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工资钱包获新一轮2亿人民币融资 企业人事金融服务领跑品牌“工资钱包”宣布完成新一轮2亿人民币融资,由软银中国资本和柚子创投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此前工资钱包曾在2015年9月获得软银中国资本的战略投资,这也是该品牌在一年内的第二次融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拓展更全面的企业人事金融服务场景,并加大科技金融领域的投入。同时,工资钱包还将通过横向的产业整合与纵向的产品优化继续扩大盈利规模。   近两年,迅速成为“投资风口”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涌入很多创新型互联网企业。从切入场景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1.从企业办公协同效率入手,其服务目标更倾向于C端用户,追求C端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2.从企业人事和管理需求入手,首先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企业人事和管理流程中的痛点,进而为其所覆盖的C端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第二种商业模式与企业用户建立了更深度的合作,现金流更健康,用户基础更扎实,且具备和传统人力资源公司进行产业整合的优势。   目前来看,工资钱包选择的是第二种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网云付系统”、“科企云SaaS系统”、以及常规人事管理服务。全网云付系统支持境内外超过2000家银行的企业间资金快速结算,并可为薪酬代发业务提供免费的实时结算通道。科企云SaaS系统则是一种可定制的HR SaaS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力消耗和生产成本;科企云为企业提供考勤管理、薪酬服务、社保服务、福利管理、税务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在线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用户提供轻量级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门槛较低,应用简便;针对大型企业用户,工资钱包则提供定制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工资钱包还可通过科技金融工具的优化,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建立雇员福利基金。该基金可用于解决企业雇员预支工资、分期消费、租房、购房、购车等生活需求,帮助企业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福利体系,从而协助解决吸引人才和管理人才等问题。在个人端,基于工资钱包提供的人事管理服务,企业雇员可通过工资钱包手机APP查看电子工资单和社保公积金的缴纳详情,预约体检或在线进行商保理赔;并可选择安全专业的财富管理计划,包括提现可实时到账的活期产品和由保险公司本息承保的定期产品。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周晔博士表示,工资钱包被资本市场所青睐在于其三个优势,即“入口优势”、“数据价值”和“清晰的盈利模式”。通过薪酬社保服务、福利管理、财富管理和查询功能,工资钱包成为了稳定收入人群经常访问使用的平台;与此同时,基于稳定收入人群的真实收入、社保公积金缴纳、工作履约能力等情况,工资钱包可为个人用户提供更低成本的信贷及更合理的科技金融服务。工资钱包最初被市场所关注源于其中国的“Zenefits”模式,而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人事服务+科技金融”这一理念拓展了比Zenefits更多的服务场景,同时放大了人力资源的数据价值和“稳定收入人群”的流量入口价值,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据了解,工资钱包核心团队全部来自于行业知名企业;人企服务团队来自于ADP、Fesco、易才等机构;科技金融团队来自于瑞士银行、中国平安、IBM等机构。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逐渐清晰,已占领企业人事金融服务高地的工资钱包与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行资源整合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工资钱包与人力资源行业的深度合作已成为科技力量和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行业变革的典型案例,其未来的发展也必将成为行业看点之一。  
    资讯
    2016年07月27日
  • 资讯
    90%的孵化器会死,就在今年!因为不靠谱的创业者太多了(深度好文) 随着李总理的互联网+概念以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口号的提出,现在全国开始陷入全民创业的格局之中。有很多人抨击,怕陷入最后会是一地鸡毛的格局,这个其实是有先例的,运动式文化,总是陷入会陷入各种不太好的境地,我也抨击过不少,不过,跟以前总是跟政府唱反调不一样,我到是这次很难得的认同这次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个口号的。   当然可能跟我自己是多次连续创业有关系,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折腾,有成功,又失败,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活一辈子,总得多折腾点事儿,哪怕最后一事无成,也不负这个青春年少,逆风飞扬的时光。   其实吧,任何事情看到最后,都是会死的。   所以,死前回望这一生,如果不给自己留点啥回忆,总感觉可惜了点。而创业事实上是能最大程度的展现与众不同人生的一个点。我自己这几年也做投资,投资过很多很多人,也有很多失败,很多成功的,但是他们大部分都会跟我说一句话,创业一年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几十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从这个角度讲,创业也是逼迫自己成长最好的方式吧,一个创业成功的人,其实回到最后,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情商都挺高的,因为创业路上吃过很多苦,也肯定吃过很多亏,才能情商变的很高,而跟情商高的人在一起,你会很快乐。   没有安全边际的创业风险很高 许多人都觉得全民创业会让很多人都去创业,然后两个担心,第一个是没人踏实做事情,第二个是创业失败后会让很多人陷入贫困危机。其实关于第二个,我也见过不少,怎么说呢,我个人其实并不是很鼓励所谓的没有底线创业,没有安全边际的创业风险是很高的,而且往往会做的不好,大部分负债创业的人,结果都不好,千万别太去相信所谓的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种老套故事。   其实任何东西能够拿来被举例,本身就是说明这样的案例是个例,为什么我们说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恰恰说明雷锋太少了,几乎是个案,个案是不能被推导的。   你看到的成功背后,恰恰反应绝大部分死了的结果。   更多的创业成功其实是安全边际很高的创业。安全边际很低,会迫使创业者为了当前活下来,不得不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而且因为没有后手,使得他创业缩手缩脚,在很多重大选择上,不得不做最保守的战略,往往会放弃很多重要的战略决策。   这个角度讲,我还是很相信,雷军说的一句话,创业还是要烧不完的钱,钱多可以让你任性的试错,钱少,你就只能步步走对。马云其实讲过一个事情,他说他当年忽悠别人跟着他干,很多都是降低了一半的工资,所以说是破釜沉舟创业更容易成功。   其实,怎么说呢,我到是接触过其中一些很不错的人,我到是感觉实情并非如此。   其实这里面我到是感觉分成两拨人,第一波其实是内心足够强大,且能力很强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选出降低工资来阿里创业是典型的非常划算的事情。   如果成功,他们会很好。   如果不成功,其实也就无非浪费大半年的时间而已,其中一个人还跟我说,最多一年时间呗,成就成了,不成了,当是度假休学一年,大不了在找工作去,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也就使得他们其实安全边际极高。   所以,拿一年的时间和金钱的损失去搏一个相对具备未来空间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根本也谈不上所谓的破釜沉舟,他们的创业成本其实不高的。   我见过很多创业者,都是这种情况,他们放弃所谓优越的工作去创业,压根谈不上是破釜沉舟,本身底子都很优秀,他们去创业也并非是纯粹是为了钱,而是的确感觉不去做点事情,有点对不起这辈子。   马云自己也是如此啊,天生就是爱折腾的人生,你们会觉得马云如果创业失败会日子过的很不好?怎么可能,人家英语口才如此了得,又是商务部的背景出生,创业失败了,也一样可以过很好的生活。安全边际足够高呢。 还有一拨人是什么呢? 还有一波会去创业的人其实是屌丝,一无所有的屌丝,他们的安全边际也足够高,因为没有成本,创业明显比不创业要好的群体,他们也是创业的主力军。   从这个社会的构成上来看,大抵创业者都是这两类构成的,而且是相互交叉的。我们从革命群体都可以看出,农民活不下去了,于是就揭竿而起了,反正已经没有退路了,反倒是能奋起一搏完成逆袭,这个世界绝大部分成功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这句话其实也没有错。   前几天,我师兄跟我说了一句话,我想起来其实是很对的,他说,世界上的成功99%是因为欲望,1%是因为理想。   我感觉屌丝创业是因为欲望居多没有钱想有钱,高富帅创业很多都是因为理想。   至少内心强大的人,更因为是理想,当然回到最后,我还是感觉1%的理想主义者带着99%的屌丝的组合还是比较好,聪明的人忽悠不聪明但是有欲望的人跟着往前走的组织特别容易成功。呵呵。   回到现在这个年代,我感觉更是不需要负债创业了。   这个年代如果你要创业,都无法获得别人的风险资本的支持,要么就是你人品真不太好,没人愿意支持你,要么就是项目真是太垃圾,这个钱远远大于人的年代,稍微靠谱点的项目都会有人支持你了,你拿不到资金,只能说明前面两个问题。   幸存者定律 这里到是可以着重强调下,幸存者定律。我感觉我们国人的思维逻辑,都被我们小时候的议论文给害了,形成了极为煞笔的推导逻辑。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对德国展开了战略大轰炸。由于德国防空力量强大,美英空军损失惨重,国防部找来飞机专家,要求研究战斗机受损情况,对飞机进行改进。专家们检查了执行任务归来的飞机,发现所有飞机的机腹都伤痕累累,于是专家们建议,机腹非常容易受到防空炮火攻击,应该加强机腹的防护。   最后,国防部的改进要求却是改进和加强对机翼的防护。因为国防部的一个统计学家发现,能够幸运返航的飞机,机翼都完好无损。这说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而仅仅被击中机腹的飞机都返航了,应该加强防护的是机翼,而不是机腹。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   这种偏差其实无处不见,很多专家都跟我说,这几年他的预测都准了之类的话,我说都扯淡呢,那是因为你把不准的都给主动屏蔽了,感觉只留好的。   电视上说,一个老人保持健康的原因是因为每天早起,早睡,锻炼身体,等等,那是因为他们主动把那些一样早起早睡,锻炼身体的却很早死了的老人给主动屏蔽了,我们说一个人成功是因为勤奋,努力,那是因为他们把很多努力勤奋的失败者给忽略了,这种偏差必须被清醒的认识到,否则很容易被陷入自我催眠的行为之中,你觉得你不成功,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勤奋,你炒股赚钱不多,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专业,不够努力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三十五岁以上不创业 至于第一点全民创业的事情,我到是觉得其实现实世界是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去创业,我曾经说过我现在是觉得三十五岁以上就不太适合创业了,很多人反驳我说,你看人家马云都37岁创业,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我觉得这个事情吧,得要回到年代特征来看。我们社会其实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喻社会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在农业时代,这个时代你会发现,经验很有用,老人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拥有更多的经验,你就可以让村子活的更好,如果没有经验的话,就会全村子饿死,所以传承很重要,代代相传的,都是老一辈给后一辈的。   第二阶段其实是工业时代。 这个时代叫中喻社会,这个社会里,老人的作用降低,因为时代发展较快,许多经验跨过一二十年后就变得没有用,所以这个时代往往是同辈之间学习,大家一起进入工厂,同辈之间优劣区分出来以后,后进向先进学习。   但是人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其实整个社会进入了指数化前进年代,以前十年八年来看,不太会变的稳定社会开始逐步坍塌,规则开始很快发生很大的变化,你在一个行业还没有熬成专家。   结果发现,这个行业就没有了,这种年代里,同辈之间也发现无法相互学习了,于是就要向需求的发起端学习,社会变成了后喻社会,前辈向后辈学习,成为了很明显的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里我们会发现行业经验积累和年纪所带来的优势逐步坍塌了,在一个人三十五岁以上的时候,其实他跟二十多岁的孩子面临的竞争其实在资金上、经验上已经是同等了,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所以,这个时候的创业,更多成为了比拼体力和试错成本的过程,谁更努力,谁成本更低,谁更容易成功。