套餐的销量,所以一直存在却没有做起来。 正是由于大型招聘网站没有做好小微企业的服务,黎阳介绍了蚂蚁招聘的做法:先与各大招聘网站,如51job、智联、58同城、赶集网、大街网、中国人才热线合作,批量购买其发布权,将小微企业的职位需求信息发布到相应的合适的网站,然后把不同网站上的求职者信息收集并反馈给企业。虽然表面上是批发转零售的形式,还是要通过传统招聘网站, 但黎阳认为蚂蚁招聘至少已经具备如下优势。 效果好。蚂蚁招聘向用户保证三个月内为企业提供150份的简历,让企业得到足够的选择机会。(像智联招聘也有99元一个职位的业务,但不保证简历数) 费用低。蚂蚁招聘以职位数量计算,每个职位299元,一般小微企业只有一两个职位的需求,费用也就几百。 方便。小微企业有时候会在多个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注册、签合同、发职位、每天刷新,而通过蚂蚁招聘一次注册即可。 在满足小微企业招聘的基本需求之后,蚂蚁招聘还为小微企业做了招聘的工具,这些工具常见于许多大企业辅助HR管理招聘,如ATS(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求职者跟踪系统),黎阳介绍小微企业的招聘过程很随意,信息分散、流程不固定、候选人的互动不规范。蚂蚁招聘帮助小企业规范招聘过程,将过程分成五个步骤:待筛简历、初筛合格、面试安排、录用员工、成功入职。(虎嗅注:后台试用过一次,每个步骤的操作简单,招聘事宜可通过平台一站式解决) 在谈到蚂蚁招聘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大企业HR所使用的工具时,黎阳特意介绍了团队的COO,曾任职于IBM、阿里,一直从事大型人力资源软件的咨询和实施,为数十家大型民企外企提供招聘管理系统资讯、实施服务。蚂蚁招聘的核心框架是由COO搭建的。 这家今年2月才上线的小微企业,目前只有5人,注册企业用户400多家,有180家企业在上面发布了招聘信息,近20%的重复率,目前发布了210多个职位,由于上线时间不长,5月底,营业收入近2万元,但相对3月的8000元,增长了2.5倍。 小微企业只用299元,一个职位就能收到200份的简历,蚂蚁招聘看似解决了数量问题,那质量怎么保证? 猎头工作提升质量 黎阳有超过10年招聘经验、3年猎头公司管理经验,服务过的客户包括Qualcomm、Marvell、GREE、展讯、EA等客户。他说为什么猎头能为企业找来合适的人选,其中猎头对简历的筛选起了很大的作用。可筛选就意味着有标准,所以算法一定程度上可完成猎头的简历筛选工作,从而提高简历的质量,蚂蚁招聘将从意向度和匹配度两个维度来入手。 意向度:黎阳说蚂蚁招聘会在招聘中,增加一两个环节,如关注公众号、上传视频等,他说这一点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实际上很重要,如果应聘者意向度很高,入职后也会比较稳定。 匹配度:这主要是关键字的搜索,黎阳举例说明,通过对海量简历的分析,如果出现较多A单位到B单位的情况,那么,B单位招人时,有A单位工作经验的人就成为首选。这种简历搜索的难度,黎阳介绍是纯搜索难度的1%,但是由于是对历史的分析,所以样本数要比较大,至少是百万级。一旦解决匹配度问题,用人单位看到的简历会附有蚂蚁招聘的推荐级,可减少小微企业招聘方面的工作量。 蚂蚁招聘整个团队有一定的互补性,CEO有招聘和猎头的经验,CTO曾是韩国最大互联网公司Daum的技术总监,COO熟悉HR招聘软件,整体来说可以做到黎阳所说的“通过互联网帮人们找到合适的人”,正因如此,他透露之前阿里B2B业务的诚信通想购买蚂蚁招聘的核心代码。目前蚂蚁招聘还没有完成融资事项,黎阳介绍应该会在三个月内有融资方面的结果。 挑战:还是小微企业那点事 在采访中,虎嗅问到黎阳最大的挑战,他脱口而出的是企业的认知度。黎阳说,蚂蚁招聘目前是通过一些口碑效应,朋友介绍,来开拓业务的,对于立志于做小微企业的招聘平台,这种的认知度和只有400的注册用户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这同时也是中国1000多万的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共通问题。 蚂蚁招聘目前还是要通过51job、智联来完成自己的业务,对大型招聘网站的依赖度比较高,当虎嗅将这个问题抛给黎阳,他承认这一点。不过他认为蚂蚁招聘目前与大型招聘网站的定位完全不同,蚂蚁招聘做是大型招聘网站没有或者不可能服务好的小微企业,所以竞争现在还没有到来。 在谈及竞争,他说与蚂蚁招聘同样定位小微企业的招聘网站,目前基本没有,模式相同的也只是大易和北森,但二者只服务中大型的企业,他认为服务小微企业与中大型企业性质 完全不同,利润比例也不同,就算二者要进入小微企业领域,也要面临“由奢入简”的适应问题。 由于认知度不高以及未来大型招聘网站参与竞争的风险,黎阳表示,蚂蚁招聘会尽快拓展更多合作网站,他说全国有几千家招聘网站,大概50-60家效果比较好,如果将来合作面扩展到50家左右,那么风险会小很多。同时蚂蚁招聘的合作伙伴今后可能会是地域性的门户网站、论坛、社区之类,黎阳介绍这与小微企业招聘范围比较小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选择地域性的合作伙伴更容易帮小微企业找到更为合适的员工。 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谈到与Linkedin之类的社交招聘网站,黎阳说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Linkedin是一种“闷骚型”的招聘网站,用户都是工作很多年,找工作基本上不愿意再上51job、智联上投简历,但这部分人的跳槽需求也是必然存在的,所以Linkedin出现了,用户只需求将从业经历放到网上,这也是为什么Linkedin网站上付费用户大部分都是猎头的原因。他认为这类人与蚂蚁招聘所定位的服务对象完全不同,基本上也产生不了任何竞争。 【文章来源:虎嗅网】
