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想用AI取代人力的谷歌, 拿出五千万美元为低收入劳动者设立了一项“培训基金” 作者| 田煦阳 编辑| 傅博 人工智能会抢夺我们的饭碗,造成大量人类失业者? 这个趋势早已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传言,基本已经盖棺定论,势不可挡。 我们与其想着如何做抵挡人类进程的无用功,不妨换一种心态,认真思考探索我们将如何在技术革新后的世界中立足。 谷歌旗下的慈善部门Google.org在美国时间本周三宣布,他们将特别成立一支5000万美元的基金,来对当下工资收入水平和劳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者们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资助。 谷歌此举有何用意呢? 硅谷巨头主要是想帮助劳动者们学习新的工作技能,为提前适应已进入不可逆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化进程的劳动市场打好基础。 这次慈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谷歌在利用自己的技术踢掉大量工人的饭碗之后,对他们进行的一次或多或少的补偿。 “我们希望能让尽可能多的人们来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在近年来涌现出的全新产业和机会中找准自己能扮演的角色。要知道,这些新兴产业中的很大一部分放在几年前,还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遥远梦想。如今他们已经来到了现实世界,我们必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适应和准备。”Google.org的主席及Google 副总裁Jacquelline Fuller女士在对外公布该消息的谷歌官方博客中写道。 目前这笔基金已经圈定了多家组织和机构作为资助对象,而Fuller向我们特别介绍了其中的三家,他们最大的共性就是均为利用先进技术来对社会服务进行必要的革新和补充的非营利机构。 他们分别是——通过帮助求职者连接到政府提供的官方工作搜索服务来提高拿到工作offer机会的Code For America,利用机器学习为法国公民提供求职和职位搜索建议的Bayes Impact以及立志打造更行之有效的青年训练营项目的Social Finance。 谷歌意识到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宝贵的上大学的机会,所以他们正在研究如何为低收入群体量身打造职业教育项目,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帮助他们培养必要的技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资助这些新兴机构的同时,Google.org也会为更加传统的玩家背书——比如说帮助美国全国工人联合会(National Domestic Workers Alliance)打造出能更好服务于劳动者们的业务。 举一个再常见不过的离子,按小时领取工资的人们十分惧怕生病——这意味着当天将不会有任何收入。Google希望能与相关机构联手,为生病而暂时不能工作的劳动者提供适当的补贴,以帮助他们渡过财政难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由Google.org成立的新基金所掌控的全部5000万美元并不会全部撒向社会上的外部机构和组织——其中约有200万美元将专供Google.org自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一硅谷巨头的慈善分支,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处在极速变革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将真正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如何才能利用技术为他们带去尽可能正面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就像国外媒体Recode所指出的,Google.org今天的这份声明中并没有提到Google自身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些技术上的革命,也正是造成当今众多工人面临失业恐慌场景背后的最主要推手。 不过我们也应该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而非单纯地将其视为Alphabet因内心有愧才做出的亡羊补牢之举。谷歌在利用无人驾驶摧毁大量现有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通过其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大量投资为未来职业的变革与新岗位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毕竟根据谷歌自己的预测,在不远的将来,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很可能直到现在我们都闻所未闻。我们没有必要对人类劳动者的未来过分悲观。 而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当下工作岗位和职务变得越来越为细分与垂直,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正在慢慢疏远,十分不利于他们以工会等传统的方式争取利益。 此外,随着社会的革新,工作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正如Google.org面世发布会时特邀嘉宾Virginia Sen. Mark Warner所说的那样: “连续在同一家公司干上30年,守着铁饭碗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从今以后,人们将不再关注‘你在哪家公司工作’这样的话题,而是更为重视你工作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 这些在工作和生产组织领域出现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理念也需得到革新。 Google显然意识到了此问题,这两个月来格外关注工作、招聘这一领域,真的可谓是身先士卒,大动作频频。