更何况从年纪来看,年轻人,有十次二十次的机会,但是年纪大的人只有一次试错的机会了。   总的来说,大龄创业者,对社会的敏感和固有的认知都很难改变,而且精力也很难跟年轻人对抗,甚至创业金钱成本也更高。   同样的事情,年轻人一天可以做二十四小时,还能扛三四天,而中年人,稍微熬夜就吃不消。   同样的两千块钱,屌丝能干一个月,中年人可能只能做个十天,那么竞争力很难相当。   所以这个年代,其实是屌丝比较适合创业的年代,跟过去的基础逻辑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创业人群加入以后,市场进入混战年代,一般人群参与越多,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能力会被弱化,被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搞死。   我们投资过一个小伙子,都被认为特别能干,结果给了他的钱之后,出了个车祸,彻底半年不能动,能干有个屁用呢?世界上,竞争者多了以后,决定胜负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纬度的。所以年纪较大的人不适合创业了,他们有眼光、有阅历,更适合去做一些辅助创业者创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   创业是一种特质,一种内心不安分的折腾基因,不是人人都有   至于很多人说李总理的这句话让世界上全民创业,最终会一地鸡毛。   其实我感觉不太会,总的来说,我自己感觉,创业是一种特质,不是大部分都有的,很多人即使你逼着去,求着去,他们也不会去的,那是一种扎根在内心深处的不安分的心,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我们在创业的人身上都看到这种爱折腾的基因。所以,我也不觉得,李总理说的这句话真会让大部分人都去创业了,他只是让很多内心本来就不安分,然后被社会规则逼着很安分的人被蹦了出来。   我们过去的社会,确切说是个被规则给束缚的社会,任何一个人从出生那天就被教育着按照惯例去做事情,一旦你出格了,就会被冠上不务正业的说法。   我当年从银行辞职,放弃很高的职位和薪水,跟我父母说,我要创业去了,我母亲哭了好几天,哪怕到现在了,还想到这个会哭,总感觉我现在过的很不好,宁愿我在银行里拿着稳定的薪水,也不想这样折腾,这种代沟和压力的现实存在,使得绝大部分被拍死在起步阶段,但是内心的不安分,又每天都敲打着你的心,想着世界那么大,总得去看看。   一部分人去了,一部分人停留了,于是人生轨迹也就不同了。   我很喜欢的李白(张秉新),每天天马行空的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断的尝试各种好玩的事情,我看过他很多很多的公司整改举措,有些担忧,有些赞同,然后会给他提些意见。到最后,他反驳不了我的时候,总会说一句,江南,人生不就是一场游戏么,让我玩玩吧,错了就错了吧。每次到这个时候,我就是觉得,是啊,人生是什么呢,不就是一场让自己开心的游戏么,玩玩吧,所以也就支持他很多我认为可以更保守点的决策了。   互联网出现之后,创业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很多人因为没有钱,本来一辈子也无法创业的,现在都可以了,以前创业要借钱,万一不成功,这辈子就完蛋了,负债累累。现在只要有个好想法,一堆人给你钱。   我这几年投资了好几个众筹网,至少帮助了上千个人都能去试试自己的创业了,使得创业再也不会是那么高门槛的事情了,所以,即使李总理不喊万众创业,我们不得不承认,创业本身也就是会一个趋势了,这个在大陆是好事情,在美国,白手起家,一直是美国梦的主旋律,美国人看到了很多一文不名的小伙伴,一个个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所以,在美国相信技术的力量,相信个体的成功,社会积极努力向上。   因为有榜样。在中国,这种情况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也出现了,以前的富豪,很难是个体屌丝逆袭的出身,而且更多还是带有很大的不可言明的逻辑关系在里面。   但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白手起家的创业富豪,改变了这个情况,我这三年至少看到了不下五十家三年前还一文不名的公司或者个人,借助互联网屌丝逆袭,超越了过去很多的所谓土豪,这个不断革新的年代,这种人的出现给了很多年轻人梦想和希望,中国梦也开始出现,至少为社会树立了更多的进取的可行性,我不知道别人是否赞同这个社会,是有史以来社会给屌丝最大可能性的社会。   黄晓捷师兄说,这个社会是几千年来最值得干点大事的年代,不去做点事情可惜了,其实我是深以为然,互联网让高富帅和屌丝拉到了同一个层面,甚至反过来,屌丝在现在的社会比高富帅还有更有优势,大变革的年代,后发者比先发者更有机会,因为他们没有负担,创业的各项成本更低,现在的社会把创业拉到一个层面上来,经验无用,金钱无用,一定程度上拉到比拼勤奋和努力以及机遇运气等一系列的能力之上。   我在台湾、香港做演讲的时候,我说,现在其实台湾年轻人没有太大的逆袭希望。   香港也一样,有希望的社会,不用担心出问题,在一个稳固统治的层级制社会里,年轻人的希望是很渺茫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往上爬获得机会,而且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但是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发现其实中国层级制不断的被打掉。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够努力,肯勤奋,爱折腾,一般都会有很大的机会去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方面来自整个社会给了更多的年轻人相对自由的空间,而且大发展和变革的明代里,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乘势而起。所以,我觉得这个年代去创业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孵化器成功第一要素是地段 随着创业蓬勃发展,现在创业孵化器也开始雨后春笋一般的兴起,因为我自己在杭州不经意玩票性子搞了个茶馆,也莫名其妙的有了7100多个股东,不经意间成了一个所谓孵化器。虽然,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孵化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不少思考。所以就拿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我认为孵化器是很容易起步,但是也是很难走到最后的一个事情,因为他最终是要孵化出好的项目来保证生存下去的。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孵化器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的条件,否则其实最终结果都不会好。谁来做都未必能做的起来,他不是一个大资本进来就可以成功的商业模式,他有很多靠钱无法堆积起来的理由。   我自己感觉一个孵化器能够成功第一个因素其实是地段,很多人都说又不是房地产,怎么还跟地段有关系。   但是事实上全球范围来看一个成功的创业孵化器还是跟地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硅谷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创业咖啡馆,分布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点,分散开去,核心还是以斯坦福大学作为基础的,为什么呢,因为斯坦福大学为这些孵化器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创业者。   我们也在很多大型公司周边也看到很多特色的孵化器,硅谷周边大型公司周边也都有很多咖啡馆,也催生了不少优秀的企业,所以一个好的地段,其实并非是说城市中心,而是要看周围产出创业者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这个很重要,在一个更容易产出创业者的地方,搭建孵化器的成功概率会更高。   你在一堆垃圾扎堆的地方搞孵化器,怎么搞都是死。   其实在美国有两派,一派就是硅谷派,一派就是华尔街派,很明显,过去的富豪和精英,都是华尔街派,但是最近几年硅谷派异军突起,创业者云集,华尔街是个讲究稳固体系,阶层明显的区域,创业者很难出人头地。所以,硅谷热闹非凡,而华尔街稳重成熟,前者出创业者,孵化器,后者就是是打工精英云集。一个孵化器,如果脱离区域优势,硬生生的去砸一个孵化器的可能性会很低。   我前面说过,创业者,其实我感觉所谓创业者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折腾基因,我们在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者身上看到的这种不安分的基因,其实都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他们更多都是被筛选和淘汰出来的,很多人在做所谓的创业者训练营,其实我从来不看好。   创业者走出创业这一步是无法通过后天培养,那一定是来自内心一种躁动不安,如果不去做,就会感到很不开心的事情,这种事情注定是无法后天培养的,当然创业者走到一定境地之后,需要升级,完成从企业家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后天培训,然后他们自身努力完成升级的,这个阶段的必要学习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前期的创业者培育上,我个人从来不认为有价值,我们也没有看到那个牛逼的企业家一开始是被培训出来的,很多时候,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帮助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给予,而不是训练他们。   大学生创业是典型的不靠谱 孵化器能够位于更多创业者聚集的地方,那么就会产生更多出现创业机会的可能,这个角度看,位于相对的学校周围和大型企业周围,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只是从某个角度来看,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会更高,而中国大学生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我们从来不参加任何关于大学生创业选拔的活动,都是一堆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技能、没有格局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从这点看,并非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我们得承认,中国大学教育在某个意义上讲是失败的,当然我个人没觉得这种失败有啥不好,中国的社会毕业之后,面临的压力很大,人生难得有个几年空闲时光,让你可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谈谈恋爱,睡睡觉,干什么要去创业呢?毕业以后,有的是机会去做的事情,干什么要在大学里去做呢?   美国是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毕业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从他们角度来看,在大学里多折腾点事情,本身也是各自的一种人生选择,而且美国大学生的实践水平远高于国内,他们在大学就基本算上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了。中国至少毕业三年之后,才能算个相对合格的创业者。   这三年里,他们会吃尽苦头,尝尽冷暖,受尽委屈,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别把自己看的太重,才能会尝试落地了,许多大学里的孩子,都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大学生创业,其实就可以直接归纳为不靠谱,即使有,数量也很少。   这里又分可以分两个情况,第一个是美国还是一个技术导向的国家,在中国大谈商业模式的时候,美国的创新方向还是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我们看美国的比尔盖茨,那是出了个牛逼的东西叫WINDONWS,所以人家辍学能牛逼,谷歌的两个牛逼人物出了个牛逼的技术叫搜索技术,人家在技术领域也是全美顶尖人物,所以人家能辍学创业,因为做了人家做不了的事情。扎克伯格到是有点类似商业应用导向,做了个被大家广泛使用的东西,而非技术导向,但是我们看到美国更多还是技术支撑为主。   但是中国其实还没到那个阶段,中国人口众多,人口红利还没充分释放的阶段,根本轮不到技术上场,中国卖个机票都能卖出两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技术压根还不需要的时候。所以,过去几年乃至到未来两三年内,我看中国还是会以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为主导性力量,这个时候,其实是比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为核心竞争力的,你一个大学生,要啥没啥,对社会认知不深刻,人性理解也不充分的情况下,鬼才会相信你能做出商业模式应用的创新模式,都是处于假想的自我意淫中去,想象出自己的产品,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解决了多少人的需求,都压根是扯淡呢?   我这几年很少见大学生,因为见识不够,总觉得自己能战天斗地,一上来看,开口五千万美金估值,说做了多少牛逼的东西,我问他你知道跟你一样商业模式的公司么?你做过市场真正的需求调研么?你真的认为别人都是你想的那样么?   