    资讯
    2014年06月18日
  • 资讯
    传甲骨文拟50亿美元收购Micros Systems,寻求云计算转型 [摘要]收购Micros将成为甲骨文自200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的交易。 6月18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甲骨文接近于达成一项交易,将以至少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酒店行业软件和服务提供商Micros Systems。受此消息影响,Micros股价大幅上涨。   当日,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5:24(北京时间18日3:24)为止,Micros股价在纳斯达克市场的常规交易中上涨9.15美元,至66.86美元,涨幅为15.85%,此前曾触及70.23美元的高点,创下52周新高。过去52周,Micros的最高股价为70.23美元,最低股价为41.78美元。同一时间,甲骨文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常规交易中上涨0.25美元,至42.40美元,涨幅为0.59%。     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言论报道称,目前这两家公司正在展开排他性的交易谈判,但这项谈判也仍存在以失败告终的可能。按周一的收盘价计算,Micros市值为43亿美元。     甲骨文拒绝就此消息置评。Micros发言人也尚未就此置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甲骨文正尝试跟上其竞争对手的步伐,后者正在利用云服务和基于网络的程序人气度激增的形势提高盈利。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科技公司也正试图通过并购交易来刺激自身业务增长。近日美国闪存供应商SanDisk刚刚宣布,该公司已经同意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usion-io,后者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软、硬件产品以改善数据中心的应用表现。     如果彭博社消息属实,则收购Micros的交易将成为自2009年以来甲骨文所进行的并购交易中规模最大的一桩,当时这家软件巨头以5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un Microsystems。     甲骨文定于本周四公布201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瑞雪)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06月18日
  • 资讯
    国内云计算企业UCloud获5000万美元B轮融资 6月17日下午消息,国内云计算企业UCloud日前宣布获得B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用于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B轮投资由贝塔斯曼和君联资本领投,DCM跟投。去年11月,UCloud获得过由DCM、贝塔斯曼发起的A轮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   UCloud CEO季昕华透露,获得B轮融资后,UCloud将加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及研发力量持续投入。UCloud将完成更大规模具有同城容灾能力多BGP机房建设。同时,UCloud将完成在北美的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球化部署。   UCloud成立于2011年年底,主要从事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产品的研发与运营服务。以云主机起家,目前产品线覆盖云存储、云加速、云数据库等多个产品线。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为、盛大、东软、腾讯等公司。   目前,UCloud拥有几千名付费用户,集中在服务游戏、电商领域。(罗亮)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资讯
    2014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