我们不妨来简单回顾一下: 在今年五月举行的一年一度I/O科技盛会上,这家硅谷巨头就向我们展示了Google for Jobs项目,帮助众多企业通过Google强大的搜索系统,将杂乱散布在全网各个角落中的职位信息筛选整合在一起,从根源上解决有时HR们不得不到处翻找信息的头疼问题。而上个月,Google披露他们正与Monster, Facebook, Glassdoor及其他公司联手,希望帮助用户更好地搜寻工作机会,收到专为其定制的相关邮件。这个月早些时候又推出了以G Suite系列软件为基础,帮助中小型企业更好寻找招揽人才的app Google Hire。 谷歌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留心到了工作、招聘这一蓝海领域的重要价值,并且先人一步展开了一连串布局。 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谷歌,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么? (部分信息来自Mashable, Engadget) 来源:36氪,作者:田煦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5473.html
    资讯
    2017年07月28日
  • 资讯
    亚马逊要办美国最大招聘会 一下招5万名新员工 据外媒报道,想要成为亚马逊员工吗?你有机会了。零售巨头8月2日将举办“美国史上最大招聘会”,为旗下大型交付中心寻找5万名员工。 不过,这5万个工作机会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如果你应聘上了,就得在交付中心往箱子里塞缓冲气袋或负责给箱子缠胶带了。 亚马逊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亚马逊将为美国各地的交付中心招聘数万名全职员工,这些员工将负责分拣、打包和发送用户在网上购买的产品。” 虽然给纸板箱缠胶带的工作看起来相当无聊,但亚马逊全球人力资源运营副主席约翰-奥尔森还是鼓励称:“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却有晋升机会。事实上,亚马逊美国交付中心的初级经理中有15%都来自基层。” 此前,亚马逊曾承诺要雇佣13万名全职和兼职员工,2018年年中兑现该承诺后,亚马逊就会成为一家拥有30万名员工(美国区)的超级巨头,而2011年时,亚马逊员工数仅有3万。 此外,亚马逊8月就开始招聘也是为了积极备战年底的假日购物季,如果不尽快下手,劳动力紧缺的情况很快就会出现。(编译/锐志)
    资讯
    2017年07月27日
  • 资讯
    Slack 融资2.5亿美元 估值超50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企业通讯服务Slack正融资2.5亿美元,日本电信巨头软银集团联合领投。眼下,软银正在掀起新一轮风投热潮。 知情人士表示,投资者对Slack的估值预计超过50亿美元。除了软银,硅谷风投公司Accel也是此轮融资的领投方。作为交易的一部分,Slack将允许员工和其他股东向投资者出售股份。 据彭博社美国创业公司晴雨表指数显示,美国初创公司市场今年已经从低点反弹,眼下正处于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软银对此功不可没,该公司今年发起了一支规模约1000亿美元的风投基金,眼下正在四处花钱,对各公司进行投资。 最新一轮融资令Slack的估值大幅飙升。在去年4月的一轮2亿美元融资中,Slack的估值为38亿美元。 不过,新估值仍与Slack或高达90亿美元的潜在卖身价相去甚远。据彭博社上月报道称,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均有意收购Slack。 但知情人士称,这些谈判在最近几周已经冷却,预计短期内收购交易并不会发生。(编译/弘艺)
    资讯
    2017年07月27日
  • 资讯
    VR 的又一个应用?用它来给新员工培训 大家可能多少听过关于 VR 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比如利用 VR 技术,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私密的、可交互的虚拟环境,让患者听到、看到自己最想要的安慰,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的目的;在母亲分娩过程中,可利用 VR 分散女性注意力,从而达到减少痛苦的目的;同时 VR 还可帮助残障人群进行康复训练,让康复过程变得十分有趣。谷歌的 Daydream team 最近开展了一个项目,用 VR 设备训练新员工。 他们设置了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新员工只是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磨咖啡,与之相反,实验组佩戴 VR 设备,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模拟,进行接近于真实的操作。实际表明,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更好。训练完成后,对两组人员进行了实地的考察,结果,VR 组效率更高,且犯错更少。当然,这次试验结果只能说明 VR 仿真训练对磨咖啡有用。比如进行了 JAVA 培训后,两组员工的反馈结果均很差。 这样的单一例子,不足以证明 VR 可以在所有行业中,用来训练新人。但却令所有制造 VR 教育工具的人产生希望。 不过,本次实验,也指出 VR 训练法的一些不足。 VR 组可能学会了如何在3D模式的咖啡机上,拧正确的转盘。但由于缺少灵敏的压力传感器,VR 组的人员并没有学会如何用咖啡勺精确配置一杯完美的浓咖啡。(这需要手拿勺子,进行精确的抖动)另外,VR 中的热蒸汽喷口也没有现实中的危险,进行模拟训练的员工并没有真的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Daydream team 在结论中写道,功能更加齐全的手套也许能够弥补上述的不足。但以现在的技术,肯定有 VR 技术无法模拟的工作。事实上,本次的磨咖啡培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人们不听指挥,忽略提示,不按步骤行事,以至于开发人员不得不重新设计培训步骤,让新员工在游戏里能按照任何顺序完成培训课程(比如磨咖啡之前蒸牛奶,而非之后)。 尽管此次的 VR 培训不会立即被星巴克采用,但它仍然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 作者:徐宇,来源:36kr,出处:http://36kr.com/p/5084788.html
    资讯
    2017年07月24日
  • 资讯