我们说,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去看看有没有同类的模式再去说,别人做的如何了,遇到什么问题了,这些都是创业者基本要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能把这块做的扎实的人都很少,这个反应了创业者其实缺乏基本的创业素养。都靠自己的想当然。很多人说来请教我问题。   我基本都认为是扯淡,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呢?   你们才是创业者,理论上在这个行业里,你要做的事情,要比我明白,比我懂才是,如果你们都没有我懂,那干什么你创业啊,我去得了。我们只能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大的趋势性问题和行业性宏观层面给些帮助而已,具体的东西,我们怎么懂啊。都反映出了创业者很浮躁,不愿意踏实做事情的性格。   当然干脆还有很多人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问他们做了么,他们说这个很简单,随时可以做。我觉得吧,其实并不是如此的,一个商业计划书,本身真不代表啥,也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因为很多模式本身都会变化,现在写了,以后可能都完全不一样,但是BP至少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基本的格局观,也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他是我们判断创业者是否靠谱非常重要的依据,很多人写商业计划书洋洋洒洒,几万字,写的很细,深怕一些东西,说不明白,也深怕给我们感觉不好,其实我们压根不会在乎很多细节问题,我们更在乎的一个人阐述的创业逻辑,具体的细节,包括预算,其实从来都不靠谱,谁能知道实际过程中,多少数字才合理啊,这些都是细节,没必要深究,但是你要做的事情,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你怎样比别人更有优势,这些远比你去列清单,更有实际意义。   我们常说讨论问题是开放式的,你会发现前面讲的,后面忘记了,他是不系统的,缺乏逻辑的,想到那里讲那里的,这种讨论面谈,固然可以讨论更透彻,但是随意性更强,很难适合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决策的,所以商业计划书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忽略。   我们也碰到很多创业者直接跟我们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你觉得该怎么做,有木有模板,直接可以改的,我们都会很无语,事实上,创业不是我要创,是你们自己想做一件事情,合格的创业者,是深刻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什么,你做你自己想做的,然后找到认可你的人,来投资你,然后坚定的支持你,你不是来找一帮大妈天天催着你,惯着你,不断的干涉你,每天骂你说,你给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结果你却做成这样的,一定要知道,人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颜色的,你想做什么,认可什么,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会轻易因为别人而改变最初的想法,那么这样的创业者,我们投资你干什么呢?只有坚定的坚持自己的初心,最初想做的事情,碰到问题,可以绕着往前,而不是直接转向,一个经常容易转向的人根本不值得投资啊。纯粹跟我们说你想要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写成这样,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投资人。所以我们从来都说,商业计划书,不是给我们的,是给你们自己的,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帮助你更好的想明白一些事情。很多事情,大逻辑是靠谱的,但是真落到纸面上,很快会发现是不靠谱的,这些是思考的过程。 关于成本 智商不高的创业者才看显性成本。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其实创业总体而言,隐性成本比显性成本更重要的,显性成本一般指房租等成本,隐形成本,指的是那些看不到的成本,例如员工上下班的时间成本,附近员工吃住的成本,还有对外沟通交流的成本,这些都是看不到的成本。   我前面说了孵化器的地段很重要,一方面是要靠近创业者聚集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其实是孵化器还是需要更低的隐形成本,好的地段,周边配套完备,创业者的隐形创业成本会低很多,同样都是创业,一个地方房租免费,一个地方房租2000,但是前者地处偏远,每天员工上下班要两个多小时,而且有事出去沟通交流,至少两个小时车程,想吃点东西,买点东西,都不方便,后者就市中心,地铁、公交什么都很方便,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那个更好。   不同的人肯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如果创业者图个便宜的房租,选择去第一个地方的话,我基本上就感觉这个团队没有任何的投资价值,说明智商有问题,为了便宜个千把块钱,每天路上奔波两三个小时的创业者,不是智商有问题是什么有问题呢?   美国许多创业者选择车库创业,主要是因为离开他的学校近,很方便,生活成本也很低,中国很多创业者其实都是选择在民宅,一方面比美国的车库成本还低,关键还是因为配套很完备,小区周边什么都有,压根不需要跑来跑去。   我一直说,创业是最快时间试错的过程,用最短的时间证明一个模式是否可行是极其重要的,越快证明一个模式不可行,你就可以去折腾下一次机会,创业最怕就是折腾了大半年花了无数的钱,最后证明模式不可行,钱其实花的更多的同时,关键把有限的精力也给花费了,人生能被用来消耗的创业时间其实是非常短暂的,这个时候,时间绝对比金钱更重要。   我投资过一个团队,我在看了他预算的时候,我感觉技术人员的工资过高了,就问他,他说,与其降低成本去招聘一些不太成熟的技术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磨合,不如干脆工资高点,然后减少磨合成本,最快时间试错,看上去花钱了,实际上省钱了,这个道理就是很对的。这种人说明有格局观,许多会算小账的人,往往不会算大账,我们创业是为了最终的结果,不是让你去省钱的,省钱省到最后,其实成本反倒更高。   许多老年人,也是经常犯错,经常为了省钱,去做公交车,有点小毛病不去医院,最后呢,钱看上去省下来了,但是结果因为小病不去看,都变成了大毛病,这个时候花的钱,远比小毛病的时候要多的多。为了贪图便宜省几个房租的钱,会把公司搬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创业团队,我一般都认为智商是有问题的。    快一定是互联网创业里面核心的核心 互联网有句话是唯快不破,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创业是个谁比谁快的过程,谁的时间更快,谁的成功概率就更高,因为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折腾更多的次数,我们说努力勤奋等等,回到最后其实并非是努力勤奋有多重要,而是因为努力和勤奋给了你更多的时间去试错,从而也有了更多的抓住所谓机遇的机会,人生一次就想抓住机遇是很困难的,但是你折腾十次八次,总归会有一次被你抓住,而一辈子,抓住一次机遇足够了。一个不努力不勤奋的人,抓住机遇概率会很低很低。   最近我见过很多特别牛逼的技术,其实我觉得吧,现在的社会其实不再是过去,过去很多人会用一辈子去做一件事情,然后一堆人欣赏,围观,我感觉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不一定是浮躁的结果,而是人类眼球转移的快,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可能就喜欢另外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你能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是热点频出,还没等你用一辈子熬出个未来吧,世界就变了。   所以,做事情做到极致,我就不是很认同,现在的社会,一个好的技术团队往往会被一个垃圾的技术团队打败,我见过一个创业者,他跟我说,他的技术比某一个很有名的APP的技术好很多很多,所以叫我投资他,一定能成功,我说别瞎扯淡了,技术好有什么用呢?市场出现技术的时候,其实对技术的依赖度并不高,被需要是第一核心,大家回想下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技术并不是很好,但是市场需要这个东西,然后他就被接受了,我相信现在能够做的比微信技术好的东西估计也有不少,来往,陌陌都不差,为什么搞不死微信啊,是技术的原因么,不是啊。   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了某一类市场需要的产品,人们会主动忽略技术的很多东西,技术想到一个好产品,被需要是第一性,当然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做好技术体验是必须的,但是千万别太讲究技术的极致,非要做到很好很好完美无缺再出来,你会发现等你出来了以后,市场早被人用不太好的垃圾技术给占领了,很多技术人员创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完美,总是追求极致,问题是那里来那么多极致的东西,你应该考虑的是竞争对手的情况,你其实确切的说,只要比竞争对手好一点就可以了,那里需要做那么好呢,所有的好都是要成本投入的,所以,别陷入自我完美的要求,我见过很多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也见过无数牛逼的技术人员,创业都不是很成功,他们总是会拿自己的要求,去套社会用户的要求,事实上,你之所以是设计师,是因为你比别人牛逼太多,他们并不需要那么牛逼,他们只要觉得还不错就行,而你却非要很好,你就自己被自己搞死了。   很多美工花费无数个日夜做出了漂亮的H5推广稿,结果到最后,人家看一眼很震撼,然后就转发一下啊,在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说白了,都是你花费了无数多的东西,无数多的感动自己的东西,结果对于别人来说也就只是两三秒的东西而已,根本不重要,或许你会觉得别人不懂欣赏,觉得社会浮躁,觉得世界出了问题,但是这就是现实,你无法改变的现实。所以,所谓极致体验,其实也都是互联网人自己吹牛逼吹出来的,真那么多极致的东西,社会也就不会迭代往前了,说明互联网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存在,那里有那么多极致的东西呢,吹牛逼的事情,别太信了。所以,技术要学会在奔跑中不断调整,这一定是常态,一步到位的人,则永远推不出好产品。   我对好的技术人员定义为三个层面,一级技术是出货快又好,二级技术是出货快但是一般般,三级技术是出货慢,但是很好。我感觉我前两者我都喜欢,后者我不需要,一个技术团队一个星期出一个过的去的产品,一定比一个三个月出货,但是产品很不错的团队要来得强,第一市场不会等你,第二你要做的很好,你的投入会很大,一旦你方向出了问题之后,越好的东西,后果代价就越大,我宁愿要一个快速试错的团队,也不会要一个极致体验的团队,好的技术产品要快速根据市场能不断自我调整,而过于精致的东西,总是浪费试错的时间。   互联网加快了创业周期,目前创业大概也就是半年出结果,一个团队如果做的产品不错,半年基本上能融资下一轮,如果半年还没有什么结果,那么说明方向估计会有问题,需要调整。所以,现在的创业者,我一直跟他们说,别太花时间在创业以外的事情上,也别太计较所谓的房租的事情上,差不多就行了,找个各方面都比较市中心方便的地方,弄个民宅,一个月花个两三千,赶紧扎下来,然后拼命死活的创业,最快出产品,最快证明模式可行,然后就可以拿到风投,然后就可以搬到高大上的地方去了,孵化器这种地方,说白了都是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的事情,锦上添花而已。提高的概率,而不是必然性。   杭州有不少好的小镇,前几天看到梦想小镇,里面应有都有,设施一应俱全,大量创业者现在入住在里面,我经常在朋友圈里能看到很多照片,加上西溪湿地是全国最漂亮的地方,于是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美好的风景图片,然后以真羡慕嫉妒恨啊,然后满心感慨说,那真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啊。既然是谈恋爱的好地方,那么在这里谈创业这种事情,真感觉有点扯淡的味道在里面啊。   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我感觉在想创业的人进去了,可能都最终会春心荡漾,一个个全谈恋爱去了,创什么业呢,要想创业,那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然后每天恨不得离开这里,跟坐牢一样,才能爆发你的潜力啊,然后里面的人,也会不断的告诉自己,忍受今天的所有的苦难痛苦,都是为了有一天他妈的能赚很多很多的钱,这种就是创业悲情感。李开复的创新工厂很多人都很怀念,怀念什么呢,怀念一张桌子十几个人,手脚都挪不开的工位,就是如此啊,创业是需要大家一路上逆风飞扬的那种感觉,而不是青山绿水的安逸。   黄晓捷师兄很多年前跟我说过一句话,那时候他们已经是在英蓝大厦办公,我去的时候,我调侃他们是把特别特别高大上的房间装修出了国有企业的风格,非常的简朴,当时,他跟另外一个合伙人,共用一个很小的房间,然后两张沙发,三四个人在里面就转不开圈,我说九鼎都那么大了,干什么还弄的那么寒碜,他跟我说,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一直在创业路上,不想在这方面过多追求。当时我就很忏愧,创业这个东西吧,还真实如果有心的话,就去尝试最艰苦的生活,别让自己有态度的安逸环境。温室里一定扶持不出太多的花朵,就是如此简单命题而已。 创业方向比努力勤奋更重要 回到孵化器成功的第二个因素,我个人感觉其实是要有一定可控的资金,创业起步其实,什么都是空的,最主要是需要钱,没有钱谈创业都是扯淡的事情,所以孵化器如果光地段好,如果无法给予资金的话,那么也很少会有人来,这个其实不需要多说的,拥有一定金额的引导型资金,非常有助于帮助一个孵化器早期起步。   其实我个人感觉大量的VC机构进行孵化器的操作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因为早期资金其实对创业者是具备很强的影响力的,对于注册地址,办公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通过资金,让项目更好的聚集在孵化器,创造出更好的创业氛围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这里回归到最后,就意味着孵化器资金的背后其实特别还是考验投资能力,没有一定的投资能力,纯粹给钱,其实是即使起了孵化器的氛围,但是到最后都还是归零,赚吆喝,不赚钱的生意是很难持续的。   所以这里就回到第三个问题,就是孵化器需要具备很强的创业方向的指引,就是必须知道孵化器里的产业方向很重要,想要什么人进来,想投资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不加引导,不加甄选,到时候你会发现你把有限的精力、资金都投入到了没有未来的项目里,最终成功率其实也是很低的,即使能成一时,但是也很难持续存在,我们这几年看到不少产业园,其实都是门庭冷落,但是他们曾经也是非常的热闹,为什么呢,因为聚集的产业最终都凋零了,于是一地鸡毛的格局就出现了,各个孵化器,资源就那么点,资金也有限,场地也是如此,最终投向决定了结果如何。好的方向,更容易出现好的结果。   我们这么多年来在投资领域里,真觉得创业方向比什么都重要,我是个喜欢做趋势性分析的人,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赚大钱不是依赖能力,而是依赖趋势性的机会,前几个月有一篇文章《瞎扯赚大钱的逻辑》转发量近千万,很详细的阐述了这个理由,有意识,无意识的碰到趋势性机会,都可以让你赚大钱,在趋势和方向正确的基础上,才可以谈能力这个命题,方向错误,能力压根就毫无用处。这种案例很多,具体也不细说了。从投资角度来看,个体能力是无法通过事前考察来发现的,而趋势性的机会是可以通过观察推演来思考的,所以,投资往往是看明白一个行业的未来趋势性机会,然后在里面铺开量来投资,不断的提高成功概率的过程,个体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很难被明确把握。   我们这几年还算好了,这几年我们投资了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都起来非常迅速,互联网金融过去几年时间,催生了不下三十家估值过五亿美金各类公司,非常的迅速,我们都明显的感觉不是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本身有多少逆天能力,更不见得他们比别的行业从业者更牛逼,但是为什么起来那么迅速,是因为这三年是互联网金融的三年,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努力,在这个领域里成就远远超过其他领域,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关注行业的趋势性机会比关注个体更有价值和意义。   前面说过,这个年代其实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那里都能拿到钱,为什么要来你这里呢?尤其在房地产过剩的情况下,免费的房租、适当的补贴,都可以获得,那么能给创业者更多的方向性的指引,显得就尤为重要了,这个其实并不是为创业者所考虑的,而是孵化器本身需要去思考的终极性命题,因为孵化器最终一定是通过孵化出更多的优秀项目来获得最终的投资收入的。   所以,这个能力与其是帮助创业者,更不如说是给自己的,创业路上是非常艰辛的,而且往往非常的迷茫,许多人都很难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路是对的,都会犹豫,回头,踟蹰不前,这个时候,你能在他们肩膀上拍拍说,对的,你往前走就是了,一句话给他们带去的可能比十倍的资金都显得更为重要。有时候,其实路也是走出来的,足够的信心给予支撑,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做成特色具备口碑的孵化器,也需要坚定的信念支撑,所以我认为孵化器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其实就是方向的指引也是重中之重,而这个其实也不是一般的孵化器能随随便便建立起的优势,没有长年深度的积累和研究支持,这个护城河其实不容易建立。   第四个我感觉很重要的点其实是孵化器需要很多的资源汇集,一个孵化器如果具备了好的地段、一定程度的资金,还有能给予一定的方向指引,我感觉基本上能保证实现较高的成功了,但是如果还想能更前一步,我感觉还需要足够的资源支撑。   资源其实往往意味着用钱是无法实现的,很多人有钱,但是就是无法获得资源性的供给,这种才叫资源,用钱买得到的东西,一般也就只是钱而已了,资源包括了,更好的业务对接,更快的产品实现,更方便的渠道建设,哪怕更深厚的人脉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资源可以降低你很多成本,也可以极大的加强你业务发展速度,这个其实很重要,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点,你过去创业过程中,一个人孤独的打拼,没人可以帮你,你积累的用户很难,但是通过孵化器,通过一些简单的扶持,你可以获得很多人的初始帮助,例如众筹,很多人因为是你的股东,自发就成为你的用户,然后自发的帮助你测试,自发的给你很多你可能要花费很多钱才能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而且还都是免费的,这些其实就是资源。   在这里,我到是想强调下所谓人脉资源的一些理解,我感觉其实要区分开来看,很多人跟我说,认识这个,认识那个,其实人的一辈子会认识很多人,但是都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千万别太高估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圈子上场面上的所谓认识,点头而已,很难称得上所谓的资源的,我经常看到很多人跟我说,他的产品在圈子里调研过了,很多人都说喜欢,会用,其实这种调研,毫无意义,很多人都是点头之交而已,当你问他会不会用,感觉如何,你会发现,越是不熟悉的人,越会跟你说不错,不是因为真觉得不错,而是觉得没必要来跟你较真,要测试一个东西,好还是不好,就直接问他给不给钱,会不会投资就行了,很多说好的好的人,其实到最后掏钱的时候,都不说话了。这个就是所谓的人脉资源。必须清醒认识。   我这几年见过无数的人,认识无数的行业领袖,高官精英,其实绝大部分,都只是所谓认识罢了,没有什么交集,他们也不记得我,我也想不起他们,回到最后,只是因为大家没有什么可以被互换的利益,所以也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了,我们说资源,很大程度上要能被你随时可获得和使用的东西,这个的前提条件往往就是需要你自己具备可被交换的东西,例如人家来找你谈天,你要能给予人家足够的回报,对得起他浪费时间跟你瞎扯,你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也就是一次两次的交往而已,深入不起来,真有什么事情,也很难帮上你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其实是很鄙视所谓混圈子的人。所谓混圈子,很多时候是需要相匹配的地位的,否则就是每天都在混,看上去跟谁都熟悉,实际上跟谁都不熟,现在很多圈子,回到最后都是吹牛逼扯淡的地方,一帮日子还不错的人,天天凑一起,每天装逼得瑟,来证明自己优越感的地方,哪怕已经负债累累了,还非要证明自己的过得不错,来换取一些优越感。   人前风光,人后沧桑的事情,有啥意义呢?撇开生活,就工作而言,人去做一件事情,要么能学到东西,要么能获得回报,两个都没有,没意思,所以很多人混圈子学到的东西,都只学会到了如何装逼吹牛,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就是跟比你有钱的人一起的结果,因为他比你有钱,你其实是被附属的,你并不重要,人家请你吃顿饭,那叫看得起你,你毫无价值,是陪衬他优越的附属品,所以,我建议要学东西的人,还是多跟会谈干货的人在一起,会去思考,会去深入研究社会的人,别每天混圈子。毫无意义。资源的变现,前提是需要你有足够的交换价值,你要有值得人家为你提供资源的可能性,帮忙这个东西,互为有价值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最怕就是勉强和为难,不可维系,所以要有资源的变现,前提就是你要做的很好,你有好的项目,好的创业团队,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好的方向,那么资源容易堆积,我们见过太多的人,来来回回就那么点事情,你怎么堆也堆积不出太多的东西。 投资、交易 最后,我还是想说以下,什么是投资,什么是交易,这个问题。我在杭州的茶馆,欢迎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来创业,我都免费给他们办公,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很多人都说,为什么不收呢,总要象征性收点吧,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竞争需要,所以不得不免费,其实,真不是,只是因为我想区分开交易和投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曾经被人问怎么看张磊给耶鲁大学捐款的事情,我不知道张磊大学时候是否收费了,我自己读大学时候是缴纳了学费的,我说,因为国内大学收取了我学费,所以,他教育我知识,培养我成才,这个是天经地义的,我在好,其实都是大学该交给我的,这个就属于交易行为,他不是一个投资行为,但是有个学校如果不收取我学费,免费教育我,这个时候,我哪怕稍微好一点,都会感激学校,因为这不是交易,他们是在投资我,我好的时候,我有责任有义务在我好的时候回馈他们。   当年张磊捐款给耶鲁的时候,说过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他在很茫然的时候,耶鲁大学给他寄来了OFFER还给了他全额奖学金,使得她能很好的在美国生活学习,所以,这种就是投资行为,给他钱,让他读书,他不能不回馈。交易永远只能赚短期利益,而投资可以让你获得更远的回报,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现在好,未来也好的事情,一般都只能两个选一个,你选了现在好,那就会失去未来,你选了未来,往往要放弃当下,当然放弃了当下,也不一定会有未来,但是总归有可能性的.   所以,我不想因为可以忽略不计的房租收入,把我未来的可观的收益给丢了,投资就是看五年到十年的事情,没必要太计较,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既然你都给了那么多了,何必在多要房租呢?我们总觉得中国教育出了问题,把投资变成了交易,所以就使得人往往在乎短期收益,忽略和放弃了长期价值,这个是很可悲的事情,学校应该是做长期投资的事情,不能做短期博弈。其实这里我感觉还是要区分一个度的问题,所谓投资,一定要投资在具备潜力的人基础上,创业角度来看,更低的出身,更勤奋的姿态,更好学的基础,都是值得你投资的理由,你要学会跟这些人做长期投资,但是要跟那些注重当下,没有成长的人做交易,交易不是目的,交易是投资的手段,让你能坚持的更久,这里如何辨别和区分是个难点,世界上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其实是只能做交易的,但是一定会出现很多的可被投资的人,这个也很重要。   另外,回到孵化器来看,我感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孵化器最终是很难被规模化的,因为大多数成功所具备的能力条件都不是能被规模复制,导致,孵化器要做产业化的可能性很小,点状分布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政府没必要一股脑的要去扶持大的,扶持也扶持不出来,政府其实就是做好孵化器的孵化器,帮助更多的孵化器能在这个时代里活得更好就可以了。   确切说,我们大量的孵化器都是自己拿钱出来做的,他是因为看到这个行业里的机会,政府去做未必会比他们做的更好,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政府的人很热心,每天提很多的建议给我,让我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我都会很不客气的回敬,如果我们这些长期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被骗了无数钱的人,都还竞争不过你们这些每天在办公室写调研材料人的话,我感觉我也可以退出这个行业了,要相信总是有很多行业门槛和壁垒不是轻松可以被击破的,专业就是专业,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被打掉的,政府有政府的优势,坚持好自己的定位,可能眼界比我们更开阔,思维高度更高,但是在具体的行业里,其实一定没有我们自己扎的深,真没必要干涉太多。   一个类比:关于为什么生孩子 最后的最后,我在讲个生孩子的问题,我这几年在想人为什么要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生孩子,其实还真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人在最好的时候生孩子,就有能力抚养他成长,孩子长大成人了,你也就可以去死了,生命就得到了延续,没有人是可以指望自己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的,生命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孩子的出生来实现的。   那么我们在想下去,如果你八十几岁生孩子,那么意味着你孩子没长大,你可能就死了,于是你孩子也跟着一起死,另外,如果你二十几三十几生了孩子,却想着自己把孩子一直养着,养到七十几八十几,那我估计最终结果也是两个一起死的结果。   这个话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其实人总是会死的,巅峰期会过去,巅峰期过去以后,你还想继续保持你的一流的精力,过人的判断其实是难度很大的,人无法在任何一个年代都获得成功,每个人成功背后都有特定的年代特征的,是时代创造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让时代更加璀璨,我们说乔布斯的出现,其实前提先要考虑到3G、4G的出现,让手机能轻松连接网络,这个时候苹果手机成为了伟大的产品,但是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苹果就是个砖头而已,但是3G、4G不是我们乔布斯创造的,是这个时代无数的工程师努力的结果,所以一个成功人想时刻保持成功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怎么保持自己优势呢?其实就是要学会生孩子。   在自己最好的时候,生出更多的孩子,一个不够,要多生孩子,为什么不够,因为生一个很可能会夭折,也可能坑爹,而且事实也是,生的越少,越容易坑爹,所以,一定要多生几个,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不断的成长,这样你死了,你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千万别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在想到生孩子,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你们都会一起死。也千万别生了一个孩子以后,想着养着他到死,那也是一起死的结果,我们很多企业家想不明白,每次都跟我说,这个企业跟自己孩子一样,不舍得放手,我说不放手就一起死呗,孩子大了,要么让他生孩子去,要么你自己生孩子去。多生几个,多好啊。干什么守着不放呢?看上去是爱她,实际上就是害她,你自己明明已经不行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还非得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个不是找死是什么呢?这种爱本质其实是自私。   年纪大了,企业老了,一定要有这个觉悟,学会放手,别想着控制,一定要努力生出那些会把你搞死的孩子去,这样你死了,搞死你的企业其实也还是你的。这个在美国很普遍,你看雅虎自己老了,就投资了个阿里,现在你去看看,他老年生活现在过的多好啊,没钱了就套现一点,没钱了就套现一点,说不定能焕发第二春在多生出几个孩子,也不一定,还有富国银行,投资了LENDINGCLUB,搞不死你,就投资你,这种简单的道理,还是要想明白。   来源:公众号风吹江南 作者: 江南愤青    