    面向高端自由职业者市场,自由职客要解决企业灵活用工难题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7月24日报道(文/王亚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开始出现人才紧缺的现状。加之85、90后渐渐成为社会的就业主力,他们追求更自由的工作方式。如此,中国的自由职业者数量不断增加,灵活用工情况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猎云网(微信:ilieyun)近日接触到“自由职客”,是一个面向IT互联网企业与高端自由职业者的服务平台,平台上覆盖技术开发、设计、产品、运营等高端职位。其模式是,对接高端自由职业者和企业。一方面为自由职业者提供接活机会、工资派工具;另一面为大、中、小各类企业提供自由职业者来源、工时管理工具和财税解决方案等。 谈及自由职业者和灵活用工市场的现状,自由职客创始人黄出为对猎云网(微信:ilieyun)说,目前的自由职业者和灵活用工市场处于高度离散的状态,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各家公司的服务良莠不齐,加上公司和自由职业者之间存在多层外包公司,由此滋生了以下几大痛点,制约市场的发展: 第一是信息不对称:企业有了临时需求找不到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想接活,但缺乏有效的渠道。 第二是交易无保障: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之间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旦出现财务或法务纠纷,无法确保自身利益。 第三是中间差价高:传统模式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之间,一般会有多层外包公司赚取差价,导致企业成本高,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也被剥削了。 第四是用工效果差:对于外包公司而言,他们一方面希望从企业那里获得更高的预算,另一方面又希望在招人的时候压低成本。这样的商业逻辑,就决定了外包公司倾向于找一些水平相对低的人,最终导致用工效果并不好。 第五是财税不规范:中国的政策环境下,很多企业的灵活用工都存在着财税不合规的问题,由此为企业经营埋下风险。 针对这些痛点,自由职客为企业提供了"平台+服务"等一整套解决方案。首先,通过自由职客APP平台,企业可以发布用人需求,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匹配自由职业者简历,双方还可以通过APP直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匹配成功后,进入到用工阶段。通过APP,双方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工时、工资单等,提高了交易的保障性。 在职位获取上,自由职客对接大中小型企业,对于大中型有长期招聘需求的企业,自由职客提供一整套从经纪人撮合、到工资代发,再到财税解决方案等。对于一些小企业,由于其用人需求比较简单,用人量和频次也比较小,通过APP平台可以自行完成匹配。 尽管自由职客将多个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展示,但他们会审核企业相关资质,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 除了避免虚假信息,还要具备平台的保障。目前我国在企业雇佣自由职业者上需要第三方公司提供法务与税务上的服务。黄出为向猎云网(微信:ilieyun)透露,未来自由职客会提供电子合同,自由职业者无需担心出现劳务纠纷。同时,平台也提供社保公积金代缴等服务,让自由职业者真正做到合法合规的工作。 据了解,自由职客自2016年5月上线至今,已经聚集了超10万自由职业者,同时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在服务的客户中,有IBM、联想、中石化等大公司,同时也有大量的中型企业和初创公司。 盈利方面,自由职客的营收大部分来自大企业。未来会继续经营大企业,同时辐射更多的中小企业。目前,累积交易额突破3亿元人民币。 目前自由职客的团队成员在70人以上。黄出为拥有16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曾创办高端IT资源外包公司孚高通,后并入CIS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联合创始人刘庭波,具备人力资源行业以及互联网创业经验,此前曾与黄出为一起创办孚高通。执行董事孙伟为北航软件学院创始院长,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任职中国软件协会常务理事,拥有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资源。 该项目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团队扩张,项目优化。此前曾获得贵州双龙航软天使轮投资。   项目:自由职客 公司:贵州自由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freekeer.com
    资讯
    2017年07月24日
  • 资讯
    HRTechChina专访“口袋兼职”:一款专注为全国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招聘信息的手机应用 编者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业访谈是HRTechChina 2017年推出的系列采访活动,我们精选行业中优秀的HRTech创业者,力争通过我们的平台把这些优秀的企业,产品,创业者介绍给大家。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大量的机会和需求,需要更多的优秀的创业者加入其中。我们HRTechChina 也非常愿意为这些创业者加油助威,提供我们的支持! 1 如果你希望参与,请和我们联系yudan@hrtechchina.com 作者:於丹   转载请备注文章出处 1 此次HRTechChina记者采访了口袋兼职创始人张议云先生。口袋兼职是广州极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款专注大学生校园兼职招聘的为全国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招聘信息的手机应用,集兼职、社交于一体,自动搜索附近兼职、附近人才,商家、好友即时交流。 