    资讯
    2016年07月26日
  • 资讯
    搅局者来了, Salesforce 或将以远高于微软的 262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 LinkedIn 一个多月前,微软官方博客就宣布了,微软和 LinkedIn 公司已经达成了一项最终协议,微软将以每股 196 美元,合计 262 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包括 LinkedIn 公司的全部股权和净现金。原以为大局已定,但是没有一点点防备,LinkedIn 收到了来自  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 的来信。   Marc Benioff 在邮件中表示,将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且远高于微软出的262亿美金的价格或者改变一些收购条件实现与LinkedIn 方面达成交易合作。   众所周知,之前 微软与 Salesforce 就一直在竞标 LinkedIn 的收购,不过相比于 Salesforce 不确定的股票和现金综合财务收购方案, LinkedIn 更倾向于微软的全部现金收购方式。但是现如今  Salesforce 所提出的远高于微软的262亿美金的收购方案,还是让 LinkedIn 不由得产生了动摇。据了解,LinkedIn 在7月7号就召开了紧急股东大会,对 Marc Benioff 的方案进行研讨。   在没最终完成收购法律交接之前,LinkedIn 的确有权利委身于出价更高者,不过因为之前已经与微软签订过最终协议,如果再反悔,LinkedIn 将要缴纳 7.25亿美金的违约金。据了解,LinkedIn 方面除了与  Salesforce 微软两家协商,同时感兴趣的买主还包括 Google 和 Facebook 以及其他公司。   LinkedIn 在商务社交中的地位的确首屈一指,但是LinkedIn 股价曾在今年 2 月初暴跌逾 40%,市值蒸发近半,并一度造成美股科技风向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在这样的股价环境下,低价高价值的并购怪不得吸引如此多的竞标者。   来源:36氪,作者:惜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950.html
    资讯
    2016年07月25日
  • 资讯
    为什么我觉得做在线教育平台的都不靠谱? 未来的NB产品和运营,一定是要能够“懂行业、懂业务”的。   Youcan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是我在2014年,也就是2年前应教育行业媒体“多知网”之邀所写的一篇在线教育行业分析+评论。虽然写得早,但文中所有观点,站在今天看,仍然是完全适用的,并无不同。包括文中提到的很多观点,我相信今天也已经都得到了验证。   在2014年,我就感觉在线教育平台是个很不靠谱的模式,此后也曾就此与跟谁学CEO陈向东、果壳网CEO姬十三等人有过交流。可惜,跟谁学还是走进了我所预见的一些坑。   今天此文重发,是因为在三节课同学群里,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有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开始裁员的消息。于是我想借此文重发,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关于行业和“教育”业务本身的一些思考。   也借此提醒大家:未来的NB产品和运营,一定是要能够“懂行业、懂业务”的。   2012年,我和几个朋友凭着一腔热情和理想一猛子扎到了在线教育这个领域中,搞起了一个技能类的平台,其时尚属国内首家,我们也颇为以“先驱”自居。   从几个团队创始人和核心成员来看,我们当初是那种典型的“稍微懂一点互联网,但几乎不怎么懂教育”的团队。一年半下来,一路跌跌撞撞,遭遇了各种焦头烂额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因为无知,也没少摔坑里去,差一点就从“先驱”变成了“先烈”。   坑一:究竟什么才是平台? 选择要做平台的理由很充分——想象空间大,看起来性感,有诱惑,且目前尚无类似的成熟平台,有机会。   以互联网的立场出发,既然要做平台,我们自然要向当前国内最成功的平台——“淘宝”看齐。为此,一度我们也是大言不惭地号称自己是“教育类淘宝”者之一,在项目初始阶段从产品形态和运营思路上就直奔平台而去。   但事后回头再看,在起始阶段我们对于平台的认知,很可能就是一个最大的坑。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和思维局限——平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你长得像个平台,就意味着你真的是一个平台了么?   举例,假如有一个聚焦于读书学习的社区,通过“读书”这件事聚集了数十万喜欢学习喜欢成长的用户,这个时候它再引入教学资源,完成教学方与学习方的匹配,它算不算是一个平台?   再举例,如迅雷如暴风影音如沪江如京东,它们长得貌似并不像一个平台(至少一开始它们绝对不是一个平台),但它们现在能不能算是一个平台?   事实上,回顾国内成功的平台的发展路径,淘宝几乎是唯一一个上来就直奔着平台而去,同时面向着买卖双方高举高打发力运营,最后还做成了的例子。其成功背后,有各种天时地利人和与艰苦等候,要试图去复制一个淘宝的成功路径,几乎是不可能的。   平台的本质,是你所要连接和对称的至少两方间对于平台价值的认可和依附。   我们普遍知晓的一点是——平台连接的各方在平台中互为价值,买家对于卖家即是价值,好的卖家对于买家也同样是价值。但在平台成长发展的初期过程中,如果你不能在“平台各方互为价值”的框架以外找到至少一个对于用户的额外价值点,你将很可能会陷入到“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纠结中去。   对于我们,情况正是如此,在一开始就长得像个平台之后,长期困扰我们的事就是先把老师搞进来,还是先把用户搞进来,还是双管齐下两端一起上?   处于这样的纠结摇摆中,往往容易首尾难顾,难以形成聚焦与合力,好比你虽然把一柄长刀舞得虎虎生风,看着威武雄壮,事实上对于敌人可以造成的伤害,远不及一把匕首直插心窝。   如果现在你再来问我,我的答案会是: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平台,一开始就长得像一个平台很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坑二:用户该从哪里来?他们为什么要来? 在上手做平台之前,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先谈一批优质老师,这批老师的课程本身就具备吸引力,再加上我们做些推广,用户就会迅速大量填满他们的课堂,老师们在这里玩HIGH了挣到钱了,就将会持续开课并吸引到更多优质老师加入,平台将会形成正反馈循环并持续滚大……   可是很不幸,现实很骨感,这个美好的设想也是一个坑。这里主要有如下几点困扰:   其一,一个新的平台在初期并不具备流量聚合和分发能力,而对于内容合作方和讲师而言最渴望被满足的刚性价值恰恰是流量和招生,找到真正可以稳定长期合作的内容提供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至少在前大半年时间里,每100个机构或讲师中,最后可以真正留下来成为平台的重要内容提供方的,最多不会超过5个。   同时,这里可以衍伸的一个点就是,如果平台给讲师和机构提供的价值仅仅在于工具的话,这个价值将极其不刚性。   现在的各种在线平台和发布工具已经多得不能再多,老师们更换一个平台的成本是非常低的。试问,你觉得对于一个老师在线讲课而言,通过YY讲课和通过SKYPE、多贝、QQ视频讲课的本质区别有多大?如果是线下课程,通过微博豆瓣发布和通过活动行、Vasee等活动网站发布的本质区别又有多大?   因此,对于一个所谓平台而言,假设你背后没有流量和干爹,内容提供方为何要使用这个平台,是需要去回答清楚的问题。   其二,即便有了内容提供方,平台中有了内容和课程,课程推广和招生的难度也是超过我们想象的。开始做平台之前,我们满心认为只要找到一些优质的老师,学员冲着他们的名气和优质的内容,报名会是很自然和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一方面,技能类学习这个领域本身就足够碎片足够细分,再强的“名师”也只能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圈子和范围中。往往会出现的情况是,你好不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个细分领域下的顶尖名师,结果发现95%以上的用户压根不认识这人是谁,搞得大家都很没面子。   另一方面,传统教培行业已经是一个习惯了依靠信息不对称来挣钱的行业,其营销玩法往往要么是免费讲座引发冲动消费。要么是课程顾问一对一跟进后的逐个击破,真正基于开放和互动的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能够深度理解和运用的教培机构少之又少,也几乎没有机构或讲师可以做到把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种状态下,如果机构和讲师们只是简单的把自己的课程发布到平台上来,能够吸引到的报名转化将非常之低,甚至有一部分名师,其发布的课程文案会烂到让人压根没法产生信任感,接近0转化的程度。   为此,我们在平台上线之初不得不帮所有平台上的讲师和机构们去修改课程文案、做课程图片、挖掘课程卖点、重新包装产品等等。总之,很重。   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技能类的学习并非刚需。人需要去学习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你知道你不会的”,另一种则是“你不知道你不会的”,很不幸,绝大多数技能都属于后一种。   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自己的沟通、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等能力存在缺失,即便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某方面技能存在不足,80%以上的用户也没有培养起“通过上课去提升技能”的学习习惯,更何况上课还要付费。   再者,在国内大环境下,95%以上的用户,学习习惯都是被动式的,而非主动式的,往往只有在外界的压力下,比方为了拿到某个证书,比方职业从业资格,再比方来自于企业和老板的强制要求,才会产生相应的学习需求,而自己主动产生的学习需求,基本上少之又少。   要让用户基于产生基于技能的学习需求,则你需要去教育用户,给用户某些具备说服力的场景,这些,都是成本。   坑三:技能类课程平台可以全盘模仿电商平台的玩法? 好不容易熬过了上线后的头大半年时间,虽然基数不大,平台也好歹开始可以产生起来一些自己的自然流量,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以互联网人的思维,我们的想法就是,已经有了从0到1的这关键的一步,接下来事情总算要进入我们熟悉的节奏了——看起来,我们接下来只需要去复制模仿某些电商平台的玩法即可。   但是,很遗憾,我们又错了,这里也是坑。   举例,假如你在淘宝买一个iphone5s,有A和B两家等级评价都差不多的店,都是标配,A店卖5000,B店卖4000,你会很容易作出判断:买B店的。   但如果你准备要学时间管理,同样有A老师和B老师两位评价都差不多的讲师,A老师的课需要3000块,B老师的课需要2000块,你能够据此就判断你应该选择B老师的课么?   答案是不能。   原因很简单,“iphone5s”是一个标准,而“时间管理”不是,两家不同店铺卖的iphone5s必然是相通的,在价格之外,你最多只需再去比较服务。而两个不同的老师分别讲的“时间管理”,则很可能在根本上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   同理,“联想ideapad E430”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沟通课程”不是;“王老吉凉茶”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职业规划”课程不是。   课程类产品与其他实体商品类产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标准”。