1 1 公司:广州极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口袋兼职 网站:https://www.kdjz.com/ 1 谈及研发该产品的初衷,张议云告诉我们,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在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且在那个时候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有找兼职的需求,但很多同学由于社会经验比较少,被黑中介骗取押金或者办卡。而一些企业招聘兼职都是委托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招聘,花费成本较高,招来的人有可能不是企业需要的。相对于传统模式,他们觉得移动互联网兼职招聘将会成为一个新的风口,所以组团队研发了口袋兼职。希望能够让企业直接对接大学生,可以减少企业的招工成本,同时也能让大学生获利更多。 1 图为口袋兼职创始人张议云 1 据HRTechChina记者了解,口袋兼职解决大学生在找兼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受骗的问题。在兼职发布后,会经过多重审核机制,过滤掉虚假兼职保证兼职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发布信息钱需要提供相关营业执照及办公环境照片,同时口袋兼职也会进行实地认证,确保企业信  息的真实性。同时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为用户由近及远推荐兼职,让大学生可以轻松找到学校附近的兼职。 1 对于企业用户,口袋兼职主要解决招聘过程中人才匹配度的问题,口袋兼职通过建立人才资源库,每个求职用户通过完善自己的简历信息,将自己标签化,企业用户可以将自己招聘的职位在人才库中推送给符合招聘需求的求职用户,实现精准招聘。 1 除此之外,张议云跟记者介绍到,除了为大学生用户提供兼职服务外,口袋兼职还有义工旅行、实习、网红培训,技能培训等个性化,用户使用周期涵盖整个大学阶段。企业用户口袋兼职提供兼职招聘外包服务,根据企业需求招募特定人才并培训上岗。对于一些有线下推广需求的企业,还提供从策划活动到落地执行一站式推广服务。此外,企业用户还可以在口袋兼职投放广告,将品牌推广至口袋兼职全国一千多万用户中。 1 张议云告诉HRTechChina记者,口袋兼职团队现在有一百多人,基本的都是90后,管理团队都有丰富的行业的经验,尤其是公司的COO从高中开始就接触劳务派遣行业,成立过劳务公司,在这个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 1 关于对兼职招聘领域的前景看法及行业预测,张议云认为,互联网招聘行业的兴起,让很多企业招聘效率更高,企业由以往的招聘全职员工逐步转向招聘兼职员工,以此来减低企业用工成本。兼职人员需求的增大,给兼职提供平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但现在兼职招聘市场比较饱和,各类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自身的竞争壁垒,如今投资方都比较理智,如果企业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及业务来源,在接下来一两年这些企业会被逐渐淘汰。 1 接下来能够为企业节省招聘成本兼职市场竞争将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招聘行业的兴起,让很多企业招聘效率更高,企业由以往的招聘全职员工逐步转向招聘兼职员工,以此来减低企业用工成本。 1 据透露,最近一年,口袋兼职搭建人才库,细分人才,为支付宝、蓝月亮等多家企业提供大量兼职人员。 1 关于融资方面, 2014年10月获得 比亚迪董事夏佐全200万天使轮投资;   2015年05月获比亚迪集团、分众传媒、中科招商共2000多万 A轮融资;以及 2017年03月 获中科招商4000万 A+轮融资。
    资讯
    2017年07月20日
  • 资讯
    Google做ATS服务了。。刚宣布推出了一个与G Suite集成的新招聘应用程序,直白点讲就是GOOGLE做ATS服务了 还记得5月份Google 发布了 job.google.com 的招聘求职服务吗?不记得可以点击这里http://www.hrtechchina.com/16934.html 现在更进一步了,GOOGLE发布了G Suite的招聘应用套件,把服务更进一步的推进了!将近300万的企业用户可以直接使用google招聘管理服务了。简单讲就是推出ATS 服务了·~~ 详细可以访问:http://hire.google.com 小编看了下这个是一个标准的利用gmail 、google Calendar  ,google sheets来组成的一个简易的服务。 目前1000人以下的公司可以使用。     It’s no secret that attracting top talent is a key driver of business success. But whether you’re looking to recruit a business analyst, bring on an assistant or hire an experienced auto mechanic, building the right teams with the right talent takes time and money.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Bersin by Deloitte, it takes an average of 52 days to fill an open position and costs about $4,000 to interview, schedule and assess each candidate.