如果是托福雅思四六级之类的可能也还好,但在技能类领域下此问题会更加突出——连“技能”本身很可能都是极度不标准的,更何况是讲如何学好一个技能的课程。   所以,电商型平台卖的是标准化的商品可以,卖的是非标准化的技能类课程则会有问题。非标准化意味着用户选择成本高,意味着用户需求无法难以被批量满足,还意味着到底什么是“好”的产品很可能无从界定。如果以上这些问题无法被解决,就意味着这个平台将很难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任何平台,最后得以成功的关键都绝不是平台长啥样,而是平台能否提供某些大家一致认可的关键评判标准,以及可以供所有人调用此标准的API。   大秦可以成功开创先河统一天下,其中的关键,在于秦人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恺撒可以令罗马帝国雏形初现是因为他构建起了一套以“罗马公民权”为核心的权力地位更迭机制,并将“罗马公民权”开放给了高卢人、日耳曼人和希腊人;   Intel可以成为PC时代的霸主得益于其构建起了PC机的标准配置,并容许任何品牌基于此标准组装生产自己的品牌PC;   微软可以构建起一个平台的关键是因为其创造了操作系统的标准Windows,并提供windows平台下的编程工具,允许开发者基于windows环境下开发出各种软件,同理,IOS和安卓也如是;   淘宝之所以可以构建起一个电商平台是因为它构建起了一套诚信评价体系,并让卖家可以基于此套体系去成长升级,买家则可基于此套体系更快更好的作出判断。   在一个各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生态圈中,你既然想要疏通流程,则必须统一标准。而关于标准的游戏规则永远是:遵守标准的人越多,标准的价值就越大。   一个技能类的学习平台,除了一套类似淘宝和其他电商的诚信评价体系标准化,如果真的想要激发出某些课程的海量购买需求,或许还需要构建起一套面向内容(也即是课程)的标准,以帮助内容提供方规范产品和保证产品品质,同时帮助用户强化对于产品的认知和激发需求。   要试图创建出这样一套标准,自然是困难重重。它既需要对于教育和课程有深度理解,又需要具备可以号令天下一呼百应的能力,让江湖中的各位愿意配合和使用你的标准。所以,在以往的教培领域中,通常扮演此角色的往往是某些国有机关部门,实现的方式则往往是考试、资质和证书。   当然,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也许就恰恰是从它产生了某些标准开始的,正如当年PC时代的浪潮从自IBM开放自己的兼容机标准开始的一样,出国留学这个领域的火爆也是因为有托福、雅思等标准等存在。假如有一天真的有人能构建起一套基于课程评判的标准,或许也会是这个领域飞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   从这个立场看,这里既是一个坑,也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机会。   坑四:用户只要在平台得到了好的体验,就会被留住? 标准化既然难以做到,我们至少可以先针对已经拥有的一小撮用户先做好服务,让他们拥有良好的体验,既然缺乏标准难以短期迅速批量放大,我们慢工出细活,来一个用户就先留住一个,有了“不怕慢”的前提,我们一点点用户去积累,以量变带动质变总可以吧?   不好意思,我们又天真了。   在平台上线一年后,我们发现,我们的平台在用户运营上从未建立起一个正反馈循环,虽然流量在缓慢上涨,来到平台的学习上课体验也趋于稳定,但每个月的流量中仅有20%-30%左右来自于老用户。这意味着,流量的上涨是以推广为基础的,老用户的沉淀和留存并未真正形成。这与我们的期望和理解天差地别,即便只是跟一些淘宝店相比,这个数字也显得太差劲了。   这里有一个致命的关键。   假如你在淘宝上买了一张手机充值卡或是一包零食,待你手机话费枯竭或零食吃完时,你一定会有再次购买的需求,且如果你上次购买的地方让你有足够良好的体验,它多半会成为你的首选。   但假如你在某个学习平台上上完了一堂时间管理的课,得到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你会不会再来把这堂课上一遍   快消品和很多其它商品都是可以反复多次被消费的,哪怕如打印机等商品难以被反复消费,它也会提供给你可以反复多次消费的耗材,但“课程”不能,课程和学习,往往只能是一次性消费产品。   这意味着,假设你无法给用户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即便你的产品再好、服务再优、体验再棒,用户在你这里很可能也只有一次消费机会,尤其是对于技能而言,每一种技能都是相对独立的,学会了就是学会了,且真正学会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只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得心应手,你连后续的服务跟进机会可能都会很少。   学习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产品,学不会,用户会在骂街声中离开;学会了,用户给你一片赞誉,但他仍然会离开。   这背后潜在的逻辑是:相比其它电商而言,你挣用户钱的机会,很可能只有一次。   当然,有人会说,平台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优质课程和产品,激发二次消费意愿供对方购买啊。我猜,这个问题其实将我们带回到了坑二和坑三之中——首先,即便你可以找到优质的课程和内容提供方,他们为何一定要到你的平台来?其次,作为平台,你怎样可以界定和区分出来哪些课程是优质的?   坑五:平台的生存之道? 以一个创业团队的姿态选择了做平台,既可能是提前卡位占得了先机,也可能是不幸坠入火坑走上不归路。即便你有幸在遭遇了前面几个坑后最后仍然得以幸存下来,你仍然不得不在思考这样一个终极拷问的时候面临答案不清晰的窘境——你将如何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要求生存,无非三条路。要么赚钱,要么以现在博未来,要么找爹。   选择一,是赚钱。赚钱这条路,短期内对于技能型平台而言似乎不太现实,由于以上提到的几个坑以及种种复杂因素,目前应该还没有任何一个技能型平台可以说自己有能力赚到钱。即便能挣到钱的业务,其收入来源也往往跟平台没什么关系,例如网校通之于多贝。   选择二,则是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和青睐,可以博一把大的。好比当年孙正义的2000万之于马云,正因弹药充足,淘宝才可无所畏惧,以6年免费策略硬生生抗掉了包括eBay在内的一个个对手,终成一方霸主。这个模式下,玩的是胆识、耐心和魄力,需要的前提则是粮草充足后方无忧。   以过去一段时间在线教育圈的火爆和资本市场的追捧来看,在圈中再碰到一个孙正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即便你能再碰到一个孙正义,你也未必就是马云。   选择三,是找爹。找爹是一条可行之道,也是当下在整个领域中盈利模式、配套体系等均不明确的现状下最为靠谱的选择。有了爹,你可以尽管放手试错,没试出来,爹可以养你,真试出来了,爹还可以给你流量和资源。   但问题同样存在,一方面,有了爹,既是靠山和大树,也很可能是约束和自缚;另一方面,爹就那么几个,机会永远是有限的。百度给了传课,阿里自有同学,其余巨头也都各有潜在动作,江湖风生水起,留下的机会和选择已经不多。若真要找爹,请趁早。   有坑在,就必然有人会掉进坑中再也爬不出来,也必然存在着大坑前方即是一条平坦大道的美好期望。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初期,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对技能型平台,乃至对于整个当下火热无比的在线教育而言都是如此。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让线上教学内容变得更有粘性和效率、激发更多人的学习需求,构建针对用户、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相对标准化体系,还有探索各种潜在的商业模式仍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几大焦点,大家都仍需要更多时间去给出答案。   注意:本文写于2014年,所以文中所有观点和事实的背景都是2014年,未做更改,请明鉴。   [[本文作者黄有璨,转自三节课(ID: sanjiekei)。]]
    资讯
    2016年07月22日
  • 资讯
    3 年内第 8 起收购,在线教育网站 Pluralsight 收购宣布 Train Simple 据国外科技媒体 Edsurge 消息,日前在线教育网站 Pluralsight 宣布收购 Train Simple,后者是一家专注 Adobe 系列软件的视频培训公司,这也是 Pluralsight 三年内的第 8 起收购,但此次收购的具体金额并未公开。   截止此次收购,Train Simple 已经有 1200 多集课程,类似的产品还有 Pluralsight 在 2014 年收购的 Digital-Tutors,而再次收购Train Simple 成为 Pluralsight 在创造性教育领域的第二城。Pluralsight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Aaron Skonnard 称:“技能培训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但是 Adobe 系列软件对很多公司意义重大,所以站在这个领域的前沿很有必要。”把 Train Simple 归入旗下,是看重了其庞大的培训视频资源,收购后 Pluralsight 在这个领域的内容积累已经超过了 5000 集,Train Simple 的课程资源将直接导入 Pluralsight 中。   Train Simple 已经创立超过 15 年,这 15 年中包括迪士尼、通用和 Dreanworks 在内的很多客户都接受了 PS、After Effects、InDesign、Premier 等软件的培训,所以 Train Simple 的内容优势将给 Pluralsight 带来更多学习资源,加速其在技能培训领域的布局。Pluralsight 技能培训部门的 VP 之一 Andy Rahden 表示:“Train Simple 的加入让 Pluralsight 非常激动,Train Simple 的用户和口碑全部来自他们制作的内容,收购后 Pluralsight 的产品线将更加完善,内容的难易程度将面向所有用户。”   尽管课程资源做了整合,Train Simple 的原网站将做保留,用户还能通过原账户或者 Pluralsight 的链接学习,Train Simple 的品牌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关闭,起创始人及团队则直接加入 Pluralsight, CEO Matthew Pizzi成为 Pluralsight 的课程总监,负责产品研发和商业化,他认为在技能培训方面,两家公司有着相似的 DNA。   消息显示,Pluralsight 曾在 2014 年获得 1.3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成为在线教育领域的独角兽,产品路径也渐渐从 C 端转向 B 端(可以对标国内慧科教育旗下的产品)。B 轮融资后不久,Pluralsight 曾以 7500 万美元收购了计算机软件和技能测试平台 Smarterer,通过Smaterer测评,用户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能力短板,而Pluralsight可以依据测评的结果为用户匹配更加合适的课程(类似国内的猿圈)。   2015 年 1 月,Plurasight 又宣布以 3600 万美元收购另一家提供开发教学视频和实训的初创企业 Code School,主要为开发者提供 JavaScript、HTML/CSS、Ruby、iOS 以及 Git 等的教学视频。此外,Pluralsight 还曾收购了创意教学平台 Digital Tutors、在线技术教育网站 PeepCode、开源课程教学网站 TrainSignal、截屏技术供应商 Tekpub。   去年 6 月,Pluralsight 宣布了和美国军方的合作,向美国的预备役士兵、退役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免费开放了平台上的视频课程,旨在帮助处于失业状态的老兵,同时解决科技行业人才缺乏的局面。   来源:36氪,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848.html
    资讯
    2016年07月21日
  • 资讯
    纷享逍客宣布获E+轮融资 华联长兴领投 7月20日消息,纷享逍客今日宣布完成E+轮融资,此轮E+轮投资方为华联集团旗下长山兴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骊悦投资。纷享逍客创始人罗旭透露,加上之前的E轮融资,两轮融资总额为7000万美元。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产品体系构建。   纷享逍客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以“移动办公,自在纷享”为理念,通过移动、云、大数据技术,为企业打造一站式移动办公平台。   产品方面,纷享逍客对OA、CRM等传统办公软件进行了创新,拥有企信、审批、日志、任务等基础通讯协同模块,自主开发了符合中国企业使用的移动CRM旗舰型应用,并通过应用平台的方式,整合更多服务,连接企业,助力企业完成向连接型、敏捷型、智慧型互联网化组织的迭代升级。     纷享销客的发展历史: 纷享科技成立于2011年,当时定位企业协作平台,名叫“纷享平台”。 在2013年获得IDG资本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之后平台重新定位做销售管理,并改名为“纷享销客”。 到了2014年7月,纷享销客又获得了来自北极光穿透领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 同年12月,纷享销客再次获得了有DCM领投的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2015年,纷享销客又获得了来自高瓴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D轮融资。 2016年3月纷享逍客完成E轮融资,主投方为中信产业基金。
    资讯
    2016年07月20日
  • 资讯