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at adds up. Now, Hire–an app designed to help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es recruit more effectively–can help. Recruit better using Hire and G Suite Hire makes it easy for you to identify talent, build strong candidate relationships and efficiently manage the interview process end-to-end. It integrates seamlessly with G Suite apps like Gmail and Google Calendar, which more than 3 million businesses use, many of them to drive recruiting effo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Hire, customers now have a hiring app alongside G Suite’s familiar, easy-to-use tools that can help them run an efficient recruiting process. Hire and G Suite are made to work well together so recruiting team members can focus on their top priorities instead of wasting time copy-pasting across tools. For example,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candidates in Gmail or Hire and your emails will sync automatically in both. Schedule interviews in Hire with visibility into an interviewer's schedule from Calendar. Hire also automatically includes important details in Calendar invites, like contact information, the full interview schedule and what questions each interviewer should focus on. Track candidate pipeline in Hire, and then analyze and visualize the data in Sheets. Making intuitive recruiting software for your business A lot of tools that employees rely on at work are clunky, unintuitive and hard to learn—endless configuration options, tables and lists and mind-numbing data entry. The Hire product team set out to change that. With a mindset of “less is more,” the team conducted hundreds of user-testing sessions and worked with early adopter customers for more than a year to simplify and optimize every aspect of the user experience. How Hire makes it easy for Brad’s Deals to recruit Brad’s Deals is a free service that compares online prices to help consumers find the best deals.  As a growing organization, recruiting is a top priority for the company. With more than 260 active candidates in their pipeline, Brad’s Deals uses Hire to share candidate information, capture feedback from the interviewing team in one place and track interview progress. “Hire’s intuitive and simple UI makes it easy for recruiters, hiring managers or even interviewer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recruiting process,” says Jessica Adams, vice 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at Brad’s Deals. “The app’s integration with G Suite enables us to quickly access all candidate communications in one place, efficiently schedule interviews and collaborate to reach a hiring decision quickly." Try Hire today Hire is the latest product offering from Google to address the talent marketplace. In May, we unveiled Google for Jobs, our initiative that's focused on helping both job seekers and employers, across our products and through deep collaboration with the job matching industry. Google Search connects jobseekers to job opportunities from the open and broad ecosystem of providers, including employer listings as well as LinkedIn, Monster, WayUp, DirectEmployers, CareerBuilder, Glassdoor and Facebook. Hire addresses the needs of our G Suite customers—making it easier to hire the right people. Now, all U.S.-based businesses under 1,000 employees that use G Suite can purchase Hire to land the best talent. To learn more, visit http://hire.google.com or request a demo at http://hire.google.com/request-demo/.