    这家价值7亿的公司只有13人,你说,一家创业公司应该招多少人? 最近,公司的一名小伙伴告诉书单君,他出去相亲时,最怕姑娘问他:你们公司有多少人?   说实话,那一刻我有点无奈: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用人口衡量公司水平啊。   其实,没转变观念的人还不少。比如,很多企业仍然是把“做大做强”当做目标的。   “做强”固然无误,“做大”就一定好吗? 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来自知名天使投资人土匪杨轩的一篇文章,“书米”们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   2012年10月25日,Facebook以总值7.15亿美元收购Instagram。此时,后者的员工一共只有13人。   现在的创业不比以前,创业都会争取拿一笔风险投资。当我问那些来找我谈融资的项目“拿钱后要做啥”,百分之百都会有一个理由。   就是招人。增加人数, 扩展业务。 这个理由无可厚非,公司要发展,员工就得增加。   但是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自己能管多少人?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下。   创业公司的“死亡公式” 先看看倪正东(清科集团CEO)怎么说——     “很多创业者在融到VC的资金后,会在第一年花掉募集资金的50%-80%,然后第二年把剩下的钱花掉。他们募资后会雄心勃勃地干三件大事:     扩大办公室或者搬豪华办公室;涨工资,大幅招人;大幅增加市场营销费用。     之后,他们又没钱了,并处在生死边缘。很多创业者,都会因为曾经花钱太快后悔!”   他说的其实非常有道理,可能创业失败的理由千千万,但是拿了投资又失败的公司大部分都走了这条路。   一个创业型公司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谈。但是有三个天条我觉得大部分创业公司都适用:   1)联合创始人不要超过3个(除非起步就是个明星级的大项目,类似于小米);   2)在没拿到投资之前,如果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10个。如果没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5个;   3)在拿到第一笔投资后,如果钱没超过500万人民币,又无客服和大量销售人员,人数不要超过15个。   极客学院CEO靳岩对此写过一段话,供大家参考——   就创业公司人数的问题,我老是和创业的一帮朋友们探讨。最早我也很迷惑:   为啥一家公司做这么点事情,就需要几十个人?为啥一个CEO一裁人,公司里边的人数就裁了一半?甚至什么前台、HR,都自己去做?   后来慢慢的明白,原来人数不是成功路上的必要条件,人数在某些时候甚至和创业公司的成功成反比。   认识的一哥们,很有意思。他说,靳岩,我总结了一个创业公司提升3倍效率的公式。   我听了听,感觉还挺那么回事的。至少很有意思,懂的人可以参考,不理解的人可以博得一笑:   “假设公司原来有50人,效率低,老是感觉人手不够。各个部门的老大老是吵着要招人。   送走1/3不合适的,包括部门老大,效率立刻提高了1倍。   间隔1-2个月,坚决砍掉不核心的业务,让公司集中在一件核心的事情上,效率再次提高一倍。   经过一段时间,有人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节奏,再送走1/3掉队的,效率再提高1倍。   33人*(1-1/3)=22人   至此,显性薪水不变。人数从50人减少到22人。效率提高到400%。”   很多人都习惯性去想:如果我们没有50个人,我们的创业如何成功?如果没有一个人数多的团队,事情怎么能够做完?   亲们,不管是不是创业公司,不管在哪里做事情,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做起事情。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边,如果这件事情没有排上优先级,那就说明这事不重要。更直白地说,这件事可以不做,甚至是不值得做。   那为什么还要安排很多人去做这个事情?   这是老大的问题,是leader的问题。员工数量不是成功道路上的必要条件。   公司人数是创业公司的第一大天敌。 创业不容易,成活率简直低得可怜。从今天开始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创业公司,你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190人就能做102亿生意 2016年6月21日,腾讯公司宣布,确认收购日本软银集团所持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股份,占股约84.3%。   这家收购后估值为102亿美金的公司,旗下共有《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海岛奇兵》和《卡通农场》四款游戏。2015年,这些游戏为Supercell带来21.09亿欧元收入(约合23.26亿美元),净利润8.48亿欧元(约9.64亿美元)。   花了六年时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游公司,荷兰的Supercell却只有190个人,其中一半是研发团队。这样算来,人均净利润达到了500万美金之多。   其CEO 潘纳宁(Ilkka Paananen)   从企业文化方面解析了公司的成功   “不像有些公司动辄招揽数百名开发人员,Supercell一直保持精巧,每个团队由7人组成,迅速开发游戏,然后迅速抛弃(但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淘汰决定,就是拿出创意的人)。”   2015年11月,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书单君注)专程拜访了Supercell,对其精简的组织架构表示赞赏。   ----- 最后看几个不错的创业公司 -----   ➀ 唱吧 陈华在离开阿里之后再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最淘,虽然拿了上百万美金的融资,但是人数也就是30多个人,最淘没做成,重整团队开始做了我们现在知道的唱吧。 我想大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唱吧是一款虽然很简单,但是不得不说是很nb的产品。 在后续轮拿到千万美金投资,真没想到团队不但人数没有扩张,而且只有十几个人。 真是一家高效率的公司,成功是有理由的。   ➁ 37signals 这家公司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家国外公司。 学过RubyOnRails的人都知道,ROR是一款伟大的Web框架,让Web开发变得无比有效率,包括Twitter都采用的ROR的开发。而ROR的创始人DHH(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就是37signals的创始人。 37signals,是2008年十大最值得关注创业公司,在web应用业界可谓鼎鼎大名。不仅仅有BaseCamp、Highrise、Backpack、Campfire等知名产品,同时还衍生出一本Web创业公司的经典书籍《Getting Real》、《ReWork》(当时在Amazon书店排行榜第一)。 37signals目前只有35名员工(包括客服),运营了超过13年,年收入估计超过千万美金。   ➂ MailBox 团队只有13人,做出了iOS上最好用的邮件客户端。发布不到一个月就被Dropbox给收购了。   ➃ Path 在发布Path1.0的时候只有15个人,在发布让人惊艳的Path2.0的时候,员工人数才有25人。估值超过2.5亿,B轮融资达到了4000万美金。   ➄ Instgram Instagram公司位于旧金山,由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联合创办,产品于2010年10月正式登录App store,随后用户迅速增长,Instagram上线仅一周就拥有了10 万注册用户。 2012年10月25号,Facebook以总值7.15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员工只有13人。   ➅ Whatsapp 2014年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应用服务Whatsapp,当时whatsapp仅有35名工程师,但该应用的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   大概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我们都曾有一种幻觉:如果一家企业能拥有成千上万员工,那就是极好的。   但是,员工人数增加不等于企业变好。就像杨轩说的,如果人多了,公司效率变低了,反而死得更早!   “一名优秀的员工可以顶50名平庸的员工,并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干50个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响到很多人。   “优秀的员工只要告诉他要做什么事要什么效果,他就会想办法搞定。   “越是出色的人越善于在缺乏条件的状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对做事的条件挑三拣四。”   乔布斯的这几句话,书单君一直深以为然。   因此,比起一味地招人扩大队伍,书单君更多时候是暗自拿起“小鞭子”,督促小伙伴快点成长。尽管偶尔觉得自己挺严厉,但是我知道这样才是对小伙伴、也是对支持我们的“书米”好。   同时,我也相信另一句话:招揽优秀人才永远是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事。   2015年9月,whatspp的用户数超过了9亿,工程师的数量仍旧保持在50名左右。   ➆ 小红书 被总理称为“2015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的小红书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已拥有近2000万用户,在完全零广告投入的前提下,半年销售额突破7个亿。 标榜“产品技术驱动”的小红书却只靠30个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撑起了千万用户十亿交易额的社区电商平台。
    资讯
    2016年07月19日
  • 资讯
    HR服务平台“智阳网络”宣布获得近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HRTechChina7月18日消息,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智阳网络宣布获得丹丰资本、软银中国的C轮近2亿元人民币融资。此前,智阳网曾获得软银500万美金A轮融资和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智阳网络成立于2015年01月23日,隶属于北京智阳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人力行业资源生态圈,为人事外包服务供应商、企业HR、个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在智阳平台上,所有人力资源外包相关业务包括员工入离职、社保公积金缴纳、工商注册、档案和身份认证等等都可以找到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来解决。未来,产品和服务生态链将更加完善,财务记账、代缴税收、办理居住证等都可以在智阳的平台上实现。   往期融资
    资讯
    2016年07月18日
  • 资讯
    欧美企业向云转型有什么值得学?巨头微软总结了54条经验 加拿大,多伦多,历时三天的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WPC 2016在7月14日落下帷幕。   微软这一次拉来全球144个国家的16,000家合作伙伴站台,覆盖软件开发商(ISV)、系统集成商(SI)、增值分销商(VAR)以及新一代云服务商(CSP)等领域——这些企业也同时是全球最活跃、最顶尖的云计算生态代表。   微软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合作伙伴“红宝书”——《当代微软合作伙伴系列:解决方案商如何在云世纪成功》。据了解,这本与IDC合作的书历时4年完成,每年耗资百万美元、定向调研全球近800个合作伙伴(以欧美市场为主)向云转型的实践,从中抽取数据与事实,形成了一个愿景加四大行动规划以及54条指导意见的纲领性文件,希望成为企业“向云转型”的参考。   此时,距离微软发布第一代Azure公有云已八年之久,期间这家巨头经历了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和领导人更迭。经历8年艰苦大转折,微软基本完成了产品与服务的更迭与布局。接下来,微软表示将批量推动合作伙伴的转型。   微软的“8年大转折”开始收关 微软云与企业执行副总裁Scott Guthrie 自2008年微软发布第一代Azure公有云至今已经8年后,微软云与企业执行副总裁Scott Guthrie在WPC 2016年宣布,微软已经在全球建成了34个数据中心区域,比AWS和谷歌的云数据中心区域的总和还多。   就在不到一年前的2015年9月Scott访华时曾提到,当时微软在全球有19个数据中心区域。这就意味着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微软又兴建了15个数据中心区域,接近前7年建设的总和。一个数据中心区域可能包含多个数据中心,在WPC 2016上Scott展示了一个在建的美国东部数据中心区域下属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绵延一英里、计划容纳70万台服务器。   尽管Scott没有透露微软公有云目前到底运营着多少台服务器,只是说已经达到数百万台的规模,但按照现在每年数十亿美元规模的投入来计算,微软很快将逼近千万台服务器大关,这将让微软成为事实上的公有云霸主。   与AWS亚马逊云和谷歌相比,微软是唯一具有企业市场经验的超大规模公有云服务商。 微软Azure最开始发布的时候就是通用PaaS平台,在2013年才正式发布了IaaS层。因为PaaS层实际上是面向应用的开发层,也就是“操作系统”层,因此微软Azure的定位与目标就是公有云的“操作系统”。换句话说,如果把全球看成一台虚拟计算机的话,它的操作系统应该是什么样?随着微软建成34个数据中心区域、覆盖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微软已经有足够的实力问鼎这个全球化的统一“操作系统”。   在这34个数据中心区域的物理基础上,微软除了推出Azure公有云的PaaS和IaaS平台外,还相应推出了Windows-as-a-Service的Windows 10、Office-as-a-Service的Office 365、可在混合云环境中运行的数据库SQL Server 2016、ERP&CRM-as-a-Service的Dynamic 365——微软的主力产品已经全线迁移到云端;而面向私有云环境的AzureStack,目前已经有了技术预览版,预计将在2017年与戴尔、HPE和联想三大主流服务器商合作推出一体机产品。   在智能终端硬件业务方面,微软依然在不断推出各种新的Surface终端产品;尽管在手机产品方面的进展并不顺利,但传言将于2017年发布的Surface Phone呼声非常高,有望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挽回局面。再加上HoloLens已经于2016年2月推出了开发版,微软也在WPC 2016上鼓励合作伙伴尝试开发基于HoloLens的商用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除了一小部分产品将在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更新及推出外,微软的主要产品已经完成了向云转型的过程。   这位合作伙伴分享经验:IP为王 微软全球合作伙伴集团执行副总裁Gavriella Schuster 微软在整个WPC 2016上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如果合作伙伴想要真正赢在“云世纪”,就必须要开发自己的IP产品。根据IDC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云合作伙伴有四种商业模式,其中转售云资源只能获得15%的毛利润、专业服务可获35%的毛利润、管理服务(MSP)可获45%的毛利润,而基于自主知识产权(IP)的毛利润高达70%。   什么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IP产品?简单理解,就是在微软云资源的基础上,开发针对垂直行业或特定场景的可产品化软件或解决方案。“红宝书”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指导: “在向云转型的过程中,ISV/SI/VAR/CSP们要尽量避免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量定制化的服务,而尽量以模块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节省人力、物力与成本。”   换言之,也就是微软的合作伙伴们要具备代码开发的能力,一旦开发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产品和解决方案,就能不断的重复销售而且还具备了差异化市场竞争力。   自主知识产品的IP产品不仅让微软的合作伙伴获得高利润,而且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合作伙伴模式,即Partner-to-Partner(P2P)模式。这种P2P模式主要是把合作伙伴的IP产品平台化,供其它合作伙伴在之上再开发或包装新的模块,又或者是以OEM贴牌加上本地专业支持服务,又或者就是直接转售产品到特定的区域市场。   hanu软件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美国软件开发商,在印度有离岸解决方案交付中心,该公司的管理服务(Managed Services)可被贴白牌转售,主要模块包括公有云评估、Azure技术架构技术与实施、负载迁移规划、数据库管理及性能优化、高性能混合云解决方案、Azure安全与治理等。   在WPC 2016上,有多家微软的合作伙伴展出了可以被OEM贴白牌的软件产品,也有的合作伙伴产品组合了其它多家软件开发商的模块,向下搭载的平台包括Office 365、Skype for Business、Dynamic Online、SharePoint、Azure等。   国内IT解决方案供应商北京信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敏介绍说,他两年前在WPC上认识了一家印度软件公司,主要从事跨云的管理、监控、审计、计费等软件和解决方案,现在双方已经在国内项目上展开了合作。   正因为这种全新的P2P模式,让大量合作伙伴对WPC趋之若鹜。微软全球合作伙伴集团执行副总裁Gavriella Schuster告诉钛媒体,“今年是首次全面售罄的WPC活动,而且在本次WPC期间预定了大大小小145,000个会议,让合作伙伴们能够相互认识和相互学习”。   显然,微软的合作伙伴生态已经开始意识到微软体系内部推广的重要性,以及P2P模式开始生根发芽的事实。   微软回归合作伙伴 微软合作伙伴网络正在孵化新一代云解决方案商 在全面向云转型之前,微软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相对独立,这主要是因为微软的软件产品都属于套件式产品,直接通过许可证方式销售即可,合作伙伴业务主要是转售微软的产品、做软硬件系统集成以及应用软件开发等。   由于微软的套件产品高度成熟、整个生态体系非常清晰、人才和知识体系也相对稳定,因为形成了一个工业化的产业链条。   到了云计算时代,所以的一切都被打破了。在产品方面,以微软Azure公有云为例,平均每一天都有一项更新或新技术推出,整个Azure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池,而不再是固定套装软件的概念;在生态系统方面,合作伙伴不再单一面向客户,也有可能面向其它合作伙伴提供自主IP的平台型产品。在盈利模式方面,更侧重客户生命周期的价值管理,而非一次性交易型销售。   “过去两年我们明显感受到微软变化的非常快。尤其是过去一年两年,微软在渠道策略上重新回到了我们认为正确的轨道上,微软有非常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帮助合作伙伴实现从传统的授权许可业务、解决方案和服务销售向云的转型。”谢敏说。   在2015年的WPC,微软全面推出CSP云服务提供商计划,增強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在CSP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客户在合作伙伴处直接采购微软云服务,合作伙伴独立完成技术支持与服务计费等,这相当于是“总代”模式;另一种是针对缺乏技术支持和计费能力的合作伙伴,可以从其它“总代”CSP处转售云资源,而其工作主要是拥有和维持客户关系。   中建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产品事业群副总经理王乔晨表示,微软是首个提出“云总代”模式的云厂商,这为重新界定云计算时代上下游生态链供应商的位置提供了一个基准。王乔晨认为云计算的生态有着很强的不确定性,云计算本身也有很多衍生功能,整个云生态链是服务链而非产品链,那么如何重建云时代的IT生态,将是所有IT从业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Gavriella Schuster 强调,CSP计划是微软目前最强有力的市场计划。自从2015年的WPC大会上发布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有17,000多家合作伙伴利用这一模式做成了生意。通过CSP计划,合作伙伴现在可以为客户提供微软的全部云服务和授权订阅,而用户只需要面对一个账户、一个合作伙伴、一个技术支持接口和一份账单。   CSP非常类似经典的惠普渠道以及后来的戴尔渠道模式,也是通过合作伙伴网站提供一站式的支持服务,这说明微软已经把合伙伙伴策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本次WPC上,CSP一步推出了Surface as a Service的全新模式,微软的合作伙伴可以把Surface设备与微软云服务打包成为托管服务后提供给客户。   除了CSP项目外,为了给合作伙伴更多的商机,微软在WPC 2016的前一周刚推出了Microsoft AppSource在线市场。AppSource不仅汇集了来自微软和合作伙伴开发的SaaS商业应用,更重要的是把 Office 365、Dynamics 365、Power BI、Power Apps、Microsoft Flow等微软云产品的用户直接送到AppSource中寻找SaaS应用,相当于零成本获得高品质销售机会。   Gavriella Schuster指出,根据IDC的调查,云业务在收入占比中高于50%的云合作伙伴,相比云收入占比低于50%的合作伙伴来说,其业务增长速度能快两倍、毛利率高1.5倍、重复经常性收入更是高出1.8倍。而云收入占比超过一半的微软合作伙伴,每卖出1美元的微软云解决方案,就能获得5.87美元的附加收入,而且这里面还有更大的潜力等待发掘。 Linux小企鹅出现在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 什么值得学? 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与GE首席执行官Jeff Immelt 那么,在众多先行云转型的合作伙伴们中,他们的实践有什么值得学的呢?   “红宝书”项目负责人、微软全球合作伙伴集团合作伙伴利润及竞争策略总监Brent Combest介绍了相关例子:   一家位于伦敦的Perspicuity的英国软件公司是13年的微软SharePoint合作伙伴,4年前这家公司开始向云转型,但不是用原有的人马做云业务,而是在250公里以后的一个低成本地区招募了一批18-22岁的年轻人,全新培训云业务及相应的销售技能。   现在,Perspicuity是Office 365面向SMB市场的全球排名第二的高绩效团队,只用了30多个人就实现了这个成绩;由于这家公司的销售流程非常高效,现在已经被包装成IP产品再授权其它合作伙伴使用。   对于那些基于微软云开发了自己IP产品的合作伙伴来说,这些自主IP软件产品的销售属于可重复性销售,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客户。因此,与之前针对某几个大客户的大量定制化实施的模式不同,IP软件产品销售需要更多的市场营销人员而非销售人员。澳大利亚一家小型的软件产品供应商,在没有转向云之前有4个销售、1个市场人员,转向云产品销售后,改为4个市场人员、1个销售——这就是变化所在。   微软CEO Satya Nadella在WPC 2016一开场的时候就抛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他认为在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数字化企业、所有的业务都是数字化业务,要据此反过来思考今天的技术路线与重建业务流程。   微软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剩下的最后一公里转型之路将由合作伙伴来完成。   来源:钛媒体 记者:吴宁川 链接:http://www.tmtpost.com/2415565.html
    资讯
    2016年07月18日
  • 资讯
    SaaS 行业的下一次重大变革将会怎么样? 编者按:当今, SaaS 行业“热”地一塌糊涂,现在你会预想到它的下一次变革吗?红点投资(Redpoint) 的合伙人Tomasz Tunguz 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SaaS 行业的下一次重大变革是将“软件即服务”从一个“取代者”(displacer)转换成一个“破坏者”(disruptor)。   取代性的技术和现有的技术会就同样的购买参数进行竞争。破坏性的公司则会改变购买者的想法,解决他们的需求。如今,大部分 SaaS 产品都是“取代者”。   最初,人们认为 SaaS 产品很廉价,比不上同行服务。5-10年之前,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 SaaS 公司的收益在整个软件收入中占15%,正不断取代比较旧的竞争对手。   然而,大部分收益是可取代性的收益。不管它取代的是现有 CRM 系统还是“纸和笔”,现有的软件公司仍然都在围绕同样的购买参数进行竞争。例如,通过对 CRM 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使其整合后的功能对购买者更具吸引力。   软件行业可以简单地分为记录系统和工作流应用程序。记录系统是特定部门或公司的单一信息源。CRM 是标准的销售信息源;ERP 系统是标准的公司财务信息源。记录系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可以为公司的管理团队生成报表,提供见解,而不是因为它们的用户友好性。   另一方面,工作流应用程序会敦促人们做工作。针对销售人员、销售发展代表、营销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的产品是最成功的。   大部分 SaaS 公司会利用网页浏览器的分发优势,追求自下而上的获客方法。这些软件公司追求的是工作流程的价值主张。但是也有例外:Salesforce、NetSuite 和 Workday。   有些公司从工作流应用程序转变到记录系统,Zendesk 就是这样的一个实例,它起初服务的是中小公司,后来服务中级市场,然后转换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级记录系统。   但是,这些案例仍然都是关于取代性的。影响它们作出决定的因素都是一样的。   在 SaaS 行业的下一次变革中,创业公司可能会改变购买流程,利用工作流破坏记录系统。从这些用途中收集的数据会提供之前的记录系统则无法提供的见解。   例如:现在的 CRM 技术会告诉 CEO 公司关闭一个账户或者支持一个账户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吗?最终这个客户是否是一个盈利的客户?   对于一家 SaaS 公司来说,工作流产品具有根本的战略优势,因为它为现有的人员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制高点。我们还没有看到很多工作流应用程序颠覆记录系统的例子,但是通过利用战略优势并改变购买过程,新的 SaaS 公司会从“取代者”转换成“破坏者”。   本文来自翻译:tomtunguz.com
    资讯
    2016年07月14日