    资讯
    2017年07月19日
  • 资讯
    WhatsApp 推出新功能,用户可在应用内共享任何形式的文件 最近,WhatsApp 推出了一些新功能,去年,用户只能在应用内分享 PDF 格式的文件,但现在用户可以共享任何形式的文件。据 WhatApp 的网站称,文件的数量被限制在100MB以内,Iphone 用户所上传的图片数量可略微多些。 另外,用户只需上下滑动,就可以在内置相机里看到所有相片。如果一次性发布多张照片,这些会被集成在一个“画廊”里,只显示头部的5张照片,其余用缩略图显示。此外,WhatsApp 还停止压缩用户照片,让照片尽可能保持完整的清晰度。 与人聊天时,用户只需按住文本,即可编辑文字,以将其加粗、倾斜或者删除。今年早些时候,只需经过简单的两部验证,就能成为 WhatsApp 的用户。两年前,则推出了视频通话功能。据透露,此功能将于近日在 IOS 和安卓同步上线。 WhatsApp 是一款可用于在国际间交流的应用,用户无需缴纳额外费用,就能实现和朋友实现跨国际间交流。2014年2月20日,Facebook 以约为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hatsapp。 来源:36氪,作者:徐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3834.html
    资讯
    2017年07月18日
  • 资讯
    IT巨头思科收购网络安全公司Observable Networks,拓展应用程序和云计算业务 7月13日下午,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Cisco)宣布已收购网络安全服务公司Observable Networks。交易条款目前尚未披露。 Observabley创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国圣路易斯,其主营业务是进行实时网络行为监测,以帮助IT团队检测可能与安全漏洞有关的异常现象,尤其是在云服务领域。根据Crunchbase上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Observable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筹集资金,但累计融资不足500万美元。据估计,经过2016年5月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约为1600万美元。 随着网络入侵威胁的日益增长,企业间恶意的黑客攻击正在转向基于云的基础设施,企业安全服务的市场需求也随之上升。思科的此次收购可谓正逢其时。 思科方面表示,Observable的原生云取证应用程序(以SaaS格式传输)将集成到公司子业务Stealthwatch中,后者主要提供网络监控和安全分析服务,以便在扩展网络和云环境中实现高级保护。该方案目前是思科安全业务小组的主营业务。 这次收购不仅显示了思科对安全解决方案和业务整合的持续兴趣,也表达了思科要继续拓展其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业务的决心,因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业务转移到基于云计算的或混合的体系结构中。 Cisco并购业务主管Rob Salvagno在博客中写道:“收购Observable Networks非常符合思科以软件为中心的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方针。” 此前,思科也曾多次一些网络安全创业公司。最近的三次收购包括6.35亿美元收购OpenDNS,453万美元收购Lancope,以及2.93亿美元收购CloudLock。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思科在企业安全服务上的业务能力。其中OpenDNS的创始人David Ulevitch加入思科担任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安全业务总经理。 另外,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安全领域的收购案例还有很多,比较知名的有微软收购Hexadite和Adallom;以及Oracle收购Palerra等。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3562.html
    资讯
    2017年07月17日
  • 资讯
    为了让企业与客户对话,社交 App 这样进化 社交 APP 正在进化! 各种技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比如信息App、软件、工具,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沟通。 有了信息App,朋友可以聊天,我们可以与国际朋友联系,企业团队可以合作,现在小企业还可以与客户沟通。 Facebook与苹果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竞争:让企业与客户对话。对于平台而言会话的价值很高,平台传输通讯信息,从而掌握大量的数据,知道消费者关注什么,还知道企业关注什么。数据+注意力=货币化。 在繁忙的服务行业,比如美容师、承包商、宠物专业人士、清洁工,他们与客户的对话、交流,这些交流和对话80%是通过传统SMS文本信息进行的。单是在美国就有2400万服务企业所有者还在使用SMS短信,而SMS技术是1992年推出的,企业所有者用SMS培训客户,处理物流、跟进追踪等业务。 更多对话 如果想刺激繁忙的专业人士,让他们将客户会话从SMS短信转移到更专业的信息平台,必须证明平台有价值。不论你运营的是什么业务,每一个人都想赚更多钱,这就是一个价值事实。 要想赚到更多钱,首先(最终)就是让客户尽可能满意。客户越高兴,再次光顾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向朋友介绍你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对于大多的服务企业而言,有一个公式就是“服务+体验”,其目的就是让客户高兴。当中一半是服务质量,还有一半是沟通的基本水平。 现在Facebook与苹果都进入这个市场,它们想帮助专业人士赚更多的钱(通过客户满意度赚钱),未来它们有望将客户-专业人士的无数会话放进自己的平台。 Facebook推出了聊天机器人,从中可以看出Facebook想“重新发明”客户-企业聊天方式,核心就是自动化。 面向企业的核心产品(通过Messenger提供)就是聊天机器人,它可以回答客户的提问,自动发送回应信息。专业人士可以自己开发客服机器人。 对于大企业和大品牌来说,自动化的价值最高,因为许多客户会询问店铺的位置、产品购买信息、一般服务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Messenger工具得到更好的回答,大规模回复。客户会更高兴了,因为他们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回应。他们没有必要等待,等人来与自己沟通,不只如此,客户的问题可以迅速得到回答,交易可以迅速完成。 服务经济的自动化 有些服务业务对技能的要求高,让客户高兴并不简单。在专业人士与客户之间插入机器,有时并不一定能让客户更高兴。 正如上面图表指出的,最开始时要介绍业务与客户,然后在服务循环流程中会有多个步骤,它们确保客户满意度处在最高点。从众多的步骤可以看出每一个服务工作都有独特的属性:从而限制了自动化的潜力。最开始时会有许多服务方面的询问出现,伴随着旺盛的客户需求到来;然后是双向安排,随着环境的变化取消订单、重新安排时间;根据服务范围的变化,支付时间与最终数量得以确定;根据特殊情况确定售后服务的时间安排。 许多行业的许多工作会被机器替代,比如零售、航空、机械,与这些行业不同,高技能服务专业人士不会被替代。机器人不会很快接管服务工作,同样的,聊天机器人也不能替代服务关系(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 有意义的联系 苹果Business Chat有一条宣传标题:如果你想与客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我们提供的方法更好。 苹果最关注的不是自动化,而是巩固客户与真人的联系,加快速度、减少摩擦。也就是说苹果想为企业提供一种无摩擦沟能方式,刺激企业会话增长,例如,在移动搜索结果的企业档案中安装信息插件,点击一下就可以将问题以原生文本信息的形式发送出去,没有必要下载其它信息App,也没有必要查找联系方式。 56%的消费者宁愿用文本与企业联系也不愿意使用电话。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些会话可以与企业使用的其它客户服务平台同步。 业务“长尾”仍然被忽视 有些机构比较大,有自己的研发资源,让他们将Business Chat与自己的客户服务组织融合,这是Business Chat的关注重点。许多用户用苹果产品(比如Apple Pay)在线上购物,Business Chat将购买信息纳入进去,各种类型的大企业可以从这个功能中挖掘价值。 在美国毕竟有2000万独立服务专业人士,独立服务企业占了服务产业的80%,他们没有资源完成客户服务整合工作,也没有客户服务部门。介绍新客户或者专业人士时,Business Chat可以提升价值,激起无摩擦对话。至于让客户满意的明确方法,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企业想要什么 赚更多钱,这是服务企业想要的。 让专业人士尽可能与客户建立更好的关系,让客户尽可能满意,通过挽留客户、推荐刺激销售,这是信息创新技术追求的目标。要想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沟通是核心,苹果与Facebook的企业估值合计达到1.2万亿美元,难怪它们想抓住这个巨大的机会。 随着聊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让服务专业人士更强大?尤其是让小玩家更强大?我怀疑在通信自动化与直接人际交往之间会出现微妙的平衡。谈到直接的人际交往,Facebook高管Stan Chudnovsky最近这样说过:“关于人,有些确定的东西从来不会改变……我们需要进行1对1的会话,这点没有改变。” 要在可靠性(dependability)、能力(capability)、组织(organization)、关心(care)几个方面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专业人士必须与客户建立持续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巩固人际关系,就可以让专业人士赚更多的钱,让信息平台获得更多的会话。 【编译组出品】编辑:杨志芳 本文来自翻译:blog.ycombinator.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3515.html
    资讯
    2017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